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前看过一篇很长的文章:《历史并未终结--在新加坡漫谈中国崛起》。
这篇文章2011年在天涯上连载的,非常非常长,现已经完结。作者从谈新加坡入手,讲到中国和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多达252个章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宗教、思想、历史等等包罗万象,作者对很多领域都有着自己较为深入和独到的思考。即使是在五六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意思,文中有些预测已经变成了现实。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归纳过一个思想,即文明演进过程中的漩涡型理论,对本题有较大的启示作用,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前面的贴子里,我写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看法。由于随手写的,所以观点很散漫,不集 中,为了使大家看起来更方便,我总结如下: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很自我地 发展,直到1840年以后被西方揍醒, 然后在1900年前后经由日本“介绍”与西方文化认识。此后, 民国时期、1949年至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这 三个阶段中,虽然历史迭宕起伏,但是中国文化总体而言在不断向前演进。 2000年以后,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可能有兄弟持反对意见。比如:有人不赞同1949年至1979年间中国文化有所发展;有人不赞同建国前后的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延续性,而是认为前后存在 断层。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断层不是出现在建国前后,而是出现在十年文革。这些看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同观点存在是正常的,争 鸣的社会价值,不是为了统一异见,也不是为了相互说服,而是为了相互完善和相互启发。 在我在眼中,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向前演进。虽然中间出现过停滞和曲折,但仍然不断 顽强向前,而且成果斐然。我前面提到过,在扫除文盲、移风易俗、妇女 解放、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等方面,在非常时期,以非常手段,取得了非常之功。做成了外国无法办到、今天的我们也无法办到的事情。同时,在一些领域也遭到了重 大挫折,付出了非常代价。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并没有充足的自信心。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在向前 演进,而是自认为处于歧路或者倒退状态。我们并没有将中国文化放到四 大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自我审视,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认识比较到位,而对取得的进展和相对优势认识不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解除了文化上的自我封闭之后,面 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似乎有太多的理由感到自卑。 有一次,一个兄弟从日本回来,对我感慨说:他在日本看到了和服,这就是中国唐代服 装的变种。中国的许多唐文化元素保留在了日本,而中国本土倒把这些东西丢得一干二净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这个朋友的看法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我在许多书刊和网络上读到过类似的观点。有的作 者还是著名的专家和学者。 我严重不同意这种看法。 在贵州,有许多屯堡。所谓屯堡,实际上是明代的屯兵营演化成的村寨。明初平定西南 以后,从南京附近各府县大量移民随军屯驻苗疆,后来就形成了屯堡式的村寨。今天这些屯堡成了旅游点。屯堡中的女村民的青布衣裤和头钸,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明初江南汉族服装的特色。 同样是中国古文化在服装方面的民间遗存,为什么中国人到了日本就感到自惭形秽,自 认为是丢了传统文化,到了贵州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人自责,认为是丢了传统文化呢? 一句话说白了,不就是因为日本人的手里有钱嘛! 文化的演进规律,有一条就是旋涡型理论,这个名字是我起的,也不知道学名是怎么表 述的。其意思就是说,一个文化的覆盖区域,分为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 像旋涡一样,中心转得快,边缘转得慢。中心地区的文化成果,会逐步向边缘地区传播和扩散。中心地区的文化演进速度要远远快于边缘地区。这样,就出现了中心 地区业已消失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在边缘地区继续保留的现象。这个现象,在世界各大文化中都存在着。 虽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文化通过向西方学习,取得了对中国文化的优势,但即使日本人 也承认,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千年历史中,日本文化一直是受中国文化的深 刻影响。所以,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中国国内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自古都处在中国文化的边缘,保留一部分中国古文化的元素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云南丽江的纳西 古乐,被认为是宋代宫庭音乐的民间遗存。比如在文革结束二十年之后,四川偏远山区的村庄,青年还流行穿绿色军装。 现在有人说,唐在日本,汉在韩国,明清在台湾。其实这种看法的所谓依据,不过是某 种古文化元素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民间遗存。我不认为一些文化元素就可以 代表整个文化的全部,就可以据此认为唐文化在日本,这是极其荒唐的。我们有理由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才是汉唐文化的真正继承人。如果中国今天的文化与汉唐大 相径庭,是因为无论汉唐文化也好,还是今天的中国文化也好,都是发展变化中的活文化,而不是文化标本。中国文化在各个历史演进阶段中一脉相承,千古不绝, 而且还将与时俱进,继续发展变化。 这个观点也可以解释许多新加坡、香港、台湾的文化现象。
台湾当然是中华正统,正的不能再正,汉晋南北朝门阀世家阶层固化学的很好,唐中叶以后混乱的政治学的很好(民进党和国民党这一对活宝像不像唐后期的党争?),宋对外卑躬屈膝学的很好(宋好歹是跟实力差不多的辽称兄弟,向金称臣,台湾直接拿钱给比自己弱的多的小国,求爷爷告奶奶让人家不和自己断交,比宋朝还进化),元朝政治的无序和无视政治游戏规则学的很好(看过《元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元朝的政治有多扯淡),明清的暴戾学的很好(以共谍为名义打压新党等势力,文字狱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真是脸皮比乾隆还厚),清朝的“洋人的朝廷”学的很好,对日本美国恨不得自己跪到地心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