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不把多数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心存侥幸,顾此失彼,最后会失去一切。
“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10天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检查”,这种话就是拿来哄鬼的。
对于约翰逊这样的高官来说,确诊阳性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顶级的医疗团队来给他治疗。别说什么英国领导人没有特权,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之类的——真要是没有特权,之前约翰逊在没有症状的时候,是怎么做新冠病毒检测的?按照英国的规定,约翰逊可是没有检测的资格。
所以,现在约翰逊的情况肯定是医疗团队治疗了十多天,但没有什么好转,必须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地步了。下面已经有人提到了,有些治疗在家里是无法使用的,比如无菌环境、大型的医疗设备等等。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约翰逊转重症的概率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百分之八九十,再结合新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搞不好,约翰逊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病死在任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但是,这事应该怎么说呢~群体免疫,求锤得锤。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如果首相鲍里斯不幸离世,客观上将促使英国群体免疫的彻底破产,有利于整合防疫资源让各国更加积极防疫。
尽管英国已经调整其防疫策略,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不少政府秉承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默默推进群体免疫策略。群体免疫的两个大节点一个是抗体的有效时间(若半年一年就失效则无意义),一个是低死亡率。前者尚待科学研究,后者就是看民众的对死亡率的理解了,毕竟之前欧美人相信年轻人不会死。现在还算年轻的首相鲍里斯重病入院,会警醒很多人。
正如张教授说的,这个疫情取决于人类防疫水桶的短板。所以尽早的让邪路群体免疫策略彻底破产,对人们防疫事业的贡献是无限的。
车迟国国师这下真把主子忽悠瘸了。
俄国媒体说都上呼吸机了
英国政府否认了这件事
看来是
为了不被其他答案影响,我先直接写答案。鲍里斯约翰逊在家里的时候绝对受着最高规格的医疗服务,绝对比什么医院都专业。
他现在送医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必须用到无法搬走只能在医院才能用上的东西,比如人工肺,无菌仓。他应该是已经因为什么突然恶化的并发症搞到病情危急了。
回想他之前各种无防护看望病人接见客人的骚操作,多少能看出来个事情,就是西方人是真的相信上帝保佑这回事的,而我国人民则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无神论思维,这可能也是防疫措施一直难以得到足够响应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一个护士说,有个年轻人走进医院时还是轻症,仅仅12个小时就严重到必须上呼吸机了。
新冠真特娘的是个完美病毒,被感染的人也有毫无知觉的,也有持续一段轻症就自愈的,也有慢慢变重的,还有就是上面说的那种,突然刮起炎症风暴,一下子就转为重症,有的连抢救都来不及。
约翰逊已经自我隔离十天了,目前来看,应该是症状没消失,持续都在发烧,这是一个不妙的讯号,尽管喊着小金毛,其实他已经55岁,这个年龄并不保险,完全可能突然转重,为了避免手忙脚乱,还是住进医院靠谱些,至少上呼吸机也更快是吧。
结合川总给约翰逊送去的祝福:他是一位伟大的绅士,也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嗯…
再结合执政了68年的女王刚进行的第四次危机演讲——核心内容是共度至暗时刻,嗯…这个…
