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导盲犬一只训练成本高达22万,为什么不用相同的钱雇人为盲人导盲?

回答
导盲犬的训练成本高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雇佣导盲员的可能性时。要理解为何导盲犬的成本如此之高,以及为何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仍然是比雇佣导盲员更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盲犬背后的价值链,并对比两者在功能、可靠性、情感连接以及社会接纳度等方面的差异。

导盲犬的“天价”成本:一项复杂的投入

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导盲犬22万人民币的“天价”是如何构成的。这笔费用并非仅仅是对一只狗的购买价格,而是一整套精心策划、长期投入的系统性成本:

1. 犬只的选取与繁育: 并非所有狗都能成为导盲犬。导盲犬通常选用特定品种(如拉布拉多、金毛寻回犬)或混血犬,这些犬种性格温顺、聪明、易于训练、且对环境适应性强。选择过程本身就包括了对幼犬的性格、健康状况、骨骼结构等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具备成为优秀工作犬的潜力。繁育高质量的犬只,需要投入专业的犬舍管理、优良的种犬、兽医护理以及人工授精等费用。

2. 早期社会化与寄养家庭: 幼犬在8周龄左右会被送到寄养家庭。这些寄养家庭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组成,他们负责在犬只成年前的1218个月里,让它们接触社会,熟悉各种环境(交通工具、人流、噪音、不同材质的地面等),进行基础的服从训练和大小便训练。这期间的伙食、医疗、玩具等费用,以及寄养家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构成了成本。

3. 专业训练: 幼犬成年后,会回到专业的训练机构接受为期46个月的密集训练。这包括:
安全导航技能: 学习识别和规避路障(台阶、沟槽、低矮障碍物)、选择安全过马路的路径(识别交通信号灯、判断车流)、引导主人绕过行人拥挤区域、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方向感。
“智能违抗”(Intelligent Disobedience): 这是导盲犬训练中最关键也最独特的部分。它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导盲犬可以“违抗”主人的指令,以保护主人的安全。例如,主人指令“前进”,但前方有辆疾驰的汽车,导盲犬会坚决不动,等待危险过去。这项技能的培养,需要极高的训练水平和反复的实践。
公共场所适应性: 学习在超市、餐厅、公交车、地铁等各种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服从,不打扰他人。
特定任务训练: 例如,帮主人寻找某个标记物(如电梯按钮、长椅)。

4. 训练师的专业素质与薪资: 导盲犬训练师是经过高度专业化培训的,他们需要精通犬只行为学、训练技巧、以及人与犬的沟通。他们的专业知识、经验以及全职投入,构成了相当一部分成本。

5. 医疗与健康保障: 导盲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需要定期的健康检查、疫苗接种、驱虫,以及可能发生的疾病治疗。一旦导盲犬因健康问题退休,也需要妥善安置和后续的医疗保障。

6. 匹配与后期服务: 训练好的导盲犬需要与盲人进行严格的匹配。这不仅要考虑犬只的性格和能力,还要考虑盲人的生活习惯、体能、居住环境以及心理需求。匹配成功后,还有一段时间的共同训练,确保人犬和谐配合。导盲犬协会或机构还需要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以及在导盲犬退休后的安置指导。

7. 行政管理与运营费用: 机构的场地租赁、设备维护、管理人员薪资、项目推广、募捐活动等,都属于运营成本。

为何不直接雇佣导盲员?一项全方位的比较

在理解了导盲犬高昂成本的来源后,我们来分析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雇佣导盲员并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在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上。

1. 功能与可靠性:

导盲犬: 导盲犬经过专门训练,能够感知并规避物理障碍,引导主人安全地通过街道、穿越马路,并能识别和利用一些日常环境中的“标记”(如台阶、门、电梯按钮)。它们在复杂的、动态的环境中表现出高度的可靠性。导盲犬的“智能违抗”是其安全保障的基石,这是人类导盲员难以完全复制的。
导盲员(人类): 人类导盲员当然具备更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他们能理解更复杂的指令,能与周围人进行更直接有效的沟通,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如路面施工、临时封锁)。然而,人类的注意力会分散,会疲劳,对环境的感知也可能不如经过训练的导盲犬敏锐。而且,一个优秀的导盲员需要持续的专注和体力投入,这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2. 情感连接与心理支持:

导盲犬: 导盲犬不仅是工具,更是忠实的伙伴。它们能提供巨大的情感支持,缓解盲人的孤独感,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性。这种陪伴是许多导盲犬使用者非常看重的价值。
导盲员(人类): 虽然导盲员在工作时也会与被服务者建立联系,但这种关系本质上是雇佣关系,更多的是提供服务,而非长期、深厚的情感连接。过度依赖一个人的陪伴,也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

3. 可用性与成本效益(长期来看):

