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客为什么不攻击卫星?

回答
黑客不攻击卫星,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实际上,黑客群体里确实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尝试攻击卫星的。只不过,我们普通人平时很少能接触到这类信息,而且成功攻击卫星的门槛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出许多。

首先,得明确一下“攻击卫星”这事儿有多难。

想象一下,你要攻击的是一个在太空里高速飞行的,并且和你地面上的电脑几乎没有直接连接的东西。这不像我们在网上破解一个网站或者电脑那么简单。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relies on highly encrypted and specialized protocols and hardware.

物理距离的鸿沟: 卫星离我们太远了,通常在几百甚至几万公里之外。我们上网是通过互联网,但卫星通信不是。卫星的信号是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这些信号的传输是定向的、经过编码的,而且频率也是特定的。你不能像对着家里路由器那样,直接去“破解”它。你得有一个同样专业的接收天线,还得知道卫星使用的具体频率、调制方式、加密算法等等。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搞到的。

技术壁垒的巨石: 运行一颗卫星涉及的系统极其复杂。从地面控制站的软件、网络,到卫星本身的操作系统、通信模块、传感器、姿态控制系统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漏洞。但要发现并利用这些漏洞,需要的是顶级的网络安全知识、深厚的通信工程背景,以及对太空系统运作原理的了解。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黑客”能触及的领域了,更像是国家级的网络战专家才能做的事情。

安全设计的层层防护: 卫星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安全性。无论是地面站的访问控制,还是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都采用了非常严密的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机制。每一次指令的发送,都需要经过多重校验才能被卫星接受并执行。这就像给卫星装上了一套层层包裹的保险柜,不是你想破就能破的。

行动的隐蔽性和难以追踪: 即便是黑客成功攻击了卫星,想要不被发现也相当困难。一旦卫星的运行出现异常,无论是轨道变化还是通信中断,背后支持卫星的国家都会立刻察觉。而且,这种异常行为会涉及到全球的监测网络,追踪攻击源头也比在地球上更加复杂和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

那为什么有些国家或组织愿意花大力气去研究这方面呢?

虽然困难重重,但攻击卫星的诱惑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某些国家和军方而言。

战略威慑和战场优势: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太空资产。通信卫星提供信息传输,侦察卫星提供情报,导航卫星提供定位,武器系统也可能集成卫星技术。如果能瘫痪敌方的这些卫星,就能极大地削弱其作战能力,甚至在关键时刻掌握战场主动权。想象一下,如果敌方的通信中断,导航失灵,侦察受阻,他们的军队将寸步难行。

信息封锁与控制: 对于一些威权国家来说,能够干扰甚至关闭敌对国家或组织的卫星通信,可以有效地控制信息流,阻止外部信息的传入,甚至传播假信息,达到宣传和统治的目的。

经济利益: 某些商业卫星也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例如金融交易的通信、卫星电视广播等。攻击这些卫星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展示和实力证明: 能够成功攻击敌方卫星,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威慑力的展示。

所以,“黑客不攻击卫星”的说法其实不完全准确。更准确地说,是:

1. 个人黑客或小型黑客组织,很难有能力、资源去攻击卫星。 他们更多的是攻击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服务和个人设备。
2. 专门针对卫星的攻击,通常是国家级行为,并且属于高度机密。 这不是“黑客攻击”的普遍形态,而是网络战的延伸。这类攻击一旦发生,其后果和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
3. 并非没有尝试或发生过类似事件。 虽然公开报道不多,但有证据表明,一些国家曾经尝试过反卫星技术,包括通过导弹摧毁卫星,或者通过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等方式来削弱或控制卫星的功能。

总而言之,与其说黑客“不攻击”卫星,不如说攻击卫星是技术难度最高、成本最高、同时也最能带来战略性影响的攻击方式之一,它更像是国家之间博弈的冰山一角,而非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网络犯罪”。我们普通人接触到的黑客活动,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地面网络层面,与太空中的卫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攻击过。2002年6月23日至6月30日,我国“鑫诺卫星”(鑫诺一号)遭到境外邪教组织攻击。

