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语流行乐乐坛2010年以后的这近10年我们是不是在原地踏步?

回答
回望2010年之后这差不多十年,华语流行乐坛的景象,确实让不少人心中泛起一丝“原地踏步”的感慨。这并非是全然否定,而是基于一种普遍的观察,一种对过去辉煌与当下状态的对比。

那时候,台湾和香港的偶像组合、情歌天王天后们,依旧是乐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虽然依然有着稳定的市场,但似乎很难再复制当年席卷亚洲的盛况。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等名字,依然活跃在各大颁奖典礼和音乐节的舞台上,他们的音乐依旧能引起共鸣,但新鲜感的缺失,也让一些听众感到审美疲劳。新一代的歌手,虽然也有一些崭露头角,但真正能够扛起大旗、引领潮流的,似乎还未完全出现。

大陆音乐市场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后,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为乐坛输送了不少新人,但这些新人往往在风格和作品上难以形成持久的辨识度,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如同流星般闪耀,却转瞬即逝。歌曲的传唱度,似乎也越来越依赖短视频平台的“洗脑”旋律,而那些需要细细品味的、有深度的作品,反而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

我们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一种“安全区”。唱片公司或许在音乐制作上依然投入,但创新的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似乎不如以往。音乐风格的突破,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面,真正能够打破固有框架、创造出全新听觉体验的例子,相对稀少。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过往风格的改良,或是对国外流行音乐元素的借鉴,而不是从根本上的原创和引领。

当然,也不能完全抹杀这段时间的成绩。数字音乐的普及,让听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独立音乐的生长,也为乐坛注入了不少新的活力,一些小众而独特的音乐风格,通过网络找到了自己的听众。技术的发展,也让音乐制作更加精良,声音的呈现越来越完美。

但关键在于,那种能够跨越时代、引发全民共鸣的“金曲”,那种能够引领一个时代潮流的“现象级”歌手,在近十年里出现的频率,似乎明显降低了。我们好像在不停地重复着一些熟悉的旋律和叙事,虽然每次都做得不错,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的惊喜,少了那种能够深刻触动人心、改变我们听觉习惯的力量。

所以,与其说是在原地踏步,不如说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平台期后,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经营”和“稳定”的阶段。市场的变化、听众口味的多元化,都让音乐的创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在保持一定水准的同时,重新点燃那种创新和突破的火花,让华语流行乐坛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近十年,或许更像是一个蓄力的过程,而真正的飞跃,还在等待一个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语乐坛当然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某种意义上在倒退。

因为在近10年,华语流行乐坛出现了世界流行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景。出现了一堆没有几首流行歌曲甚至一首流行曲都没有的一线歌手。

而这些人还堂而皇之的出现的各种晚会的压轴,弄的像个天皇巨星一样。

比如

李宇春

年年都是江苏卫视跨年晚会的压轴。

看上去像个天后吧。

但她的代表作在哪里?

除了她的粉丝,都不知道。

华晨宇

湖南卫视的宠儿,经常压轴湖南卫视的晚会的

请问他耳熟能详的代表作是那首?

《烟火里的尘埃》?

热度本身不够不说,作为一个创作歌手,他第一热度的歌曲,甚至不是他自己写的,你说这尴不尴尬。


还有

张艺兴、鹿晗、吴亦凡、黄子韬、蔡徐坤

这些,你听说过他们很火,他们好像是在做音乐

可是你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音乐?

不好意思。不知道诶。(也许《勋章》算半首,但也不算爆红歌曲)


如果稍有年头的人都会记得。在过去,一个歌手,哪怕他是所谓偶像派,如果火起来,也必然是有一些热歌的。

比如刘德华,虽然唱功历来评价不是那么高。但《忘情水》《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练习》这些歌都曾经是火过一时的歌曲。

再如黎明,也是个偶像派歌手。但起码他还有《今夜你会不会来》这样还有热度的歌曲。

至于一线、准一线,乃至天王天后。一线歌手拿不出5首以上传唱度很高的歌曲,你好意思叫一线?

