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发现孩子很普通怎么办?

回答
孩子是不是“普通”这个问题,说实话,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杆秤,只是这杆秤上的刻度,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家的孩子比,比成绩、比特长、比性格,甚至比长相。当发现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似乎并没有那么出众,没有那种“闪闪发光”的特质时,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波澜。

这种感觉,就像你满心期待地打开一个礼盒,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件朴实无华,但很耐穿的衣服。起初可能会有点小小的失落,觉得“哦,就这?”但转念一想,这件衣服虽然不惊艳,但它遮风挡雨,温暖实用,而且,它完全属于你,是你用心挑选的。

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候会掺杂着我们自己的梦想、遗憾,甚至是社会给予的压力。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希望他们拥有过人的天赋,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的人生是精彩的。

但是,你想过吗?“普通”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说他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没有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还是没有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什么大奖?如果标准是这样,那么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是“普通”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闪光点,只是它们可能隐藏得比较深,或者并不在你最初设定的“优秀”轨道上。可能你的孩子不善言辞,但在某个你没注意到的角落,他能把机械零件拆装得井井有条;可能他成绩一般,但他的同情心却特别强,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弱小;可能他没有艺术细胞,但他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那种坚持和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赏吗?

重要的不是孩子有多么“不普通”,而是你有没有看见,并且好好地守护和培养他那些“普通”但真实存在的优点。与其纠结于孩子是否“普通”,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你的孩子。他喜欢什么?他对什么感兴趣?他擅长做什么?他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眼睛里会发光?

找到这些细微之处,然后用你的爱和支持去放大它。可能他不喜欢枯燥的课本,但他喜欢动手做实验,那你就为他准备材料,鼓励他探索;可能他不擅长演讲,但他喜欢阅读,那你就多带他去图书馆,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

“普通”的孩子,一样可以拥有快乐的人生,一样可以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他或许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温暖自己的小世界,可以好好地爱家人,可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你作为父母的理解、接纳和引导。

别让“普通”成为你对孩子评价的标签,也别让它消磨你对孩子本身的爱。孩子是你独一无二的,他的价值,并不需要用“不普通”来证明。你只需要做那个看见他,支持他,陪他一起成长的父母,这就足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俺家的孩子也很普通。女儿一看到数学作业题, 30 秒之内立马睡着。





儿子也比较平庸。

新加坡的小学毕业数学题(小改动)他直接做不出来。

再逼他,一下就哭了。


2021 PSLE maths exam question (ALTERED)

Helen and Ivan both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coins. Helen has some Loonies and 58 Quarter coins. The weight of these coins is 1. 475 kg. Ivan has some Loonies and 108 one-quarter coins.

(Q1) Who has more money and how much more in total?

(Q2) Assuming that each Loonie weighs 5.5 grams more than a Quarter, what is the weight of Ivan’s coins in kilograms?


不得已, 俺只好让他列出代数表达式和方程。

一步步把结果解出来。

这下他知道是有解的, 而不是俺故意难为折腾他。

俺让他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解题步骤。

可是,章法乱的,令人不忍卒睹。


       ......  从略        


这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眼泪倒流进肚子,

也要称赞他是很聪明的。否则他撂挑子不干了那就更难挽回了。


不要以为他自行写出了解答过程就皆大欢喜了。


三个月之后, 俺拿出新加坡的原题。

他又不会做了。


俺差点砸了他的电脑, 于是他又哭了。


       Helen and Ivan had the same number of coins. Helen had a number of 50-cent coins, and 64 20- cent coins. These coins had a mass of 1.134kg. Ivan had a number of 50-cent coins and 104 20-cent coins. (a) Who has more money in coins and by how much? (b) given that each 50-cent coin is 2.7g more heavier than a 20-cent coin, what is the mass of Ivan's coins in kilograms?     


这次俺不让他用代数, 而是用中国古代那种 “鸡兔同笼”的算术方法。

他哭了。

于是, 俺只好逼着自己把题意图形化。 然后再像引导一个白*一样算出来。 您知道俺心里有多痛苦吗?都是晚婚晚育害的啊, 最好的那些种子都被洗衣粉水解了......





再过三个月, 不知道会是什么鬼样子。



俺必须得坦白, 俺教不了小学生。 俺老婆也有一张同样的证书, 她也教不了小学生。




对了。你们谁还记得氟离子浓度精确测定用什么方法? PDF 是概率密度函数还是 ADOBE 的文件格式? 怎么用常微分方程解释单摆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发现孩子很普通怎么办?


本来俺是想找法医同学免费做一下 DNA 亲子鉴定的, 可以因为老婆强烈反对, 最后不了了之。

俺有个朋友(正高多年了)也为孩子的教育发愁。于是俺出了一个臭馊主意:

