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个结论,不是,这属于典型的人力浪费,世界第一工业国之耻
确实有现场志愿者现身说法,感谢大家的辛苦工作,至于网友在这里发泄情绪针对的是谁,其实大家心里跟明镜一样。
回到宣传文稿本身,说人链效率最高并尝试论证这一理论的,有一位算一位,都要重温主席同志在68年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现实中类似的物资分发是如何组织的?本人作为牛马工程优秀毕业生(笑),长期从事打灰一线业务,可以稍微给宣传部门介绍一下劳动力日益枯竭的国内建工行业的基本思路
在你报送物资计划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协调保证当天货车、罐车可以开到一个搬运路程最短的卸货点,这个最短的意思就是车辆开到不能开了为止。不然等着班组问候全家撂挑子不干属于常规操作,个别情况挨打也不是不可能。
来到视频,这个鸟卸货点首先就属于扯淡,内凹的。卸货之后还需要不管是人还是机械在把它拉出来,就明显的降低效率。
下一秒充分验证了我的想法,一条大路。其实沿着这条公路对物料进行堆码才是最方便的,疫情封闭期间道路上没有运行的社会车辆。只有保证有两车道的宽度,都可以形成循环。卸货和车辆退场互不干扰。那帮物流司机的水平比开家用小车的普通人高得多得多,就算是单行道从路口倒车进来对他们来说都属于家常便饭。
最后就是被网友疯狂吐槽的人力运输
根据画面个人看法至少可以简单的做几个推论
1、卸货点和最终的小区入口相聚超过50米
2、小区门口距离小区内部各个楼栋的内部道路还有一定距离,这是必然的。
3、人行道的通行水平可以满足基本的板车、类似超市购物车的斗车通行
4、把货车开到小区门口卸货可以完全避免用人传菜的画面,现场至少节约20个人进入物料分发的环节,也就是推论2
5、这水平来工地没等亏钱就得被骂死
不过看到有哥们发了使用挂车直接把物资运送到门口的照片,这可以说连基本的物流分发环节都省了,就这水平,前期做疫情应对方案的时候还是找两物流公司来做下顾问吧。。。武汉都过去两年了
ps 我工地拉灰都用电动斗车了,你们志愿者是真不嫌累,比干包工民工还肯干。
不过看现场的情况,确实可以认为人力富足到完全没必要使用机械的地步
至于有朋友说人传比使用工具运输来的更快,其实真还不是。
工具运输或许在局部可能略慢于纯人工,但是最最最保守得估计也要节约一半的人力。在全城封闭,基础民生行业暂停的情况下,可调配的人力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把大量人力集中到这种毫无意义且机器可以代替的事情上,只能说是更大的浪费。
———————
人正经热心市民跑了帮忙,被网友一顿嘲讽,心里也很难受。昨天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情绪多少有点阴阳怪气。有些用词这会儿想起来确实不妥。
不过防疫、物流、组织管理都是非常专业的学科门类,首先要尊重科学和事实规律。
13年提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历疫情爆发两年,国内稀疏的感染量其实已经证明大陆相较于西方主要国家300年前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明显先进得多的。
唯一落后的大概就是宣传系统了。
好家伙真是给有些人弄烦了
加粗一遍:
人传人,搞人力传送带效率的效率极低的意思等于“可调配人力被毫无意义的大量浪费,降低全系统运营效率”,不等于“在局部社区人力运输带传输效率一定低于使用机具”
就事论事本身,执着的证明人力传输快且省力,只能暴露自己基本没有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经验,对基本管理流程毫无概念。
至于需要通过建模论证才能理解为什么使用板车优于人力传输的朋友:我确实不能理解这种小学水平的算数问题为什么需要逐字逐句的写出来,你们才能看得懂
假定:
每日需求食物量D=每天食物配送总量M=参与配送人员总是N*每人单位时间配送量P*配送时间T,即最基础的焦耳定律W=PT
长安市日常运行中,每日需求食物量d1,每日配送的食物总质量为m1,可以调配用于食物配送的人员组数为n1,每个人单位能配送的食物总质量为p1,配送时间为t1
疫情期间的长安市,每日需求食物量d2,每日配送的食物总质量为m2,可以调配用于食物配送的人员组数为n2,每个人单位时间能配送的食物总质量为p2,配送时间为t2
过程中已经出现部分居民表示食品供给不足,可以视作m1/m2>1,或者(n1*p1*t1)/(n2*p2*t2)>1,即疫情期间的配送总量小于日常配送总量
西安没有出现短时间内人口锐减的前提下(外流或死亡),d1=d2=D,但可配送食物量m1>m2,出现供给缺口,即d2>m2=n2*p2*t2
已知行业停摆只能通过动员国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来进行配送,暂定n1>=n2,万一人真得多得很呢,呵呵。普通市民日常应该也会自己买菜回家这种情况,严格地说也是物流环节的参与者,这个数量非常庞大且难以统计。
不过在理论上是否可以准确的动员出全市每一个平时会买菜回家的人参与配送,这一点个人没有搞过社会管理,存疑。故为了严谨,保留n1=n2的情况
已知动员的国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大部分非专业物流和商贸从业者,效率低于专业工人,即p1>p2
双方的工作时间暂估相同t1=t2
为了尽快把m2提升至m1水平,满足D=m1=m2
只有三个方案,提高工作人数n,提高人均工作能效p,延长工作时间t
又知工作人数n严重受到防疫政策限制,无法无限制提高,且工作时间最大值为24h。
故只能通过提高人均工作效能p来提高m
那么请问,是8个人带板车卸货的人均效率高,还是30个人排成一排的人均效率高?
