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

回答
人们之所以认为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比唐朝大,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对“影响力”不同层面的解读。 这种看法并非普遍认同,但确实存在,并且有其一定的依据。 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深入剖析这种观点:

1. 广袤的疆域和统治的长期性:

首先,从地理范围和持续时间来看,阿拉伯帝国(特指其鼎盛时期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版图无疑更加辽阔,并且其统治的各个阶段加起来,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

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在其鼎盛时期,阿拉伯帝国横跨三大洲(亚洲、非洲、欧洲),从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半岛一直延伸到中亚的河中地区,北抵高加索山脉,南至北非和红海沿岸。 如此庞大的疆域,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种地理上的跨越,意味着其统治和文化传播触及了大量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区域。
唐朝的疆域: 唐朝的疆域也非常辽阔,尤其是在其盛世时期,势力范围也一度影响到中亚、朝鲜半岛等地。 然而,与阿拉伯帝国相比,唐朝的疆域虽然雄伟,但其核心依然集中在东亚,其向西的拓展虽然显著,但并未能如同阿拉伯帝国那样,深入地中海沿岸甚至欧洲大陆腹地。
统治的延续性: 阿拉伯帝国的四大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虽然经历过分裂和政权更迭,但以伊斯兰教法和阿拉伯语为基础的政治和文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并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存在。 相较之下,唐朝的王朝更迭是比较明确的,其直接的政治统治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直至灭亡。

因此,一些人可能会认为,一个统治范围更广、存在时间更长的帝国,其“影响力”自然也更大。

2. 对后世文明的塑造和传承作用:

这是讨论“影响力”时非常核心的一个方面,也是阿拉伯帝国被认为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原因。 阿拉伯帝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实体,它更是一个文明的熔炉和传播者。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塑造: 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的摇篮和最初的传播者。 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不仅在阿拉伯半岛站稳脚跟,更传播到北非、中东、中亚,并进一步影响到欧洲和印度次大陆。 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它还包含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法律、道德和生活方式。 帝国所到之处,伊斯兰教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并对后世诸多的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知识和文化的汇聚与发展: 阿拉伯帝国处于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它积极吸收了波斯、希腊、印度、叙利亚等地的知识和文化成果。 在巴格达等地,由哈里发支持建立的“智慧宫”成为了当时全球最顶尖的学术研究中心之一。 阿拉伯学者在哲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将这些知识以阿拉伯语为载体进行整理、注释、翻译和传播。
科学技术: 例如,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继承了印度的计数法(包括零的概念),并发展出代数(Algebra一词便源于阿拉伯语的“aljabr”)。 在天文学方面,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修订了托勒密的天文体系,并为后来的欧洲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学方面,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并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如伊本·西那(Avicenna)的《医典》就是西方中世纪重要的医学参考书。
哲学与思想: 阿拉伯学者对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释,这些研究成果后来通过翻译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经院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间接促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
文学与艺术: 阿拉伯文学,如《一千零一夜》等,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影响。 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在各地留下了丰富的遗迹。
唐朝的文化输出和辐射: 唐朝同样是一个文化昌盛的帝国,其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曾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文字、宗教、艺术和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输出是“汉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基础。 然而,这种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东亚地区的辐射,而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则更为广泛,触及了更广阔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并与西方文明形成了更直接的互动。

因此,从对全球文明,特别是对宗教、科学、哲学等深层思想和知识体系的塑造能力来看,阿拉伯帝国的作用被许多人认为比唐朝更为深远和广泛。

3.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作用:

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其存在本身就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动力。

作为中介者: 阿拉伯帝国通过其庞大的贸易网络,将东方的商品、技术和思想(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西方,同时也把西方的知识和资源带回东方。 例如,造纸术就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关键途径之一。
促进了“全球化”的早期形态: 在当时,“全球化”的概念还很模糊,但阿拉伯帝国通过其商业活动、学术交流和宗教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的联系和互动。

4. 语言和宗教的持久影响力: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作为《古兰经》的语言,因伊斯兰教的传播而成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语言。 至今,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对其他语言产生了词汇上的影响。
伊斯兰教: 上文已述,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塑造着数亿人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认为? 总结和强调:

