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你指的是豆瓣上一些组里传“B站当年为了从A站挖人介绍15岁Coser”这些吗?
有一嗦一,论社会热点的战斗力,豆瓣吊打B站,甚至能压过知乎一头。
B站老用户巴不得内谁死,懒得开麦。剩下那些热衷表达的年轻用户,在互联网战斗力上还停留在三字经层面;而知乎,长篇大论骂得让自己很舒服,但路人看了直接裂开。
只有豆瓣,沉淀了当年天涯猫扑各路BBS的上古战斗记忆,热爱音乐电影的文青们又夹杂了大量传媒从业者。人肉言论、挖掘账号、比对身份、关联暴论、对口举报,全链条专精。
当豆瓣的爆料帖出街时,基本已经是一篇深度调查新闻稿了。真不真不要紧,那“说服力”确实拍得人脑袋发晕。
很多组里的标题,新媒体运营不干个三年写不出来。
豆瓣B站之间的气场不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虽然豆瓣B站的具体用户性别比例很难找,不过凭感觉也猜得出是“女豆瓣、男B站”。而且就有主导地位的KOL而言,确实。
由于鲜明的文艺及影视娱乐氛围,豆瓣的主导KOL妥妥以女性为主;至于B站,游戏+舞蹈区+二次元强烈的媚宅属性,自然是男性。
是,我知道B站也有很多女性KOL。但想明白一个关键运营问题就好:这个平台主要取悦哪个性别?
在这个根本用户属性的区别下,一部分豆瓣用户看B站明显越看越不顺眼。
也正常啦,因为B站对女性的言论,真的不算友好。
我说的不是各路lsp私下交流的收藏夹视频,我说的是那些正儿八经练瑜伽和试穿高跟鞋的女性Up主们。她们的视频评论区里,基本上都是“冲了”、“打开浏览器”、“prpr”这种。
这么说吧:我自己发条擦边球想法,来一群同道在想法下各种暗语,这可以;别人小姑娘发条稍微性感点的自拍想法,一群人在她想法的评论区里各种暗语,这不可以。
以前B站还就是舞蹈区稍微猛一点。这两年B站也整算法推荐,对各种暴露内容的搬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运营引导下,整个平台感觉“B站看片指日可待”。
看着满屏的黄色(字体颜色兼内容)弹幕,B站女性用户和女性Up主的观感自然越来越差。
另一边,豆瓣也在女权化。
甭管真女权假女权,豆瓣确实是一个女性意识高昂的互联网平台。面对B站确实大量存在的对女性不友好言论,豆瓣不少用户的怒气值也到了一个门槛。
然后Lex这事,炸了。
基于对信息选择权利的尊重,我反对下架无职转生,但我完全赞成很多豆瓣用户对该作品的评价:极度不尊重女性。
哎,日本动漫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是谁都有宫崎骏老爷子那种思想高度的。
因此口嗨无职转生的Lex,成了不少豆瓣用户心中的“B站良心”。
无职转生的下架,也被大量豆瓣用户视为一场女权斗争的胜利。
结果,Lex被叔叔调教了。
嚯。
现在豆瓣上,有的用户在逐家拷问和B站有合作关系的商家,尤其女性产品类。女性消费力吊打肥宅,这对商家来说真挺可怕的;
有的用户在勤奋举报,舞蹈区是首选,举报内容填“疑似未成年人进行公开软色情演出”就好啦;
有的用户在搜刮整理B站各大Up主的暴论和过失行为。有一嗦一,不难,因为和18岁以下搅在一起是当年B站的小特色;
暴论就更简单啦,想想B站之前有多少以“幼女”为核心话题的内容;
最后,你不是日本动漫吗?再打上个“太君”的标签。
简直快落。
豆瓣是不可能真搞垮B站的。体量差距摆在这,青少年的基本欲望摆在这。
不过,乐见其成。
毕竟哪个B站老用户不希望B站被冲一冲呢...
