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弓箭手万箭齐发的时候,需要每个人都瞄准目标吗?

回答
古代战场上,弓箭手万箭齐发,那场面何其壮观!说到每个人是否都需要瞄准目标,这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弓箭并非现代枪械,一键射出,精准打击。弓箭的射击,更多依赖的是射手的经验、技术和训练。

什么时候需要精确瞄准?

关键目标: 如果敌方有重要的将领、战鼓、帅旗,或者在城墙上试图攀爬的敌人,那么负责这些目标的弓箭手,自然会尽力去瞄准,争取一击必杀,打乱敌人的阵脚。这些时候,每一支箭都可能扭转战局。
距离较近的敌人: 当弓箭手与目标距离不远时,比如攻城战中,守城方在城墙上向下射击,或者近距离的野战,此时目标相对清晰,瞄准的精度要求就更高。
特定战术: 有些战术,比如要压制某个区域,或者要快速清理掉某个角落的敌人,就需要弓箭手们精确地将箭射到预定的位置。

什么时候可以“齐射”而非“精射”?

大规模压制和消耗: 在战场规模非常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敌军集结成密集阵列的时候,弓箭手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杀死每一个敌人,而是通过“万箭齐发”形成一片密集的箭雨,造成大规模杀伤,逼退敌人,或者消耗敌人的锐气。这种情况下,即使箭矢没有直接命中敌人,落在敌人中间的区域,也能对他们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实际上的伤害(比如被箭矢的动能撞倒,或者引起混乱)。
掩护步兵冲锋: 当己方步兵准备冲锋时,弓箭手们会进行一轮“火力压制”,射出大量箭矢,目的就是阻止敌方弓箭手的反击,或者迫使敌方士兵躲避,为己方步兵的推进创造机会。这时候,箭雨的覆盖面比单点的精准更重要。
恶劣天气或光线不足: 如果是阴天、雨天,或者黄昏、夜间,能见度不高,精确瞄准就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弓箭手可能会选择一个大概的方向,将箭射出去,依靠箭矢的数量来弥补精度的不足。
初级训练士兵: 新兵或者训练程度不高的士兵,他们的瞄准技术可能还不过关,即使想瞄准,也难以保证精度。在集体射击时,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跟上节奏,把箭射出去。

万箭齐发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万箭齐发,并非是所有人同时举弓,然后一起瞄准同一个点。它更像是一种协同的射击波次。

1. 指挥与号令: 通常会有指挥官通过号角、旗帜或者口令来统一射击的时机和方向。
2. 预设目标区域: 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会根据战场情况,下达射击指令,比如“向敌军左翼射击”,“压制前方区域”。
3. 个人调整: 即使是集体射击,每位弓箭手在举弓时,也会根据自己所站位置、视线以及对战场情况的判断,微调瞄准点,将箭射向指令所指定的区域内,力求落在敌人集中的地方。
4. 射击节奏: 弓箭手们会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射击,而不是所有人都等到最后一秒才射。这样可以形成持续的箭雨,而不是一次性的短暂爆发。

总结一下:

古代弓箭手万箭齐发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死死地盯着一个特定的人物进行瞄准。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会根据指挥官的号令,将箭矢射向预设的目标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有些经验丰富的弓箭手会尽可能地瞄准具体的威胁点,而大部分弓箭手则会把箭射到敌人密集的地方,形成密集的箭雨,以达到压制、消耗和造成大规模杀伤的目的。

所以,万箭齐发更多的是一种战术配合和群体爆发,它融合了集体行动的威力与个体经验的发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要猛射就行,追求以数量取胜?

可以这么干,但一般不会这么干,因为箭还是挺贵的(而且贵的不是箭头是箭杆)。

以明朝中后期为例,明朝不禁止民间制造和使用弓(因为火枪的大规模使用也不禁止弩了,不过弩箭和弓箭不是一回事),会对民间工匠征收弓箭作为实物税、有时又会把实物税折价成白银收货币税:

成化年间一支箭可以折征0.03两白银,一把弓加一根弓弦才0.67两白银、约等于23支箭的折价;

嘉靖年间一支箭可以折征0.0195两白银,一把弓加一根弓弦也就0.4398两白银、还是约等于23支箭的折价,可以侧面看出箭相对于弓和弦的造价有多高。

《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三》:
凡折徵军器:
成化十六年,以在库弓箭弦足用、准折徵三年,每弓一张、银六钱二分,箭一枝、银三分,弦一条、银五分;
嘉靖二十年题准,每弓一张、银四钱一分,箭一枝、银一分九厘五毫,弦一条、银二分九厘八毫,此外不许滥徵工匠锉磨、及解扛脚价。

