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国民收入的分配(税前和转移支付前,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除外)
黑苏联有一万种姿势。
唯独用收入不平等个来黑苏联,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甚至我在想,拿这个黑苏联,有没有照照镜子?
我从来不黑美国人穷,不但如此,我反而大力宣扬美国一直都很富裕。
如下面所示,苏联居然有“这么多特权阶级”,但事“不知道什么原因”
列宁的后代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斯大林的后代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赫鲁晓夫的后代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勃涅日涅夫的后代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契尔年科的后代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甚至连戈尔巴乔夫的后代都没有成为亿万富翁。
你说诡异不诡异?
这些人的后代,随手就可以搜索出来,压根不是秘密。
虽然他们“甚至有特继权”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都没有继承到。
“都”是什么意思?
无一例外。
你们说诡异不诡异?
再看今天的俄罗斯寡头,有几个是高官子弟出身的?都有简历,大家可以搜。
好吧,退一步说,普京呢?普京的爹是干什么的?
普京的妈,玛丽亚·伊凡诺夫娜·普京娜,只不过是一个工厂女工。
普京的爹,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在潜艇部队服役,是二战苏联内务部的爆破手。
嗯?按照剧本难道普京不应该是斯大林儿子么?
但是俄罗斯宁愿相信梅德韦杰夫是尼古拉二世的后代……
每一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恍惚:
你说有那么多特权,可是,他们去哪了啊?
高官没有,巨富没有,这不见了鬼了?
人要讲良心,我不是说你不能黑苏联,你黑苏联经济一塌糊涂,黑苏联穷兵黩武,黑苏联搞社会帝国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主权,没问题,我不纠缠。
你不能黑苏联分配不公,就如同我从来不黑美国富裕一样,我一向大力的主张,美国很富裕,美国不是今天才富裕,它很早就富裕了。
你不能颠倒黑白。
懂没?颠倒黑白,只会让你看起来虚伪。
包括点赞的那些人。
你们去找一下美国人怎么黑苏联的, 我求求你们了,你们去找一下。
但凡任何有美国人黑苏联有分配不公的问题,你告诉我。
当年黑苏联,就是因为“市场经济”,就是因为苏联搞“平均主义”。
你们有一万种办法黑苏联,唯独在这方面,没有国家有这个脸皮。
在第一批水兵冲入冬宫的时候
在她没有对马赫诺们开枪的时候
在卡廷森林没有枪声的时候
在她的军靴没有踏进芬兰领土的时候
在乌克兰农民腹中有物的时候
在她是全世界无产者祖国的时候
在苏联的报纸和电视里面,在苏联特权阶级的不限额账户和豪华别墅里面。
斯大林建立起了一整套保证领导干部层特权的制度。这个官僚特权阶层主要享有如下特权:
(1)宅第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
(2)特供权。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应。
(3)特教权。凡是高级官员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的制度。高级军官的儿子则直接送军事院校培养。
(4)特继权。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可以免费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用。
(5)特卫权。花在高级领导人身上的费用,达到无法核算的程度。
(6)特支权。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官员在国家银行有敞开户头,即户主可以不受限制随意提取款项的户头。
其实我本来不想写回答,因为有几位已经写得很好了,比如 @unknown ,所以这个问题下面我点了几个赞就划走了。
给我写点东西的驱动力,是李建秋老师的新回答。截图如下:
我觉得挺诡异的,因为列宁根本没有后代。他和夫人婚后无儿无女。
但李建秋老师“随手就可以搜索出来”,不愧是李建秋老师,好厉害!他就是我的偶像!
(原回答被建议修改,李建秋老师是神)
再谈谈问题本身。
“苏联最强大的时代”实在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苏联时代”这个概念本身至今还有争议。
我总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这种言论:
“苏联19XX年就死了,之后是苏修”
但这个“19XX”到底是哪一年,大家观点都不同。有人认为列宁死了,苏联就结束了;有人认为斯大林死了,苏联就结束了;有人认为,列宁死了苏联中断了,到赫鲁晓夫上去苏联又复活了;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杀死了苏联...诸如此类。
那么我建议大家先就上面这个问题打一架,给苏联一个清晰的断代。
然后呢,我们还要再讨论一下“强大”的标准是什么。
是经济、军事、文化?还是民主程度、生活水平?是大老板勋章数量?还是肃反战果?
这个问题要讨论起来,也会很久很久,而且恐怕注定没有答案。比如我比较在意第二组指标,但有些人可能更喜欢钢铁洪流。
但既然决定要写回答了,我就必须得给出个答案。那么,在假设苏联存在于1922—1991这一前提下,凭借我的个人主观感受,我认为苏联最强大的时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原因是这一时代诞生的苏联笑话实在太多了。
苏联已经没了,但笑话还在。这难道还不够强大吗?
这种问题知乎怎么可能有靠得住的结论。
专业的机构集合几百个专业人士意见拿天量资料做出来模型用超算模拟,也不过是提供一个参考罢了。
知乎在键盘政治方面是个输出情绪,指桑骂槐的地方。
然后就可以吵架了。
知乎只有在提到日本娘们的时候,才一片和谐,众口一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