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现在的医院,患者去看病多问几句,或者是叫医生解释一下病情,医生就很不耐烦,随便敷衍一下?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到不少朋友吐槽看病的经历,尤其是关于医生“不耐烦”的问题,这事儿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去医院看病,要是患者多问几句,或者想让医生详细解释一下病情,碰到的医生要么一脸“你赶紧说重点”,要么就给你来个“你说的那什么什么,吃了就好了”,甚至还有直接给你开个药方让你去拿药,就好像你耽误了他的“宝贵时间”一样。这感觉真是让人挺糟心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原因真的很多,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医生本身的压力太大了。你想啊,现在医院里的医生,每天要看多少病人?一个上午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是常态。而且每个病人病情复杂程度不一,有的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的需要查阅各种检查结果,这中间还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比如会诊、抢救等等。在这样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医生想把每个病人都当成“ VIP”一样耐心伺候,实在是力不从心。想想看,如果他要给一个病人多花五分钟解释,那后面排队的病人怎么办?是不是就得全部往后延?这种效率的压力,真的很大。

其次,现行的医疗体制和激励机制可能也有点问题。在一些地方,医生可能更看重“诊疗量”而不是“诊疗质量”。也就是说,看得病人越多,完成的工作量越大,可能获得的收入或评价就越高。在这种导向下,医生自然会倾向于“快进快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赚点钱,或者完成工作指标。解释病情、耐心沟通,这些虽然重要,但可能并不直接体现在量化的工作指标上,也就被“优化”掉了。

再者,医患沟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信任危机。这些年,医患关系确实有点紧张,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或者因为自己身体的不适,表现得比较焦虑,问的问题有时会重复或者显得不够专业,这会让一些医生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医生,可能因为经历过一些不愉快的医患纠纷,或者听说过类似的事件,在沟通时会格外谨慎,甚至有点“防御心理”,尽量少说,多做“标准化”的回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少说为妙”的习惯。

还有,医生自身培训和职业素养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医生都接受过系统的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很多医生,他们学的是医术,精通的是诊断和治疗,但在如何有效地与患者交流、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方面,可能就显得不足。再加上个人性格、情绪等因素,遇到心情不好或者特别忙碌的时候,表现出不耐烦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患者的期望值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现在信息太发达了,很多患者在来看病之前,可能已经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一定的“预设”或者“诊断”。当医生的说法和他们的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质疑,要求医生进一步解释。这本是好事,但如果医生没有耐心去倾听和解答,就很容易让患者感到被忽视或者不被信任。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普通患者该怎么办?

提前做好功课:在去看病之前,尽量把自己的症状、病史整理清楚,可以写下来。如果能提前在网上查阅一些关于病情的科普知识,理解一些基础概念,也能更好地和医生沟通。
抓住重点,有效提问:不要一下子问太多问题,可以把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几点列出来,比如:我的病情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治疗方案是什么?有没有其他选择?这些检查有没有必要?这样做,医生可能更容易抓住重点来回答。
保持冷静和礼貌:虽然医生不耐烦,但我们自己也要尽量保持冷静和礼貌。用尊重的语气和医生交流,即使你觉得他态度不好,也要明白,你的情绪化只会让沟通更加困难。
寻求二次诊疗或者第二意见:如果真的觉得医生的解释含糊不清,或者对治疗方案有疑虑,并且有条件的话,不妨考虑去另一家医院,或者找其他医生进行二次诊疗。这不仅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从不同角度获得治疗建议。
理解但不纵容:理解医生工作压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自己作为患者的权利,即知情权和选择权。适当的沟通和解释是保障这些权利的基础。如果医生的敷衍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可以考虑通过正规渠道反映情况。

