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掏空钱包的农村父母以后老了怎么办?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五味杂陈。掏空钱包的农村父母,他们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了子女,等到自己老了,身体不好了,那时候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我记得邻居李大妈,她儿子结婚,花了家里所有的钱,还借了外债。李大妈的丈夫,本来身体就不好,一直需要吃药,这下可好,药费都成了问题。李大妈只能省吃俭用,自己下地干活,给儿子还债。儿子呢,结婚后就去了城里打工,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逢年过节,也只是给点钱,说不上多少。

李大妈老了,腰也弯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她儿子说,把他们接到城里住,但城里的房子小,住不下。而且,城里的生活成本也高,他们去了,反而是个负担。所以,李大妈还是和老伴一起,住在村里。

可村里的日子,越来越难了。年轻人都走了,村里越来越冷清。田地也荒了不少,种地也赚不到什么钱。李大妈的老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李大妈自己也病了,有时候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

他们这个时候,才想到要儿子。可是,儿子那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他要养家糊口,要还房贷,要养孩子,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和精力来顾老人?偶尔回来,也是匆匆忙忙,说几句安慰的话,然后又走了。

李大妈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她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现在却顾不上她。那种心酸,那种无奈,真的难以言表。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出路,把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都借了,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投了进去。等到自己老了,没钱了,没身体了,孩子也指望不上。

其实,也不是说孩子们不孝顺,很多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但是,作为父母,毕竟是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的。等到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站出来,这是一种悲哀。

那么,掏空钱包的农村父母,老了怎么办?

1. 提前规划,量力而行:

经济方面: 父母在给子女支持的时候,要量力而行,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全掏空。可以留一部分钱给自己,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在支持子女的同时,也要求子女对自己的养老有所承诺和分担。
生活方面: 即使子女在外地,父母也可以考虑留在村里,或者找一个适合自己养老的村庄。可以发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副业,比如种点蔬菜,养点鸡鸭,自给自足,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2. 寻求社会支持:

居家养老服务: 很多城市和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比如上门照料、助餐、助浴等。父母可以了解当地有没有这样的服务,减轻一些生活压力。
社区互助: 在农村,邻里之间的互助很重要。可以和邻居们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互相照应,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政府养老金和福利: 了解当地政府的养老金政策和相关的福利待遇,确保自己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障。

3. 子女的责任与担当:

尽赡养义务: 即使在外地,子女也应该定期回家探望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生活。在经济上,也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不能完全依赖父母。
情感陪伴: 父母最需要的,除了物质上的保障,还有精神上的陪伴。多和父母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关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提前沟通: 在子女结婚、购房等重大支出时,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提前做好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担方式,避免日后产生矛盾。

4.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保持健康: 即使到了老年,也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积极锻炼,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
培养兴趣: 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养花、书法、唱歌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接受现实: 子女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也要学会接受这一点,不要过分依赖子女。

掏空钱包的父母,老了确实会面临很多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关键在于父母自身的规划、社会的支持,以及子女的责任和担当。希望每一个辛勤付出的父母,都能安享晚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奇了怪了,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在城里买房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