如果还有人需要写公式才明白为什么要使用工具,杜绝人传人。我们也可以从每个小区分配的配送人员数量和配送完成时间成反比的角度,来论证使用工具提高单位个体工作量的合理性
最后奉上今日工地一语:科学管理是关键
即使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每接力一次,都会有接,搬,送等一系列动作,造成了能量的损耗和体力的浪费,远不如一个人提着送完全程,所以真希望是一场秀,起码说明脑子没问题。
这时候我就不得不赞美一下基层志愿者了,还是很听指挥的
当然不是,还是推车方便。
1,很多人贴出美国清理废墟,他们是人传人是因为废墟上不能推车。
2,有人说没车,然而附近到处都是车。
你们好歹学下古人,4500年前的古埃及人都知道用车推更方便。
是的,不过接力送菜组织者对于最优的理解和你不太一样,是KPI最高,正如同把循环判断之类的代码块拆分枚举出来效率低下可读性也差,但是在按照代码行数计算KPI的公司这就是最优写法。
在西安这类不发达的地方,不称职的管理者们是对上不对下负责的,因为他们的前途是由上司下达的业绩指标和对上司的忠诚度决定的,市民的评价和工作的实际成效对于他们的升贬去留并没有影响,市民只不过是他们升迁的资本,所以他们自然重视完成上司下达的业绩指标和向上司展示忠诚远超市民的利益和工作本身。而下达业绩指标的上司们在意的是可以吹嘘和证明自己功绩的宏大目标,实现了这些宏大目标他们就能稳固地位、获得升迁、扩张权利、加强社会资源控制力,并且满足自己的野心、享乐甚至只是面子。市民在这些宏大目标面前也只不过就是随时可以牺牲的代价罢和抢占道德制高点的幌子罢了,实现宏大目标所需的开支也不来自于他们的私人财产,所以他们也并不真正在意这些宏大目标的实际效益和实现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副作用。
为了展示自己已经上司指令执行到极致,显示为大局不惜一切代价的魄力,获得上司的赏识和升迁的资本,不称职的管理者们有几种办法获取KPI:就是上司规定的数据必须超额完成;必须要有可以宣传的大场面,实用与否不要紧,关键是规模要宏大,要容易具象地展示出来,所以一刀切自然是最符合要求的;还有必须让下属和市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并挖掘为大局牺牲自我的感人事迹,自愿与否不要紧,合理与否也不要紧,反正英雄的帽子一扣你就不得不自愿。使用接力的方式送菜规模就足够宏大,就比和商超物流外卖平台合作利用其成熟的配送管道制定高效的配送方案来得更为具像和容易宣传报道,所以自然就是最优的了。
放个摄像头,全网24小时直播。他们能坚持这样传2个小时算我输。
当然了,前提是菜够传2小时。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这就是答案。
以前也是部队的,看有些人拿部队抗灾人力接龙说事。既然你拿部队说事,那我也拿部队效率说你,别这时候讲军民不一样。
我怀疑有些人是不是觉得我们都是有车放着车不用全靠人力?能用车用车,缺车或者车上不去再靠人才是常态。别的不说我们大灶每天几百人吃饭,都是派几个人去营房股借手推车去领菜的,放着车不用几十个人靠手拿菜领导骂不死你。就算传菜也是推车停炊事班大门口台阶那再传。
当年08年抗击长沙冰冻雨雪灾害我有战友参与了,最开始市内路面和机场地面结冰物资不好送,甚至运物资飞机降落了就不能起飞了。那时候啥都缺没办法也是靠人力接力搬物资。但部队紧急开路,冰挡除冰,车挡挪车,紧急调配大车小车,从只能人力接力从飞机上往下卸物资,到后来的板车,推车装卸。而除冰铲雪从铁锹铁镐,到推雪板再到后面的吹雪机,推雪车,一切都为抗灾准备,一切都为抗灾让步。一步一步解放人力,逐步把市区让给机械和当地协助铲雪民众。把更多人力分到车到不了的山路,小巷,村庄,压塌的房屋,厂房这些真正需要人力运输的地方。那时候恨不得把教室黑板,门板,废铁皮子拆下来用绳子拽着当雪橇运东西,而14年后却有人说人传人效率更好?还是在市区?
