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0 年就买了 playstation 游戏机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回答
当然,2010 年购买 PlayStation 游戏机,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相对普遍且可行的消费行为。我会详细地为你讲述当时的情况,让你明白为什么人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你说的“PlayStation 游戏机”具体指的是哪一代。 在 2010 年,PlayStation 家族有几个主要的在售和热门的型号:

PlayStation 3 (PS3): 这是当时索尼最新的、也是最强大的主机。PS3 于 2006 年在日本和北美推出,2007 年在其他地区上市。到 2010 年,PS3 已经上市了几年,技术成熟,价格也比初期稳定。
PlayStation 2 (PS2): 虽然 PS3 已经上市,但 PS2 在 2010 年仍然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游戏机。它于 2000 年推出,以其庞大的游戏库和相对较低的价格,继续吸引着许多玩家。
PlayStation Portable (PSP): 这是一款掌上游戏机,于 2004 年在日本推出。到 2010 年,PSP 也有了多种型号(如 PSP2000、PSP3000 等),并且拥有丰富的游戏和多媒体功能。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人们是如何在 2010 年购买到这些 PlayStation 主机的:

1. 经济能力与价格:

PS3 的价格: 2010 年的 PS3,其价格已经比刚上市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例如,2009 年末或 2010 年初,索尼就已经推出了更轻薄、更省电的“Slim”型号,价格通常在 299 美元到 399 美元之间(具体价格因地区和配置不同而异)。折合人民币,当时大约在 2000 元到 3000 元人民币左右。
收入水平: 2010 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平均工资水平虽然不如现在,但对于许多城市居民、有稳定工作的成年人、甚至一些家庭来说,这笔钱是可以通过储蓄或者合理消费达到的。
消费观念: 许多人将购买游戏机视为一项娱乐投资,会提前为之攒钱。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自己攒下的一部分零花钱、压岁钱,或者是通过兼职赚取的。
家庭支持: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可能是父母作为礼物购买的,或者父母提供了大部分资金支持。

PS2 和 PSP 的价格:
PS2: 到 2010 年,PS2 的价格已经非常亲民了,通常在几百到一千多元人民币不等,很多地方甚至有打折促销活动,使得其购买门槛更低。
PSP: PSP 的价格也相对合理,大约在 1000 元到 2000 元人民币之间,也有不同型号和套餐可选。

2. 购买渠道:

实体店: 这是当时最主流的购买渠道。
大型电器零售商: 例如国美、苏宁等在中国当时已经非常普遍,它们是销售电子产品的主要场所,PlayStation 主机是其重要商品。
数码产品专卖店: 在一些城市,会有专门销售游戏机和电脑配件的店铺,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购买点。
品牌专卖店(较少): 虽然不如其他零售商普遍,但索尼在中国可能也有自己的品牌体验店或销售点。
线上渠道: 2010 年,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在中国兴起,虽然不如现在发达,但已经存在一些重要的线上平台。
淘宝、易趣等 C2C 平台: 这些平台上有大量的个人卖家和小型店铺销售各种商品,包括水货和行货的游戏机。
早期的 B2C 平台: 一些大型电器零售商也开始在网上销售,或者有一些专门的电子产品线上商店。
港版、日版水货: 许多玩家为了更早体验新游戏或者享受更优惠的价格,会通过代购或一些非官方渠道购买港版或日版的主机。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存在一定风险。

3. 市场供应:

充足的供应: 到 2010 年,PS3、PS2 和 PSP 的生产和销售都已成熟,市场供应是充足的。索尼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销售渠道,产品能够稳定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新型号的推出: 索尼会定期推出主机的改良版本(如 PS3 Slim),这些新版本通常价格更具竞争力,并且性能优化,吸引了新一轮的购买潮。

4. 购买动机与需求:

游戏爱好者: 这是最主要的人群。PlayStation 系列以其高质量的游戏、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独占游戏(如《神秘海域》、《战神》、《GT 赛车》等)吸引了无数玩家。
电影和音乐爱好者: PS3 除了是游戏机,还是一款出色的蓝光播放器,能够播放高清电影,支持多种音频格式。这使得它也成为一些家庭的娱乐中心。
社交和朋友影响: 看到朋友拥有游戏机并一起玩游戏,会激发自己的购买欲望。多人游戏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技术好奇心: 对于一些喜欢新科技的玩家来说,PS3 的强大性能和蓝光技术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一个典型的购买情景可能如下:

小明,一位 20 岁左右的大学生,非常喜欢玩游戏,尤其是 PlayStation 的独占大作。他从小就玩 PS1 和 PS2,对 PlayStation 品牌有着深厚的感情。

