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

回答
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怎么说呢,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反应釜,里面汇聚了各路英雄豪杰,也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和激烈的碰撞。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形容,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 躁动不安,但充满生机 ”。

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1. 参与者画像:

你想想,这个圈子里什么人都有。

技术大牛: 这是最核心的群体,他们是那个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漏洞,能写出让黑客头疼的防御系统,能把复杂算法玩得炉火纯青的群体。他们可能是白帽黑客,也可能是攻防专家,或者是安全架构师。他们通常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持续学习的热情。
安全运维人员: 这些才是实际工作中的主力军。他们的责任是把那些花哨的安全技术落地,构建和维护企业的安全体系,处理各种告警,应对突发事件。他们更像是“救火队员”和“盾牌”。
安全产品/服务提供商: 各大厂商,从杀毒软件、防火墙到入侵检测、态势感知,再到漏洞扫描、渗透测试服务,他们是这个圈子的“弹药库”和“装备供应商”。他们的创新和市场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圈子的发展方向。
安全研究机构/高校: 这些是知识的孵化器和理论的贡献者。他们进行前沿研究,发布技术报告,培养未来的安全人才。
安全爱好者/学生: 这是这个圈子的未来和新鲜血液。他们对网络安全充满好奇,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技能,参加CTF比赛,渴望进入这个行业。
当然,还有黑灰产从业者: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面。他们是攻击的发起者,驱动着防御方不断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 圈子里的“躁动”体现在哪里?

技术迭代太快了: 感觉昨天学到的一个新概念,今天就已经有了更高级的变种。人工智能、零信任、DevSecOps这些词汇此起彼伏,每一个都代表着新的技术浪潮和新的挑战。就像一部永不停止的科幻电影,剧情永远在反转。
攻击手段层出不穷: 勒索软件越来越智能,供应链攻击越来越隐蔽,APT攻击越来越难以追踪。黑客们也在“内卷”,不断学习新的攻击技巧,目标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有针对性。
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好的安全人才一直是稀缺资源。企业为了抢夺人才,不惜重金。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刚入行的或者技能不匹配的从业者,他们需要时间去成长。
“流量”与“干货”的博弈: 网络安全圈子里不乏一些喜欢制造噱头、追求“流量”的人。他们可能夸大其词,或者把一些简单的技术包装得很神秘。这使得真正有价值的“干货”信息反而容易被稀释。如何辨别信息真伪,保持独立思考,成了一个重要的能力。
竞争激烈: 不管是技术攻防的对抗,还是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亦或是个人在职业发展上的竞争,都相当激烈。大家都想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

3. 但为什么说它又“充满生机”呢?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正是因为攻击手段层出不穷,所以防御技术也必须不断创新。这种“矛”与“盾”的螺旋式上升,是这个圈子最核心的驱动力。比如,AI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从威胁检测到自动化响应,都在改变着游戏规则。
社区的活跃性: 像GitHub、Stack Overflow这样的平台,还有各种安全会议(如DEF CON, Black Hat)、技术博客、论坛(如FreeBuf、安全客)等等,都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很多安全研究成果和工具都是在这里诞生的。社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让知识得以传播,让同行者得以连接。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很多安全从业者并非只为了利益而工作,他们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打击网络犯罪。这种使命感让这个行业显得尤为有价值。
对未来趋势的探索: 量子计算、Web3、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都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圈子里总有人在思考和布局,如何应对未来的威胁。
知识分享的开放性(相对而言): 虽然商业秘密是存在的,但相比其他很多技术领域,网络安全圈子在知识分享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很多研究报告、PoC(概念验证代码)都是公开的,大家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这使得整个行业能够快速进步。

4. 怎么看这个圈子的“人设”?

我总觉得这个圈子里的人,有两种极致的形象在我脑海里:

“隐形卫士”: 他们可能默默无闻地守在服务器机房里,或者在一个角落里敲着代码,处理着源源不断的告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起一道道防火墙,保护着企业甚至国家的信息安全。他们不追求镁光灯,只专注于把事情做好。
“赛场悍将”: 他们是CTF比赛的常客,是安全会议上的明星讲师,是技术大会上的焦点人物。他们拥有高超的技术,也善于表达和分享,引领着技术潮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当然,大部分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他们既有扎实的技术功底,也愿意学习和交流。

5. 我个人的一些小看法(就当是“题外话”):