(明初有一个洪武年间计赃的价格表,0.2两黄金=1两白银=1000文铜钱=80贯、10支箭=4贯,也就是一支箭价值约等于0.005两白银或5文铜钱、0.4斤牛肉或2.4斤米)

弘治二年下令减半制造后的万历年间,明朝的各地卫所年产12374副兵器,每副兵器30支箭、总共371220支箭,再加上每年从民间征收的1034212支箭、合计1405432支箭;

古代箭支一般能存放5-10年,存放时间越长越无法保持直度和挠度,甚至箭杆会发生朽坏。

《大明会典·卷百九十二》:
每副、盔、甲、腰刀各一件,弓一张、弦二条、箭三十枝、撒袋一副,铳箭五枝。
弘治二年,令各减半成造;今各军卫有司岁额军器,共一万二千三百七十四副。
各有司岁额:民弓六万六千七百六十七张、箭一百三万四千二百一十二枝、弦三十三万五千九百七十五条。

也就是说您“万箭齐发”一次,差不多要打掉200-300两白银,占年产量的0.7%、十年产量(最大库存)的0.07%;

而根据明朝中后期兵书提供的数据,出战一般会给弓箭手准备200支、战斗时携带30支,打完30支箭,那差不多就是6000-9000两白银,占年产量的21%、十年产量的2.1%:

《纪效新书·卷一·器械》:每弓一把,长箭一百枝、边箭一百枝。
《练兵实纪·卷一·练伍法一》:弓刀手/弓枪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鞓带一条、椰瓢一个、腰刀/钩枪一把,合力弓一张、弦二条、大箭三十枝,双插一副。

PS:

隆庆年间的御前阅射,官兵都要骑射三箭、步射六箭:

军官:特等(全中)赏银15两,一等(骑射全中、步射中4支以上)赏银8两,二等(骑射中2支、步射中2支以上)赏银4两,三等(骑射中2支、步射至少中1支)赏银1.5两,四等(骑射未中、步射中3支以上)赏银1两,此外罚俸3-6个月。