这个事的发展真是越来越魔幻了。
首先是对《无职转生》的无差别推送,导致这部具有浓重二次元向的动画片暴露在广大受众的审视之下,引发各社交平台的争议。
然后是B站动画区第一UP主蕾皇(LEX)在直播中火力全开,对《无职转生》及其辩护者(主要是B站基础用户)疯狂输出,彻底引爆舆论。本来,这些言论在一向以刻薄、嘴臭著称的他那儿只是常规操作。但意外的是,他将《无职转生》的价值观等同于底层幻想的说法彻底激怒了宅男们。他们敏锐地抓住了这句话在当下的不合时宜,而且陆续挖出更多他此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前赴后继地进行举报。最终,在巨大的压力面前,B站做出了暂时封禁LEX账号的决定。
但是你以为这出大戏到这里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最近两天,豆瓣鹅组、八组突然出现了许多号召抵制B站的帖子,有的还有直接说让大家转移到西瓜视频等同类竞品上,甚至有人发现自己喜欢的阿婆主在西瓜上都有同步视频,所以到西瓜视频一样也能看这些up主的视频。
就很神奇是不是?B站封B站UP主,这关豆瓣什么事?原来,蕾皇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据说曾经多次在各种场合为女权说过话(但是很多人又说恰恰相反)。于是,在女性为主的豆瓣各小组看来,此次封禁行为堪称一场典型的帼楠对于同情女性的男性进行的围剿。作为女性主场的豆瓣不应该袖手旁观。于是轰轰烈烈的抵制B站剧情就此上演,部分厂家甚至采取了行动。
到这里,整个事件已经从最初二次元世界观与主流世界观之间的冲突,最终演变成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冲突。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今日中国最最热闹的要素,比如阶级议题(点燃了宅男的怒火),性别议题(点燃了女性的怒火)不断加入,最后整出来这么一场你方唱罢我上场的超级大戏。
我一向是反对现在各种圈子内流行的举报之风的。理由很简单,频繁的举报,带来的将是整个行业空间的挤压。宅男们通过举报让秀优越感的蕾皇被封,可谓是得偿所愿。可是他们想过没有?最近还有另外一拨人,也想通过举报的方式让他们心爱的番剧下架?他们的理由也很正当,因为《无职转生》在主流社会的很多人看来,就是三观不正呀(前几天知乎热搜不就有这个题目吗)。没有宽松的环境,像二次元这样的亚文化是如何长时间生存下来的?而现在的情况是,争论的双方都在站定立场,都想通过引入某种仲裁权力指对方于死地,宅男对于蕾皇的抵制,豆瓣八组、鹅组对于小破站的抵制,都是如此。这无论如何称不上是良性的交锋,大概率的结果,只能是互相使绊子。
而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就是现在不同平台间的性别站队现象真的非常严重了。说起豆瓣你会想起女性;说起小破站你会想起男性。本来应该保护各方平等发声的平台,为了盈利目的,纷纷有意识地塑造属于自己的人设。现在说的很多的所谓社区氛围,其实就是目标用户的价值观、世界观所结成的的信息茧房。因为,只有旗帜鲜明,你才能吸引更多的同类人加入,从而快速壮大。
其实透过这件事情,大家都可能已经发现到,网络世界的尽头就是巨头的盛宴,但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做一个游牧者。
一开始,她们举报B站歧视女性的时候我没说话
后来,他们举报豆瓣思想极端的时候我也没说话
再后来,他们举报微博歧视男性的时候我也没说话
再再后来,他们举报小红书纸醉金迷都时候我也没说话……
到最后,B站、豆瓣、微博、小红书都被整改了……
以后谁也不许骂男人辱女人,散布极端言论了……
直到此时,我哭了……
因为互联网终于尼玛干净了。
再也不用看一帮现实中支支吾吾唯唯诺诺的“男屌女屌”,在网上畅想如何用一百种方式 *对方全家了
第一句“草泥马”也许还有讨论意义
天天看一帮男女互骂一万句“草泥马”真的就是浪费中国发电量了
要我说
本质上可能也是中国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的缺失
一帮本来应该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辅导的人
只能在网上通过互相问候祖宗来得到暂时的心理解脱
“秽语症”就是病,不是立场
快点吧,都毁灭了吧,以后大家只能用学习强国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整个事件最令人悲痛的地方是:All is business。
某人为了讨好客群,导致“口出狂言”;
某站因为商业合同内容,导致某人被封禁,乃至被告;
某群体为了让某人能够继续活跃,采用激进的手段来展现出来他们的抵抗,而维护他的本质,也是为了“消费”;
某些商家借着这个风潮,开始了他们的公关营销活动。
你看,全是生意。
我不反对生意、商业,我本身的工作也与这些息息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也与商业高强度关联。
但是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上,我认为只要有商业参与,整个讨论就变味了。
最后,变成了全民互害环节。
我喜欢“表达”这个词,因为这个词表现出来一种状态——“达”,到了就行,点到为止。
可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过于激进的表达,又有多少能到达对面呢?
