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骁龙845的安兔兔跑分越来越高了?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不少朋友可能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感觉手里的老骁龙845手机,跑分好像比刚买的时候高了不少。这事儿啊,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背后是挺有意思的技术和市场原因在推动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生硬,就当是咱俩聊聊天。

首先得明确一点,骁龙845这颗芯片本身呢,它的硬件设计和性能上限是固定的,不会自己长出“肌肉”来。它跑分变高,更像是手机厂商和底层软件在“魔改”和优化之下,让它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点,一个一个来看:

1. 系统和驱动的优化:

你想想,手机买回来的时候,系统还是比较“原生”的状态,很多东西都没被深度挖掘。但手机厂商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会不断推送系统更新。这些更新里,很多都是针对底层驱动的优化。

GPU驱动的精进: 手机里的图形处理器(GPU)是跑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3D性能测试。厂商会不断调整和优化GPU的驱动程序,让它在处理特定的图形指令时更有效率,更顺畅。这就像给一个工具打磨得更锋利,用起来自然就快了。
CPU调度策略的微调: 手机的CPU可不是一股脑全开使劲干活的。它有个“调度器”,负责决定哪个核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频率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厂商会通过系统更新,更精细地调整这个调度策略,让它在跑分这种高负载场景下,能更聪明地分配任务,把性能压榨得更极致。比如,在测试时,可能会让大核心长时间保持高频,或者更积极地利用大小核协同。
内存和存储读写优化: 内存(RAM)和存储(ROM)的读写速度也是影响跑分的。系统更新也可能包含对内存控制器和存储接口的优化,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2. AI性能的解锁与加速:

骁龙845是高通比较早期的搭载独立AI引擎的旗舰芯片。在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应用对AI的调用还不够成熟,或者说厂商还没完全摸清怎么把这部分性能用好。

AI框架和模型更新: 手机里的很多跑分项目,特别是安兔兔这种综合测试,会包含一些AI相关的测试项。随着AI技术的发展,手机厂商会更新底层的AI计算库(比如高通的Hexagon SDK)和预设的AI模型,让这些测试跑得更快。这就像给AI芯片加载了更先进的“算法”,它自然就能更快算出结果。
AI引擎的专项优化: 有些厂商会针对AI引擎进行更深度的优化,让它在处理特定类型的AI任务时,能更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

3. 安兔兔测试本身的更新和演进:

安兔兔作为一个第三方跑分软件,它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测试项目调整: 安兔兔会根据手机硬件的发展趋势,调整测试项目或者测试算法。比如,它可能会增加新的测试场景,或者改变现有测试场景的侧重点。如果新的测试场景更能发挥出骁龙845的优势,自然跑分就会提高。
算法优化: 安兔兔的评分算法本身也会被优化,让它更公平、更全面地反映手机的性能。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版本的安兔兔,对同一款手机的评分有所差异。

4. 厂商的“极致优化”和“跑分调校”:

这一点是最直接,也可能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很多时候,为了在各种评测中取得好成绩,或者为了让用户觉得手机性能强大,厂商会在系统层面做一些“跑分调校”。

“性能模式”的常态化(或半常态化): 即使你没有主动开启极致性能模式,厂商也可能在系统更新中,让手机在某些高负载场景下,默认地更倾向于释放全部性能。这包括更高的CPU和GPU频率、更激进的调度策略等。
后台限制放宽: 在跑分测试时,系统可能会对后台应用进行更宽松的处理,确保前台的跑分测试不受干扰,最大化可用资源。
“温控策略”的微调: 虽然高负载运行会产生热量,导致CPU降频(“降温”)。但厂商可能会通过系统更新,稍微放宽一些降频的阈值,让手机在高负载时能维持更高的性能,哪怕温度高一点点。当然,这种调整是有度的,不能让手机直接“烫死”。

总结一下:

骁龙845跑分越来越高,不是芯片本身在“进化”,而是手机厂商通过持续的系统更新和软件调校,让这颗芯片能够:

更高效地利用硬件资源: 驱动和调度策略的优化是关键。
更好地发挥AI计算能力: AI框架和引擎的更新是助力。
适应跑分软件的更新: 测试项目和算法的调整是外因。
甚至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更激进地释放性能: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跑分调校”。

