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族并不排斥嫁女到皇室,只是不愿意娶公主而已。这一点在为什么李唐会被世家大族嫌弃,之前的王朝可没听说过嫌弃联姻的,为什么?这个回答中已经指出。
至于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之前皇权不够强大,娶公主既可以快速升官,也不影响生活。反观唐朝,公主不守妇德者比比皆是,对于世家大族而言,性价比就不高了。而公主不守妇德的根本原因是皇权的提升,所以这恰恰是皇室凌驾于世族之上的证据。
呸,谁嫌弃谁。李世民贞观十一年修订《氏族志》,高士廉把崔家列第一重修,第二年的氏族志改为皇室第一等、勋贵第二等、山东大族第三等。太宗21女除了4女早夭外,其余都嫁给了勋贵,例如倒霉催的房玄龄家。
李唐初期对山东大族警惕,对关中、侨姓、吴姓、投降俘虏来的家族并不排斥。韦杜裴薛杨萧宇文长孙于陆窦等等。
李渊老婆是西魏北周巨鹿郡公窦毅的女儿。
李世民老婆是隋右晓卫长孙晟的女儿。哪几个什么阴妃杨妃徐妃韦妃都是前朝贵女。和武才人一起进宫的崔才人才是清河青州房徐州都督崔弘道的女儿。
李治老婆是太原王氏王仁祐的女儿。萧淑妃兰陵萧氏存疑。
李显老婆是京兆韦氏韦玄贞的女儿。
李旦老婆是河南窦孝谌的女儿。
李治在显庆四年让许敬宗把《氏族志》修订为《姓氏录》,以三公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等,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等,以品级列为九等,军功五品以上为勋格,合235姓。李治还给五姓七望发出禁婚令。
山东世家大族翻身还是在武后朝,取文学士,崔神基崔玄暐王方庆李昭德等。中唐晚唐时宰相里姓崔卢郑王李的才比比皆是。
综上:山东世家大族不喜和李唐的“国婚”前期被李唐嫌弃,中期风险太大,后期无政治优势。1.李唐公主是下嫁不侍姑舅,公主死了驸马要守3年,驸马死了公主可以再嫁,家风不合不愿意娶公主。2.武周时期李唐王室都保不住别说什么狗屁公主驸马,不死就是流放,风险高。3.山东世家子弟读书考科,驸马三品外官不职事。即使就这样娶公主嫁女儿的也不少了。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