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希望——
别把动画当枪使。
任何过度上升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抵制是因为【大量侮辱女性内容】
太好笑了,微博、豆瓣、公众号包括知乎
哪个体量大的内容平台没有类似内容。抵制请精确打击,精准到个人。上升平台也太好笑了吧。
B站在视频领域里,就是比较良心的平台。没有视频前摇广告就是NB。不知道背后哪个资本要搞破站哦。
真搞笑。
核交换拼的不是火力密度,而是容错率,比的不是谁先把对方炸干净,而是谁先撑不住。
因此我向来不主张总体格局更集中,中心化程度更高的一方把宝压在核交换上,更不应主动挑起核大战,因为这并不明智。
实际上,眼下国内的两性矛盾相关话题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分热衷于这一话题的人而言,这种危险近乎于肉眼可见,因为目前这一议题的主导方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想要以此话题为抓手,去界定,规范,乃至于控制一般社会实践的意图,且这种意图覆盖范围极广,野心极大,已经不限于引起公众讨论,制造媒体热点,而是直接干涉到一部分商业运作了,且干涉手法粗暴蛮横,体现出明显的要求人人表态,个个过关的架势。
这是极其危险的。
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我国历朝历代对于有人试图构建一套平行于公权力的社会秩序向来是极为忌惮的,特别是当这种平行的社会秩序试图插手一般社会实践,乃至于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规则时,这几乎是对公权力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地位的严重挑战,所以自古以来,结党都是死罪。
而目前性别议题的炒作者及其拥趸,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团体和组织化倾向,且在多次公众热点议题中展示了较强的行动能力,裹挟的从属人员规模不小,对部分社会实践造成了有效干扰,乃至于界定了一部分商业实践,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规范。
目前这方面的影响规模尚且不大,范围和深度也比较有限,但公众观感极为不佳,舆论热度长期高涨不退,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
两性议题的炒作者实际上是非常缺乏现实根基的,而且中心化程度极高,基于两性矛盾的炒作和延伸是他们唯一的共识,且多方观感极差,如果还不及时悬崖勒马,引发公权力入局清场,届时怕是要真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早些停手,对所有人都好。
也就是这几天过年春节的时候,视频网站B站被微博女权围攻了,理由是说B站有侮辱女性的内容。
如下:
然后一群微博女权,就拿着这些“证据”一个个品牌商去询问,你为什么不和B站划清界限?
