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特尔是否隐瞒实力,为了保留竞争对手?

回答
关于英特尔是否“隐瞒实力,为了保留竞争对手”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科技界常常被讨论的话题,而且往往伴随着一些阴谋论的色彩。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耸人听闻的猜测,回归到英特尔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实际市场环境、技术挑战以及商业策略上来。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隐瞒实力”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以证明的指控。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家公司真的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却刻意隐藏,这不仅违反了商业上的竞争逻辑,而且在实践中也非常难以做到。任何技术进步,尤其是像芯片制造这样涉及庞大研发团队和供应链的领域,都很难做到滴水不漏。

然而,我们可以从英特尔过去的一些行为和市场表现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以及这些猜测在多大程度上站得住脚。

1. 英特尔的“挤牙膏”论与市场周期

长期以来,英特尔被一些消费者和评论家贴上了“挤牙膏”的标签,意思是他们每年推出的新一代处理器性能提升幅度不大,远不如早期的飞跃式进步。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释为英特尔在应对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迭代的平衡。

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个人电脑市场趋于饱和,消费者对性能提升的感知变得不那么敏感。一个比上一代快10%的CPU,对于日常办公和娱乐来说,很多时候难以察觉。英特尔可能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次大幅度的技术飞跃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而巨额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线改造风险却很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稳步推进,以确保良率、稳定性和成本控制。
技术成熟度与摩尔定律的挑战: 摩尔定律的不断加速需要巨大的技术创新。当制程工艺进入到更小的纳米级别,晶体管的密度、功耗、散热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英特尔在推进先进工艺(如10nm、7nm)时遭遇了重大挫折,导致其产品发布周期拉长,性能提升放缓。这并非是“刻意保留实力”,而是技术突破的难度本身在增加。
保留一定的技术储备,以应对未来的竞争: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证实的点。理论上,任何领先的技术公司都会有其“路线图”和潜在的技术储备。英特尔可能确实有一些尚未公开或尚未投入商业化的技术,但这更多是为了保持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应对未来的竞争对手(如AMD、高通等),而不是为了“保留给竞争对手”而故意不发布。如果某个技术真的能带来颠覆性的市场优势,而英特尔却死活不推,那么它就失去了在当下市场中获利的最佳时机。

2. AMD的复兴与英特尔的市场地位

“隐瞒实力”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与AMD的复兴紧密相关。在2010年代中期之前,AMD在CPU市场几乎节节败退,英特尔凭借其Core系列处理器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这段时期,英特尔的市场策略相对保守,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来自AMD的强大威胁。

缺乏强力竞争对手时的策略: 当一家公司在市场上没有强劲对手时,它往往会降低创新的紧迫感,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巩固现有优势和提高利润率上。这并不是说英特尔故意藏匿技术,而是市场竞争的压力减小了其快速迭代的动力。
AMD Zen架构的突破: 当AMD推出Ryzen处理器,凭借其多核心架构和Zen微架构的优异表现,成功挑战了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地位时,英特尔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才促使英特尔不得不加速其产品更新,并开始更加积极地宣传其技术优势。
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 AMD的崛起,直接导致了英特尔在部分市场份额的下滑。如果英特尔真的有能力在早期就拿出比AMD更强的产品,而只是为了“保留实力”而等到AMD发力后才拿出来,这在商业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这样会白白让出宝贵的市场份额和潜在的利润。

3. “保留实力以不打垮竞争对手”的逻辑分析

从经济学和商业策略的角度来看,“为了不打垮竞争对手而保留实力”是一种非常反直觉的逻辑。

最大化利润: 公司的首要目标通常是最大化股东利益,也就是利润。如果英特尔拥有能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能带来更高的性能或更低的功耗,那么尽早推出并占领市场,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稳固的市场地位。故意推迟发布,就等于放弃了这些潜在的利润。
技术迭代的风险: 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是一个极其烧钱且风险极高的过程。一项新技术可能需要多年的研发和巨额的投资才能实现商业化。如果英特尔有能力但故意不使用,这反而意味着他们将这些高风险的投资束之高阁,这不符合任何一家理性公司的商业行为。
市场饱和与技术壁垒: 尽管英特尔在某些领域可能领先,但整体市场对于“足够好”的产品需求是存在的。过度领先,反而可能让消费者觉得产品升级的必要性降低,从而影响整体销量。但这种“过度领先”的度很难把握,而且“不打垮对手”也并非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来衡量。

结论:

综合来看,英特尔被指责“隐瞒实力以保留竞争对手”更多的是一种对市场现象的解读,而非事实的定论。

“挤牙膏”的说法,更多源于其在推进先进工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以及在缺乏强大对手时市场竞争驱动力减弱的客观事实。 这是一种在技术迭代、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之间权衡的结果。
在AMD崛起之前,英特尔市场地位稳固,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思进取”的可能性,但这种状态并非源于“刻意保留实力以不打垮对手”,而是因为失去了迫使他们全力以赴的外部压力。
在技术领域,真正的“实力”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很难被彻底地、长期地隐藏。 技术的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努力追赶。英特尔的策略更多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基于自身的研发能力、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来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与其说英特尔“隐瞒实力”,不如说它是在一个复杂的商业和技术环境中,以一种相对保守但追求稳定盈利的方式运行,直到外部竞争的压力迫使其进行更积极的变革。 而AMD的成功,恰恰是打破了英特尔长期以来的舒适区,迫使其更加聚焦于创新和市场竞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帖前下意识看了一些发帖时间,是2020年不是2016年。

首先,如果这个问题是2016年提出的,可以这么说,当时intel已经有在msdt平台上取消超频选择的预案(kaby-lake-x那两个坑货就是如此),结果被AMD打了个措手不及。

结果,2017年intel不得不把原定放在hedt(类似kaby-lake-x)的6核下放到msdt,hedt那里不得不将hcc(对应之前的mcc)下放,结果导致7920x~7980x晚了一个多季度才上市。与此同时把之前预定叫7740hq,7840hq的CPU紧急降压,做成8250u和8550u。

2018年,intel放出9900k和9000系hedt,后者全面升级hcc核心,lcc彻底淘汰,当年AMD只是出了zen+,修正了之前一些小bug。并在2018年发布了2970wx(24核)和2990wx(32核),但由于受限于内存带宽访问,实际应用起来还有一些问题。intel这边拿出了压箱底的w-3175x(28核xeon直接下放)。

2019年,amd这边发布了zen2,12核,16核在msdt首次登场,intel只在年底放出了笑话一般的10980xe,结果不到24h即被3960x,3970x暴打。

2020年,ces上a家发布了3990x,64c128t的怪兽。3月份intel放出了skylake系最后的倔强10900k,结果q4即被zen3反杀,自家的rkl却跳票到2021年3月以后,让一众i粉纷纷归隐。

intel的14nm已经从2015年持续至今(如果算上brw的core m,那就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结果还要持续到2021年,10nm憋出了icl和tgl,前者ipc提高不少但主频死活超不过4g,后者把能耗比扔掉一边终于超频到4.7G,但ipc提升不大。这样icl的残血版(缓存削减)的rkl凶多吉少,而且由于14nm晶体管密度不给力,rkl已经缩回8核,明显是为了单线程性能一条路走到黑。

