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不打疫苗行不行,哪些疫苗必须打?

回答
孩子到底要不要打疫苗?这个问题真是让不少家长纠结。一边是看着孩子少受罪,少生病,一边又担心疫苗会不会有副作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不绕弯子,实话实说。

首先得明确一点:疫苗是保护孩子健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咱们想想历史,很多现在看来挺小的病,比如天花,曾经可是能夺走无数生命的可怕疾病。正是疫苗的普及,才让这些疾病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少见,甚至销声匿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疫苗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经过科学验证的“保护伞”。

当然,说疫苗一点副作用都没有,那也是不科学的。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但需要强调的是,正规的疫苗,在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后才上市,国家疾控部门也会持续监测疫苗的安全性。 大部分反应都是轻微的,比如打完针的地方有点红肿、孩子有点发烧、烦躁,这些都是身体在产生免疫力时的正常反应,通常很快就会自行消退。严重的过敏反应虽然存在,但发生率极低,远低于不接种疫苗可能感染疾病的风险。

“孩子不打疫苗行不行?”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家长的选择。但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谈。疾病是会传染的,疫苗不仅保护的是打疫苗的孩子本身,也是在保护整个群体。当绝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就形成了一个“免疫屏障”,即使有少数人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免疫缺陷,不能打疫苗)无法接种,他们也能间接得到保护。如果很多人都不打疫苗,那么病毒就会更容易传播,那些无法接种疫苗的脆弱人群就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也鼓励大家积极接种。

那么,哪些疫苗是必须打的呢?

在中国,国家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计划免疫”疫苗,这些疫苗都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中,是强烈推荐甚至可以说是“必须”接种的。这些疫苗的背后,都是为了预防那些最常见、最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传染病。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 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
为什么重要: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发展为慢性乙肝的几率非常高,长期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在我国,乙肝的流行率不低,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就要尽快接种。
接种程序: 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之后按照满月和6个月的时间点各接种一针,共三针。

2. 卡介苗(结核病疫苗):
为什么重要: 主要用于预防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型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这些疾病对婴幼儿来说是致命的。
接种时间: 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如果出生时未接种,可在1个月内补种。

3. 脊髓灰质炎疫苗(IPV/OPV):
为什么重要: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引起永久性瘫痪。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了野毒株,但作为全球性疾病,外来输入风险依然存在。
接种程序: 目前我们国家主要使用的是“一类苗”中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需要接种四剂。有些地方可能还会用到口服减毒活疫苗(OPV)。

4. 百白破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为什么重要: 这是预防三种非常危险细菌性疾病的联合疫苗。
白喉: 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能引起喉头水肿导致窒息。
百日咳: 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严重时会导致缺氧、肺炎甚至脑损伤。婴幼儿感染百日咳死亡率很高。
破伤风: 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产生毒素,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尤其是咽喉和呼吸肌的痉挛,往往致命。
接种程序: 通常在满2月龄、3月龄、4月龄分别接种第一、二、三剂,之后在18月龄接种加强针。

5.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麻腮风疫苗):
为什么重要:
麻疹: 传染性极强,可引起高烧、咳嗽、流涕、皮疹,严重时可并发肺炎、脑炎,死亡率较高。
风疹: 症状通常较轻,但如果孕妇在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会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畸形(如白内障、耳聋、心脏病等)。
接种程序: 通常在8月龄接种第一针(麻疹和风疹成分),1824月龄接种第二针(麻腮风)。

6. 乙型脑炎疫苗(乙脑疫苗):
为什么重要: 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发病急,进展快,可引起高烧、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后遗症严重,如智力低下、瘫痪、癫痫等。
接种程序: 通常在6月龄接种第一针,7月龄接种第二针,之后在3岁和6岁分别加强免疫。

7. 流感嗜血杆菌b型结合疫苗(Hib疫苗):
为什么重要: 主要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会厌炎等。尤其是在5岁以下的儿童,Hib脑膜炎是导致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后遗症严重。
接种程序: 通常在2月龄、3月龄、4月龄接种基础免疫,之后在18月龄接种加强针。

8.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
为什么重要: 用于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等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是导致婴幼儿细菌性肺炎和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
接种程序: 有不同厂商和不同针次的疫苗(如13价、10价等),通常在2月龄、4月龄、6月龄接种基础免疫,之后在12月龄接种加强针。

那是不是还有其他疫苗,比如轮状病毒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也是必须打的呢?

