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搜索“政府 资本家 老百姓”这个词语组合,无论是百度还是某不可见搜索引擎,都会给出一致的答案,搜索结果里前几条都是:
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陈经
很有趣,这么几个词相关的文章流传最广的居然不是媒体新闻,政府报告或者学术著作,而是陈经的一篇用调侃语气写的论坛帖子。
帖子里用陈经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阐释了 政府、资本家和老百姓的关系,特别是在对待金钱上的关系。
总结下来就是几点:
陈经: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 - 365知识网
但这是搞经济,不是搞革命。谁是依靠力量,谁是应该团结的势力,谁是斗争对象?对政治团体来说,搞革命自然依靠群众,打倒当权的。在台上的政治团体要搞经济,现实选择就是依靠资本家,团结“弱势群体”,斗争作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级老百姓。弱势群体没啥能力,也榨不出油水,欺负他们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且弱势群体要求低,自己没能力也没啥大指望了,安抚容易,如果不干活少干活还能从政府拿钱,易生感激之情,所以要团结他们,社会就能稳定了。资本家好啊,替政府分忧解难,自己挣的钱拿出来创业组织社会生产,招人干活帮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再苦再累也充满干劲,交上大把税收。甚至还有很多“资本家”因为折腾这些事赔钱了,成功一个得倒下九个,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雷锋啊。资本家里聪明人多啊,都是人精才能成功,综合素质强,好多政府解决不了的事,资本家能想出办法。要是没有资本家,市场经济可就真完蛋了,政府亲自去干经济,哪有那个劲,最多就是弄些大企业,9成的企业还得靠资本家来运营。最烦人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社会中坚”中产阶级老百姓,也就有点工作能力,没啥大本事,羡慕资本家,自己又不敢去做。整天骂政府骂资本家,要这要那,嫌自己挣的少。还特别贪,不想付出劳动就想发财,自以为小聪明其实是笨,低价股票房子不敢买,高价却一起冲去买房买股,赔了就骂政府,打横幅退房,挣了就没啥表示。还惹不起,动不动以人民的名义自称,指天骂地舆论在手。劣迹实在太多,这就是一伙靠不住的白眼狼。所以,政府要依靠聪明的资本家,圈住又贪又笨的老百姓,这样才能搞好经济!
在这次华为的事情上,35岁以上的华为员工,年纪大了也有了点钱,要享受生活了,奋斗的劲头不如年轻时候了,而老资本家任正非先生还是干劲十足。而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依然如十几年前那批人一样青春热血,在政府看来任正非解决年轻人就业,逼迫中产努力,激发企业活力贡献税收,自己还特别勤奋,是大大的好人是活雷锋啊。所以这事上政府会装没看见,任正非会在激发员工动力的目的达到后适可而止,而被清退的员工在认识到资本家真面目之后要咬咬牙努力干活了,他们不是没能力只是没动力。
这事过后,年轻人得到工作,中年人得到动力,资本家得到利润,政府得到税收,这是一次成功的帕累托改进,一举多赢。
任正非这话算客气的。真正客观的说法不是:
“你们有什么资格数钱”。
而是
“刚毕业的那批年轻人比你们更有资格数钱——除非你们持续提高自身劳动的性价比”。
雇佣工资不是任正非决定的,而是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决定的。既然国家通过大扩招(训练大学生)和引进工业(训练工程师)增加了中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中层”不提高自己就必然要让位给更多、更便宜的中下层,去低薪公司打工。但也必须看到,这些新来的“中下层”起薪已经高于那些“中层”当年入职时的起薪(考虑到实际购买力也如此),社会还是在进步。
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整体,在局部问题上反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没有意义,抱怨任正非更没有意义。他要是讲人情不顺应规律的话,就会被其他懂规律的企业干掉。
我注意到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得说他根本没考虑过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想……如果让这些30多岁的人去小公司做一份福利不那么高的工作是不人道。那如果刚毕业的学生根本就没法就业呢?他们就不是无产阶级兄弟了?
还有,普通的制造业工厂经常因为订单缩减而裁员,为啥华为裁员就这么惹人注目呢?