有些人说老小区路窄有乱停的车挡着大车进不去,小区内砖石路小车跑不了,你.们.觉.的.这.现.象.就.西.安.有?路面不好车轮子受不了,那又如何?当年长沙冰冻雨雪灾害铲冰坏了多少把锹和镐?运送物资压坏了多少辆推车?怕损失抗什么灾?你们防疫服和口罩不花钱?至于当年结冰加厚积雪的路况导致车卡在路中央跑动不了的情况更是不少,甚至包括有些后来运送物资的车,怎么办?推走!甚至推着车跑几公里的都有,能出几十人传菜不能出几十人推车?
1月15号追加
看了评论区才发现,我真就低估西安的神操作了。
我实在想不通把菜批发市场和大宗超市一刀切了什么思路。不管抗灾抗疫,在调集市外物资前不是先整合市内资源吗?
还有医院……真就无话可说。
一人一车的情况下,小推车效率高。
五人一车的情况下,小推车效率高。
十人一车的情况下,接力的效率高。
二十人一车的情况下,接力效率高。
三十人一车的情况下,接力效率高。
人力和车力谁的覆盖率高谁的效率就高。
(分割线)
效率问题,首先志愿者是人不是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热心的群众,最多就是管一顿饭,如果是工作,你可以讲效率,干的不好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但这是志愿服务。
其次接力运菜的方式,这个方式是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劳动,且保证最累和最轻松的岗位可以随时调换的方式。其他所有方式都不能保证劳动的公平性,如果连志愿活动都有开后门镀金,那么以后谁还参与志愿服务?
最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也只是参与劳动和劳动分配,团委下达任务,由负责人(就近)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把活干完就是最高标准。
人在西安隔离,做过分菜志愿者,有图为证
视频里这种情况可能出于种种原因,车开不过去。
我们分菜的时候是车开到每栋小区楼下,但是最后几米还是要靠人链。一开始也没有人链,都是一人提两袋菜放在单元门口,蚂蚁搬家。但是后来渐渐地自发变成了人链,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至于说什么平板车,购物车,我只能说这是标准的何不食肉糜。
-----------------------------分割线-----------------------------
本来不想解释这么多,这位晋惠帝实在太降智,关于平板车的事贴在这吧
所有嘲讽的人,他们都以最优化的情况考虑,也就是说,他们时间很充裕,队员都很轻松。甚至手边就有足够的平板车。不用花时间去找。
而实际上,楼上几百人都等着分菜,且眼巴巴就看到蔬菜就堆在大门口,手边没有合适运输工具。下面几十个志愿者无所事事,都在等着你的命令
你是指挥官你又该怎么做?
你能确定,有限时间里,能找到运输工具?
你根本不可能把这次工作成败,放在合适运输工具上,最可靠的就是用人力搬运。
而人力搬运,最省力的就是接力传递。
这是一切以最快让住户们分到菜为前提条件。
有车子不用才是最傻,问题在于真有这样车子吗?
我这个回答不看我原文都没事,请大家刷到了务必要看评论区,他们有“理论”,有“经验”,有“计算”。他们眼里干点活就是工地扛水泥,走平坦水泥路还要算一份“运自己”的额外大消耗。你就知道很多人已经和我们不一样了,他们估计快递都从不自己拿,垃圾都从不自己扔了,也就明白为什么西安能诞生接力送菜,并且引以光荣的拍摄宣传。
其实但凡干过点活就知道
比如50米距离50个人卸100袋货,每人2袋来回一次50米,绝对比50个人每人转接100次轻松得多的多的多。
除非你是50米5人卸100袋,才可能接力,但主要接力截点也是在明显高体力消耗的点,比如上下车的点,有上下坡度门槛的点等等,而不是5个人均分距离,你不可能让车上的人和下面4个人平均距离,然后他不停上车下车。
那为什么会诞生人浪这种“更累”的传递方式呢?因为有很多特殊环境让来回50米比转接100次更累,比如抗洪抢险,每一脚踩在淤泥里,此时走一步就比转接一次消耗大的多了。
那为什么在平地,而且有推车等工具的情况下,还有制作手杖的人让人接力传递,而不是哪怕每人拎一袋绕圈走传递呢?
