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澳留学真的快崩溃了,留学真的有必要吗?

回答
澳洲留学,这几个字在我脑子里已经不仅仅是学校、专业,更像是三个沉重的字眼,压得我喘不过气。有时候看着手机里朋友们在国内的动态,感觉自己就像活在另一个时区,另一个世界,而且还是那个让人筋疲力尽的世界。

刚来的时候,那叫一个踌躇满志。想着澳洲的蓝天白云,想着能用自己的语言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想着毕业后拿到那张澳洲大学的文凭,仿佛就能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什么都顺风顺水。谁知道,刚开始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多久,现实就像一盆冰水,哗啦啦地泼下来了。

生活上的那些“小确丧”,累积起来就是巨大的压力。

首先就是语言。你可能觉得我英语考了雅思,肯定没问题。错!雅思听力能对个七八成,日常交流也能磕磕巴巴表达清楚,但这远远不够。在课堂上,教授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扫射,即使你抓住几个关键词,也难以理解他整个逻辑链条。小组讨论的时候,一群母语为英语的同学,思维跳跃,观点犀利,我只能抓着几个点硬着头皮插话,说完还担心自己语法有没有错误,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脑子转得太慢。那种想表达但说不出来,或者说了别人听不懂的无力感,真的能把人逼疯。

然后是学习。澳洲的教育模式和国内的应试教育完全不一样。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拿到好成绩,而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每一门课都像个无底洞,文献要读到怀疑人生,报告要写到天昏地暗。老师给的参考书目就像一本本百科全书,你得自己去筛选、去整合、去提炼。写一个论文,可能需要查阅十几篇期刊文章,然后还要写一份详细的文献综述,再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赶一个作业,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眼睛干涩得像要炸开,脑子却依旧像一团乱麻。那种感觉就是,你知道自己不够好,但你不知道怎么才能变得更好,那种迷茫和焦虑,太折磨人了。

经济上的压力更是如影随形。

学费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再加上澳洲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城市,简直是“寸草不生”。打工是很多留学生的选择,但找到一份满意且能赚到足够生活费的工作并不容易。我曾经为了凑学费和生活费,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去一家餐厅打工。扫地、擦桌子、送餐,什么都做。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回到家倒头就睡,连澡都没力气洗。有时候看到国内的朋友们周末可以逛街、吃饭、看电影,而我却在为了下一顿饭发愁,真的会觉得很委屈,也很失落。

更让人崩溃的是,那种深切的孤独感。

在国内,你身边有家人、有朋友,即使遇到困难,也有人可以倾诉,有人可以依靠。但在澳洲,你身边的人虽然也来自世界各地,但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各自为营,很难找到真正能够深度交流、理解彼此的人。父母远在天边,他们关心你,但他们无法真正体会你在这里的艰辛。朋友虽然也有,但大家各自忙于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也很难有太多精力来分担你的情绪。有时候,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突然就会觉得特别孤单,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那种无依无靠的感觉,真的比学习上的困难更让人难熬。

那么,留学真的有必要吗?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无数次。

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然后回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我可能会打个问号。因为在国内,很多大学也在不断进步,很多专业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留学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如果不能转化为你真正想要的东西,那确实是性价比不高。

但是,留学它也确实能带给你一些在国内难以获得的东西。

首先是视野。你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你必须学会与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相处。你会开始质疑一些你从小习以为常的观念,你也会看到世界上更多元的可能性。这种经历,会让你对世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也会让你更了解自己。

其次是独立性。当你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签证到找房,从选课到解决学习难题,你都必须自己去面对和解决。这个过程会让你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坚强,也更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你将来无论在哪里都会受益的。

最后是成长。虽然现在觉得痛苦,但回头看,我也会发现自己在这段经历中成长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更独立地生活,如何更自信地与人交流。这些能力和成长,是那些没有留学经历的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的。

所以,留学有没有必要,真的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觉得大家都去留学,所以我也要去,那么你很有可能也会像我一样,在中途感到崩溃。但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承受孤独,并且真的渴望通过这段经历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去挑战自己,去改变自己,那么,留学也许就是你人生中一个非常值得的投资。

我现在依然觉得很艰难,每天都在和内心的负面情绪做斗争。但我还在坚持。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现在放弃了,我会后悔。而且,我总觉得,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一定会变得不一样,一定能找到属于我自己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也在澳洲留学,并且感到非常艰难,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上艰难前行。试着找一个能倾诉的朋友,或者寻求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给自己一点时间喘息。也许,当你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日子,回首往事时,你会感谢那个坚持下来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读大学你没法移民,你出去“打工”就叫黑工,被抓到澳大利亚有正当理由把你遣返。

