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没搞清楚俄罗斯的真正的态度,我的意思不是中文网上写的毛子如何如何强横,也不是西方媒体上的报道,是拉夫罗夫和普京自己说过的话。
拉夫罗夫表态非常清楚:俄罗斯是赞同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北约原则,也是赞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权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寻求安全的。
不但如此,拉夫罗夫还把这两条交到了欧安组织成员国审议了。
然后北约直接拒绝了,而且还正式提到了一个论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证只存在于北约成员国。
也就是说,如果北约想要保证乌克兰安全,太简单了,和俄罗斯达成一个安全协议就可以了。
是北约不愿意达成协议,不是俄罗斯不愿意达成协议。
前段时间BBC以及一帮西方媒体一直在说俄罗斯在部署中程核导弹,抨击俄罗斯企图挑起战争。
而实际上只要看一下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所说的就很清楚,俄罗斯为什么要部署核导弹?是因为北约在欧洲部署中程核导弹。
看到问题出在那吗?
北约是希望北约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并且俄罗斯不应该做任何反抗。
美国和北约,这一轮对俄罗斯施压,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重启欧洲部署中程核导弹,而且逼迫俄罗斯不得反抗。
具体动作就是:
第一步,宣传俄罗斯计划打乌克兰政府,背地重启核武计划。
美国首先造谣,污蔑俄罗斯准备侵略西乌克兰,破坏现状。俄罗斯说我没说打呀,你不搞我就行了,我没说打呀。
同时,英国媒体爆出,美国最迟已经在11月初,重建了位于德国的第56炮兵司令部。这个部门就是冷战时期潘兴中程战略核导弹的管理机构。具备了实际部署核武器的基础。
第二步,鼓动周边国家挑逗俄罗斯。鼓动乌克兰强硬,施压北溪二号,鼓动波罗的海国家,不断挑战俄罗斯。可能立陶宛主动挑衅我们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制裁立陶宛,美国利用立陶宛分化欧洲,同时因为俄罗斯支持我们,利用立陶宛的处境逼迫欧洲一起对俄罗斯强硬。
撺掇俄罗斯周边国家对俄罗斯挑衅,希望俄罗斯犯错,给北约找到动手理由。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这时候已经是事实合并了。
第三步,抹黑俄罗斯要开战。普京约拜登谈天然气,拜登突然直接转移话题,说俄罗斯不准打乌克兰,把天然气的事情遮盖了,宣传俄罗斯准备侵略西乌克兰,随后新闻就爆出来说俄罗斯计划一周拿下基辅,其实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没有这样的军事能力。
普京和拜登谈完以后,发现拜登搞俄罗斯,已经箭在弦上,马上过来找我们,回顾合作展望未来,深化战略合作和协同,我们同意更加支持俄罗斯,俄罗斯也强调了继续支持我们。
第四步,北约渲染俄罗斯打乌克兰,向乌克兰派军。乌克兰国内配合,风已经吹起来了,事已经挑起来了。乌克兰国家领导中很多人不是乌克兰人,而是美国人,政府已经实质上被美国人控制。
美国国民警卫队一个旅的一些部队,部署乌克兰,乌克兰给国民发枪。感觉美国故意派驻轻步兵进入,基本上没有重武器,乌克兰武装平民,是想碰瓷,挑起事端,造成伤亡,制造对俄冲突的借口。
接下来,俄罗斯会很难。
如果直接和美国冲突,俄罗斯挡不住的。输了从此以后刀架在脖子上了。
如果不冲突怂了,中程核导弹部署了,枪架在窗户上了,情况差不多。
想要赢比较难,美国人不布置中程核武器不会罢手,而且已经做好了主动制造摩擦冲突的准备。人造黑锅俄罗斯,烧乌克兰炮灰,为美国战略服务。
而且,现在欧洲的态度正在转向。
以前第一条路是这样的,德法一样不要逼俄罗斯太甚,加大能源供给,和平相处,暂时不折腾,但是俄罗斯的能源价格还是要尽量低一些才行啊。
现在第二条路是这样的,美国成功分化了欧洲,德国也换人了,美国和东欧的路线是继续往死里整俄罗斯。俄罗斯整个半死,会更加有求于西欧,能源价格还是可以下来。反正各种通道都建好了,俄罗斯一旦被整惨了,没牙没爪的毛熊听话就走东欧线,大家都收过路费,要毛熊没有慘到家,就继续走波罗的海,反正那时候毛熊肯定降价。
两条路都能走,而且欧洲正在转向第二条路径。
如果美国搞赢了俄罗斯,部署了中程核导弹,下一步美国就敢继续开始搞朝鲜,搞台湾,在东亚部署中程核导弹。
为什么美国非要如此?