顺便说一句,2020年intel两次股票大跌,之前被炒成理财的iu也纷纷暴跌,估计i粉们没钱去给intel护盘了(之前囤iu的小贷都快还不上了)。

因而,intel不是给对手留机会,而是躺着太久已经站不起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英特尔是否“隐瞒实力,为了保留竞争对手”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科技界常常被讨论的话题,而且往往伴随着一些阴谋论的色彩。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耸人听闻的猜测,回归到英特尔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实际市场环境、技术挑战以及商业策略上来。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隐瞒实力”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以证明的.............
  • 回答
    英特尔进军独立显卡市场,很多人会拿它和AMD当年的处境类比,担心它会重蹈覆辙,陷入“两线作战”的劣势。这个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英特尔的CPU业务一直是其绝对核心,而独立显卡则是全新战场,两边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精力。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AMD当年“两线作战”的困境,以及英特尔目前面临的优势.............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误解了。固态硬盘(SSD)绝对不是只有三星和英特尔才能用,它们只是其中两个非常有名的品牌。市面上有很多品牌都在生产和销售SSD,而且不少产品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三星和英特尔的 SSD 更具性价比或有特色。让我给你详细说说,免得你被某些单一品牌的光环误导了。为什么三星和英特尔.............
  • 回答
    是的,如果英特尔一直以“挤牙膏”的方式研发 CPU,CPU 的性能很有可能会进入一段显著的停滞期。这里的“挤牙膏”是比喻英特尔过去那种更新缓慢、性能提升幅度微小的产品迭代策略。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什么是“挤牙膏”?“挤牙膏”这种说法通常用来形容英特尔在某些时期 CP.............
  • 回答
    关于网传英特尔处理器国行涨价 20% 以上的传闻:真假难辨,背后原因值得深思近期,科技圈内流传着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英特尔(Intel)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处理器产品将迎来大幅涨价,幅度可能高达 20% 以上。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消费者和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这则传闻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
  • 回答
    关于苹果M1 Pro和Max芯片对英特尔下一代芯片研发方向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促使英特尔加大性能提升的力度,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首先,苹果M1系列芯片,尤其是Pro和Max版本,它们的出现确实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在PC领域。在此之前,英特尔长期占据着高性.............
  • 回答
    英特尔锐炫:搅动沉寂已久的高性能独立显卡市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独立显卡市场几乎是NVIDIA和AMD两强争霸的格局,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的选择极为有限。而英特尔此次推出的全新高性能显卡产品品牌——“英特尔锐炫”(Intel Arc),无疑是为这个相对沉寂的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有点意思,也透着一股子大浪淘沙的劲儿。苹果、亚马逊纷纷下场自研芯片,现在连微软也加入了这场“造芯”大戏,而英特尔这边,市值说没就没,直接蒸发了850亿,这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自研芯片,是不是要成为新的行业标配了?为什么巨头们都盯上了自研芯片?这背后其.............
  • 回答
    微软(Microsoft)和英特尔(Intel)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处理器(如x86架构)的开发中有着长期且深度的协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还涉及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以确保系统性能、兼容性和功能的持续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种协作机制: 一、历史背景与技术协同.............
  • 回答
    茅台市值是英特尔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两个公司市值的简单对比,更折射出当前全球经济、消费文化、科技发展以及投资理念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分析:一、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模式对比: 贵州茅台: 核心业务: 高端白酒的生产与销售。其.............
  • 回答
    咱们聊聊现在英特尔最厉害的CPU,到底有多少个“脑子”在工作,是不是脑子越多就越牛?还有,这些脑子多了,电量是不是也吃得更凶?我给你掰扯开了讲。现在英特尔最顶尖的CPU,有多少个“脑子”?说到英特尔最牛的CPU,现在得看他们的酷睿 Ultra 系列(特别是用于笔记本的)以及酷睿 i9 系列(特别是用.............
  • 回答
    要说谁最有可能“干掉”英特尔,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谁能打过谁”的问题。英特尔就像一座移动的巨山,它的体量、技术积累、生态系统以及深厚的市场根基,让任何一个竞争对手想要把它推翻,都得拿出压箱底的功夫,而且还得是持续不断、极具战略性的功夫。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扮演这个“推土机”角色的,我觉得是 AMD。你可.............
  • 回答
    关于联想 Thinkbook 14+/16+ 系列为何未能通过英特尔 EVO 认证,这确实是不少用户和潜在消费者关心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未通过 EVO 认证并不直接等同于产品存在“缺陷”。EVO 认证是英特尔为了推广其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平台而设定的一套相当严格的认证标准,旨在确保用户在续航、响应速度.............
  • 回答
    英特尔的“最大竞争对手”这个问题,其实就像在问一块巨石最大的挑战者是谁一样——它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当下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具体节点。但如果要挑出一个最常被提及、也最能与英特尔在核心业务上正面交锋的对手,那AMD(超微半导体公司)绝对是那个最响亮的名字。要理解AMD对英特尔构成的挑战,我们需要深.............
  • 回答
    英特尔超能云终端,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有些科技感,而且“终端”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的电脑设备。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台PC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PC”。PC,也就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最初的定义是能够供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区别于大型机。它通常包含.............
  • 回答
    关于英特尔(Intel)为何在先进工艺节点上进展相对缓慢,甚至一度被戏称为“挤牙膏”,而超威半导体(AMD)则凭借其先进的制程工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是否存在英特尔为了给AMD发展机会的战略考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同时也非常复杂的问题。结论先行:我认为英特尔没有“故意”给AMD发展机会。 这是一.............
  • 回答
    这两句话的表述方式有点问题,我们先来梳理一下: “英特尔点二缓” 和 “AMD点三缓” 这种说法不规范,通常我们说的是二级缓存(L2 Cache)和三级缓存(L3 Cache)。 英特尔 的一些处理器,比如高端的酷睿i9系列,其L2缓存容量是比较大的,但如果和你对比的是AMD的顶级产.............
  • 回答
    英特尔在14nm制程上遇到的延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供应链、竞争、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技术挑战:从10nm到14nm的过渡 制程节点的复杂性: 14nm是英特尔从10nm向更先进制程(如7nm)过渡的关键节点。10nm在2015年推出后,英特尔因技术路线选择.............
  • 回答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据称是英特尔内部的CPU产品路线图,这份路线图泄露的内容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提到的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研发出在性能上超越苹果自家芯片的新一代CPU产品线。这个消息无疑给长期以来在PC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英特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给正势如破竹的苹果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
  • 回答
    英特尔最近公布的新芯片计划,无疑在整个行业掀起了一阵波澜,特别是对于其老对手 AMD 来说,这可能预示着一场重塑竞争格局的重大转变。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深入剖析。首先,英特尔在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可以说是这场潜在命运改变的核心驱动力。长期以来,AMD 在桌面和服务器 CPU 领域,凭借其 Z.............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