那些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朝大的人,往往着重于以下几点:

更广泛的地理辐射范围: 触及了欧洲、非洲、亚洲的多个区域。
更持久和深刻的文化塑造: 以伊斯兰教为核心,改变了众多民族的宗教信仰、法律体系、社会结构和生活习俗。
在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关键贡献和知识中转作用: 作为文明的汇聚点和传播者,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连接东方智慧与西方发展方面。
语言和宗教的全球传播能力: 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重要力量。

辩证看待: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比较是复杂的,并且“影响力”本身的定义是多维度的。

唐朝的影响力同样巨大: 唐朝对东亚文明的塑造是毋庸置疑的,其文化、制度至今仍对这些地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汉文化圈”。 唐朝的辉煌是东亚文明的巅峰之一,其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比较的维度差异: 评价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我们衡量的是哪一方面的影响。 如果是政治制度、文字体系在特定区域的直接继承和模仿,唐朝的影响力在东亚可能更为显著。 但如果是宗教传播、科学思想的跨文明交流和深层社会变革,阿拉伯帝国则展现出更强的全球性。

因此,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朝大,是一种基于特定历史视角和衡量标准的解读,它强调了阿拉伯帝国在宗教传播、科学知识汇聚与传播以及横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作用。 这种观点并非全盘否定唐朝的伟大,而是突出了阿拉伯帝国在另一条重要维度上的巨大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就是比唐朝大啊。


首先,阿拉伯帝国包括了四大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跨越了唐、五代、两宋、元四个时期。


其次,华夏文明被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封锁在欧亚大陆岛的一角;再加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风暴频率和烈度最高的海域,让华夏文明缺乏航海传统,导致华夏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往受限,交往受限自然就很难影响。

而阿拉伯文明位于欧亚大陆岛的“天下之中”,西北的地中海和东南的印度洋都是相对温和的海域,再加上阿拉伯半岛和两河流域的荒漠化,让阿拉伯人有很强的航海传统,经常与其它文明交往。

虽然华夏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但丝绸之路实际上还是掌握在波斯、阿拉伯等“中间商”的手里的,你想通过丝绸之路去影响其它文明,还要靠这些中间商。

就像唐朝虽然对日本有很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要借助百济国这个中间商,真要论起来那还是百济对日本的影响更大一些。

最经典的就是“阿拉伯数字”了,明明是印度人发明出来的,却成了阿拉伯数字......


最后,阿拉伯帝国无疑是和伊斯兰教高度绑定的。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时代不但席卷了西亚,还进入了南欧、北非、东非、南亚、东南亚、中亚,又在蒙古时代进入了华夏的西北和东南地区。

人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历史同样很悠久的波斯、腓尼基、希腊,除了华夏都被伊斯兰征服过,其中两河、埃及、波斯、腓尼基更是被彻底的伊斯兰化了。

PS:

如今伊斯兰教仍然在扩张,一方面是通过难民和移民进入欧洲和美洲,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恐怖组织继续深入非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们之所以认为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比唐朝大,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对“影响力”不同层面的解读。 这种看法并非普遍认同,但确实存在,并且有其一定的依据。 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深入剖析这种观点:1. 广袤的疆域和统治的长期性:首先,从地理范围和持续时间来看,阿拉伯帝国(特指其鼎盛时期的倭马亚王朝.............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聊的话题,而且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一个人加入外国国籍就是“不爱国”呢?说白了,这背后牵扯到一些很深层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希望能有点人味儿。首先,得从“国籍”和“爱国”这两个概念本身说起。国籍的“归属感”和“身份.............
  • 回答
    当然,关于清朝是否比明朝“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少人持清朝更强的观点。要说清楚这一点,需要抛开“强”的单一化定义,从不同维度去审视。简单地说,认为清朝比明朝强的观点,往往会从疆域的辽阔程度、国家的统治稳定性、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以及某些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上的表现等方面来论.............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的领土版图仅仅是清朝的功劳,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简化和误读。的确,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奠定现代中国疆域方面,其贡献不容忽视。但若将其视为“唯一”的功劳,则忽略了前朝以及后来的历史演变对中国领土形成的关键作用。清朝的疆域拓展与巩固:历史的脉络要理解.............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甚至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背后其实有挺多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定义的差异:宗教与信仰的界限模糊首先,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宗教信仰”和“信仰”这两个词的定义上。 “宗教信仰”的狭义理解: 在很多西方语境下,“宗.............
  • 回答
    “黛玉可以做妾”这个说法,在理解《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时,确实是一个颇令人玩味,甚至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论调。但只要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就能发现,虽然这绝非主流观点,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其“道理”可循,尤其是从一些非常狭隘、甚至可以说是扭曲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妾.............
  • 回答
    确实,关于元朝和清朝是否属于“中国”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带有历史情感色彩的问题。之所以会有人持不同意见,甚至认为它们“非中国”,主要根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且这些观点往往交织着历史事实、民族认同、政治叙事以及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我们先从“中国”这个概念本身说起。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
  • 回答
    关于美国登月是假的这个说法,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各种“证据”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这种怀疑源于对科学的误解、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阴谋论者的推波助澜。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以及他们通常会拿出哪些“证据”。1. 对太空探索的巨大成本和动机的怀疑首先,得承认,登月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投入了天文数.............
  • 回答
    关于“美国留学生比英国留学生更牛”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甚至有些以偏概全的看法。它背后可能包含着一些现实因素、文化认知以及一些人主观的比较心理。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高等教育体系的差异与定位 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巨无霸”与前沿探索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尤.............
  • 回答
    许多人之所以看好印度有望成为超级大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刻且多维度的因素的综合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数字,去探究其内在的驱动力和潜藏的优势。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印度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结构。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其人口还在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人口年.............
  • 回答
    不少人说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昭和味”,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也挺耐人寻味的。它不是简单一句褒贬,而是试图捕捉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一种在某些方面与日本昭和时代(通常指19261989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现象。为啥会有这种联想呢?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一、经济的快速膨胀与社会活力:昭和.............
  • 回答
    中途岛战役之所以被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乃至整个战争的决定性转折点,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关键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将战争的走向从一个方向猛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要理解中途岛的重要性,我们得先回顾一下战役前的太平洋战场态势。1942年初,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势如破竹.............
  • 回答
    要说技术“毁灭”艺术,这话说得有点重,但要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思考,主要围绕着技术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生产方式、艺术的价值判断以及艺术家身份认同等方面产生的冲击。首先,最直观的担忧来自原创性与批量生产的模糊化。在过去,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往往伴.............
  • 回答
    关于“苏联打赢了二战”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认知问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对”或“错”就能概括的。这种观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战争进程、牺牲与贡献的理解角度不同,以及战后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
  • 回答
    这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关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种说法,其实是个相当古老且充满戏剧性的民间传说或者说是对勇气的极端夸张。为什么会有人信呢?我觉得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而且往往是几个因素叠加起来,才造就了这种令人咋舌的说法:1. 对人体极限的浪漫化想象与英雄主义的崇拜: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有一种.............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古代军阵是虚构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是大家对“古代”和“军阵”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加上一些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大部分人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本、影视剧或者小说。这些媒介为了吸引观众、烘托气氛、或.............
  • 回答
    俄罗斯军事相比苏联时期是否退步了,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显而易见的现实情况和对比。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并力求以一种更贴近个人观察和分析的方式来呈现,而非生硬的AI语调。一、 规模与人力:从“人海”到“精兵”.............
  • 回答
    关于“肉鸡长得快是因为饲料里加了激素”的说法,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根深蒂固,甚至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担心。究其原因,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好奇、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误解和以讹传讹的综合作用。咱们不妨从头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及它为什么这么有市场。1. 肉鸡的“.............
  • 回答
    “中餐天下无敌”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点夸张和情感色彩,但在很多热爱中餐的人心中,它承载着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由衷赞美。这种“天下无敌”的认知,并非仅仅源于味道的鲜美,而是由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共同构建而成,使其在世界美食版图中独树一帜,并让无数人对其推崇备至: 1. 博大精深的烹饪技艺与多样性中餐的.............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苏联没了美国帮助就会战败”这个观点,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谁打赢了战争”的框架,而是要考察两国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冲突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实和战略考量之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在二战中的牺牲是巨大的,其付出的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