因为美国是打过冷战的,现在整个美国已经掉头转向了,全面转向和中俄对抗,计划重回冷战时代。冷战时代最具威慑力的,目前缺这个板块的,就是中程导弹了。
短板补齐了,冷战威慑的支撑点,就构筑起来了。
冷战的时候,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中导,威慑了苏联。苏联在古巴部署中导反制,产生了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没能威慑到美国。这样美国冷战赢得了先手。
现在,美国又希望在乌克兰复制当年土耳其的威慑,在东亚复制当年古巴的胜利。美国人理解的双赢嘛,就是赢两遍,同时建立对中俄的战略威慑优势。
幕後的真相是這樣的:Zelenskiy治下的烏克蘭,因爲沒有無限印錢的選項,在過去幾年面臨政治、經濟、社會的持續惡化,已經被迫把反對黨關起來(西方媒體當然完全無視),然而還是眼看著要全面崩盤,剩下唯一可抓的稻草是對東烏用兵,希望憑藉軍事勝利來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今年三四月間,他就已經準備動手,結果Putin立刻陳兵邊境;當時Biden政權剛上臺,還處於狀況外,趕緊叫停,只有英美外宣體系出面聲援,渲染俄國“準備侵略”。
過了半年,國際上出現能源短缺危機,Putin手裏的能源牌更加强勢,烏克蘭内部的經濟和社會壓力也更大,眼看著Zelenskiy很可能拖不過這個冬天。所有的跡象顯示,在過去兩三個月,他和美國的國安外交情報和宣傳體系達成共識,計劃要在明年初(冬奧可能曾經是個被優先選擇的節點)用兵,所以雖然俄軍並沒有大幅調動(上次事件緩和之後,俄軍把重裝備留在邊境附近,部隊回歸原駐地,原本就可以很快反應,不必在前綫等待),英美媒體開始無中生有、反復報導俄國的“侵略”計劃和動作。
因爲軍事上早就準備完善,Putin現在可以簡單在外交上做出絕對强硬的警告,甚至要求北約簽約保證不再擴張。這當然不可能被接受;Putin的用意,在於提醒Biden政權裏的那些白左蠢蛋,他們手裏根本無牌可打。而他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絕對戰略優勢,正是自2014年之後,根據己方利害考慮,主動選擇脫鈎方向的成果。現在不但俄國的銀行金融業完全不懼被踢出SWIFT系統,能源業有中國作爲替代顧客,高科技和軍工產業轉向東亞零件供應商,甚至連農業都徹底獨立重建;這都是忍受了幾年極大痛苦才換得的長遠利益,也是我所倡議的針對性、選擇性脫鈎戰略的最佳示範。王孟源 於 2021/12/08 07:25回覆
俄罗斯可以考虑放上合组织部队进入乌克兰进行维和。
未来战局可能会发展成如下状况: 有一些地方俄罗斯没有控制住,还面临复杂的战场形势;但有一些地方俄罗斯已经基本控制住。上合组织就可以安排到后面这种地方。然后俄罗斯的力量可以从后面这个地方抽出来集中于前一类地方。
上合组织可以安排四支队伍去: 中国军队,中亚斯坦国的军队,巴基斯坦军队和印度军队。如果中国和巴基斯坦都去了而印度不去,恐怕政治面子上印度过不去这关。一旦印度去了。那他们事实上就起到了肉盾的作用。美国要折腾什么事情都要担心误伤印度从而影响所谓美澳日印四国联盟的问题。巴基斯坦去除了刺激印度人也去之外,还有一个代表穆斯林世界的作用。后续很多中东国家如果要以某种方式介入,可能以巴基斯坦维和部队作为通道。中亚斯坦国去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他们作为前苏联国家和乌克兰有一些熟人关系之类的。
这四支队伍一起去的话,不出意外主导权就是在中国军队手里的。中国军队可以做好维和工作,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需要暗中做一些更深的介入。比如可以运送一些敏感设备到乌克兰和北约搞一搞暗中较劲,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测试机会,也客观上能够削弱俄罗斯承受的军事压力。
此外,根据战况的变化中国还可以加大或者减少维和部队的数量。只要中国的军队在那里,即使纯粹维和,本身就是对北约的大威慑。
北约会不会因此而对中国增大制裁,这个是可能的,但中国也应该将此理解为一个机会。中国不是有人担心攻打台湾时被制裁吗(我倒是不担心)?俄罗斯这次受到制裁就是一次测试,中国去维和也是一次。
等乌克兰事件尘埃落定了,上合组织维和部队也不用急着撤走,可以摇身一变化为生产建设兵团,一边维和一边协助恢复重建,再呆上个十年八年。
这件事做好了示范,以后还可以到世界其他地方实行类似模式。
俄国流血打下来的地盘凭什么就这么交给上合组织?这就是考验俄国的统战意志了。是,俄国完全可以吃独食。但如果上合组织军队如上所述去了,那俄国未来闪击波罗的海三国的把握可以大大提高。
中国会不会战略定力高到不愿意去?有可能。但即使这样俄国也应该三顾茅庐式地诚恳邀请。这是尊重中国战略地位和感恩中国国际站位的大礼节。
没什么可看待的,倦了累了。
乌克兰局势紧张难道怪俄罗斯吗?你北约把手伸进人家怀里,就差乱摸了,这个时候,正常国家有个应激的反应不正常吗?
美国跑到南海就可以,中国过个海峡就要被叫唤丫霸。
美国,学会了他夕日老爹的手法,离岸平衡嘛。
搅吧,迟早把自己搅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