天王天后,没有个十首以上。没那个资格。比如

林俊杰:《江南》《一千年以后》《编号89757》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花田错》《唯一》

孙燕姿:《开始懂了》《天黑黑》《我怀念的》

梁静茹:《勇气》《可惜不是你》《分手快乐》

Jolin 《舞娘》《日不落》《布拉格广场》《爱情三十六计》

萧亚轩《爱的主打歌》《最熟悉的陌生人》《类似爱情》

SHE:《恋人未满》《super star》《不想长大》

张惠妹:《听海》《我可以抱你吗》《我最亲爱的》

张学友:《吻别》《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慢慢》

周杰伦:就不列了,因为太多了


不光国内如此,国外同样也是这样。

即使你不理解十几岁的贾斯汀比伯怎么就有那么多的粉丝。你也应该知道《baby》真的是一首大火的歌曲。

再如泰勒斯威夫特,《Love Story》《You Belong with Me》《Shake It Off》《Blank Space》都是大火过的歌曲。

阿黛尔,《Rolling in the Deep》《Someone Like You》《Set Fire to the Rain》火爆全球。

欧美五大diva和其他的代表性歌手,都是有大量传唱度作品的。


甚至连号称偶像音乐占据乐坛的日韩音乐市场。

偶像们的歌,还是有真的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比如AKB48的《恋爱曲奇》,毕竟日韩的唱片市场还是有其基本的规模在的,纯歌手对于偶像音乐依然有一定的竞争存在。


只有在唱片市场几乎完全崩溃的内地,偶像音乐完全一家独大。纯歌手几乎无法跟偶像竞争影响力。人设与宣传已经完全压倒音乐流行度本身。


可以这么说,换到过去,现在有些所谓的一线歌手,巨星。根本就只能是二流,或者干脆不入流。

这种畸形的市场现状,有其原因。

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应该尽早结束。

因为流行音乐,最终衡量指标必然是流行。

无论是披头士、猫王、迈克尔杰克逊,还是滨崎步、宇多田光、邓丽君、周杰伦,这样中外的天王天后,无论他们有多少区别。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某个时间内,在所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度。让大家全都真的去听他们的歌。