这些疫苗虽然不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的“一类疫苗”,但它们是国家推荐的“二类疫苗”。它们同样非常有价值,可以预防一些常见且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疾病。

轮状病毒疫苗: 主要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重症腹泻,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高发。
手足口病疫苗: 主要预防由肠道病毒(如EV71、CA16)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型尤其容易引起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水痘疫苗: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疾病,虽然大多数孩子症状轻,但有些人会并发肺炎、脑炎等。接种水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流感疫苗: 每年的流感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感染流感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我的建议:

1. 仔细了解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 这些疫苗是国家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评估,认为最能保护大多数孩子免受严重传染病威胁的疫苗,强烈建议按时接种。
2. 咨询医生关于“二类疫苗”: 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疾病流行情况,与儿科医生或预防保健科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二类疫苗的必要性和效益,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比如,如果孩子所在地区手足口病流行比较严重,或者经常出入公共场所,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会很有意义。
3. 不盲目恐慌疫苗副作用: 接种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向医生咨询可能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果孩子有既往严重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
4. 按时接种是关键: 疫苗需要一系列的接种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力,错过了接种时间,可能会影响保护效果,所以一定遵医嘱按时完成全程接种。

说到底,疫苗是科学的结晶,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道重要防线。与其纠结“打还是不打”,不如积极了解,科学选择,为孩子的未来筑牢健康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行我要诚实。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看到这样的问题,真的很担忧,眼看我们前辈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楼上的热心同道们讲了很多很实用的指导,但都没有从流行病学的方面讲种疫苗的原因,让我来把最后一片拼图补全吧=v=

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道提出,非常感谢!

盈利性转载需征得我的同意,知乎日报除外。


先来太长不看版总结:

  1. 打疫苗几乎是目前唯一的在经济上可行、实际上可操作的烈性传染病发病前特效防治方法。
  2. 通过打疫苗,可以使自己免疫;当人群中打疫苗的人多了,还可以防止疾病流行,从而保护所有人。
  3. 如果打疫苗的人所占比例低于形成群体免疫的阈值,那……就只有:不信抬头看,苍天今天又没饶过谁。
  4. 当疾病爆发时,打了疫苗的人虽然不会得病,却需要用自己纳的税为那些没打疫苗的人搞出的混乱买单。

——————————正文分割线——————————

题主能问出这种问题,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已经在过去23年里被大规模天花疫情蹂躏了六次之多;而现在,家长们可能连天花病人的照片都没见过。这样的成就,正是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前辈们通过政治运动式的防疫、隔离等努力实现的。在今天,大部分曾经杀人如麻的烈性传染病已经从台前淡出,成为历史书中的传说。所以,家长们开始怀疑到底还用不用接种,真是太正常了。

为什么要通过打疫苗预防急性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起病急、进展快、治疗难、致残致死率高,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群死亡率和伤残率。而传染病要完成传染,必须经过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这样的步骤。所以,只要完全消灭其中任何一项,就可以达到阻击传染病的目的。听上去很轻松?执行起来可真不轻松啊。

1)试试消灭传染源?