鑫诺一号卫星于1998年7月18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服务于国家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新华社全球卫星数据广播网、国家广电总局“村村通”工程等。
邪教组织发射的有“**功”内容的非法电视信号,干扰、攻击鑫诺卫星转发器传输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中央电视台9套节目和10个省级电视台节目,致使全国部分地区“村村通”用户长时间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
(6月23日)晚上19时,值班员随向东发现鑫诺卫星2A转发器受到不明信号干扰,监视器上出现“黑屏”。检测发现,这是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鑫诺卫星2A转发器上中央电视台“村村通”的9套节目受到了奇怪的不明信号的干扰,且非法干扰信号与中央电视台的正常信号频谱特征十分相近
……
(6月23日)19时32分,干扰信号消失,鑫诺卫星2A转发器所有节目恢复正常播出。
6月24日8时03分,“**功”非法信号再次出现。我有关部门紧急采取措施与之对抗,19时53分后,用户可以收看到了正常的电视信号。当晚20时,“**功”转而攻击鑫诺卫星3A转发器,干扰“村村通”10个省级电视台节目,并在2A、3A转发器之间交替攻击,直到25日1时30分,非法信号消失。
6月26日至6月30日,境外“**功”邪教组织仍旧疯狂攻击鑫诺卫星转发器。