因为第一那样不好看
第二从不干活的人觉得你只要脚几乎站在原地,你就不累了啊
我们先假设车确实只能停在那,多走一米都不行,因为很难想象会有人蠢到不知道让车开近点。
人力传送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这种操作适合崎岖的山地、上楼,外加人力资源极度过剩且廉价的情况。
但从实际生产中,满足了后者,即“人力资源极度过剩且廉价”,在平地同样可以进行接力传菜。
而在正常的工业国,尤其是中国这样当之无愧的超级工业大国,在一国工业增加值是后面八个国家总和的地方,在一个大城市的腹地搞接力传菜,这不是什么感动中国,而是丢人丢大了。
因为哪怕10个人接力,都不如一台合适的手推车效率高,而且用车更省劲。
比如像下图这种小车,物流、搬家公司之类跟送货相关的大多都会随车准备一个,只要路面是平的,少量人力即可完成大量货物运输工作。
哪怕说西安现在缺手推车,以当前中国的工业生产力,几天之内给西安一个小区配两个都不成问题。
但他们就是放着工业不用,非得靠人力浪……
这种场面,仿佛来到了人类工业文明洼地的非洲。
主管这件事的领导,应该是从小生活富裕,脱离生产劳动,严重缺乏生活、工作常识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他们甚至还把工作失误当荣誉拍成视频宣传,幻想感动一下中国。
最终的结果就是浪费了人力、拖垮了效率,还被大家嘲笑。
以前秘鲁网友总嘲讽黑叔叔懒惰,板砖人传人,今天送菜送到自己头上来了。接下来便是“这样效率高”,“防疫效果好”等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说实话这种运输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观赏性高,拍出来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效果。同屏出现人数多,没别的。
那末,接力送菜真的合理吗?
借用某个答主的图片,一堆人在大路上,用来回走动的方式传递一袋物资,红圈是当地居民开的电动车。
不在小区内不满足近距离,连摩托都能开不满足没有交通工具。既不是上楼,也不是泥土路。怎么看都是平板车更好。
即使事实是自己发出来的也可以罔顾事实,不得不说当代秘鲁网友的政治敏感性太高了。
假设接下来防疫人员推出小推车在泥土路上运物资,这些人又会开始讨论接力是因为一开始推车不够,现在够了当然用推车。
你说去超市借推车,老板会不给吗?
很多网友都说自己只拿过一次菜,除去他们是50w的可能性,很大可能就是这种效率极高的传菜方式导致的。
这当然不是作秀,很多网友理解能力欠佳,做给你看,你算老几?这是发公众号向上交差用的。
友情链接
----(铁路微机房两天通宵战flash降版本)----
众所周知,发明车的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
当一城几乎封城、根本不需要考虑交通风险问题的时候,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相关单位从各种地方借调一些运货平板车、超市购物车呢?
相关的“最后一公里运输工具”,稍微大点的超市里都能找到平板车,这玩意是物流货运卸货到仓库时候用的。至于购物车——现在都封了城了哪来的顾客,调用购物车到小区里用作物资运输,有这么难吗?
在我的设想里,社区发现有运力不足的问题,就该跟相关部门报告申请协调。如今封城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运输工具不够用的情况。连这点协调能力都没有,傻了吧唧浪费人力,我只能说又一次证明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尸位素餐。
非要累死志愿者,扯犊子淡呢。
法国神剧《解放军在巴黎》中的名场面居然在我大西安成为现实,西安的公共管理人员真他娘的是天才,集全市之力导演了一出现实荒诞喜剧,娱乐了全国14亿人,震撼了全球,建议给西安市领导颁发各种国际大奖,什么奥斯卡戛纳金熊金鸡百花各来一打!
小学的时候经常给班主任和代课老师搬蜂窝煤,有一次全班男生就突发奇想拍成一列这样传送带式搬运,结果本来半个小时就能搬完的愣是用了一个小时还没完,中间还各种碰撞,摔碎好几个,最后还是老老实实一人一摞的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