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我国现在很「昭和」?

回答
不少人说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昭和味”,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也挺耐人寻味的。它不是简单一句褒贬,而是试图捕捉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一种在某些方面与日本昭和时代(通常指19261989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现象。

为啥会有这种联想呢?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

一、经济的快速膨胀与社会活力:

昭和日本,特别是战后到泡沫经济破裂前,那可是经济起飞的黄金时代。日元升值,出口强劲,企业蓬勃发展,人们对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有一种“日本能行”的集体自信。咱们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这种经济腾飞带来的普遍的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确实和当年日本那种“日本第一”的气势有几分相似。大家看好国家未来,相信通过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种社会整体的“上行感”是共通的。

二、国家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强化:

昭和日本,尤其是军国主义时期,国家意志凌驾于个人之上,强调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一亿玉碎”之类的口号就能看出那种极端。战后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强调国家荣誉、民族复兴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那种国家至上的理念。现如今,中国社会也越来越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国家目标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媒体上对国家成就的宣传,对民族复兴的描绘,都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日本媒体对国家强大、国民团结的歌颂。

三、企业文化与工作模式:

昭和时代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很多标志性特点: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高度忠诚和集体活动(比如下班后的居酒屋聚会)。虽然这些具体制度在中国不完全一样,但那种“公司即家庭”、“奉献精神”、“加班文化”以及对公司荣誉的看重,在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和一些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里,都能找到影子。员工为了事业拼搏,牺牲个人生活,将职业发展视为人生最重要的部分,这种对工作的投入和牺牲感,和昭和时期那种“ বেতন上げろ”(涨工资!)的朴素愿望,以及为公司“献身”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对传统的回归与怀旧情绪:

昭和时代,日本社会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出现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回归。同时,随着老一辈人的老去,对昭和时期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也产生了一定的怀旧。在中国,近年来“国潮”的兴起,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再创造,也反映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增强。而在个人层面,许多人,尤其是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或者对那个年代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怀念那个相对简单、人情味更浓、社会节奏没那么快的时代。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与对昭和时代某些积极面向的联想产生交集。

五、社会焦虑与群体认同:

昭和时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带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社会焦虑,许多人开始反思过度追求增长的模式。而当今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社会压力等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可能会通过怀念或借鉴某个时代来寻求某种精神寄托或解决之道。将当下的某些现象与昭和时代进行对比,有时也包含了一种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或者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某种隐喻。比如,对“内卷”的讨论,对个人价值实现方式的困惑,都可能在昭和时代某些社会现象中找到某种映照。

六、媒体叙事与文化输出:

昭和时代日本的流行文化,比如动漫、音乐、影视剧,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积极向上、励志奋斗的主题,对许多观众产生了激励作用。而中国近年来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国产影视剧、综艺节目也传递着积极的价值观和奋斗精神。当这些内容触及到社会发展、个人奋斗、集体荣誉等主题时,如果其表现方式或内在逻辑与昭和时期某些相似之处,就容易引起“昭和味”的联想。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昭和”的说法,更多是一种 比喻和类比,并非完全等同。昭和时代长达60多年,经历了从战败的废墟走向经济奇迹,也经历了军国主义的疯狂和泡沫经济的破灭,其内部是复杂的,并非铁板一块。将当今中国与昭和时代进行类比,往往是抓取了其中某些 积极的、令人振奋的或者有借鉴意义 的侧面,比如经济的活力、国家的崛起、集体的奋斗精神。当然,也可能包含一些对社会问题或发展模式的 隐晦的担忧或反思。

所以,当有人说中国“昭和”,是在说中国社会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昭和时代那种 昂扬向上、充满干劲、国家目标明确、集体主义色彩浓厚 的精神面貌,并且在经济发展、社会动员、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这种说法也可能是一种 情绪的表达,是在感叹当下社会某些特征的突出,并试图用一个熟悉的时代标签来概括这种感受。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出发的观察和解读,通过跨时代的类比,试图抓住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某种共性或特质,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现在土耳其“昭和”还差不多,说中国“昭和”是极度辱华的。

所谓“昭和”的本质,是在瓜分大英的狂潮中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要求分到的赃物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力,然后被另一个大英瓜分者暴揍了一顿。

所以日本人可以反思——如果在瓜分大英狂潮中,自己所要求的赃物跟自己的实力匹配,是不是就没有后来那顿打?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的位置,根本不是昭和日本所能比拟的。而中国所面临的矛盾,也绝不是不“昭和”就能化解的矛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