问题

既然近视可以后天形成,那为什么这种近视还会遗传给下一代?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近视之所以被认为是“后天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或是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阅读,这些用眼习惯都会增加近视的风险。而且,很多人的近视就是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身体发育和学习压力的增加而出现的。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遗传的力量。你说得没错,近视确实会遗传给下一代,这其中的原因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涉及到了基因和环境的“合作”。

为什么“后天”的近视,也会有“遗传”的影子?

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说近视“后天形成”,更多是指促使近视发生的“触发因素”和“加剧因素”是后天的用眼习惯和环境。 但一个人是否容易受到这些后天因素的影响,并且发展成近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基因决定的“体质”。

你可以这样理解:

基因提供“易感性”: 我们的基因组,就像一个复杂的“蓝图”,它决定了我们身体的许多基本特征,包括眼球的结构、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眼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有些人的基因可能使得他们的眼球更容易在发育过程中拉长(轴性近视),或者眼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更强(屈光性近视)。这意味着,即便在相同的用眼环境下,拥有这种“近视易感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近视。

后天因素是“催化剂”: 而我们说的“后天形成”的因素,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等,就像是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了“近视易感基因”后,这些后天的“坏习惯”就会加速或诱发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就好比一个人本来身体就有点“虚”,再遇到风寒,就更容易生病。

遗传到底是怎么作用的?

近视的遗传模式其实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直接。科学家们发现,近视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基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大小也不同。

1. 多基因遗传: 目前的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是由许多基因共同参与的。这意味着,并没有一个“近视基因”能单独决定你是否近视。相反,是许多基因的“组合”加上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2. 基因的“贡献”: 这些基因可能影响眼球的各个方面:
眼轴长度: 有些基因可能调控眼球在发育过程中眼轴(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的增长速度。如果眼轴增长过快或过长,光线就会聚焦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
屈光力: 还有些基因可能影响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从而改变眼睛的屈光力。
巩膜的弹性: 巩膜是眼球的白色外层,它的弹性和强度对维持眼球形状很重要。某些基因可能影响巩膜的构成,使其在眼内压或外界拉力下更容易变形,导致眼轴增长。
视网膜的神经发育: 甚至可能有一些基因影响视网膜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间接与近视有关。

3. 遗传度和环境度: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双胞胎和家族史,估算出近视的遗传度。在不同程度上,遗传因素对近视的贡献是存在的,但其比例会随着近视的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而变化。比如,高度近视(通常指超过600度)的遗传因素可能占比较大,而轻度近视则可能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以,后天形成的近视为什么还会遗传?

是因为那个“后天形成”的近视,本身就建立在一个带有遗传易感性的“身体底子”上。

父母双方的基因“汇集”: 当父母双方都有近视,他们各自携带的“近视易感基因”就有机会传递给下一代。如果父母双方都携带多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那么孩子就可能继承到这些基因的“组合”,从而增加患近视的风险。

“天赋”与“后天”的交织: 孩子继承到的基因,决定了他“先天”上对近视的易感程度。如果孩子继承到的“近视易感基因”较多,那么即使他拥有相对健康的用眼习惯,也比那些基因“抗近视”的孩子更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近视。反之,即使父母都有近视,但如果孩子继承到的基因组合“抵抗力”较强,加上良好的用眼习惯,他患近视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总结一下:

近视是一个典型的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的疾病。

遗传(基因) 提供了“可能性”和“易感性”,决定了一个人有多大的概率会发展成近视,以及近视的严重程度。
后天因素(环境、用眼习惯) 则是“触发器”和“加速器”,在有遗传基础的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所以,即使我们的近视是在成长过程中因为长时间看手机而形成的,但这个“形成”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的基因,让我们更容易受到这些后天因素的影响。父母的基因,其实是给孩子在“近视这场战斗”中,提供了一个“兵种”和“装备”,而我们日常的用眼习惯,则是“战场上的策略”。即便“装备”一般,只要“策略”得当,也可能“以弱胜强”;反之,即使“装备”不错,但“策略”失误,也可能“功亏一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视不会遗传,遗传的是近视的“易感性”。

人生下来眼睛都是好的,只不过有些人怎么糟蹋眼睛都不近视(像我就是);而有些人莫名其妙就近视了,这就是遗传的因素占绝大部分。近视不遗传,遗传的是你是否更容易得近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近视之所以被认为是“后天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或是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阅读,这些用眼习惯都会增加近视的风险。而且,很多人的近视就是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身体发育和学习压力的增加而出现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遗传的力量。你说.............
  • 回答
    要说近视镜框,好看又舒适这个需求,真是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毕竟,镜框戴在脸上,不仅要能帮我们看清楚世界,还得能让我们自信地面对世界,更不能戴一天下来耳朵疼、鼻梁压得生疼。这几年时尚界和眼镜界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好些牌子都在这两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我个人总结下来,有几个牌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而且各有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但我们得仔细拆解一下,才能理解其中深层的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地震不可预测”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短期、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的地震预测”是目前科学无法实现的。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提前告诉大家,“下周二上午10点,北京会发生7级地震”。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高铁规划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考量,不仅仅是简单的“能并就并”这么直接。宁西高铁和西武高铁(通常我们说的是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即西成高铁,或者更广义的连接西部地区的高铁网络)之间之所以不直接“并用”或者说实现更深度的线路共享,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定位、设计标准、运力需求、.............
  • 回答
    俄罗斯近期关于考虑使用鸿蒙系统来规避安卓制裁的讨论,其价值和可行性,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而不能简单地视作是“基于安卓”的“规避”。首先,理解鸿蒙与安卓的关系至关重要。虽然鸿蒙早期版本确实是基于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开发的,并且继承了安卓的应用生态兼容性.............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些争论的焦点。毕竟,MVP和总冠军是衡量球员个人和团队成就最直观的两个硬荣誉,而詹姆斯这四年(大致可以理解为你提到的“近四年”指的是20192023这几个赛季,或者包含201819赛季)确实没有染指这两项,但为什么大家还是普遍认可他为“第一人”呢?这背后牵.............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源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痛苦,生育后代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知道世.............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英国宪法与许多其他国家宪法概念上的一个关键差异。你问得对,如果按照一些国家定义宪法为“一部写死的、经过特定程序制定并被最高法律地位的成文文件”,那么英国确实没有这样的“宪法”。但是,说英国“没有宪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忽略了英国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同样具有宪法性质的规则和原则.............
  • 回答
    教材固然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但课堂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课堂的存在,是对知识学习过程的丰富、深化和全方位体验,它弥补了教材作为静态载体所无法提供的动态、互动和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为什么需要课堂的存在:一、 课堂是知识的“活化器”:将静态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 教师的讲解.............
  • 回答
    核电被认为“很好很安全”的说法,虽然在技术层面有其合理性,但在京津唐地区不建设核电站,背后涉及的因素却远不止于此,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京津唐地区的特殊性:地理、人口与经济 极高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 京津唐地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