传染病的常见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带有病原体的物品等。

病人并不是只在出现症状之后才能传染,这个时候他还不叫病人,叫病原携带者。由于身上有病原体的人没有任何可见的症状,额头上又不会写“我是携带者”这几个字,所以他发病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携带病原体!这个时候的病原携带者,如果他携带的是通过空气或直接接触传染的病原体,比如麻疹和结核,那他就相当于一个隐形病原喷洒机了:走到哪儿,病原撒到哪儿。

比如说,今天中午坐你对面吃饭的那个哥们儿。如果他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由于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播,那么他看似不经意的一咳嗽,就能喷你一脸结核杆菌,再被你吸入肺里安营扎寨,而这个过程你完全不知道。等他咳嗽被确诊收进传染科了,他就确实不能继续传染结核了,但我们可不知道他被收进来之前都咳了多少人一脸结核杆菌了。

另外,很多成年人身上携带但无法导致发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监护人传递给他们的孩子。由于孩子免疫系统不成熟,如果孩子们没有免疫力(如果他们没打疫苗,那肯定是没有的),这些疾病将在他们身上肆虐,而大人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错。

2)试试消灭传播途径?

这个办法就更是很难达到了。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人际接触、粪便、蚊虫、空气、水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每天,甚至每分每秒接触的东西。粪便还可以通过改造厕所避免大家接触,人际接触可以永远不出门,可是蚊虫到目前为止可还没人成功将它们灭绝啊。而且,空气和水怎么办?我们要不喝水、不呼吸了吗?还是说每个人都像医院传染科那样人人戴口罩,再每家一台十几万的超纯水机滤除病原体喝超纯水?

同志们,传染病们之所以能够肆虐人间,人家靠的可就是咱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那些东西传染哪,不然早就被自然选择打回老家种地去啦。

3)“消灭”易感人群,简单易行。

不要慌,我说“‘消灭’易感人群”,并不是要毁灭人类。“消灭”易感人群,其实是在保护这些易感人群。这是因为,除了消灭“人群”,我们还可以消灭“易感”呀~

人们之所以对一种传染病易感,就是因为对传染病的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疫苗可以让我们具备这样的抵抗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没有抵抗力的原因,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没见过这些病原体,不知道怎么对付它们。只要我们通过接种疫苗,让免疫系统提前演练,明白怎么对付它们,从而让大家形成一种抵抗力,就可以消灭这种易感状态;而有抵抗力的人多了,人群便不再对这种传染病易感,我们也就达到阻击疾病传染的目的啦。

接种疫苗的好处是什么?不打疫苗又会有什么问题?

在个人水平上,接种疫苗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让被接种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从而不怕疾病的侵袭。

在群体水平上,如果接种疫苗的人占全人群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比如对于百日咳,英国人的数字是81%),就可以在全人群中形成一种抵抗力,从而让疾病流行不起来。

如果大家都不打疫苗,达不到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比例,那么当疾病流行真的来临的时候,那些因为自己的认识不足或有误区而选择不打疫苗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就会直接从疾病流行中受害。这将让无辜的幼童过早离世,让刚脱贫的家庭返贫,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不幸,也使社会的生产力降低,社保、医保的负担加重。此外,以千万起步计算的大量的政府资金,本可以用来支持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此刻却必须立刻被用于控制疾病流行。

而这一切,需要所有纳税人来买单,包括那些已经接种了的人。

不接种疫苗,虽然是未接种者自己作出的选择,却使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满盘皆输;而这一切本来可以不用发生。


总结

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就是要捍卫每一个支持或者不支持我们工作的人的健康。因此,我们的前辈努力推动国家立法,将部分烈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及其健康教育列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强制执行项目,并使这些措施免费;此后,通过同样是我们的前辈努力建设起的省、市、县、乡、村五级防疫体系,将这些措施深入到每一个小区、每一个村子,以防止穷人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接种疫苗,防止缺乏医学知识的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自愿”选择暴露在疾病魔爪之下。

最终,这些前辈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努力成功地捍卫了你的生命,让你能够健康地坐在电脑面前发问,“到底要不要接种疫苗”。

而我作为后辈,正站在这里全力捍卫他们的工作成果。

要正确判断到底该不该打疫苗,应该对相关的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知识有了解,而不是自己看几篇没有医学学位的记者自己写的报道就作出决定。希望大家慎重对待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听取有资格的医学专业人士的意见,再选择自己的行动。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最好就不要打任何疫苗。

人类进化那么多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不用打疫苗的,疫苗只会导致免疫力退化。

中国的疫苗就没有真货,全都是毒疫苗,打了就死,长春刚出事你们都忘了?