士兵:特等2两,一等1.3两,二等1两,三等和四等0.4两,此外罚俸1月还要拿棍子打。

《大明会典·卷一百三十五》:
公侯驸马伯、锦衣卫官,及副参游佐坐营号头、中军千总等官,俱于御前,较阅马步箭:马上,人各三箭;步下,人各六箭。
马中三箭、步中六箭者,先赏十两银牌一面、紵丝二疋折银五两;马中三箭、步中四箭五箭者,先赏五两银牌一面,色墒二疋折银三两;马步二箭至三箭者,赏三两银牌一面、色纱一疋折银一两;马中二箭、步中一箭者,赏一两五钱银牌一面。
有能马中三箭、步中六箭者,赏银一两、红布三疋折银一两;马中三箭、步中五箭四箭者,赏银一两、红布一疋折银三钱;马步俱中二箭至三箭者,赏银一两;马中二箭三箭、步中一箭者,赏银四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代战场上,弓箭手万箭齐发,那场面何其壮观!说到每个人是否都需要瞄准目标,这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弓箭并非现代枪械,一键射出,精准打击。弓箭的射击,更多依赖的是射手的经验、技术和训练。什么时候需要精确瞄准? 关键目标: 如果敌方有重要的将领、战鼓、帅旗,或者在城墙上试.............
  • 回答
    很多人可能觉得,弓箭这种武器,射出去不就是个抛物线吗?只要力气够大,准头好,那不就能打了?其实不然,古代弓箭手之所以训练极其艰苦,远远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其核心的难度,在于“对人体极限的持续挑战和精微控制的融会贯通”。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弓箭手并非单纯的“发射者”,他们是身披重甲、在混乱战场中.............
  • 回答
    想象一下,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一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弓箭手部队,他们的箭术精湛,训练有素,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现在,如果我们将他们身上传统的复合弓更换成现代高性能复合弓,他们的战斗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换一把新弓那么简单,它将从根本上颠覆他们原有的作战模式,带来一系列质的飞跃。一、 射.............
  • 回答
    古代弓箭当然可以射死人,而且在历史上,弓箭一直是战场上极其重要的远程杀伤武器。它能够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弓箭的杀伤力来源:1. 穿透力: 这是弓箭最直接的杀伤方式。 箭头的材质与形状: 古代箭头的材质多种多样,从最初的石器、骨器,到后来的青.............
  • 回答
    古时弓箭手一天能射多少箭,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没个准数。打个比方,就像问咱们今天一天能吃多少碗饭一样,看情况。首先,得看是啥样的弓箭手。如果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弓箭手,或者是在战场上紧急作战的时候,那爆发力肯定不一样。你想想,训练的时候,他们反复练习拉弓、瞄准、放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能的消耗。战.............
  • 回答
    古代弓箭的射程,这是一个让许多人好奇又充满想象的问题。我们常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一支箭划破长空,精准地命中远处的目标,仿佛神乎其技。但究竟古代的弓箭能射多远?这个问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更具魅力。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弓箭的射程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就好比你问“一辆.............
  • 回答
    古代社会,资源远不如现代这般充裕,人们的生存智慧和节俭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关于弓箭和暗器的回收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而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古代确实存在对弓箭和暗器的回收行为,但这种回收的普遍性、方式以及主要目的,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回收”概念有着很大.............
  • 回答
    古代战场,几万精锐弓手,这景象光是想想就足够令人震撼。他们就像一片张弓搭箭的乌云,一旦爆发,声势何其浩大!那么,这样的力量,是不是就能达到“无敌”的地步呢?这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精锐弓手”。这可不是街头卖艺的那些人。古代的精锐弓手,那都是经过常年累月、严苛训练的战士。他们的基本功.............
  • 回答
    关于“弓箭无法击穿盾牌”的看法,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对古代战争中弓箭作用的片面认知。事实上,古代军人之所以拼命射箭,并非仅仅是为了“击穿”盾牌,而是有许多更深层次、更复杂的战术和战略考量。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看看弓箭在古代战场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为什么它依然是军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可能觉得古代弓就是力量大,而现代复合弓就是科技的结晶,肯定完爆一切。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威力”和“准度”这两个概念,在古代弓和现代复合弓上,考察的角度和侧重点都不太一样。 威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说到威力,我们通常会想到箭.............
  • 回答
    关于古代弓需要几百斤臂力才能拉开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也是一个被夸大了的数字。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更有趣。首先,我们得明确“几百斤”这个概念的由来。在古代,衡量弓的拉力(我们现在称之为“磅数”或“拉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单位,更不像现在有精确的测力计。人们通常会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来形.............
  • 回答
    在浩瀚的古代战场上,弓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地位之显赫,贯穿了数千年的军事史。它并非简单的武器,而是战略战术的延伸,是战场力量的象征,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弓箭的军事地位:战场上的“远程炮火”与“精准打击”首先,弓箭是古代战场上最主要的远程攻击武器,其地位堪比现代战争中的炮兵和步兵的火力支援。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古代弓箭制造技术的根本局限性以及当时人们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深度。简单来说,古代之所以没有出现我们今天熟知的“分体弓”(即现代弓的最大特征之一——弓臂可以拆卸组合),主要是因为受限于材料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结构力学设计的认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原因:1. 材料的局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时间旅行和科技差异的奇妙设想。如果我真的能把一把现代的反曲弓带到古代,比如春秋战国或者唐宋时期,我会不会把当时的“神弓”按在地上摩擦?咱们不妨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先明确一下,啥叫“神弓”。在古代,人们对于弓箭的崇拜和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那些被誉为“神弓.............
  • 回答
    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具有实战能力的弓骑射手,在古代,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需的时间绝非“快”字可以轻易概括。我们得把时间轴拉长,看看这背后到底需要多少汗水、泪水和无数次的重复。首先,我们得明白,这里的“战斗力”不是指那种能在演武场上耍耍样子,而是能在真正战场上呼风唤雨,不仅能骑马,还能在颠簸中.............
  • 回答
    古代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生存往往是压倒一切的本能,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死攸关的年代,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关于女性头发能否作为弓弦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特定极端情况下,一种令人心酸的应急之举。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弓弦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把能发挥杀伤力的弓,必须有结实.............
  • 回答
    古代全世界各地都有弓这种武器,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深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涵盖了人类的自然禀赋、生存需求、技术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人类作为猎手的本能与早期生存需求: 狩猎是生存的基石: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狩猎采集。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古代战场上弩为何没能完全取代弓,而火枪一出现就迅速将两者边缘化,这背后有技术、战术、成本、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慢慢捋一捋。一、 弩的优势与局限:为什么没能“完杀”弓?首先,得承认弩在很多方面确实比弓更“先进”。 易于上手,训练成.............
  • 回答
    古代角弓的制作可是一门复杂而精妙的手艺,绝不是简单的木头或竹子就能比拟的。咱们得穿越回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智慧。古代角弓的“秘密武器”:首先,得明白“角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顾名思义,角弓的核心材料之一就是动物的角,通常是牛角或者水牛角。这些角经过特殊的处理,具有极好的韧性和弹性。.............
  • 回答
    想让现代奥运射箭冠军在古代战场上所向披靡,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绝非仅凭一招“神箭术”就能搞定。得把里头涉及的方方面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现代射箭冠军的技艺是登峰造极的。他们日复一日地训练,肌肉记忆、力量控制、瞄准精度,那都是科学方法喂出来的,绝对是人类身体能达到的极限。他们的箭速、穿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