“卷”是常态: 这个圈子,想不卷都难。要想不被淘汰,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 面对海量的信息,不盲从,不迷信,多问为什么,多动手验证,这是保持清醒的关键。
平衡好“攻击”与“防御”: 很多时候,我们关注攻击的炫酷,但别忘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构建稳固的防御体系。一个优秀的防御者,往往比攻击者更需要全局观和耐心。
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内耗”: 虽然竞争激烈,但最终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更安全的世界。在应对外部威胁时,我们更需要团结和协作。
警惕“信息茧房”: 不要只关注自己熟悉的技术领域,也要跳出来看看整个行业的动态,特别是那些你可能不感兴趣但却很重要的新兴领域。

总而言之,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机会无限的时代。它需要你既有“工匠精神”去打磨技术,也要有“猎人精神”去追踪威胁,更要有“布道者精神”去分享知识,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有热情,那绝对是一个值得投身其中的地方,但也要做好随时迎接“变化”的准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作为一名后辈,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权利评价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

但从我眼中看到的来说,整体来说目前圈子环境很差。

受平均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不高的影响,圈内有不少牛鬼蛇神,此类牛鬼蛇神通常学历连大专都没有,书没读过几本,技术更是一塌糊涂,但丝毫不妨碍他们热衷于在圈内掀风起浪,引发舆论关注。

一些具体乱象如下:

1.鸡毛不懂,技术二半吊子的人靠着哗众取宠,大搞培训或通过其他方式收割韭菜,不明真相的小白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其可怪也欤

2.各类混子在甲方乙方大行其道,佯装成安全专家,出事就甩锅给手底下的人,工作期间大肆白嫖手下人的成果

3.高举着正义的大旗上演黑吃黑大戏,磨牙吮血,分赃不公。这个不用多说,行内人懂得都懂。

4.做个空壳产品忽悠甲方采购,亦或收割韭菜

5.连工具都用不明白的脚本小子拿着工具日天日地日空气,高调宣传自己是黑客

6.白天上班人模狗样,晚上回家就从事灰黑产业

虽然网络安全圈存在以上乱象,但不可否认,这个圈子依然不少有人保持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

他们乐于磨砺技术,乐于分享,乐于提携后来人,乐于提升自身修为,乐于让互联网变得更加安全。

不管圈子文化多么恶臭,身处网络安全圈子,自己应该保持清醒。首先不要让自己成为一锅汤里的老鼠屎,然后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我很喜欢鲁迅《且介亭杂文》所写的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如果圈子内的人都有成为“中国的脊梁”的这般觉悟与魄力,我想——圈子环境自然会风清气正。