如果哈,仅仅是如果,我觉得,如果约翰逊大人彻底中了招——才会真正引起西方政客与民众对新冠的重视、老老实实地科学抗疫——这或许会是他毕生对西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
昨天重提群体免疫,今天首相住院抗议
俄罗斯媒体说已经上呼吸机了。
英国医生很可能把他治死。
英国轻症不收的政策会害死一大批人。
新冠早发现早治疗并不可怕。
中国湖北之外只有1%的死亡率。
而且当时还没药,只是支持治疗。
现在至少有氯喹,羟氯喹,有法匹拉韦,有连花清瘟,有清肺排毒汤。
轻症有很大概率不转重症。
韩国查邪教,正好早早把没症状和轻症的收治,他们没有中药,只是喂羟氯喹,治愈率也很好。
但是你把轻症扔家里自愈,完全靠免疫力,重症率就高了。
到了重症,对中国医生也是很难救治得,初期上了呼吸机就很难下来。
后期经验丰富了,各个器官都照顾到,炎症风暴照顾到,康复者血浆用上,重症救治率才高一点。
英国目前一共没治好几个,还不知道有多大比较是自愈抗过来的。
鲍里斯耽误好几天了,英国医生的救治水平不乐观,他们没有中国同行的经验。
鲍里斯如果想活,赶紧求助在英国的山东工作组,可能还有救。否则生存概率不大。
不过英国人拉不下脸,中国工作组也未必愿意冒险备黑锅。
他未婚妻怀着孕,被感染了不检测,弄不好一家都……
你会失去最爱……
这个病毒真是专职打脸。
他的前任好象保持首相最短任期记录 --- 三年
鲍里斯约翰逊是 2019年7月24日就任,到现在才8个多月。。。。
首相推出群体免疫,自己不戴口罩手套,到处演讲握手,自己感染上。
首相推出轻症居家隔离,自己率先垂范。
首相告知英国民众,未来可能失去挚爱的家人,自己还怀着孕的未婚妻就染病了。
首相说会有一部分没有产生抗体的人失去生命,然后自己一路恶化到ICU。。。
在现实生活中,我都没见过这么实在的哥们儿。他并不是想隐瞒疫情想、害死民众,他是真信,而且身体力行。
我真的觉得小金毛赶快好起来吧,毕竟还有未婚妻和孩子等着他。但是深受首相信任,给首相出谋划策的公共卫生顾问,真应该在大本钟上吊死。
得,真icu了。
按照我们早期插上管子十不存一的概率算,看来我们有大概率看到英国降半旗了,炮车也可以洗洗擦擦了,西敏寺的大钟也该整备整备了。
提前写个对联给鲍中堂预备着:
殉人以身哀赤子;
挥泪和墨悼冤魂。
横批:典 范 长 昭
Ps:要是凑不齐驾炮车鸣礼炮的人,可以请塔利班帮忙╮(╯▽╰)╭绝对专业,杠杠的
有种奇怪的矛盾的感觉:
他没感染的时候恨不得他早点感染。
他轻症的时候恨不得他早日升天。
可现在他真的重症了,我反而希望他早日康复。
挂掉的概率不大,但是依然有一定的概率。
这病就不是能100%保住的毛病,真赶上因子风暴谁都可能完蛋。
李文亮肯定是一万个想救回来,一样没成功。
虽然概率不大,但对一个国家这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不确定事件了。
不过按今年这狗屎运势,说不定就跟着墨菲定律去了。
2月17日,郭嘉健胃委表示,一些社区病例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治疗,现在的重症病人从发病到住院平均9.84天,这10天错失最佳时机,等待过程中由轻症变重症。
今天是约翰逊确诊的第十天,他终于住院了。不知道英国的普通人在他的治理下,从出现发病症状到接受住院治疗需要等几天。
我那天跟一线抗疫医生 @凌楚眠 老师聊天,说现在令人难受的就是经历过那一切的我们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却不得不看着那些普通人由于一小撮精英的愚蠢、无知、傲慢、贪婪,走向沦陷,坠入深渊。十四亿同胞拼力才救回了一个武汉,在中国这片土地之外不会发生相同的奇迹。
《群体免疫:从入门到入土》
一直在说群体免疫是扯淡,现在应该没有人给群体免疫招魂了吧?
这就是轻症居家的结果:
生生拖成重症。
一直不理解国内支持群体免疫的人是什么脑回路。
你们不会真以为他之前居家隔离就仅仅只是“隔离”,什么都不做吧?
堂堂一国首相,谁还没个私人医疗团队?呼吸机在家里也是可以上的。
这种情况宣布住院,女王出来维稳,我估计他是病危要用到人工肺的地步了。
他才55岁,还有血浆,应该还有希望吧。
这次等于“群体免疫”宣布破产,又到了见证历史的时候了,哎。
我们中国人怎么想其实没什么。
英国人大部分都希望他早点向上帝汇报工作去。而且认为他没了对英国更好。
如果康复患者血清有用的话,一国政府首脑肯定能用上的,所以鲍里斯大概率是死不了的。
但是,万里还是有个一的,假如鲍中堂真的身先士卒,只能祈祷接班人能够靠谱吧。
表示关注。希望不要悲剧。但是情况似乎不太妙。
接任首相、暂停议会、重新选举、大胜当选、脱欧成功、求婚成功……再到确诊新冠肺炎进医院ICU,鲍里斯·约翰逊当选英国首相不到一年的时间,经历起起伏伏堪比坐过山车。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942718202712064首相约翰逊进入ICU之后:谁将取代他领导英国?