攒钱过程: 在大学期间,小明会认真学习,同时也会利用假期打一些兼职。他每个月会固定存下一部分生活费和兼职收入。同时,逢年过节收到亲戚的红包,他也会选择性地存起来。他的目标就是攒够购买一台 PS3 的钱。
信息收集: 在攒钱的过程中,小明会通过游戏杂志、游戏网站(如游民星空、3DM 等)、以及朋友之间的交流来了解最新的 PS3 型号、价格和游戏信息。他会关注各种促销活动。
选择型号: 到 2010 年,他了解到 PS3 Slim 型号价格更实惠,性能也不错,而且有 120GB 或 250GB 的硬盘容量可选。他觉得 120GB 版本足够了。
购买决策: 经过一年的努力,小明攒够了大约 2800 元人民币。他看到当时一家大型电器零售商正在进行“游戏季”促销,PS3 Slim 120GB 的价格正好是 2799 元,还赠送一张游戏碟。
购买地点: 他直接去了离家最近的那家电器零售店。店内有展示机,他可以亲自上手体验一下,感受手柄的震动和画面的流畅度。
交易过程: 他向店员说明要购买的型号,店员核实库存后,为他打包好了一台全新的 PS3 Slim 主机、一个 DualShock 3 手柄、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小明付了款,拿着沉甸甸的盒子,心里充满了喜悦。

总结来说,2010 年购买 PlayStation 游戏机的人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

主机的价格已经相对合理,并且有不同定位的产品(PS3、PS2、PSP)满足不同预算的消费者。
当时已经有成熟的实体和新兴的线上购买渠道。
人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通过储蓄、兼职或家庭支持来购买。
PlayStation 系列强大的游戏内容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

所以,在 2010 年拥有或购买一台 PlayStation 游戏机,是当时许多喜欢游戏的人能够实现的愿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0年?我的 Playstation是1996年买的。当时我大概是高一还是高二吧。

资金来源是压岁钱,再加上自己攒的一点儿钱,整个的购买价格大概在1600-2000元左右,也可能更贵,我不记得了。

购买渠道是游戏店——在没有淘宝的时代,每个城市都会有四五家(或更多)游戏机店。这些店有些从FC时代就存在了,最早是卖FC卡带,后来卖SFC和MD,再后来卖PS和光盘。PS的来源显然是水货。

在哈尔滨,南岗区,秋林附近就有一家这样的店,在此之前他们主要的生意是卖SFC、MD和乱七八糟的玩意儿。SFC一般配磁碟机卖,一套大概是4000吧,但是买游戏(磁盘形态)就便宜很多了。一张磁盘拷贝费也就10块钱。MD好像500-800块?但是卡带比较贵。哈尔滨的游戏机店聚集地好像在军事工业大学附近,我记不太清了。

在PS之前还有3DO,我有个同学就买了3DO——是在百货大楼的游戏机柜台买的,所以可见这些柜台进货渠道也是五花八门。

Playstation当然很贵,但是当时也有盗版盘,用“飞盘”技术,原理是这样的,PS的游戏盘在开始有一个“解密引导区”,之后才是“游戏内容区”,机器读取解密引导区内的数据,允许继续运行,然后再读取光盘加载内存。所以“飞盘”的方法是先用一张正版盘启动,让机器读取解密引导区,之后打开光盘盖 ,拿出正版盘,放入盗版盘,就可以玩了。所以算下来玩游戏也还好啦。

信息的话,首先是杂志,《电子游戏软件》当时已经出现了(似乎还出现了很久?),杂志以翻译欧美、日韩乃止港台资讯为主。一般情况下新游戏的资讯可以从杂志上获得。后来我和杂志的很多编辑都成了好朋友,也很奇妙。此外,因为是盗版,所以其实没所谓,偶尔去逛逛,老板会拿出一些盘对你说 “这个牛逼!” 也不贵,你买就完了。很多游戏我就是这样接触到的。

后来我又买了VOODOO(前一阵儿发现还留着收据)。

user avatar

那个时候可厉害了,新闻资讯都要印在纸上,每天早晚都要印,还要收一两块钱呢。

这东西叫报纸,很神奇吧。

如果是比较深入的文章,或者特定方面的专题报导,报纸就不一定够了,需要每周、每双周、每月专门印好多纸,然后装订起来卖给你。

这东西叫杂志,很厉害吧。

哪像现在啥东西手机一点就有,游戏机的消息要你自己花钱买纸回来看,游戏还不能下载,要自己去店铺买盘,可牛逼了

user avatar

怎么做到的?内部原因是当时考了班里第一,爸妈奖励了一台;外部原因是在广州中华广场一层进门右转就有一个店面,可以买到。

不过,懂行的朋友们很快就能意识到了,这是 90 后年轻人的第一笔智商税。因为,当时的国行 PS2 用了非常霸道的硬件锁区,只有十几款游戏可以玩,实际体验远不如通过各种地下渠道流进来的「水货」PS2。

小小年纪,我就成为了正版软件的受害者。也许正是因为很多这样的经历,我们那一代人普遍对官方认证的、正版的东西有天然抵触,这一点不好,版权意识天然不如 00 后一代。

