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仿佛那些打游戏低段位死活不肯投的人一样,也许对面上高地失误被我们0换5了呢?也许对面掉线了呢?也许对面方便面洒键盘了呢?
场外的当然可以这么说,虽然刘邦拿了双龙buff并且超级兵骑脸,但只要项羽回去利用之前攒下的优势,把兵线清完,再换一波思路,换打法别莽,这波还有希望。
先纠正一个误区。
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是犯花痴病、英雄梦,遗憾项羽不过江。
写诗背景是靖康之耻, 她是在委婉的骂渡江逃跑的君臣都是怂包。
她肯定项羽“不肯过江东”,并认为因为“不肯过江东”,才让人们“至今思项羽”。
先回答第二问“非要自刎才行吗?”
不,还有两个选择。被人杀死,或投降。
项羽自刎,是与汉军短兵相接。战士死尽,“身亦被十馀创”。说白了就是在战死的边缘,他只是补刀自己。
再说第一问“项羽当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我们只讨论《项羽本纪》的情况,以此为真,即不渡乌江,不参考它说。
按照史书所说,他有条件渡到江东。但要抛弃跟随他的骑从,一个人逃走。即有路可走,项羽放弃了。客观条件,可活;主观心理,不可活。
此时的项羽,处于极度自我怀疑的情况。不说客观条件如何,他根本没有信心卷土重来,因为他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
我们看项羽死之前的表演:
第一幕/霸王别姬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汉军四面楚歌,击垮了楚军心态,也击垮了项羽。项羽跟美人虞姬喝酒,慷慨悲歌,宣泄情感。
即自己当世无敌,落此困境只是运气不好,然后大哭。诗表达的很自负,表现出的却是自我否定。
第二幕/东城二十八骑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没有所谓的虞姬自刎,喝完酒项羽就带着八百壮士逃跑了,灌婴率五千骑追击。
一路追杀,追到东城时,项羽就剩二十八骑。项羽自知必死,再次表达自己当世无敌,落此困境只是运气不好。
项羽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就把锅推给老天。不但要让自己相信,也要让别人相信。于是,临时策划一场反击,来证明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第三幕/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临时策划指挥,一场反击战打完。项羽再问下属:怎么样?是不是没人能打败我,只是天要亡我?
下属答:对对对,大王说的对,您该死。
绝处逢生,江东父老来接他了:孩子,回家吧。失败是成功之母。
项羽笑了,天要亡我,我还活着干嘛?八千子弟兵尽死,我有何颜面回江东?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才是项羽的人生哲学。
三幕戏,项羽反复告诉自己,天要亡我。
努力向别人证明天要亡我。还要接到别人的反馈,认同他的说法。
真相明了,只欠一死,让世人看到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的事实。
他如果活下来,那就要承认自己被打败。他怎敢不死呢?不死怎么证明是天要亡他。
司马迁写《项羽本纪》,开篇就说了项羽是什么样的人。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很有天赋,很有志气,也很骄傲。但他不是个有耐心学习的人,不乐意去面对不足。一切只凭天赋、志气、骄傲。
凭天赋,打下了一片辉煌。让他坚信,自己的属性就是“无敌”,凭智力、武力,没人能打败他。取得的一切,靠的既不是学习、知识,也不是团队,是他自己的能力。
而刘邦,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太知道自己行不行了。政治上,萧何比他在行,那就交给萧何;军事上,韩信比他在行,那就交给韩信;见识上,张良比他在行,那就听张良的。
一介平民,四十老吏,亡秦灭楚,一统江山。却坦率直言:此三者,皆人杰也,我不如之。
萧何、曹参也只是县吏出身,见识有限。但一步步做大,一点点学习,能做好国家丞相。
至于其他人,樊哙夏侯婴,屠狗牵马之辈;周勃灌婴,织席贩履之徒。
韩信也是草根二半吊子起步,但他爱好军事,熟读兵书,异于常人的钻研精神。每次打仗都像作死,让队友赢了也不知道怎么赢的。完了给别人用理论分析、别人也未必能懂。对待懂用兵的俘虏,以师礼事之。
这不但是个天才,还是个专家。是孙吴一样把用兵当学问的人,玩出诗一般的艺术感。项羽,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整个时代,都差他一个段位。
项羽凭的仅仅是个人智勇、天赋。十年前,他是才气过人的项羽,对面是一帮乡巴佬。五年前,他是才气过人的项羽,对面是一帮创业党。现在,他还是才气过人的项羽,对面是一帮专业团队。连灌婴都成长为职业骑兵师长。
用人,输给了刘邦;用谋,输给了张良;用兵,输给了韩信;用武,又被灌婴追到绝路。让他怎么承认不如他们?
单挑,他天下第一;打仗,他正面刚所有;他不仁吗?恭敬慈爱,关心下属;他不义吗?破釜沉舟,救别国盟友;他不狠吗?杀上将夺兵权;他没权谋吗?拆解组合,分封列国;他不得人心吗?死后,鲁地臣民也在为他战斗,见到他人头,才降汉。
他想不通自己哪一点错了,为什么会输。实际上他做到了他认知下的最好。还是因为不学习,高深的他不懂。那群乡巴佬入了咸阳,就收藏图书;他到了咸阳,就杀人放火。
那帮乡巴佬几十岁的人了,尚且活到老、学到老,二十多岁的项羽就不屑学习任何东西了。
他不懂什么是仁政,不懂什么是大义,不懂什么叫政治家的胸怀,也不懂军事的学问,更不懂人心。
他不明白啊,以他的认知,他做的已经完美了啊。沦落到这一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要亡他。极度的自我怀疑下,让他抓住了这根要命稻草。
他就这样找到了答案,找回了自信。带着他的骄傲,豁达地赴死。
临死装一逼,化作千古浪漫。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