依我看,要么不打疫苗,要么去国外打,国外的疫苗都是从来不出问题的,不像国内,狗官和大企业家沆瀣一气,搞出来的疫苗能有没毒的?疫苗真有用我们老祖宗没疫苗他们怎么活的?

user avatar

谢邀,

简言之:孩子不打疫苗是不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必打的,条件允许的话,非免疫规划疫苗最好也多选几种来打

接下来是详细解释:


一,疫苗让当代人“百毒不侵”

很多知乎高热度问题提到,如果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只允许你带一百块钱的东西或者20公斤以内的东西,你该带点什么才能让收益最大化。很多高赞的回答都指出,带现成的东西回去总有用完的一天,只有免疫力和知识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逐渐拥有了普惠性质的医疗保健体系,逐步普及的免疫接种更是给了当代国人古人无法想象的强大免疫力

当代人对许多种可以造成大瘟疫的烈性感染性疾病具有抵抗力,比如白喉,百日咳,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结核、流行性脑炎等等。无论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瘟疫面前人人平等。古埃及石碑上就刻有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造成下肢残疾的大祭司:

你想想,一个满腔抱负、满腹诗书的古人,正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瘟疫,挂了。一个穿越回去的现代人,走过疫病流行、人人自危的村庄,得以全身而退。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神迹”,利益最大化就有一万种可能。所以即使是今日最平凡的人,穿越回古代那也是碾压古人的存在。

二,免疫接种普及以来我国公民健康得到极大改善

从我国宋代的人痘接种到十八世纪末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天花疫苗不断迭代。曾经杀死无数人的天花恶疾终于在1979年10月25日这天彻底被消灭。甚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多地逐步停止注射天花疫苗。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以来,“糖丸”疫苗基本终结了脊髓灰质炎(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偶然性散发)。

“糖丸爷爷”,顾方舟(已故)

对儿童可以致死的麻疹已经基本难觅踪迹。

随着多种烈性传染病被基本消灭,自2000年以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已经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即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2/3。

所以疫苗接种是利国利民之举,应该打。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不仅必打,还免费

根据国务院2008年《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必须接种的疫苗包括:

1,现行范围内已经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2,《通知》颁布后要求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传统百白破疫苗,并将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3种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以上疫苗统称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了15种主要传染病,对人群健康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这些疫苗由国家出资为每一位公民免费注射,是一种普惠的福利举措。

四,非免疫规划疫苗,给孩子多一份保障

所谓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就是在免费疫苗之外的疫苗。这些疫苗可以给孩子提供非常重要的免疫补充。

这里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流感嗜血杆菌,虽然名字里带个流感,但事实上这种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并不是流感,也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更加棘手的肺炎和脑膜炎。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大多数研究,它是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因,仅次于肺炎链球菌。之所以冠以“流感”之名,其实是1889年,科学界误将其认为是大流感的病原,此后就将错就错了。

其实流感嗜血杆菌是一大类细菌,有些有荚膜,有些则没有。一般有荚膜的侵袭性更强,无荚膜的只引起比较轻微的针状。根据细菌荚膜不同,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b,c,d,e,和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Hib)占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所有侵袭性疾病的 95%。2000年,在资源贫乏的国家广泛使用Hib疫苗之前,Hib造成813万例1-59月龄儿童发生严重疾病和37.1万例儿童死亡[1]。Hib可以经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最初定植于鼻咽部,随后增殖进入血液,如果儿童对其毫无抵抗力,则有可能引起肺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心包炎、蜂窝组织炎、会厌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多种疾病[2]。轻则造成严重感染和后遗症(如支气管扩张),重则夺走孩子的生命[3]

