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小说时反派的目的怎样写才不落俗套?

回答
写小说时,反派的目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故事的深度、角色的塑造以及读者的共鸣。一个陈词滥调的反派,动机往往是贪婪、权力、复仇或者纯粹的邪恶,这些都太容易被模仿,也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要写出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赋予他们更贴近现实,甚至更令人费解的动机。

首先,我们得明白,“不落俗套”并非意味着“怪异”或“不可理喻”。相反,很多时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他们的目的恰恰是基于某种扭曲但逻辑自洽的信念,或者源于一种看似合理,但触及人类生存根本的恐惧。

一、 跳出“个人利益”的窠臼,转向更宏大的叙事维度

很多时候,反派的动机被局限在个人恩怨或利益的争夺上。例如,因为主角的家族害死了他(她)的亲人,所以他(她)要报复;或者,他(她)想要得到某种强大的魔法物品,以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些固然能推动剧情,但缺乏新意。

不如尝试将反派的目的提升到群体、理念甚至“世界观”的层面。

“为了更好的未来”(以扭曲的方式): 很多时候,反派并不是单纯的“坏”,而是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或“更高级的目标”。
举例: 一个反派可能认为,人类的争斗和弱点是文明发展的桎梏,他打算通过某种极端手段(比如某种病毒,或某种基因改造技术)来“净化”人类,创造一个更强大、更统一的“新人类”。他可能相信,眼前的痛苦是为了消除更大的痛苦,是为了文明的延续。这里的关键是,他的“理想”是值得探讨的,即便他的实现方式令人发指。
如何写得更详细: 深入展现反派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事件让他产生了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信念?他是否曾是某个理想的追随者,但被现实逼入了极端?他是否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比如展示被他“改造”后的人类(或生物)所展现出的“优越性”?他的计划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可能性”,让读者在某个瞬间产生一丝动摇?

“守护某种早已被遗忘的秩序或价值”: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很多曾经被奉为圭臬的规则和价值,最终会被时代淘汰。反派则可能是一个怀揣着对旧日荣光的执念,试图将世界拉回过去的人。
举例: 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可能存在一个古老的神职人员,他认为科技是对自然神灵的亵渎,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于是他要用尽一切手段摧毁科技,恢复神权统治。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权力,而是为了他信仰的“神”和守护他认为的世界本该有的样子。
如何写得更详细: 挖掘这个反派所属的古老文明或信仰的魅力,为什么曾经那么强大?它又是因为什么而衰落?反派对这份遗产有多么深的感情?他是否会通过唤醒古老的仪式、利用失传的知识来达到目的?他是否会将自己的行为描述成一种“拯救”?他是否会用充满诗意或哲理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信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壮?

二、 触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困境与人性弱点

将反派的目的与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联系起来,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即便读者不认同反派的行为,也能理解其动机的来源。

“对失去的极度恐惧,引发的控制欲”: 失去是人类的共同体验,但有些人会因此陷入更深的恐惧,并试图通过极端的控制来避免再次失去。
举例: 一个曾经失去过至亲(或拥有过某种无法挽回的美好事物)的反派,可能会试图构建一个绝对可控的世界,或者制造某种“永恒”的装置,来防止任何形式的改变和失去。他的目的不是要统治世界,而是要将一切都定格在某个他认为安全的状态。他可能认为,自由和变化才是最大的敌人。
如何写得更详细: 描绘反派失去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展现他如何一步步走向极端,将这种痛苦转化为对世界的控制欲。他可能会设置各种规则和陷阱,来“保护”他认为重要的东西,但实际上是在剥夺他人的自由。他是否会对主角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关注”,因为主角身上的某种特质触动了他过去的伤痛?