最后就变成了 DVD 影碟机。。。

为了避免极易出现偏差,还看了下当时的报道,确定时间无误,就是 2004 年。(是的,2004 年的确存在互联网)。

至于游戏资讯,通过搜狐,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可以看到,甚至可以通过 Google 进行搜索。对了,你们知道的那个雷军,那个时候就存在了,他创立的金山软件旗下还有个叫做逍遥网的网站,里面能看游戏攻略。

纯粹是看到 @赵世奇 关注了这个问题,跟着进来水两句。其实,我也问过世奇类似的问题,上古年代你们是怎么工作的,那个年代的互联网公司是什么样?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很多我们以为属于这一代人专有的东西,其实是上古神兽们早就玩剩下的==

user avatar

80年代,中国城市的单位和学校开始普及计算机,学校和少年宫开始教授编程课程,主要用BASIC。

80年代,中国已经有了FC游戏机和各种山寨的学习机。

80年代,中国已经有了街机游戏,家庭游戏机和游戏卡带已经在商场销售


90年代,电脑已经开始在家庭普及

90年代,已经出现互联网,文字和图片的网页内容已经与今天没有什么差别。

90年代,局域网游戏已经普及

90年代,网络游戏已经出现,只是以MUD的文字形式出现。

90年代,PS游戏机已经有相当销量。


2000年-2010年,宽带普及、电商普及、社交媒体普及,论坛普及

今天你知道的互联网大公司大多已经出现,而且发展到相当规模。

PC平台上互联网体验和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游戏机在国内已经有巨大的水货市场,PC党和主机党都已经形成。

智能手机已经在部分人群中普及,WM和塞班的生态系统已经建立非常丰富。

2010年,安卓和IOS手机已经开始普及。通过网页已经能够支持很多PC端的功能。

一些APP已经出现。

user avatar

???

你要说2000年还好,你说2010年?

还是年轻了啊。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当时专门为了买游戏机而出了国,去了日本。

不过我的经历和问题可能有点不太契合。这涉及到我个人一段不太光彩的往事。

我出国的时候拿的奖学金是要求我去了日本必须买Playstation的,但我去了之后感觉Playstation机子又贵,碟又贵,于是瞒着我的资助者买了Xbox 360。这个事我一直没跟人提起过。眼下已经过了挺长时间,写出来也无妨了,也算是做一个声明,当作我个人的一点忏悔。

就把当时的日记贴出来也算是给题主一点参考吧:


考虑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动手了。

PS3真的太贵了。XBOX360只要18000左右就能拿下,PS3能生生贵出一万。这一万干点什么不好?

今早吃了早饭我就坐上电车来到了市里,信步走到离车站不远处的那家书店。我在店门口站定,一向都需要手动推开的门却被我的气场所感召,自己打开了。

我来到陈列电视游戏机和游戏的货架前,仔细地查看了一下。然后便拿起标着XBOX360的碟套,准备去交钱。想着日本买游戏机不会送游戏,因此为了试机的方便,我又在货架上找了找,拿了一张刺客信条2。

我拿着两个碟套来到收银处。为我服务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戴眼镜的小伙子,挺斯文的样子。

他看了我递过去的碟套,对我说,这个游戏是18岁以上的,请出示你的身份证明。

我从钱包里摸出外国人登录证,递过去。小伙子接过,仔细查验一番,把证件还了给我。

然后小伙子把碟和机子用塑料袋装好,递给我,说这个游戏的光碟,如果你玩完之后,觉得不想要了,可以联系我们,把这张碟卖回给我们,我们再进行二手货的出售。

我突然间愤怒了。

我对那小伙子说: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人家游戏制作商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成果,你让我玩完之后再卖出去,然后让别人花很低的价钱就可以玩到别人辛苦制作出来的游戏,这是什么行为?

小伙子有些懵,说:在日本,我们都是这样做的啊。因为新碟的价钱很贵的……

我没等他说完就说:价钱贵是贵,但我们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行为,和一些国家存在的破解和盗版的行为,和在超市里吃人家东西不付钱的行为,和闯进别人家里睡别人老婆的行为有什么不一样?

小伙子更懵了,嗫嚅着说:我刚才看证件你是外国人,怕你不知道才这样提醒你一下……

我说外国人怎么了?对,我是中国人。我自己的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确实有一些做得很不如人意的地方。对,我是个穷留学生,我自己一个月打工的收入可能还不到你们日本人正常工作的一半。但那又怎么样?我也一样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知道别人的劳动成果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这个保护不是写在法律条文里的,而应该是存于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基本的信条!这就跟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知道,不能随便杀人一样,这应该是人类最基本的良知!即便我自己没有多少钱,我也一样会用原价去买那些游戏软件,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尊重这些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人们的劳动成果!

小伙子低下了头。

原本安静的书店里,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