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其实也挺八卦的。
印度为毛不能成为超级大国,特朗普还得了七千万选票呢;
个子大,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个子小,在能干也不可能。
因为理论上它就是可以。
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度的底子比我们好的多,它崛起并成为亚洲强国的概率,的确远在我们之上。
1950年,中国人均发电量2.76千瓦时,印度人均发电量10.9千瓦时,印度的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4倍。
1950年,中国人均GDP是37美元,印度人均GDP是58美元,是中国的1.56倍。
为了殖民掠夺,英国人从1853年开始在印度修铁路,1892年,印度铁路里程达28596公里,这一年中国才开始修铁路,当年仅225公里铁路里程,1911年清政府灭亡时,一共修了9854公里铁路,印度已经有了52894公里,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印度铁路是54754公里(这还是巴基斯坦分走了一部分的结果),中国是21800公里,印度是中国的2.5倍。
另外,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4倍,钢产量是我们的8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7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2.7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2倍。
你就说,如果你在1950年是一个西方的学者,你看好中国还是看好印度?
这还仅仅是硬件,更别提,印度起家时,不仅硬件条件比中国好,软件也比中国好得多,中国一上来就跟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打了3年的战争,损失巨大,印度四周一直没有强敌,在南亚平平安安称王称霸,在冷战时代,中国前期选择了站队苏联,获得了156个工业成套项目,而印度因为地理位置越优,能帮助苏联向南亚和印度洋渗透,打破美国在中东的围堵,苏联从1951年开始援助印度,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整整30多年对印度掏心掏肺,苏联早期也对印度援助了100多个工业项目,比给中国的还要先进,总价值约是中国的10倍,不过印度看不上苏联的钢铁、冶金、化工、汽车技术,所以才只挑了100多个项目。
而且,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印度也和中国一样,有悠久的历史和几千年文明的沉淀。
但是,差就差在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员那一代人,深知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所以老一辈以近乎狂热的奋斗热情来生产建设我们的祖国。
对,就是狂热。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口号现在看确实是浮夸,但是的的确确实打实体现了那一代人以劳动为信仰的思想态度。
老一辈人硬生生地狱模式翻盘,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底子,一步一个飞跃,我们现在才能完全地俯视印度,仿佛高级文明看低级文明一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别想了
印度从各方面将都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质
但是他成不了
首先中国从民国到现在经历了什么,革命,战争,无数人的鲜血和付出
印度现阶段有革命改革的预兆吗?
再就是最重要的
印度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五常都不可能同意
联合国四常里面突然冒出来了中国这个黑天鹅已经是西方世界所不能接受的了
你还准备让世界再冒出来一个印度去抢五常本来就不多的顶级大国的资源?
印度要是有那么一天,中美第一个冒头给他掐死
三哥啊,这种事想想就行了
世界格局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印度下辈子也成不了超级大国。
分析一段历史,一个朝代,如果上层穷,下层也穷,且对外发动战争并取得胜利,
那么改革就相对容易落实。
因为战争可以动员很多东西,汉武帝可以借着对外战争收回了盐铁专营。
战争是非常好的,底层向上升,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是这种奖励又不是通过割原有的利益阶层去补贴的,而是通过对外战争,收割他国的利益为补贴的。
还有一个就是技术革新,居高临下,收割他国利益,但是这个需要成熟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支持,大批量高素质研发人群,充足的富裕资金支持。小国靠自己的积累,玩不动。
比如秦国发起商鞅改革,并没有太多的动原有贵族的利益,当时贵族本身拥有的资源也不多,且岌岌可危。
而是通过对山东六国的土地侵占,补充了军功新阶层的利益。又用山东六国的土地管理权争取到了山东六国的贫民政治人才。
贵族在新增加的利益中并没有分到太多,但是原有的利益也并没有牺牲。
所谓的利益就是财权,政权,资源的调动权比如土地和矿产,军权。
上下都有一致的利益诉求,才可能去支撑这次改革的成功。
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上层有诉求,下层也有诉求,外界又营造出一个共同的敌人或者说对手。外国资本家对中国的封锁和欺负。实际上谁不想着多控制利益,让自己活的更爽点。
但是你看民国时候为什么就发动不起这样一个改革。尤其是发展肯定且必须通过工业,因为你的技术核心研发,大规模的教育,军事实力,大批量的就业都要通过工业完成。工业是现代化的基础。一个钢铁厂就要十几万工人,加上配套服务人员。顶的上农业人口一个县了。
但是工业的发展需要对农业地的再规划,修铁路,公路,建工厂,开矿,涉及成百上千上万人的利益再分配。
这里面不发生点什么事,真的太难了。比如大明王朝里面想改稻为桑都惹出一堆烂事。
如果你不能平衡好利益诉求,总不能端着武器去推进。
好比修火车的难免动了百万槽工的饭碗,这是要玩命的,根本没办法推动。只能在新的地区,离开这个地方去修火车,重新给另一批人利益。
你自己看看开发城市的时候,拆迁惹出来多少事。与其开发老城区不如开发新城区更简单。
一个国家如果已经有了既得利益者,改革是非常难以推动的。因为土地贫瘠,人口众多,这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如果战争以后,人口少,土地少,大家都一样穷,也许更容易。
上下一心,土地容易规划,即便是有上层,但是也没落到实处,还是没利益。社会不发展,他们也享受不起来,只有发展才能给他们获取利益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改革才更容易推动。底层要生存,上层要发展。
但是对已经有了既得利益者的群体,改革就很难推动了。比如已经有了买办阶层,像民国四大家族那样的,你发展民族工业就触动了他们的利益。都买你的产品,他怎么赚钱呢。
如果已经有了大资本家群体,你搞创新,要颠覆,你颠覆的是本国大资本家的利益,他能让你颠覆?你看下那几家大公司,刚开始手法很烂,都是收购,打压,复制。
后来反抗声音太大了,手段高明了,合作,投资,入股,扶持。
这是用了政治手腕在做生意了。统战啊!