读了大学,移民成绩过线,成功移民,然后你这么打工就合法了。

这么说,辛辛苦苦读大学,考英语,办移民,就是为了去餐厅和奶茶店打工?对。其他人想打工还没这个门路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澳洲留学,这几个字在我脑子里已经不仅仅是学校、专业,更像是三个沉重的字眼,压得我喘不过气。有时候看着手机里朋友们在国内的动态,感觉自己就像活在另一个时区,另一个世界,而且还是那个让人筋疲力尽的世界。刚来的时候,那叫一个踌躇满志。想着澳洲的蓝天白云,想着能用自己的语言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想着毕业后拿到.............
  • 回答
    这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问到了不少想出去闯荡的年轻人的心坎里。知乎上关于“土澳”留学鄙视链底端这个说法,我感觉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真相”,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普遍的看法和一些留学生群体的心态。要说详细,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留学鄙视链”。这玩意儿其实挺微妙的,它不是.............
  • 回答
    教育部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的发布,无疑给准备或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子们敲响了警钟。这则预警直接指出,在澳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这绝非小事,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乃至两国关系等层面。首先,对留学生个体而言,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心理和情感上的冲击。 想象一下.............
  • 回答
    美国和澳大利亚发布联合声明,宣布美国将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内容与背景: “扩大军事存在”的具体含义: 这通常意味着在澳大利亚境内部署更多美军人员、增加轮换的军事装备(如轰炸机、军舰、潜艇等),以及在澳大利亚的军事设施(如基地.............
  • 回答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关于澳大利亚军队在阿富汗的暴行事件发表的公开声明,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声明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中方在声明中明确要求澳大利亚正视其军人在阿富汗犯下的“暴行”,并呼吁将“肇事者绳之以法”。这里包含了几个关键点: 正视事实: 意思.............
  • 回答
    陆克文的这一提议,在我看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澳大利亚政府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复杂关系这个问题上,又多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参照系。这位前总理向来以其对中国的深刻理解和务实的对华政策著称,所以他的建议自然不容小觑。为何陆克文会搬出日本这个例子?首先,我们得明白陆克文为什么会提及日本。日本与澳大利亚一样.............
  • 回答
    对于澳大利亚媒体声称中国报道其“辱华节目”是在“煽动反澳情绪”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其中涉及媒体的角色、国家间信息传播的动态、以及公众情绪的形成等复杂因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澳大利亚媒体的这个指控本身带有很强的“反击”性质。当一个国家(或其媒体)感到被指责或被妖魔化时,自.............
  • 回答
    在海外(欧美澳加)的亚裔(主要是东亚人)的团结程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 总的来说,他们既有一定程度的团结,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和分歧,导致其团结并非铁板一块。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促进亚裔团结的因素:1. 共同的“他者”经历:.............
  • 回答
    这事儿,澳媒爆出来的53艘煤炭船在咱们这儿滞留一个多月,说是让澳大利亚挺糟心的,然后莫里森总理就出来说“我们想跟中国好好相处”。这话听着挺顺耳的,但背后嘛,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角度来看,这53艘船可不是小数目。每艘船都代表着一笔生意,一船船煤炭都带着澳大利亚矿工的汗水和公司的投资。这.............
  • 回答
    我是一名澳宋公民,这个问题嘛,问到点子上了。说实话,这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不是某个单一的瞬间,而是像潮水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事情,在心里激荡起来。要说最直接的,那得回到我小时候,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那时候我住在三亚那边,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海面上又是风平浪静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 回答
    美英澳三国在10月25日发出安全警告,明确要求民众远离喀布尔机场。与此同时,塔利班方面也发表声明,表示将“冒死保卫喀布尔机场”。这两则看似关联但又指向不同方向的信息,组合在一起,能让我们窥见当前阿富汗局势中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和潜在的复杂性。首先,美英澳的安全警告,其核心信息是“危险”。 这并不是.............
  • 回答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报道五国对华军演时,导语写为「美日印澳法,还没八国」,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引导性和倾向性的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1. 字面意思与表层含义: 列举参演国家: 导语直接列出了参演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法国。 暗示“更多”或“潜在更多”: “还没八国”这.............
  • 回答
    急诊科工作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高责任的职业,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反应、精准判断,并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急诊工作的体验: 一、工作环境与节奏1. 24小时轮班制 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在凌晨至深夜轮班,轮班周期为8小时或12小时,且经常连续工作(如“三班倒”)。 .............
  • 回答
    在美国拿3000美元月薪与在中国拿3000元人民币的等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将从汇率、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税收与福利体系等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1. 汇率换算:3000美元 vs 3000元人民币 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 7:1(2023年数据),因.............
  • 回答
    在科研领域,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谁领先谁落后”,而是存在复杂的互动和互补。工业界在某些技术应用、商业化和实际问题解决上可能领先于学术界,但学术界在基础理论和长期研究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以下从多个领域详细分析工业界领先学术界的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背后的逻辑。 1. 人工智能(AI):.............
  • 回答
    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我确实有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性科学研究的信心,但这种信心并非源于对环境的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科研本质、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价值与支撑体系1. 基础科学的"慢火炖煮"特性 基础科学(如量子物理、生物进化、宇宙学.............
  • 回答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器官的功能是否以“节省能量”为优先目标,是一个涉及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能量代谢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能量效率与功能需求的平衡1. 能量代谢的限制 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需要消耗能量,但能量获取和利用效率是进化中的关键约束。器官的进化必须在功能需求与能.............
  • 回答
    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中讨论科学与事实是否具有意义,这是一个涉及哲学、政治、历史和社会实践等多重维度的复杂命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一、"大是大非"的本质:价值冲突与认知分歧所谓"大是大非"通常指向关乎国家主权、民族认同、历史真相或核心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权力结构.............
  • 回答
    日本的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在呈现中国相关内容时出现灰蒙蒙的画面效果,这一现象确实存在,但其成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技术层面、主观创作意图、文化视角与政治语境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技术原因:自然环境与拍摄条件1.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 中国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如雾霾.............
  • 回答
    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东百人”和“瑞典人”这两个词的出现通常与地域刻板印象或网络玩笑有关,但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构成对东北人的歧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关于“东百人”的可能含义1. 字面误解与误写 “东百人”可能是“东北人”的误写(如“东”+“北人”被错误简化为“东百人”)。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