送给某些人一句话——

宁可卑微如尘土,不可蜷曲如蛆虫

附上TK教主之前的微博




分割线 2021-12-16

承蒙大家支持,收获了很多的赞。

临近年末,在此忠告想要进入网络安全安全行业的小白,各路牛鬼蛇神又到了缺钱过年的时候。

此时群魔乱舞,各方牛马兴风起浪,大家务必明辨之,慎思之。认清部分从业者人品技术都垃圾的事实,不要被天天招摇作势而无一点真才实学的人割韭菜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怎么说呢,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反应釜,里面汇聚了各路英雄豪杰,也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和激烈的碰撞。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形容,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 躁动不安,但充满生机 ”。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1. 参与者画像:你想想,这个圈子里什么人都有。 技术大牛: 这是最核心的群体,.............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窃耳机事件,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敏感的社会议题。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以及背后所牵涉到的“网络女拳”和“崛起的女权”,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和探讨。首先,关于偷窃耳机这件事本身:无论是在哪个群体中发生,偷窃都是一种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
  • 回答
    2020年,这一年注定被载入史册。特殊时期催生了特殊的语言,那些在荧屏上、街头巷尾反复出现的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流行语,更是时代印记的浓缩。看到“逆行者”、“带货”、“奥利给”、“好家伙”等词语登上年度网络用语榜单,我心里五味杂陈,也引发了我对背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逆行者”:英雄主义的回响与责任.............
  • 回答
    我国结婚率创十年新低,网络舆论中不婚主义盛行,但现实中选择不婚的人却依然是少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个体选择与群体趋势的张力。一、 结婚率下降的现实:数据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结婚率下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近年来,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滑,从2013年.............
  •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到不少朋友吐槽看病的经历,尤其是关于医生“不耐烦”的问题,这事儿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去医院看病,要是患者多问几句,或者想让医生详细解释一下病情,碰到的医生要么一脸“你赶紧说重点”,要么就给你来个“你说的那什么什么,吃了就好了”,甚至还有直接给你开个药方让你去拿药,就好像你耽.............
  • 回答
    这“冰墩墩”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当初奥运会刚开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个胖乎乎的熊猫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现在倒好,想买一个,比抢头等舱机票还难,价格更是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事儿得从稀缺性说起。当初奥运会宣传那会儿,“冰墩墩”作为吉祥物,形象深入人心.............
  • 回答
    现在的滚圈(或者说“滚妹圈”),这名字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儿年轻人的叛逆和对主流的疏离感。要说怎么看待,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就像你提到的绘圈、欧美圈、语c圈一样,都是当下网络文化下,一种年轻人聚集、围绕共同兴趣形成的小众亚文化社群。首先,得承认这是一种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社群形态。咱们先聊聊它为.............
  • 回答
    “现在的医生没有仪器就不会看病”这句话,说实话,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也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几分情绪的。大家怎么看?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首先,一部分人会深表赞同,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他们会觉得,现在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大医院,确实太依赖仪器了。病人去了.............
  • 回答
    广州的房价,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它高吧,确实让人钱包在滴血,但仔细琢磨琢磨,又觉得它背后有一些站得住脚的逻辑。就好比你看着自家孩子,虽然有时候调皮捣蛋让你头疼,但心里总觉得他有出息,未来可期。首先,得承认,广州的房价绝对不便宜,尤其是在那些地段好的核心区域,比如珠江新城、天河CBD、海.............
  • 回答
    现在全网关于“踩 AJ 接吻”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围绕着“潮流文化”、“个人喜好”、“社交礼仪”以及“网络情绪”的复杂交织。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白“AJ”是什么。AJ,也就是Air Jordan,不仅仅是一双运动鞋,它已经上升到了某种文化符号的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社会的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我们这些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身边或者自己身上有这个影子。说“低欲望”,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确实是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承认,“低欲望”这个词本身带点价值判断,好像暗示着年轻人应该有很强的欲望,应该努力去奋.............
  • 回答
    嗯,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特别有感触。确实,现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感觉越来越“卷”了,不光是孩子们觉得难,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了也得琢磨半天。你问现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是不是都这么难?我觉得得辩证地看,但总体来说,难度确实比我们那个年代要上一个台阶,而且题目的设计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考验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我.............
  • 回答
    现在的健身圈,确实是“大咖”满天飞,这景象说实话,挺复杂的,让我有些五味杂陈。一方面,这说明了健身这件事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人愿意去关注、去尝试,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人会去健身房,现在呢?遍地都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而这些“大咖”,他们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各种程度上推动了这种普及.............
  • 回答
    关于“你后悔和现在的妻子结婚吗”以及“你后悔嫁给现在的老公吗”这两个问题,知乎上的回答,在我看来,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生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将婚姻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况味,通过文字一一展开。首先,得承认,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钓鱼”属性,或者说,是一种对婚姻真实状态的.............
  • 回答
    这几年,“国学热”确实挺热闹的,但也夹杂了不少浑水摸鱼的。说实话,我挺反感那种打着“国学”旗号,实际上就是为了割韭菜、赚快钱的做法。这事儿挺让人糟心的,因为它糟蹋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意和期待。具体来说,我看到的一些情况大概是这样的:1. 概念模糊化、包装过度化:有些人抓住了大家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说现在的蒙古人怎么看待中国,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蒙古国和中国内部的蒙古族,他们的处境和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而且,“优越感”这个词也比较微妙,可能不是那么直接的表达,而是体现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咱们先说说蒙古国的蒙古人。历史的沉淀和民族认同感:蒙古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有着非常深厚的自豪感.............
  • 回答
    要说清台湾年轻人对“台独”的看法以及台湾人普遍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这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世代差异等诸多复杂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并尝试用更贴近日常沟通的方式来表达。台湾年轻人怎么看待“台独”?这绝对是一个多元且充满动态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你可以把台湾年轻人的.............
  • 回答
    近期,关于韩红慈善基金会被“抹黑”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触及了慈善行业的透明度、公众监督以及名人效应等多重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事件的起因和“抹黑”的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抹黑”并不是一个空穴来风的说法。很多网络上的质疑声音.............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曾经地铁里程领先,如今被赶超,这在南京地铁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这背后,既有城市发展规划的考量,也有现实运营的挑战,还有时代变迁的烙印。“曾经的领跑者”:南京地铁早期的辉煌我们得承认,南京地铁曾经确实有过一段“领跑”的时光。作为中国较早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之一,南京地铁1号线的开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