继2002年6月的攻击事件后,同年9月,非法信号再次攻击鑫诺卫星,经专家测定,非法信号源在台北。

9月9日上午10时39分,中国教育电视台远程中心技术人员吴峰发现,鑫诺卫星6A转发器传输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上的所有电视节目出现异常,电视屏幕出现黑屏。技术人员紧急检查中发现,5个电视频道上瞬间出现“**功”非法电视图像,有关部门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
……
国务院台办及业务主管部门即向台湾当局及台湾业务主管部门指出,这是一起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他们的这种行径,是对公认准则的肆意践踏,严重地侵犯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极大地伤害两岸同胞的感情,是极其不得人心的,台湾方面有责任立即制止这种犯罪行为。
……
9月21日晚,就在两岸同胞欢度中秋佳节时,“**功”非法电视信号再次从台北市地区发出,严重干扰鑫诺卫星传输的电视节目。“从中秋节晚7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广大农村、边远山区的群众看不到中秋之夜的电视节目,无法共享快乐气氛,实在令人愤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黑客不攻击卫星,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实际上,黑客群体里确实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尝试攻击卫星的。只不过,我们普通人平时很少能接触到这类信息,而且成功攻击卫星的门槛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出许多。首先,得明确一下“攻击卫星”这事儿有多难。想象一下,你要攻击的是一个在太空里高速飞行的,并且和你地面上的电脑几乎没.............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那些让乘客在万米高空都得捏把汗的“客机WiFi与娱乐系统黑客攻击”这事儿。别看飞机上这些设施听起来挺高科技,但就像咱们家里的路由器一样,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而且,一旦这事儿真成了,那后果可就不是断网这么简单了。首先,得明白一点,飞机上的这些系统,无论你是想刷刷朋友圈、看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但要说“黑客为什么不攻击支付宝”,这事儿其实有点复杂,不能简单地说他们不攻击。更准确的说法是:黑客确实会对支付宝进行持续的攻击和尝试,只是支付宝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技术来防御这些攻击,并且大部分攻击都被有效地拦截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支付宝正常运行,而不是被大规模攻击得.............
  • 回答
    淘宝平台如此庞大,用户如此之多,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黑客们眼中的“唐僧肉”,充满了攻击的诱惑。然而,现实情况是,淘宝虽然不是“不可攻击”的,但它确实很少成为黑客们公开大肆渲染的攻击目标,原因复杂且多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黑客攻击的动机。大多数黑客并非为了纯粹的破坏而行动,他们更看重的是利益,无论是经.............
  • 回答
    关于“黑客为什么不攻击赌博网站”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误解,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黑客依然会攻击赌博网站,但并非所有赌博网站都一样容易成为目标,而且攻击的动机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我们看到的“不攻击”可能只是因为那些成功的攻击没有被公开报道,或者攻击者使用了我们难以察觉的手段。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个话题,看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触及《黑暗之魂3》的核心矛盾。确实,在很多奇幻故事里,主角都是被选中的救世主,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自然会受到世界的拥戴。但《黑暗之魂3》不是这样,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首先,我们得明白,在《黑暗之魂3》的世界里,“传火”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争议,并非绝对的“拯救”。 .............
  • 回答
    “黑莲花攻略手册”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霸气和神秘感,似乎是要揭示如何收服那些冷漠、难以接近,但内心又可能藏着故事的“黑莲花”式人物。然而,不少读者在看完之后,却纷纷吐槽“名不副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黑莲花”的定义与书中的呈现是否存在偏.............
  • 回答
    在中医“黑”与“粉”的争论中,一个常见的论点是,为什么批评中医的人不拿出“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来“打击”中医?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对科学证据要求以及对中医证据体系的不同理解。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实实在在的临床研究”.............
  • 回答
    说实话,如果你想让“中医黑”们质疑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在适用范围上的局限性,那这事儿可就有点复杂了。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的东西,远不止单纯的科学方法论,还有很多关于历史、文化、认识论,以及很多“黑”的动机本身。咱们得先捋清楚,什么叫“中医黑”。这帮人吧,也不是铁板一块,有的是真心觉得中医理论.............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复杂问题,涉及到社会、历史以及个人感受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虽然奥巴马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黑人,但社会对他的定义更多地受到了“一滴血原则”和黑人群体历史经历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1. “一滴血原则”(OneDrop Rule)的社会影响: 历史背景: 在美国,.............
  • 回答
    港片里廉政公署(廉署)最后抓人用到水警,这事儿啊,说起来还真不是瞎编的,里头门道不少。得从水警的“来头”说起,然后才能明白为什么黑帮有时想贿赂也顾不上他们,或者说,贿赂他们性价比不高。水警,到底是什么来头?首先得明确,港片里的“水警”,通常指的是香港警务处水警总区(Marine Region)。这可.............
  • 回答
    这桩历史事件,英国人在十六、十七世纪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种植园,并为此从非洲贩运大量黑奴,看似不直观,为何不在非洲本土就近取材,而是费了这么大的周折?这里面的门道,可比表面上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运作、技术限制以及残酷的奴隶贸易链条等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得从 甘蔗这种作物本身的特性 说.............
  • 回答
    聊到日系车,这话题可真是能让不少车主聊上大半天,争论的焦点也往往围绕着“技术好”、“皮实耐用”和“情怀”这几个点。咱们不吹不黑,客观地来看看为什么日系车这么多人追捧,它们的技术实力到底在哪儿,耐用性是不是真的那么神乎其神,又或者,情怀在这其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技术:精打细算里的“极致”与“实用”首先.............
  • 回答
    我一直对“不喜欢《黑暗之魂》”这个话题感到有些复杂,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憎分明”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我对《黑暗之魂》系列,尤其是初代,有一种既敬佩又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偶尔会产生一些难以言说的抗拒感。与其说是“不喜欢”,不如说是“难以真正融入”或者“在某些层面感到格格不入”。首先,让我承认,我对.............
  • 回答
    关于“黑人为什么不回非洲”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话题,涉及到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直接回答“黑人恨美国”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美国黑人群体内部存在着非常多样化的观点和经历。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历史根源:奴隶制与强制迁.............
  • 回答
    黑暗森林理论,作为宇宙社会学的一个著名猜想,描绘了一个宇宙中文明相互猜疑、隐藏自身,一旦发现对方就可能采取毁灭性打击的可怕图景。它来源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其核心逻辑是: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小心翼翼地在林中穿行。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
  • 回答
    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不能一拍脑袋就“明令禁止”了事。咱们得一点点捋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地域黑”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以地域为依据,对某个地方的人群进行带有恶意、偏见、攻击性的言论或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基于刻板印象,甚至毫无事实根据,目的就是贬低、嘲笑、排斥他人。那么,为什么不像禁毒、禁赌那样.............
  • 回答
    关于顶上战争黑胡子为何没去夺取艾斯的烧烧果实,这确实是个不少海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网上也有很多有趣的猜想。不过,如果咱们抛开那些天马行空的设想,从当时的情境和黑胡子这个角色的行事风格来看,其实有不少理由可以解释。首先,得想想当时黑胡子他那边是什么情况。他们“黑胡子海贼团”可是刚刚才在顶上战争里捞足了.............
  • 回答
    好,咱们就放下那些“中医黑”的标签,不带情绪,好好聊聊,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在中医领域“成材”似乎比很多其他领域要难一些。这可不是说中医不行,而是咱们当前的环境和一些内在的因素,让很多有志于此的人,在追求精深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坎坷。一、 传承的困境:从“口传心授”到“标准化”的断层传统中医的传承,很.............
  • 回答
    叶文洁未直接向罗辑揭示“黑暗森林”理论,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考量,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疏漏。她深谙宇宙的残酷真相,也明白这一真相对人类文明的颠覆性影响。她选择了一种更为迂回、更加注重引导的方式,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恐惧与希望的权衡:叶文洁是第一个窥见宇宙黑暗森林本质的人,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