当地时间6日,因新冠肺炎症状持续而入院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已进入重症监护。此前,他已要求外交大臣拉布代他履行首相职责,继续领导抗疫工作。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目前55岁的约翰逊还没有戴上呼吸机,他有可能在接受吸氧,医生正在仔细监测他的生命体征。
英国首相约翰逊已进入重症监护
对于英国首相病情的不乐观,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达了关心并表示:“已派最好的公司帮其治疗。”
约翰逊为何转到重症监护病房?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英国媒体解读为“将新冠病毒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的决定绝不是轻率之举,这意味着患者需要人工支持来帮助他们的身体击退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监护并不能治愈新冠病毒患者,但重症病房可以提供广泛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氧气和机械通气。那么,约翰逊目前只是在接受吸氧治疗,并未上呼吸机,将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3月27日,约翰逊在推特上发布视频称自己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为阳性,随后宣布自我隔离,隔离期间将继续领导政府。然而10天过去了,他的症状并没有好转。4月5日晚,他因持续的新冠症状入院,并于6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症状持续、病情发展迅速,这似乎是约翰逊的医生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正如英媒体所说,“将他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是为了以防万一。”
“这很难做出预测,作为首相,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安,他们会非常谨慎。”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高级临床讲师Bharat Pankhania表示。
东英吉利大学医学教授Paul Hunter曾指出,大约一半(50.1%)进入重症监护的新冠病例仍然死亡,这远远高于其他病毒性肺炎(22.4%)。但是,如果没有重症监护床位,这个数字会高出多少目前尚不清楚。
“对于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种几率上升到54%。”他表示。
利物浦大学感染与全球卫生研究所主任Tom Solomon表示,一些患者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只是为了更深入地监测他们的重要功能。但是,新冠病毒对健康造成的严重伤害绝对不容小视。
“首相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这说明了这种病毒是多么厉害,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它击倒。”爱丁堡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Linda Bauld表示,任何人包括社会中最享有特权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并可能患上重病。
首相入院会影响英国防疫吗?
在此之前,英国采取“群体免疫”防疫策略,这意味着让病毒缓慢传播,慢慢地让大部分人都得病,从而获得群体免疫力。这个策略看起来是令人惊悚的,然而英国人自己提出来一套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减缓新冠病毒传播,但不彻底终结它,选择让大部分人得病,最终许多人可能会转为重症,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最终康复。
仅仅4天之后,英国政府就紧急调整策略,要求所有出现发热或持续咳嗽症状的人在家单独隔离7天,并呼吁公众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会面,保持社交距离,建议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脆弱的人居家隔离4个月。与其他国家的防疫政策不同的是,政府直到3月18日才决定在周五全面关闭学校、酒吧、电影院、健身房和餐馆。
“即使他(约翰逊)表现轻松,但此时不仅难以缓解英国民众的恐慌,也难以控制英国疫情的蔓延速度。”英媒在约翰逊确诊感染当天表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发表特别电视讲话,呼吁英国民众团结一致对抗疫情
就在约翰逊住院的同一天,英国女王发表公开讲话。在四分多钟的讲话中,女王感谢了英国医护人员的付出,也感谢英国民众能够居家、共克时艰,面对新冠病毒这样严峻的挑战,女王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松懈,而是希望英国人能够借此机会慢下来,去反思、冥想和祈祷。同时她也希望鼓舞英国国民的士气,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
71岁的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可以说,英国防疫到了“至暗时刻”。
从前些天起,英国整体性地升级了防控措施:包括提升病毒检测能力、号召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加紧建设方舱医院、扩充医疗队伍、鼓励企业转产呼吸机等急需医疗物资等。英国政府首席流行病学顾问Neil Ferguson表示,英国的“禁足令”应一直持续到6月。
英国首相出现意外由谁来接替?