说白了,这事反响巨大,就是因为就因为破坏某些人的中产梦,导致物伤其类。但这个“类”显然不覆盖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所以也只能停留在黯然神伤的水平上了。
最后分享一下周华健的歌词,与诸位打工族共勉……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 我想我还是不习惯 从默默无闻到有人喜欢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 朋友常常有意无意调侃 我也许有天改名叫周转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 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 哎呦 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 是越来越难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 挥别了家乡的伙伴 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女儿说六加六结果等于十三 我问老段说怎么办 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 最近比较烦 比你烦 也比你烦 我梦见和饭岛爱一起晚餐 梦中的餐厅灯光太昏暗 我遍寻不著那蓝色的小药丸 人生总有远的近的麻烦 太太每天嫌我回家太晚 女友妈妈嫌我长得寒酸 虽然我已每天苦干实干 管它什么 天大麻烦 久而久之 我会习惯 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华为公关不行,任正非应该装哑巴。不过这类事只会越来越多,会常态化。这次只是利润下降,然后公司裁员;以后还会有大量公司破产,老板依然有钱,员工批量下岗。
一方面说中国阶层固化,一方面又骂裁员、破产;一方面享受市场化的高工资,不愿意承受风险,一方面说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柜员收入低,没有闯劲。
要知道事物总有两面性,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对应的,这世上好事不可能都让一部分群体占了。欧美、香港地区的中青年都普遍经历过裁员,并二次就业,所以说以后华为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华为这件事多关注失业保险金能否领取,才是我等屌丝最核心的教训。
任正非真不愧是人民战争的高手啊。
号召一部分人打倒另一部分人,其用心之险恶,令人不寒而栗。
这个讲话,翻译一下,意思就是:要清除那些不做贡献的老家伙,不能让他们分你们的钱。
你看,把员工分成“他们”和“你们”,“他们”是不做贡献的老家伙,“你们”是艰苦奋斗的好员工,所以,公司这次清退“他们”,都是为了让你们多分钱。
表面上没毛病,多劳多得,优胜劣汰,非常合理。基本上所有为任正非和华为辩护的,也都是这个逻辑,企业要生存,就要清退掉低效员工,这是市场法则,员工与企业之间是契约关系,双方都有解除合同的自由,所以,你被清退了,不该抱怨,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这件事真正的问题在于:
华为清退的,根本不是“没有贡献”的员工,而是不再拼命做出贡献的员工。在一个集体中,总有人在平均水平以上,有人在平均水平以下,华为要清除的,就是在平均水平以下的那一部分人,当那些人被清除后,谁会成为下一个平均水平以下的人呢?
清华的倒数第一名,也可能是某市的高考状元。
如果相对后进的就要被清除,那么,经过若干次循环后,最终留下的就只有一个人了(当然实际上会补充新人)。我搞不清楚,为这种政策叫好的人,你们在想什么?
绑匪绑了十个人质,饿个两天,然后对人质说:你们谁表现的好,下次饭里就加个鸡蛋,谁要是想逃跑,就一顿毒打,举报者有功。
很快,这些人质就会争着好好表现,那些试图逃跑的人,会被其他人质举报,然后,绑匪让表现好的人质当个领导,专门负责监督其他人质。
不久,所有人质都会认同绑匪的管理,觉得惩罚分明是对的。他们忘了,绑架本来是不合法的。
回到华为,每个人都同意应该清退奋斗较少的员工,却忘了无休无止的加班,绝对忠诚的服从,不顾个人健康的奋斗,本来就是不正常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追求,我不反对为华为工作,华为给的钱多,你闷头挣就行了,华为能提升人,你使劲学就行了。只是,作为屌丝,别在为资本家的残酷政策叫好了。
任老板可以考虑派几个崇尚狼性的员工上春晚演小品,台词我都想好了:
“谁能都一帆风顺啊?谁这辈子还不遇上点儿事儿啊?你就拿我来说吧,过去大大小小也算个高级工程师,我不是跟你吹,18岁毕业我就到了华为,我是先入团后入党,上过三次光荣榜,领导特别器重我,眼瞅要提主任了。一天领导找我来谈话,说华为要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当时我就表了态,咱华为人要替华为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