印度不太可能发起这种改革,就是他们已经有了既得利益阶层,已经有了买办阶层。这个群体比资本家都可恶。
要说朝鲜发起改革都有可能,印度实打实的不太可能。改革就是一个火药桶,一个不留神就能把自己给炸了。改好了确实带来了长远的发展,改不好,乱子一大堆。
朝鲜的条件好在上层的既得利益者并不富裕,也没有成熟的买办阶层,且有一个对手,韩国。
以己度人
中国都成为超级大国,印度也应该成为超级大国。
你看
中国人口破十亿,印度也破十亿(虽然智力,教育,文化都有所差异)
中国在宪法上是社会主义国家,印度在宪法上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印度zf的执行力根本不像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GDP高速增长,印度也高速增长(虽然中国GDP相当于印度现在GDP时,中国增速是两位数。)
因为印度确实超级牛波伊。印度是一个潜力无与伦比的国家,拥有成为世界霸主的潜质,现在的人看到的,仅仅是印度力量的冰山一角,所以才总是嘲笑它。
1.印度的强大,超乎各国网民的想象。印度可以在背着种姓制度的重重枷锁、社会改革极度不完善、封建残渣极多的情况下,其经济依然能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乃至于被拿来与经历了全面社会变革且人口世界第一的中国相提并论,印度的潜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一旦印度发生变革,扫除了种姓制度等旧社会残余,那么它将会爆发出令整个世界都为之股栗的力量。
背负着这么多负面buff的印度都能成为世界大国,那么,如果没有这些负面buff,印度的力量将会有多么可怕?
2.相比还没有发展到美国的水平就面临老龄化的中国,印度的人口结构会年轻得多。
无论是西欧各国,还是俄罗斯,又或是汉文化圈的中日韩,都陷入了老龄化的泥潭,不仅使得这些国家长远发展潜力受限,更加缺乏挑战美国的决心——因为一个老龄化的国家是很难下定决心去与足够给自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国家交战的,这样的战争往往哪怕赢了也会得不偿失。
而人口结构年轻的印度,不但拥有更强大的长远发展潜能,更能承受人员的伤亡,从而更加敢于发动战争挑战美国。因此一旦印度的国力足够,它面对美国时候将会更加强硬。
3.时间节点决定了印度的远大前程:
当中国开始老龄化的时候,美国才刚有走下坡路的趋势,还没有真正衰落,依然会拥有强有力的能量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只要熬到中国被自身的老龄化拖住的时间段,就可以继续保持它的霸主地位。
而印度正好处在挑战美国的最佳时间节点上。在印度在进入老龄化阶段之前,美国很可能已经走了很长时间的下坡路了,已经衰落到了无力阻止印度的扩张的地步,这给了印度巨大的空间来扩张势力然后一举粉碎美国的世界霸权。
4.印度是英语国家,天然拥有在英语文化圈内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的基础。同属英语文化圈,美朝代英也好,印朝代美也罢,都是内部改朝换代,印度之于整个英语文化圈的各国,就好比马其顿之于希腊诸国,秦楚之于东周列国。
印度可以通过改朝换代顺利接收前朝(美英)的遗产,成为世界霸主。
5.印度拥有极佳的地缘条件。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无论是西欧还是东亚,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会直接面临美国的围堵。而印度洋离美国最远,美国的势力最为薄弱。
而且,由于美国直接临太平洋,所以亚太诸国全都面临着与美国的博弈,这使得中国等东亚国家基本上都被迫将力量集中在东面,对于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印度威胁极其有限,为印度在未来颠覆美国霸权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印度周边一群弱鸡国家,不但不能阻挡印度,而且还会成为印度的扩张对象。
6.印度靠近非洲,在向非洲施加影响力的方面具备先天性的优势。作为人类社会开发程度最低的非洲,这里具有着其他大洲无法比拟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广袤消费市场,可以为印度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拉美是美国后花园,而强大的印度也会将非洲作为自己的后花园。潜力已经发挥过了的拉美比不上后期发力的非洲,非洲支撑的印度必将超越拉美支撑的美国!
7.中国文化的基础底色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道德枷锁,一味推崇道德教化而抵触武力消灭敌人,其和平主义的倾向远超过基督教等宗教。哪怕是号称和平主义宗教的佛教,也只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汉传佛教特别和平,其他佛教教派攻击性要强得多。在某种意义上,儒家天生就和白左没有本质上差别,会极大地限制扩张。同时,即使战争胜利,儒家的道德枷锁也会对战胜方的掠夺和剥削产生抑制,反而为了安抚、教化新领土的居民产生更多支出,导致没有战争红利的民众将会抵制侵略扩张。
印度文化以宗教为主,而且是多种宗教共存,这些宗教普遍的攻击性都比儒家强得多。印度的核武器、军队规模都比中国小,但是中国自建国以后基本上处于防御态势,仅继承清帝国和中华民国等前政权的领土,而印度已经主动进行了多次扩张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从葡萄牙夺取果阿、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干涉斯里兰卡内战……
长远来看,更加主动出击的印度,拥有更大的发展能力,可以夺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请战略忽悠局的同志阅,多转发至外网,让印度威胁论成为世界主流!转发时去掉括号内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