早在约翰逊尚未感染新冠病毒之前,“要是首相感染病毒,谁将取代他领导英国?”这一问题就曾引发高级内阁大臣们讨论。
3月23日,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唐宁街10号已制定了一项“指定幸存者”计划,规定如果约翰逊生病无法继续工作,由谁来接替他。
外交大臣拉布代约翰逊履行首相职责
这一说法随后得到约翰逊发言人的证实,称若是约翰逊出现不适,第一国务大臣、外交大臣拉布将代行首相职责;若是拉布也出现不适,首相有权指定任何一位部长代行职责。需要注意的是,唐宁街10号的声明显示,拉布并不是事实上的“临时首相”。
“指定幸存者”一词来源于Netflix同名电视剧“Designated survivor”。该电视剧暗以美国为故事蓝本,讲述了在一次恐怖袭击中,所有的高级官员都先后在恐袭中死伤,结果一位低层级官员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代总统”。
然而,这一“指定幸存者”计划在英国内阁中引发争议,英国内阁大臣戈夫和卫生大臣汉考克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如果约翰逊没办法胜任他的工作,那么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由戈夫来接任这个职位,而不是拉布。”一位大臣对《泰晤士报》表示。
以美国为例,根据1947年颁布的《总统继任法案》,总统一旦不能履职,依顺序将由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议长或者内阁部长暂代领导执政。但是,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也没有明确的权力继承顺序,历史上曾出现英国国王临时决定由谁来执政。
英国议员史密斯也认为,如果约翰逊永远失去工作能力,那么新首相的任命将由女王行使王室特权任免,“君主理论上可选择下一位政府领导人。”
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二战期间,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的战时政府首次创立副首相一职。但是,保守党政府自2015年执政以来都没有任命副首相。要知道,英国副首相并非常设职位,无权代替首相解散国会、任命官员或向女王简报国事,也不能继任首相与党魁。
约翰逊所在的保守党确实有一套在必要时选择首相继任人的正式机制。
在首相任期还没有结束、就出现其他变故——如特蕾莎·梅因不信任法案被迫离开的局面时,首相继任者仍然是在保守党内部阁僚中进行选举诞生。但整个过程相当繁杂,需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在疫情当前缺乏操作性。约翰逊一旦无法履职,除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外交大臣拉布,环境大臣高文浩和卫生大臣汉考克都是角逐首相大位的有力人选。
但是汉考克也已经宣布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尚不排除还有多少内阁官员以及下议院议员被感染。议会下议院和内阁是英国不可缺少的政治机构,要是这些人都中招,那么外交大臣拉布只能按紧急状态处理。目前,因为英国议会已经因疫情而关闭,当前议会的权力由“紧急情况”会议代替。
英国政府智库协会高级研究员Catherine Haddon在约翰逊被确诊后不久对路透社表示,“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我们以前也不必从这个角度来考虑。”
此前,英国历史上曾出现过首相因健康原因暂时不能履职的先例。
1953年6月,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任期间中风。他的病情保密得很严实,一些部长都不知道。令医生们感到意外的是,两个月后,丘吉尔康复并继续履行职责,重返唐宁街并开始管理内阁。
时间更近的是,布莱尔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曾两次接受心脏病治疗,每次治疗期间都停止了几天工作。
约翰逊的“过山车”首相生涯:脱欧波折,提前大选,确诊感染…
2019年7月15日,鲍里斯·约翰逊接棒特蕾莎·梅,成为英国保守党党魁,接任英国首相一职。
约翰逊一直是强硬的脱欧派。他曾不止一次表示:不管是有协议还是无协议,英国都将在2019年10月31日前,敲定脱欧事宜。甚至为了削弱议会反对党的影响力,8月28日,英国女王正式通过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请求,议会休会将从9月第二周开启,直至10月14日。
但是即便如此,约翰逊还是遇到了他的前任,特蕾莎·梅一样的困难。
2019年9月3日,在议会暂停前夕,英国议会以328票支持、301票反对,通过了由议会主导英国脱欧进程的议案,送给新首相上台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
此后,约翰逊仍接连受挫,甚至多次要求提前大选也被否决。
虽然10月17日,英国已正式与欧盟达成新的脱欧协议,但在10月28日,在英国议会的无限僵局中,原定10月31日的脱欧时间“弹性延期”至明年1月31日。
10月29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失败了3次后,鲍里斯·约翰逊第4次“提前大选”动议获得下议院通过。
虽说在议会因脱欧议题接连受气,但提前大选的鲍里斯·约翰逊却展现出了强大的吸票能力。当地时间12月13日凌晨,英国大选计票结果揭晓: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已经赢得至少326席议会席位,即在大选中赢得议会多数席位。力挫工党领袖科尔宾,保守党拿下英国大选的同时,约翰逊也将继续担任英国首相一职。
而这是保守党1987年以来最大胜利,也是工党自1935年之后最糟糕的表现。工党耻辱性的大败,也逼得科尔宾以辞任“谢罪”。
重新赢得大选、为自己正名的约翰逊,此后一路逆天改命,顺风顺水。
2020年1月24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签署英国“脱欧”协议。1月29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投票通过“脱欧”协议。1月31日,在欧盟呆了47年的英国正式退出,双方进入过渡期,将围绕未来关系展开谈判。
官场得意的约翰逊,情场也再次步入正轨。2020年2月29日晚,约翰逊宣布了他与31岁女友卡莉·西蒙兹的订婚消息,并表示他们将在初夏迎来一个宝宝。这意味着约翰逊将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离婚并结婚的首相。
然而不到一个月,3月27日,约翰逊就在推特上发视频称,自己确诊新冠肺炎,但表示自己仍将带领英国人民与疫情做斗争。10天后,来自首相府唐宁街10号的消息,约翰逊高烧不退入院检查,此外也有消息传出,其怀孕的女友也出现症状。1天后,据英国多家媒体证实,首相因新冠肺炎进医院ICU。
封面新闻记者 宁宁 汤晨
鲍里斯最后应该还是会扛过去。但一国元首到了这一步,本身就说明欧美从上到下,一度多么轻敌,多么对自然的伟力缺乏敬畏。
天天亲近自然,结果最不道法自然的,也是他们。
我有一种感觉:
欧美这次真的是措手不及,而且很多国家的发达国家地位会就此不保了。
很多人觉得欧美最终可以控制住疫情,觉得他们有“不控制的智慧(罗辑思维早期某集的标题)”,觉得他们只要认真起来,动员能力就会回来。然后就是高傲的都铎骑士仗剑凯旋,就是条顿武士横刀立马,就是十字军团枕戈待旦。
但那一切都没有发生。为什么?