导盲犬: 虽然训练成本高,但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可以服务主人810年。期间,其维护成本(食物、医疗)相对可控,且一旦匹配成功,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是持续的。此外,全球范围内导盲犬的培育和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有许多成熟的机构在运作。
导盲员(人类): 雇佣人类导盲员,需要持续的工资支出,并且需要考虑到导盲员的食宿、社保、休假、培训更新等额外成本。找到一个既具备专业技能又稳定可靠的人类导盲员并非易事,而且人员流动性可能较大,需要不断地进行招聘和培训。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于长期的、高频率的导盲服务,导盲犬在生命周期内的“单位服务成本”可能更低,且更稳定。

4. 社会接纳度与法律法规:

导盲犬: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保障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的权利。社会对导盲犬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虽然仍有不理解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它们作为辅助工具的身份已经被广泛认可。
导盲员(人类): 雇佣一个全职的导盲员,其工作范围、劳动关系、法律保障等都需要依照劳动法进行规范,这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合同和管理。

5. 导盲犬的“生命周期”与“更新换代”:

导盲犬有其工作寿命,通常在810岁左右会退休。这期间的各项成本已经投入。退休后的导盲犬通常会进入领养家庭,继续享受生活,这部分后续保障也需要资金支持。

换个角度看问题:导盲犬是一种“高科技”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将导盲犬视为一种“生物科技”解决方案,那么其高昂的初始投入就显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它集合了生物选择、行为科学、训练工程、以及长期护理等多方面的顶尖技术和投入。

总结:

22万人民币的导盲犬训练成本,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它背后代表的是一套极其精密的、长期的、高强度的专业投入,旨在培养一个能够独立、安全、可靠地为盲人提供导航服务的“工作伙伴”。

虽然理论上可以用相同的钱雇佣导盲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考虑:

导盲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能否找到足够多、足够优秀、且能长期稳定服务的人?
导盲员的持续成本: 工资、福利、管理费用等,是否比导盲犬更经济?
情感支持与陪伴: 导盲犬提供的独特情感价值是否可以被替代?
社会规范与便利性: 导盲犬作为辅助工具的社会接受度和法律保障,与雇佣人类导盲员又有何不同?

最终,导盲犬和人类导盲员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在许多情况下,导盲犬之所以被广泛推广,是因为它在提供安全、稳定、并带有情感支持的导航服务方面,提供了一种独特且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笔“天价”成本,实际上是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够显著提升盲人群体生活质量的服务所支付的“高科技”入门费,而且这笔投入是面向导盲犬漫长职业生涯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几个人答到点子上,因为很多的的答案都是基于新闻直接答的,真的在那里比较优劣,服了…

我怀疑回答的人大部分都没接触过几个盲人,更没几个人见过真正的导盲犬。


先说对不对,再说为什么。

这个新闻本身就是错的!问题也是错的!



首先,我很负责任的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偶尔见到的导盲犬,没有几只是真正意义上,受过严格训练和挑选的专业导盲犬。

就是说,街上看到的导盲犬,没有几个是花昂贵的价格买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经过简单的训练的性格温顺的普通狗狗,价格可以低到两万以下,甚至免费的狗狗,盲人自己训练的。

对!我就接触过自己家的土狗当导盲犬的盲人。

而且,绝大部分的盲人:不养狗!

一只大型犬再聪明,也没有那么好养!

养导盲犬的家庭,一般都是家里还有其他人照顾,而有其他人照顾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让盲人带着狗出去,一般会陪同。



我先说一下这个新闻错在哪里,

第一就是价格22万元,这个价格怎么来的?

这不是国内的价格,这是国外的,一般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一年半的教育,3万美元一只,合22万。

而我国一直在2006年之前,都没有任何专门培养导盲犬的学校,2006年在大连的中国导盲犬基地,目前的运营状况也不好,经验不足,市场受众少,截至目前,我从未听说过我认识的盲人里有任何人买到过真正出自导盲犬基地的狗狗。


是的,我一只没见过。


再说问题里提到的4-5年,狗狗寿命这么短吗…

正常来说是服役10-12年,而你提到的四到五年,我很好奇,于是去查了很多新闻,最终发现:

30多年前,香港特区第一次开始导盲犬实验,引进了两只澳大利亚的导盲犬,实验了4-5年,一只死于疾病,一只死于意外。


这问题问的也太不严谨了吧…



接着聊几句,盲人的圈子不大,但是也不小,直到2015年才真正有了保护导盲犬的法律:

2015年5月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研究制定了《视力残疾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此日起:盲人可带导盲犬乘全国火车。


而我们也应该对导盲犬有一定的宽容,只要是盲人携带的,乖巧听话的导盲犬,都应该被我们尊重。


而且,大家一定要做到不歧视。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以为然,我怎么会歧视盲人呢?

实际上,最好的不歧视就是:避让、能帮助则帮助、不能帮别靠近。因为大家上见到的导盲犬绝大部分没那么专业,所以:

别投喂、别摸、别呼唤狗狗、别逗狗狗!


这问题问的我挺别扭的,真的,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说的好像有多少盲人买得起几十万的狗狗或者租得起一对一的护工似的,很多回答也啥也不懂,愣在那里分析一年四五万是人好还是狗好,也是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