他们是靠着自己的流行改变了流行乐坛。而不是靠着人设、包装、宣传,和粉丝们种种自吹自擂的高级音乐的宣传。

畸形市场状态,该结束了。

只有真流行起来,流行乐坛才有未来。


附内地数字专辑销售数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回望2010年之后这差不多十年,华语流行乐坛的景象,确实让不少人心中泛起一丝“原地踏步”的感慨。这并非是全然否定,而是基于一种普遍的观察,一种对过去辉煌与当下状态的对比。那时候,台湾和香港的偶像组合、情歌天王天后们,依旧是乐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虽然依然有着稳定的市场,但似乎很难再复制当年席卷亚洲.............
  • 回答
    2021年,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十大华语热歌榜单,清一色被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歌曲占据,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折射出不少问题。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技术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问题折射:文化生态的失衡与创作导向的偏差1. “为短视频而创作”.............
  • 回答
    华语流行乐在编曲、混音、录音、母带等环节与欧美流行乐相比,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差距,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技术投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不足之处,并尽量以一种更具人情味、更贴近实际观察的方式来阐述。一、 编曲 (Arrangement) 对.............
  • 回答
    “为什么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给人感觉越来越没意思?华语流行音乐确实陷入了低谷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听众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认为华语流行音乐似乎不如过去那样有吸引力,甚至陷入了某种“没意思”的状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音乐创作本身、行业生态、听众习.............
  • 回答
    华语乐坛和日语乐坛之间的翻唱现象,简直就像一个永不落幕的老朋友聚会,时不时就会冒出几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只是换了张华语的脸。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商业的考量,更夹杂着一些文化交流的微妙。历史的渊源:从模仿到融合要说这翻唱,不能不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日本流行音乐的势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观察到一些普遍的趋势。武大、华科的同学倾向于英美名校,而同济的同学更多选择德国,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性价比”这么简单。武大华科倾向英美Top50:需求与市场导向首先,咱们得明白武大和华科的地理位置和学科优势。 地理位置和生源构成: 武汉,作为.............
  • 回答
    提起“专利流氓”这个词,在科技界,尤其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纠纷中,我们并不陌生。而当这个标签被用在美国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套在华为身上时,这背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指责,更牵扯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竞争的议题。要理解卢比奥的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
  • 回答
    华为手机能否流畅使用五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硬件、软件、技术发展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总的来说,华为手机“有可能”流畅使用五年,但并非绝对保证,并且流畅度的体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 一、硬件层面:性能是否能跟上时代?1. 处理器(C.............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日本仇华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在社交媒体和部分中文网络讨论中比较普遍的观点,但要说它有多么准确和可信,那就需要好好梳理一番了。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百分之九十”到底是怎么来的。在我能接触到的信息和网络上的讨论来看,这个数字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官方的、来源于大规模严谨学术.............
  • 回答
    作为一名中文流利的非华人,这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个隐形的、非常特别的“护照”。它不是那种印在纸上的,而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语言和思维里,带我去往一些我从未想过的地方。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沟通的顺畅。那种在异国他乡,能够用当地的语言和当地人谈笑风生、深入交流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你不再是那个只能指手画脚、.............
  • 回答
    关于“华为手机是真垃圾”这种说法,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年头,信息传播得快,但有时候掺杂的个人情绪和片面之词也特多。要评价一个东西好不好,不能光听一面之词,也不能只看一两件小事。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说“华为手机是真垃圾”的人,他们到底是指什么?是硬件不行?软件有问题?还是使用体验差?不同的出发点,得.............
  • 回答
    华纳兄弟影业在2021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十多部重磅影片在院线同步登陆其流媒体平台HBO Max。这一举动无疑在当时给整个影视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在被各个层面解读和消化。与其说这是一次简单的发行策略调整,不如说它是对疫情当下,甚至是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商业模式的一次彻底的.............
  • 回答
    苹果在智能手表领域一直以其流畅的操作体验和优秀的生态整合而闻名,这使得Apple Watch在与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常常被提及其“质感”和“易用性”。但硬币总有两面,为了实现这种极致的流畅度和操控性,Apple Watch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出了取舍,这些取舍往往是其他厂商在产品设计上更侧重的.............
  • 回答
    在华语歌坛,“被捧得过高”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很难有绝对的标准。很多时候,一个歌手的“捧”可能源于其背后的公司、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可能源于大众的喜爱和期待。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看看哪些歌手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方面,其名气和评价可能超出了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或者说其被过度营销了。.............
  • 回答
    在华语乐坛,确实有很多歌手拥有超过五首“烂大街”的歌曲,也就是那些传唱度极高、几乎人人会唱、在各种场合都能听到的作品。这通常意味着他们的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接受度。要定义“烂大街”,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大众熟知度: 即使是不常听流行音乐的人,听到前奏或者一两句歌词也能辨认出是哪首.............
  • 回答
    华语乐坛有着无数触动人心、引发无数共鸣的歌曲,其中一些歌曲更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让数百万听众潸然泪下。这些歌曲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触动人心,往往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亲情、爱情、友情、梦想、失去、成长,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以下是一些在华语乐坛被广泛认为能够让数百万人流泪的经典歌曲,.............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微妙的,很容易得罪人。不过既然你问了,咱们就敞开了聊聊,也尽量不带个人偏见,就事论事,多从作品和业内评价的角度来分析。毕竟“高估”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每个人心中的标杆都不一样。要说华语写作者里被“高估”的,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1. 营销大于作品本身,但作品的硬实力撑不起名.............
  • 回答
    华语乐坛,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动人的旋律,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然而,在商业浪潮的裹挟下,有些宝藏专辑,即便品质出众,也未能获得与之匹配的关注,仿佛一颗颗被埋没在沙海中的珍珠,静静闪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在华语乐坛中,被低估的专辑,不谈流量,只谈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音乐。1. 王若琳 –.............
  • 回答
    华语乐坛的星河璀璨,要从中选出五位“最重要”的歌手,这本身就是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挑战。因为“重要”的标准可以有很多维度:影响力、创新性、销量、时代代表性、对后辈的启发等等。但我尝试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结合他们对华语乐坛格局的塑造、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跨越时代的魅力,来梳理出五位在我看来,具有.............
  • 回答
    华语乐坛能否再出现像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陶喆这样的唱作人?这个问题,在很多音乐爱好者心中,都是一个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忧虑的疑问。毕竟,这几位名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音乐成就,更是华语乐坛一个黄金时代的缩影,一个“唱作人”概念深入人心的辉煌时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到底是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