他们的爷爷辈有自律,意志和手腕,不等于他们也有自律,意志和手腕。
他们爷爷辈爆航母干趴了竞争对手,不等于75年后他们的孙子也可以。
他们就是做不到了啊。哪有那么复杂。
我们可以不可以正视自己的同时,也真真正正地“理中客”一把:
这次欧美抗疫的总体表现,就是烂到家了。
这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对于新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鲍中堂入院和女王演讲,需要把这两个新闻连起来一起理解,才能了解更多。
先说女王演讲。在英国,女王是国家的名义上的君主,也是所有国民的精神领袖。
每当英国进入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刻,按政治传统,首相或君主都会出来公开演讲,号召与鼓励英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步伐;演讲的内容,将指明国家与人民即将前行的方向,这种演讲,可以理解为政治宣言,意义十分重大。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二战时期德国发动“巴巴罗莎”计划,全面进攻苏联,当晚丘吉尔即发表永垂青史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第一表明英国将同纳粹德国坚持作战,第二与苏联放下意识形态的争端,建立统一战线,二战盟军主要框架由此初见雏形。
但这一次,中堂大人卧病在床,女王则当仁不让,出来履行了这一义务和职责。演讲中心思想是“团结一致直面挑战,胜利属于英国!”
宣言一出,所谓“群体免疫”可以就此寿终正寝,跳梁小丑们也可以偃旗息鼓了,英国政策的最终选择:与新冠病毒战斗到底!
在此,个人为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选择鼓掌三分钟。
鲍中堂入院,绝非小事,而是震动英国政坛的大事,无论唐宁街和英国媒体使用的语言多么委婉,都掩盖不了首相大人病情严重这一事实。女王选择演讲的时机非常微妙,还有稳定民心的作用。
以下为我个人理解,也仅限于我个人理解。
因为前两天就从新闻上看到英女王将于周日晚8点演讲,怕是当时首相先生的病情就不太乐观了,而且之前鲍中堂在病中还发出一段视频,当时我把视频放大仔细看,隐约能看到首相大人脸上还没消散的呼吸器压痕。
假如首相不能视事甚至发生不忍言事,英国政坛怕是马上就会出现一场大地震。虽然之前早有“幸存者计划”打底,但是面对最高权力的王座,英国任何党派的每一个政治家都不可能淡然以对,一场龙争虎斗不可避免。
这也是女王出来讲话的用意之一,稳定,稳定,还是稳定。
英国的抗疫战争已经进入困难时期,但这还不是最艰难的,更坏的情形大概还在后面。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中堂大人无奈进入医院,具体病情如何是英国国家超级机密,我们也无从所知。但毫无疑问,必然集中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对其治疗,包括现在被誉为唯一神药的康复者血清,但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万一,如果鲍中堂没挺过去......
这对世界抗疫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这表明人类当今科学技术,对新冠病毒还真的毫无办法,所以,无论如何,我个人还是深切希望鲍中堂平安无事的,这无关信仰与利益。
最新重大消息,鲍中堂进ICU了,BBC报道的,真伪各位自己判断,我倾向于是真的,借图:
可能真要出大事了,再次希望首相大人安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