如果品牌方不愿意听微博女权去的,去和B站划清界限,就被微博女权一顿集火,最终被迫道歉。
这种行为真的很过分,因为人家客服就是一个打工的,真正决定一个品牌和谁合作是老板决定的。
你在这里给客服发这种内容,任何客服最终忍无可忍说了句不客气的话,然后马上就如获至宝,发微博集火,让品牌方难看。
最终逼品牌方道歉和惩罚客服,这种行为真的是非常龌龊。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了元气森林的客服上。
这个事吧,非常的讽刺,微博上的女权去举报B站有性别歧视的内容,这就好比汪精卫指责岳飞是汉奸一样搞笑。
因为如果有了解中国互联网平台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微博才是中国最大的性别歧视平台。
如果你去微博上搜索两个关键词:蝈蝻、金针菇、吊子等等不堪入目的词,会吓傻你。
因为微博的性别歧视之严重,已经到了不会称呼中国男人是中国男人了,而是一律称呼为:蝈蝻。
微博长期放纵各种极端女权在微博上恶意挑起男女对立,来吸引流量。结果最反过来指责B站性别歧视?这完全就是搞笑嘛。
女权本来是个褒义词,但是这几年在中文互联网逐渐成为一个贬义词,微博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一大堆极端仇视中国男性的极端分子,长期在微博上打着女权的旗号煽动,微博从来都是不管的。
再来说微博举报B站的问题,歧视女性方面的内容问题。
首先任何平台都会问题内容,但是我们要分清楚,这是平台倾向,还是个人问题?
B站有极少数的违规内容,也是UP主个人的问题,B站平台是没有鼓励这种风气的,所以很明显不是平台责任。
但是微博的仇恨言论之多,处罚之轻,就很明显是平台鼓励仇恨内容,属于平台责任重大。
具体如涉黄问题,其实哪一个平台没有违法分子发这些内容呢?都有。
大部分平台都有,也都在封杀,只是绝对不可能封完,但是你可以通过频率来感觉到平台对这些内容的态度。
总体来说,知乎和B站,相比来说是中国互联网生态最理性的平台之一。
B站总体来说,这些内容是很少的。微博揪着一个问题内容,就扣帽子B站性别歧视,这就好比让子弹飞里面那段情节,黄四郎的手下硬说六子吃了二碗粉,六子最后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饭,把肚子剥开给大家看而死了。
任何一个平台,你如果拼命去找,都可以找到涉黄内容。然后按照微博女权的套路,几十个营销号一起转发,形成看起来是民意的舆论攻势,让品牌方和B站划清界限,不划清界限就是歧视女性。
这和黄四郎手下的方法有什么区别?踩着一个点,看起来是在讨公道,其实只是想整人而已。
对熟悉互联网平台的我来说,我也很容易去挖出微博平台上的违规内容,是不是也可以发动水军,去搞一场群众运动,去逼品牌方和微博划清界限?
咬住对方一个小问题,然后就发动群众开始轮流,最后逼着各方站队,亮明立场,划清界限,这是什么时代的方法?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这种方法,在美国现在是越来越多,一旦发现对方有政治不正确的地方,就重拳出击,然后就可以让对方闭嘴,无法陈述真正的社会问题。
其实这个事,也是拜登上台的一个预告,公知和反华势力们又会回来了。
令人玩味的是,在b站被围攻的当天,美国大使馆发了这样一个联动的微博。
在新年最开始,就来了这样一幕,也许这正是在提醒我们,那熟悉的配方又回来了,狗粮又续上了。
毕竟b站是号称青春版学习强国,在B站公知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是爱国内容居多的平台,自然会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怎么说呢?只能说无限的回念川普,我不知道他能不能让美国重新伟大,但是他确实可以让中国舆论场的公知,全部灰飞烟灭,希望川普四年后还能杀回来,给美国纠错。
这个事吧,只能说把B站的用户全部恶心的一遍,让男性更加厌恶女权,让性别和睦更困难。这个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整人的方式,永远不可能达成真正的性别平等,只会让对方琢磨怎么反过来举报你。