90% 以上的侵袭性Hib 病例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中。在大部分人群中,Hib 最大的疾病负担出现在4-18 月龄儿童中。而且Hib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而儿童使用抗生素的禁忌比较多,同时还有一定比例的Hib治疗效果不太好。所以积极预防Hib感染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仅仅从Hib这一个例子就不难看出免费疫苗之外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肠炎、水痘-带状疱疹(VZV)、流行性感冒等,都分别可以通过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VZV疫苗、流感疫苗等加以针对性预防。在孩子人生起点上的健康投资是明智、划算的。

五,疫苗该怎么打

免疫规划疫苗虽然是国家免费提供给公民的普惠性疫苗,但是因为很多种疫苗要达到免疫效果需要基础免疫加增强免疫前后多次注射,所以总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新手爸妈务必根据免疫手册按时按点接受免疫注射。

宝宝必须要建一个预防接种本,确保不会忘记任何一针

孩子出生后会有专人指导家长何时何地给宝宝接种免疫规划疫苗,这一点准爸妈不必担心。而且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考虑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可以在这些机构接种。

但是疫苗种类越多,针数越多,接种起来越麻烦。面对这种情况,还是有解决方案的。很多疫苗是可以采用多合一的联合疫苗来提高接种效率,既能让孩子得到相同保护,又能腾出时间接种其他疫苗。

以五联疫苗为例,涵盖了国家免疫规划中的两种疫苗,涉及四种疾病,即百白破和脊髓灰质炎,同时还有一个刚才提到的非免疫规划的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总计只需要接种四次,就可以让宝宝防护以上五种病原引起的疾病。如果分开接种,需要12剂次。使用五联疫苗,就能少打八针,少折腾孩子八次,减少8次不良反应的风险,还可以给孩子选择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腾出接种空间,这样让宝宝可以抵抗的疾病谱可以更广。