“古代有易子而食,

21 世纪不如咱们易子而教好了。”



~~~~~~~~~~~~~~~~~~~~~~~~~~~~~~~~~~~~~~~~~~~~~~~~~~~~~~~~~~~~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是不是“普通”这个问题,说实话,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杆秤,只是这杆秤上的刻度,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家的孩子比,比成绩、比特长、比性格,甚至比长相。当发现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似乎并没有那么出众,没有那种“闪闪发光”的特质时,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波澜。这种感.............
  • 回答
    .......
  • 回答
    您的焦虑我非常理解。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习特长,而自己的孩子却不愿尝试,确实会让人感到不安,担心孩子会落后。这种情况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年级这个关键的起步阶段。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您面临的困境和核心问题:您的困境: 外部压力: 班级里其他孩子都在报特长班,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做”.............
  • 回答
    您好,听到您现在的处境,我能感受到您内心的崩溃和困惑。三岁才得知丈夫的身高是依靠生长激素,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婆婆的催促更是增加了您的压力。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您现在的情绪和遇到的问题,并尝试从各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被骗婚”这个概念。“被骗婚”通常指的是一方在婚前或婚姻过程中,.............
  • 回答
    饶毅老师这句话的本意,我相信很多经历过科研圈的人都能体会一二。它并非是要去论证“科学家孩子发文章”这件事本身是绝对的好与不好,而更多的是一种对客观现象的描述,以及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句话:一、 从“机会”和“资源”的角度看: 环境的熏陶与早期接触: .............
  • 回答
    您家孩子这种分享欲特别强,能把家里的好东西主动拿给别人,这本身是很棒的品格,说明他懂得付出和分享的快乐。现在延伸到拿钱给小朋友,这确实是个需要我们细心引导的事情。首先,别急着否定或者制止。想想看,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可能是觉得能让小朋友开心,或者他也看到过别人这么做,觉得这是“好人”的表现。他的出发.............
  • 回答
    哎,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堵得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本想着能喘口气,结果一打开手机,就看到婆婆在家庭群里连发十条孩子的哭声录音,这得是多膈应人啊!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那种“无语又生气”的感觉,真的是从脚底板直冲脑门。你说得对,如果孩子哭得这么厉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难道不是打个电话过来吗?哪怕是说.............
  • 回答
    教孩子写作业这事儿,真是个“磨人精”。明明是那么简单一个道理,自家孩子怎么就跟不开窍似的,听来听去还是那句话,越说越糊涂。作为家长,尤其是当了父母的,看着孩子学不好,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嗓子眼都发烫。可话又说回来了,真把孩子骂哭了,或者气得不行,效果真的就那么好吗?我看未必。我刚开始教我.............
  • 回答
    发现孩子喜欢和比自己成绩差的孩子玩,这确实是许多家长会遇到的情况,并且会引发一些担忧。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在各方面都发展得好,包括学业和社交。但是,孩子在选择玩伴时,往往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和判断。理解并妥善处理这种情况,需要耐心、智慧和深入的沟通。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
  • 回答
    老天爷啊!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然后就是一种极致的惊慌,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那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带着儿子小宝去小区附近的公园玩。他才三岁,正是最活泼的时候,像个小陀螺一样,在草坪上跑来跑去,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捡石子,脸上总是挂着那种不带任何杂质的快乐。我就坐在不远处的.............
  • 回答
    发现孩子并非亲生,想要通过法律途径与妻子离婚并索赔,却遭遇亲子鉴定结果被法院认定无效,妻子又拒绝配合进行新的亲子鉴定,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焦头烂额的局面。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需要仔细梳理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中国法律体系下,亲子鉴定是认定亲子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但“有效”.............
  • 回答
    发现孩子作弊,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时候,情绪控制是第一位的。你肯定会生气、失望,但请尽量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个冷静的成年人形象。别急着劈头盖脸地训斥,那只会让孩子进入防御模式,更不愿意和你沟通。第一步:冷静下来,找准时机先深呼吸几下。想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作弊?是因为压力太大?对学习失.............
  • 回答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心就像被揪住了一样,又闷又疼,忍不住想掉眼泪,脑子里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六年级,这么小,怎么会……这种感觉,就像突然间晴天霹雳,让人一下子就懵了。别慌,我知道现在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脑子里全是担心和不安,觉得孩子怎么这么小就经历了这些,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不会.............
  • 回答
    得知孩子并非亲生,这无疑是一个足以颠覆一个家庭的晴天霹雳。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选择继续前行,并试图将这段事实隐瞒下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周密的计划和持续的心理调适。这并非易事,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方面,以及如何去执行,尽量让整个过程显得自然,不留痕迹,并尽可能减少对孩.............
  • 回答
    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长见识,却发现孩子的格局依然打不开,仿佛没见过世面?这背后藏着不少细节,并非简单地“走马观花”就能解决。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看看明明在教育孩子开阔眼界这件事上,可能踩中了哪些“坑”,或者忽略了哪些关键点。表面上的“见识”与深层次的“格局”是两码事。“见识”更多指的是接触到的信息、.............
  • 回答
    这是一个沉重而艰难的问题,触及到生命、伦理、情感的方方面面。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情况,真的会让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首先,我会与我的伴侣进行一次 极其坦诚、深入的沟通。这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他的想法和感受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我们会坐下来,可能需要好几次,把我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都说出.............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我太理解了!自己偶尔会冒出那么一两句“顺嘴的话”,结果孩子跟学舌似的也学会了,这滋味,真不是滋味。别急别慌,这事儿遇到的家长多了去了,咱们一起合计合计,好好聊聊怎么应付这事儿。首先,咱得冷静,别自己先乱了阵脚。 孩子学说话,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咱们做家长、做长辈的。有时候咱们自己可能都没.............
  • 回答
    哎呀,你这事儿可真把我问住了!诺维格瑞做生意的,常年在外面跑,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儿,可你这情况,还真是头一遭。儿子迷上猎魔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首先,得跟你说句实话,这孩子跟你一样,骨子里都有股子闯劲儿,这倒是好事。他看上猎魔人这行当,多半是觉得他们威风八面,斩妖除魔,像个真正的英雄。你们家世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似乎对小学一年级并不那么“上心”,总觉得孩子刚入学,玩玩闹闹就过去了,等到了高年级,课程难度上来,成绩开始显现差距,那时候再着急,往往为时已晚。这种“后知后觉”的模式,背后有多重原因,咱们细细捋一捋。首先,一年级“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大家想想,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像.............
  • 回答
    最近,儿童精神科的门诊常常挤满了小小的身影,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忧伤,确诊为抑郁症。看着这些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沉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患上抑郁症?这到底是怎么了?儿童抑郁症高发的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社会环境的剧变是绕不开的一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