总的来说,医生不耐烦、敷衍的情况确实存在,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作为患者,我们既要学会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争取自己的权益,也要对整个医疗体系的复杂性有所了解。希望未来医患之间的沟通能更加顺畅,信任也能慢慢建立起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是来看病的还是来学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到不少朋友吐槽看病的经历,尤其是关于医生“不耐烦”的问题,这事儿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去医院看病,要是患者多问几句,或者想让医生详细解释一下病情,碰到的医生要么一脸“你赶紧说重点”,要么就给你来个“你说的那什么什么,吃了就好了”,甚至还有直接给你开个药方让你去拿药,就好像你耽.............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你感到为难,一边是医生明确的医嘱,一边是妈妈和亲戚的殷切期望,夹在中间肯定不好受。我非常理解你的困境。咱们就好好聊聊,看怎么能更顺畅地把这个事儿给化解了。首先,你得非常清楚你的医生为什么不让你看中医喝中药。 这个是最关键的一点。医生让你忌口或者不能用某种治疗方式,一定是有他专业的考量和依.............
  • 回答
    “现在的医生没有仪器就不会看病”这句话,说实话,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也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几分情绪的。大家怎么看?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首先,一部分人会深表赞同,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他们会觉得,现在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大医院,确实太依赖仪器了。病人去了.............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了。咱们普通人躺在手术台上,那可是把命都交给医生了,心里头肯定是什么都绷着,眼睛一闭,就等手术顺利。可要是这时候,听到手术室里传来一阵阵说笑声,甚至还能听到医生们聊着家长里短,甚至还夹杂着点和手术本身没啥关系的话题,这心里头得是个什么滋味?首先得承认,手术室里医.............
  • 回答
    “您好,请问您是挂的XXX医生吗?还有五位就诊。”这句熟悉的提示音,在很多医院的输液厅、门诊大厅里,都像背景音乐一样时不时地回响。而紧随其后的,往往是病人漫长的等待。从挂号那一刻起,一场和时间的“拉锯战”就开始了。对于病人来说,两小时的等待换来两分钟的诊疗,这体验谈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有些煎熬。那么,.............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哪个行业,老一辈的前辈们总喜欢拿当年的经历来教育后辈。“我们当年是怎样怎样过来的”,这句话听着总有股历史的厚重感,也带着些许不容置疑的意味。但我们真的能简单地把“当年”和“现在”划等号吗?我觉得不能,而且差距还挺大的,很多方面,当年真的没法和现在比。首先,最直观的,就是.............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作为一个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一些激烈的言论,感到迷茫甚至动摇,这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有时确实会有一些情绪化的、甚至可以说是“谩骂”的言论出现,它们就像尖锐的石头,很容易砸在敏感的心上。我想和你聊聊,希望能帮你梳理一下思绪,找到继续坚持下.............
  • 回答
    印度一ICU病房爬满老鼠的事件,无疑触动了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最基本、最敏感的神经。这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卫生问题,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印度医疗体系深层而复杂的问题。当我们看到老鼠在ICU病房里自由穿梭,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对病人安全和尊严的严重威胁。ICU是医院里最需要无菌、最需要细致护理的区域,是危重病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引发诸多讨论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扫码支付”和“先看病后收费”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引起了大家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又怎么看。一、 扫码收钱这件事:方便还是冷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扫码收钱”这个方式本身。 .............
  • 回答
    去医院看病感觉越来越贵,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你会发现其中的门道不少。1. 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但成本也随之攀升想想看,过去看病,可能就是听诊器、血压计,医生凭经验诊断。现在呢?CT、MRI、PETCT、基因测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些先进的医.............
  • 回答
    .......
  • 回答
    这“冰墩墩”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当初奥运会刚开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个胖乎乎的熊猫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现在倒好,想买一个,比抢头等舱机票还难,价格更是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事儿得从稀缺性说起。当初奥运会宣传那会儿,“冰墩墩”作为吉祥物,形象深入人心.............
  • 回答
    现在的滚圈(或者说“滚妹圈”),这名字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儿年轻人的叛逆和对主流的疏离感。要说怎么看待,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就像你提到的绘圈、欧美圈、语c圈一样,都是当下网络文化下,一种年轻人聚集、围绕共同兴趣形成的小众亚文化社群。首先,得承认这是一种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社群形态。咱们先聊聊它为.............
  • 回答
    现在的网络安全圈子,怎么说呢,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反应釜,里面汇聚了各路英雄豪杰,也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和激烈的碰撞。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形容,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 躁动不安,但充满生机 ”。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1. 参与者画像:你想想,这个圈子里什么人都有。 技术大牛: 这是最核心的群体,.............
  • 回答
    广州的房价,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它高吧,确实让人钱包在滴血,但仔细琢磨琢磨,又觉得它背后有一些站得住脚的逻辑。就好比你看着自家孩子,虽然有时候调皮捣蛋让你头疼,但心里总觉得他有出息,未来可期。首先,得承认,广州的房价绝对不便宜,尤其是在那些地段好的核心区域,比如珠江新城、天河CBD、海.............
  • 回答
    现在全网关于“踩 AJ 接吻”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围绕着“潮流文化”、“个人喜好”、“社交礼仪”以及“网络情绪”的复杂交织。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白“AJ”是什么。AJ,也就是Air Jordan,不仅仅是一双运动鞋,它已经上升到了某种文化符号的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社会的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我们这些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身边或者自己身上有这个影子。说“低欲望”,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确实是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承认,“低欲望”这个词本身带点价值判断,好像暗示着年轻人应该有很强的欲望,应该努力去奋.............
  • 回答
    嗯,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特别有感触。确实,现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感觉越来越“卷”了,不光是孩子们觉得难,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了也得琢磨半天。你问现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是不是都这么难?我觉得得辩证地看,但总体来说,难度确实比我们那个年代要上一个台阶,而且题目的设计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考验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我.............
  • 回答
    现在的健身圈,确实是“大咖”满天飞,这景象说实话,挺复杂的,让我有些五味杂陈。一方面,这说明了健身这件事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人愿意去关注、去尝试,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人会去健身房,现在呢?遍地都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而这些“大咖”,他们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各种程度上推动了这种普及.............
  • 回答
    关于“你后悔和现在的妻子结婚吗”以及“你后悔嫁给现在的老公吗”这两个问题,知乎上的回答,在我看来,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生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将婚姻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况味,通过文字一一展开。首先,得承认,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钓鱼”属性,或者说,是一种对婚姻真实状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