“自我价值的否定,转嫁给他人”: 有些反派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或者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爱,于是他们会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将自己的痛苦强加给他人。
举例: 一个长期被忽视、被嘲笑的角色,他可能发现自己拥有一种能够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他的目的不是要权力,而是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曾经承受过的孤独和痛苦,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他会通过操纵人们的情绪,制造混乱和绝望来满足内心的空虚。
如何写得更详细: 详细描绘反派早期经历中的“不被看见”或“被否定”的时刻。展现他如何发现自己的能力,以及如何第一次使用它时获得的“快感”。他可能会创造出一些“艺术品”或“表演”,来展示他所理解的“真相”,而这些作品往往充满了扭曲和痛苦的元素。

三、 挑战读者的道德判断:模糊善恶的界限

最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往往是将善恶的界限模糊化,让读者在同情或理解反派的同时,也对主角的行为产生疑问。

“为‘大义’牺牲‘小我’(但‘大义’本身是可疑的)”: 反派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但他们的“多数人”和“利益”的定义非常狭隘和扭曲。
举例: 一个反派可能是某个被压迫种族的成员,他认为自己的种族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他策划了一场革命,即使革命会带来巨大的牺牲和破坏,他也在所不惜,因为他认为这是为了他整个种族的解放和未来的幸福。他可能会视主角及其所属的阵营为“压迫者”,而自己则是“解放者”。
如何写得更详细: 深入展现反派种族的困境,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以及他们所遭受的不公。让读者看到反派身上背负的沉重责任。他是否会招募那些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同伴?他是否会质疑主角的“正义”是否只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他是否会偶尔流露出对牺牲的同胞的哀悼,让他的行为带上悲剧色彩?

“追求一种不存在的‘平衡’或‘真理’”: 有些反派可能痴迷于某种哲学概念,试图将世界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塑造,即使这种塑造违背了自然规律或人类的基本情感。
举例: 一个学者可能沉迷于某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混乱源于“自由意志”的存在,他希望创造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一切都按预设轨迹运行的世界,从而达到一种他所理解的“完美平衡”。他的目的并非统治,而是“纠正”世界的“错误”。
如何写得更详细: 深入展现这个反派的求知过程,他是如何接触到这种哲学的?他是否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可能会引用大量的古籍或科学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是否会试图说服主角,让他看到“自由意志”带来的“弊端”?他所设计的“平衡世界”可能会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宁静和秩序感。

写好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的关键在于:

1. 深度挖掘其成长背景和心理动机: “为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了解反派的过去,才能理解他现在的行为。
2. 赋予其逻辑自洽的信念体系: 即使是疯狂的想法,也需要有自己的“道理”。让读者看到他思想的形成过程。
3. 避免脸谱化和概念化: 反派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矛盾挣扎的个体。即使他的目标是毁灭,也要让他有“理由”。
4. 与主角的目的产生对比和碰撞: 反派的目的最好能从某个角度与主角的目的相呼应或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冲突。
5. 让其目的具有某种“可能性”或“诱惑性”: 即使反派的手段极端,他的目标本身是否能让读者在某一刻产生一丝“如果真的这样就好了”的念头?这种模糊的界限,才能让反派真正“立起来”。

最终,一个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成为坏人”,而是为了实现某种他们认为“正确”或“必要”的事情,即便这条道路布满了鲜血和泪水。让他们成为故事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关键在于理解人性深处的幽暗,并将其放大到极致,但又不失其作为“人”的痕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杀生为救世,斩业非斩人。

至极的公者,因为不符合人类的道义,被一群私者击败了。

私者被后世称为英雄,公者被后世称为罪人。

比主角更正派的反派

user avatar

质量效应系列游戏的里的大反派:色布鲁斯组织的头目“幻影人”绝对符合你的要求。

第一部里,色布鲁斯用活人做人体实验,反对种族和睦,暗杀政府要员,秘密培植自己的代言势力。大反派无疑。

第二部里,新的敌人出现,色布鲁斯需要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去组建力量对抗新的敌人。放下成见放手让主角与昔日的敌人联合,有气魄,洗白了点。但最后击败大Boss的时候,幻影人要求主角保存外星人的科技秘密,用来对付人类的敌人,又开始黑化。