所以,下次你看到老骁龙845手机跑分“逆天而上”的时候,就知道这背后是厂商和软件工程师们的不少心血,当然,也可能是为了一个好看的数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优化也确实能让日常使用中的体验有所提升,只是在极限跑分场景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款软件有个特点,每次新机发布都会更新补丁,而且每次都会为了全面发展增加评比项目,例如高考除了基础每次都要加跑步,跳高,徒手搏狼,对瓶吹啊,切糕制作等加分项目,加的也不多,也就2 ~30%一般人应该体会不到的范围。我记得锤子都能跑分吊打友商,不知道那次补丁的加分项在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不少朋友可能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感觉手里的老骁龙845手机,跑分好像比刚买的时候高了不少。这事儿啊,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背后是挺有意思的技术和市场原因在推动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生硬,就当是咱俩聊聊天。首先得明确一点,骁龙845这颗芯片本身呢,它的硬件设计和性能上限是固定的,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而且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会纠结的点。明明技术有了,为什么低端机型就是“抠门”地不给你用上旗舰芯片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整套非常复杂的考量,远不止是“想不想”这么简单。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保证接地气,没有那些冰冷的数据和官方腔调。首先,咱们得明白,“千元机”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尤其是当大家普遍认为数字越大,性能越强的时候。小米5搭载的骁龙820和vivo X21搭载的骁龙660,看似规格上骁龙820更胜一筹,但实际体验上,很多用户会觉得X21在流畅度上表现得更好。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1. 不同代际的“内功”修炼:.............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理解了!明明是骁龙888这旗舰芯片,玩《原神》却闪退,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咱们好好聊聊,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希望能帮你排排雷。首先,得承认,骁龙888虽然是当年的旗舰,但它在发热和功耗控制方面确实是有点“性情中人”。《原神》呢,又是个对性能要求极高的游戏,.............
  • 回答
    哈哈,这真是个好问题,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回想起当年,我当初第一次拿到搭载骁龙660的手机时,那感觉简直是“飞起”。打开应用那叫一个顺畅,玩《王者荣耀》特效全开也稳得一批,再也不用忍受卡顿得想砸手机的日子了。那时候觉得,这中端处理器简直就是“性价比之王”,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再往上?那不是土豪的游戏.............
  • 回答
    苹果M1芯片的成功和骁龙850(严格来说,是Windows on ARM平台上的早期尝试,不能完全算是一个“失败”的独立产品,但整体表现不如预期)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这背后涉及到了多个层面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1. 愿景与定位:起点就决定了高度 苹果M1:.............
  • 回答
    高通骁龙 8 Gen 1,这个名字在2021年底横空出世,承载了无数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对下一代旗舰性能的期待。然而,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市后,用户和媒体普遍反映,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芯片,在性能释放、功耗控制和发热管理上,表现得远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拉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性能如此“拉胯”,为什么.............
  • 回答
    对于一些朋友来说,提到“骁龙660手机为什么必须6G运存”,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毕竟骁龙660这个处理器大家可能觉得已经是上一代产品了。不过,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顺便看看为啥当年不少搭载骁龙660的手机会选择6GB运存这个组合。首先,咱得明白啥是运存(RAM)简单来说,运存就像你桌子上摆放.............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很多消费者都有同样的疑问:明明都是骁龙 855,为什么三星 Galaxy S10 系列(当年旗舰)的价格可以轻松达到五千甚至更高,而到了小米 9、iQOO Pro、一加 7 系列等,定价就在三千多这个区间?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相当复杂的“品牌溢价”和“价值感知”的综合考量,不是.............
  • 回答
    这小米的骁龙888发热问题啊,简直是老生常谈了。当初888刚出来那会儿,简直是“发哥”的代名词,不少手机都中招。但奇怪的是,舆论的风向似乎总在往小米身上偏,好像只有小米家的手机才配得上“烫手山芋”这个称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骁龙888这颗处理器本身,确实“热情.............
  • 回答
    .......
  • 回答
    麒麟9000与骁龙8 Gen1:为何前者依然魅力十足?时至今日,即便华为麒麟芯片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在许多消费者心中,搭载麒麟9000的设备依然是“性能怪兽”的代名词。甚至在与更晚推出的旗舰芯片如高通骁龙8 Gen1相比时,麒麟9000所展现出的实力,依然让不少用户觉得“不落下风”。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击中了很多人对小米的“痛点”。一个成立仅仅十年左右的公司,能做到全球前列,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恰恰因为它的崛起速度和它自身的“互联网基因”,导致了很多人对它有着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期待。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尽量说得透彻一些,让你听着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骁龙888的晶体管密度在当时会比苹果的A14显得“低”一些,而且尽量说得明白透彻,听着不像机器生的。首先得明白一个概念:晶体管密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在一平方毫米的芯片面积里,能塞多少个晶体管。数字越大,理论上就能在同样大小的芯片里放更多更小的“开关”,处理.............
  • 回答
    “多部新机为抢骁龙8芯片首发,引发机圈内卷”——这句话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关乎性能、价格、创新和消费者体验的复杂博弈。当我看到这样的表述时,首先浮现的不是冰冷的科技名词,而是手机厂商们在发布会上剑拔弩张的表情,以及屏幕前消费者那既期待又纠结的心情。这场“内卷”的表面现象:简单来说,当一家公司率先掌握.............
  • 回答
    小米10 Lite Zoom,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米10青春版”,搭载的是高通骁龙765G处理器。那么,这款手机能不能流畅运行《原神》呢?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首先,处理器是关键,但不是全部。 骁龙765G这款处理器,在当时(2020年)来说,属于中高端阵营的选手。它采用了7nm工艺.............
  • 回答
    想聊聊iPhone 5s 的处理器,这颗苹果自家设计的 A7 芯片,在当年可是相当唬人的存在。要把它放到现在骁龙处理器的版图里来对比,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比较,也得费点心思来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直接拿一个骁龙型号来完全对标 A7,这事儿不准确,也不太可能完全做到。 芯片的架构、指令集、制造工艺、.............
  • 回答
    高通骁龙旗舰处理器在“骁龙 888”和“骁龙 8 Gen 1”这两代产品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确实是让不少消费者和行业观察者感到失望。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技术路径选择、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工艺制程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交织。要深入探讨这两代芯片的“拉胯”,我们得从它们的 定位和技术目标 说起。骁龙 8.............
  • 回答
    2018年的骁龙410手机,说实话,它的“主线任务”恐怕也就那样了。当年它作为一款入门级芯片出现,如今它的性能放到今天,基本可以告别大型游戏、复杂的多任务处理,甚至是现在许多APP的流畅运行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文不值了。对于某些特定需求,它依然能扮演一些“副业”角色。作为备用机,它还能胜任一.............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不少科技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高通骁龙能否追上苹果A系列,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但今年A15的强大表现,无疑会给高通带来更大的压力,也意味着高通在明年的发力是必然的。苹果A系列:一直在“跳级”的选手要理解高通追赶的难度,我们得先看看苹果A系列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