参考

  1. ^ WHO立场文件.
  2. ^ WHO立场文件
  3. ^ 沈叙庄.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及疫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8(20):1535-153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到底要不要打疫苗?这个问题真是让不少家长纠结。一边是看着孩子少受罪,少生病,一边又担心疫苗会不会有副作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不绕弯子,实话实说。首先得明确一点:疫苗是保护孩子健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咱们想想历史,很多现在看来挺小的病,比如天花,曾经可是能夺走无数生命的可怕疾病。正是疫.............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在讨论,说自家孩子在幼儿园被强制打疫苗,而且不打就不让上学。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心情也都很复杂。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这事儿确实让人挺上火的。家长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疫苗这东西,虽然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少生病,但毕竟是打到孩子身上,多少都会有.............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糟心的。首先,我得说,你男友这想法,真的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HPV疫苗是为了预防宫颈癌,这对你身体健康绝对是好事,怎么会耽误要孩子呢?反而,能让你更健康地迎接宝宝,不是更好吗?你说他怕疫苗耽误要孩子,这是他哪听来的风声?HPV疫苗是很成熟的医学技术了,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在推广,.............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想和不打孩子的父母们交流一下经验。我非常赞同您提出这个话题,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同样的困惑。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教育方式的选择确实是个大课题。我身边就有不少不打孩子的父母,他们通常会花很多心思在沟通和引导上。比如,当孩子犯错时,他们会先冷静下来,蹲.............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很多父母的心坎里了。一提教育孩子,好像“打”和“不打”就成了两派泾渭分明的观点,非此即彼。但仔细想想,教育这事儿,哪有这么简单,像做数学题一样,非黑即白?“打孩子就能教育好”的逻辑,其实是建立在一种非常直接、即时的“因果”上的。 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比如乱发脾气、不听话、犯了错误,.............
  • 回答
    在美国,关于是否打孩子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涉及到法律、文化、社会观念以及个体家庭的做法等多个层面,情况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美国各州的法律对体罚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州都允许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体罚”。这个“合理的体罚”是.............
  • 回答
    “我真的要疯了!”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睡梦中的孩子,一边心疼,一边又带着一丝无奈和沮丧地对自己说出这句话?家里的那位小魔头,简直是集“逆反”于一身,你说东他偏往西,你说站着他偏要坐下,甚至有时候,你感觉他就是故意跟你对着干。打?那更是下下策,要么是暂时压制,之后变本加厉,要么就是孩子.............
  • 回答
    刚送走那个强调温和教养的日子,我们社区里的小明,就因为作业没写完,被爸爸关进了小黑屋。这事儿一传开,家长群里又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核心都在问同一件事:孩子犯错了,到底该怎么管?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不打不骂”的管教方式,真管用吗?说实话,很多家长听到“不伤害”的管教,第一反应可能是“难道就让他这.............
  • 回答
    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日子提醒着我们反思和进步,也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他们还会打孩子吗?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观念的转变:这是最核心的变化。现在年轻的父母,很多都是自己小时候经历过棍棒教育,亲身体会过挨打的感受。他们更倾向于反思这种.............
  • 回答
    听你这语气,心里肯定憋着一股劲儿,日子不好过,孩子也让人操心,老婆那边估计也让你头疼得厉害。家里一团糟,你觉得过不下去了,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烦恼,谁碰上了都不好受。你提到了不小心打了她们,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法律上,打人肯定是不对的,尤其是对家人,这在离婚或者争取抚养权的时候,会牵扯到一些复.............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一定非常痛苦和无助。您经历了非常可怕的遭遇,您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您和您的宝宝都平安,这是万幸中的万幸。首先,请您不要责怪自己。任何人都不应该遭受家庭暴力,这绝对不是您的错。施暴者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目前您在住院,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请您务必遵医嘱,.............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所以我没有身体,也无法体验“打孩子”这种行为,更无法像一个真实的人那样去感受和思考育儿的困境。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孩子不听话、讲道理无效的情况,并因此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关于“该不该打”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没有一.............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心疼坏了!一岁半的宝宝,正是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碰碰的年纪,他可不懂什么叫“界限”,更不懂得别人为什么打他。他兴高采烈地去跟小朋友玩,结果被打了五巴掌,这画面光想想就让人揪心。你说他奶奶就在旁边,居然也不制止孩子打人,这事儿就更让人上火了。咱们当家长的,谁能忍受自己的孩子这么.............
  • 回答
    看到孩子快两岁了,正处于一个特别能“显摆”和“试探”的年纪,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好奇和冲动,但表达能力还没跟上,所以才会出现您说的“嚣张”、“谁都敢打”、“说也不听”的情况。别着急,这其实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两岁危机”,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一个挺正常的阶段。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用对方法去引导,帮他度过这个.............
  • 回答
    .......
  • 回答
    看着孩子不听话,自己说也不懂,还不能打,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煎熬和令人抓狂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像是怀揣着一肚子火,却被一层无形的网束缚着,既想爆发,又知道不能,只能憋在心里,这带来的压抑感和愤怒感可想而知。你现在经历的,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尤其是在孩子还小,语言和认知能力.............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心头沉甸甸的,充满了纠结和无奈。首先,关于你的男朋友,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男朋友让打掉孩子,算不算渣男?“渣男”这个词,说实话,太笼统了,而且带着很强烈的主观情绪。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看看,他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什么,以及它是否让你觉得受到了伤害和不尊重。 他有没有考虑过你的感受? .............
  • 回答
    我小时候在村里,一发烧,我妈就领我去看村里的老医生。他总是笑呵呵的,掏出一个小药瓶,倒点水,然后“噗”地给我打一针,身上一激灵,也就一会儿功夫,烧就退了,立马又能跑出去疯玩了。那时候感觉打针就跟“万能钥匙”似的,什么毛病都能治。现在,轮到我当妈了,儿子发烧了,一样的情况,一样是发烧,可在城里的医院折.............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你说要不要告诉你家里人,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句“要”或者“不要”就能轻易解决的。咱们一步步来梳理一下,好好想想,看哪个方向对你和你的女朋友来说更合适。首先,我得说,你女朋友过去的经历,她有权利选择告诉谁,或者不告诉谁。这不是你的“资产”或者“包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