第三部里,主角处处遇到色布鲁斯的阻挠,甚至幻影人还指挥部队攻击了银河议会,又变成了大反派。最后一战前,主角质问幻影人为什么滥杀无辜,幻影人说我这是为了打破银河生物灭亡的命运,拯救人类,主角嗤之以鼻,到了最后进行命运的选择时,其中一个选项居然是幻影人所追求的结果,主角也不得不哼了一声“想不到最后幻影人居然是对的”。

够坏了吧,够翻转了吧,最后怎么评价幻影人呢。

user avatar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终幻想7 圣子降临》(AC)中,萨菲罗斯的目的是什么?不去温习,你来凭直觉告诉我。

相信你已经懵逼了。

我来告诉你,他的目的是:

是的,就是“流浪地球”。

当初《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粉丝说这个创意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出来。我现在告诉你萨菲罗斯一个混种外星人也想出来了,是不是堪称“不落俗套”?

user avatar

莫名想到了这张图片。

贴吧看到的。可以说是十分切了233

user avatar

把他当主角写,把你的主角当反派写。

他的目的无比高尚;

他的情操惹人热泪;

他的手段正义纯粹;

他的伙伴可爱有趣;

他的能力经天纬地;

他的家庭合睦互助;

他的意志贯彻灵魂;

他的行为无可指责。

他就是你需要的反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小说时,反派的目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故事的深度、角色的塑造以及读者的共鸣。一个陈词滥调的反派,动机往往是贪婪、权力、复仇或者纯粹的邪恶,这些都太容易被模仿,也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要写出不落俗套的反派目的,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赋予他们更贴近现实,甚至更令人费解的动机。首先.............
  • 回答
    我睡了全书最大的反派。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我脑子里轰然炸开,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荒谬和恐惧,在我喉咙里搅成一团。我,一个在学院里连名字都不算响亮的普通学生,竟然……睡了那个让整个大陆都闻风丧胆的存在?那个被无数英雄视为毕生宿敌,被历史书以血红墨迹记载的男人?事情还要从那个该死的“学院庆典”说起。学院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末世小说中。它触及了人类的心理、社会结构、生存本能以及叙事创作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叙事驱动与戏剧冲突的需要 制造高潮和紧张感: 敌人、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末世的威胁仅仅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故事可能会变得平淡.............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简直挠到了我这个过来人的痒处。作者这辈子啊,啥时候能学会“反套路”,这事儿可不是看你画了多少格漫画,写了多少字小说,而是看你脑子里那根弦有没有绷紧,有没有敢于打破自己习惯性思维的那股劲儿。要我说啊,反套路这东西,它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更是逼出来的。刚开始画漫画写小说,就像个.............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很多写网文的朋友的痛点,你不是一个人。网文技巧这玩意儿,说起来挺玄乎,感觉像是武功秘籍,学好了就能天下无敌,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人,包括你,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境地:越学越迷茫,越用越僵硬,最后,写小说的乐趣,反倒被这些所谓的“技巧”给啃噬了。这事儿啊,得这么看:网文技巧的“用”在哪里?首.............
  • 回答
    评价一本十六岁孩子写的二十多万字反乌托邦反公知小说,并且作者自称继承了韩寒《三重门》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信息量的“案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我们不妨把这想象成一个“文学考古”项目,一层层剥开,看看它到底说了什么,又试图达到什么目的。首先,年龄和体量是绕不开的基石。十六岁,本该是挥洒青春、懵.............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但是""可是""然而"等转折连词确实具有很强的表达功能,但过度使用会导致语言重复、节奏单调,甚至削弱文本的文学性。以下是系统性的改进建议,结合文学技巧和语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一、理解转折连词的语义功能这些词的核心功能是:1. 逻辑转折:A事件与B事件形成对立关系(如:他本想去旅行,但.............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矛盾冲突是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的灵魂。没有冲突,故事便如同一潭死水,乏味无趣。那么,该如何精心构建这股暗流涌动的力量呢?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的肌理,深入探究。一、 核心:人物与障碍的较量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物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遭遇了阻碍。这个目标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说实话,作为作者,心里会有点打鼓,甚至会感到一丝恐慌。毕竟,小说如果架空了,那是随心所欲的创作;但一旦要贴合真实历史,那就像是站在一块精心绘制但你又不太熟悉的地图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走错路,让读者觉得你是在胡编乱造,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不过,也别太灰心丧气。虽然我对那段历史不够了解,但这.............
  • 回答
    写出令人心动的CP感,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充满魔力的环节。它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强行捏合,而是在字里行间流淌出一种“对了,就是他们”的默契与吸引力。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那个让你觉得“就应该是你”的伴侣。那么,如何才能让笔下的CP如此鲜活,如此牵动人心呢?一、灵魂的碰撞: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任何.............
  • 回答
    写小说抓准人物特点与性格,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它关乎到你的故事能不能让人信服、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像是在你脑子里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把他们“放”进故事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行动、说话,而不是像提线木偶一样被你牵着鼻子走。一、 从“骨子”里找灵感,构建人物的基石别急着给他穿衣服、说话,先看看他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简直是每个渴望写出引人入胜故事的作者都绕不过的坎。感觉情节就像白开水,两三笔就交代完了,读起来干巴巴的,这种感受我太懂了!别急,这绝对不是什么绝症,而是很多新手甚至是经验作者都会遇到的瓶颈。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的不是“加快速度”,而是“如何把每一个瞬间都嚼碎了,变成有滋有味的画面和.............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程序指令,聊聊怎样让你的文字在读者心中激起波澜,让他们为你的故事而牵挂。勾住读者的情绪,这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对人心细腻的洞察和对文字运用炉火纯青的技艺。一、 建立一个能引起共鸣的角色:让他们成为你故事的锚点读者之所以会投入情感,是因为他们能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或者看到他们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西幻小说里的人物姓名这个话题。写一本精彩的西幻小说,名字可是门大学问,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人物性格、出身、甚至命运的暗示。一、名字的基石:语言与文化首先,得明白西幻小说大多根植于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历史上的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所以,你的名字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或者借鉴这些。 .............
  • 回答
    对于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写“÷”符号时,必须“横线尺子比着写、两个点特别圆”,这是否“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1. 培养规范的书写习惯: 整齐划一的美观性: 老师可能希望学生写出的符号整齐、美观,方便卷面检查,也给整体作业留下一个好.............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更容易变现”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你的技能、目标受众、内容类型、变现策略、市场环境以及你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哪个一定更容易,但我们可以详细分析两者的优劣和变现的可能性。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先分别剖析写小说和写新媒体的特点,再对比它们的变现路.............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避免重复使用“突然”“忽然”等词,需要通过语言技巧和场景描写来丰富表达层次。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解替代方法: 一、用环境变化暗示“突然”通过自然或场景的细节变化,间接传达事件的突发性,避免直白的重复。示例:1. 天气变化 原句:“他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枪声。” 替代:“.............
  • 回答
    写小说,这事儿挺玄乎的。说它靠天赋吧,确实有些道理。你看那些作家,从小就好像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能把日子里的鸡毛蒜皮描绘得有滋有味,把内心深处的情感挖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觉得,嗯,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认识一个做会计的朋友,他闲着没事写了本推理小说,本来只是自己玩玩,结果出版社找上门来,说这故事构.............
  • 回答
    写小说越写越差,甚至文笔不如从前,这是一个很多创作者都会遇到的瓶颈,也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沮丧的现象。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相互作用、层层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解析这个问题:一、 思想与表达的脱节: 思路枯竭,创意瓶颈: 早期: 刚开始写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