当任何一个打着道德旗号的运动,目的是逼死对方的时候,你就不是在最求平等了,而是在发起征战,最终对方也只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击你,我已经看见有些男性,在知乎琢磨怎么举报微博了。
是不是一定要发展成为,最后相互举报,集体进入1984?还是自发的。
他们不是不知道六子究竟吃了几碗粉,他们只是想逼六子剥开肚子而已。
追求平等,不能发展到失去人性。
文章来源公众号 每日怡见 : 拜登上台后,微博女权开始围攻B站
1.文化包容性的构建,靠的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冲突废墟后的妥协。2.女权主义真不是生意,人家是有组织的、赔本的反华团体,是货真价实的主义。
你举报男性向边缘文化产品(后宫/深宅/软色情),给自己看不顺眼的圈子拆家。
我就举报女性向边缘文化产品(耽美/欧美圈/clu*house),什么豆瓣微博,什么破产姐妹、动物狂想曲,歧视亚裔宣扬接盘。clu*house满屋拳师,各种带路阴谋反华路线图都公开讨论了,有人举报那是一举报一个准。
最后一片废墟看无可看,站在文艺作品的荒原上,然后才能觉醒文化多样性。
在第一步,对方扔赵弹你不回扔,那结局只能是对方变成主流文化,男性向边缘文化被彻底打入地下无法翻身。
更何况人家女权主义者是真的主义,不是生意。系统性打压男性文化生存空间,夺取话语权,进而影响决策,夺取经济权利,人家都是有组织有路线图的。
文化战线的状况是敌方攻入本土,而我们除了保守主义男性这个铁堡垒,其他地方毫无还手之力,女权主义者扮演的就是伪军的角色。
怀疑女权成色的直接去外网,或者去一线城市的女性沙龙听听。女权就是反华团体,其核心纲领就是通过生殖变现献媚于强势民族/强势阶级,为此不惜撕咬同民族同阶级男性,而且是下死手的那种,比皇军还狠的那种。
所以举报吧,打吧,不破不立,真看累了。
你们猜资本觉得谁会赢?
有个答案说:豆瓣肯定比不过B站根正苗红,真要冲的话,最后肯定是豆瓣冲没掉,甚至还提到女权背后有境外势力的影子。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个人觉得这种思维可能还是不理解东亚。
在日本的网络上,女性吐槽甚至仇视男性的言论也不少。可我说这些“辱男言论”背后甚至有执政党自民党在一定程度上的默许甚至支持,你们信吗?
在2019年12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中,日本位居第121位,创历史新低,在7个主流发达国家中排名最末。其中女性参政的落后尤其显著(144位),女议员在各国下议院中的世界平均比例为25.2%,而日本相当于下议院的众议院中女议员人数仅占10.1%,由此可见日本政治浓厚的男性色彩。
那么作为日本长期的执政党,自民党这个台面上非常男权的政治团体又为什么会在背地里支持女权呢?实际上这就是东亚文官高超的执政艺术。
如果日本民众是高度团结的铁板一块,不管出什么问题,民众都会怪到执政党头上。可如果日本的民众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后,是不是可以通过把矛盾引导转化日本的“人民内部矛盾”而让脏水尽量不要溅到自民党,或者少溅一些呢?
当今世界,男女平等逐渐深入人心,女权是世界潮流,以往男性主导的错误结构已经地动山摇。既然势不可挡,为何不为我所用?因此借着这股风潮让日本女性觉得很多矛盾不是自民党的领导有问题,而是日本传统男权思想积重难返,尽量让占民众人数一半的女性群体把矛头对准那些爹味十足的大叔岂不是挺好?
不过,自民党的干部,日本国会议员,日本的官僚里男性的比例非常高,鼓励女权会不会引火烧身?答案是一定的,但这对聪明的东亚文官来说,自然也有解决之道。比如把女权领袖请到自民党里,再主动发布一些推动男女平等的政策及口号,让选民们看到自民党里有女权的声音,在为女权呐喊不就好?例如安倍政府在内阁府设置男女共同参画局,制定《女性活躍推進法》,编立女性活躍担当大臣・内閣府特命担当大臣(男女共同参画)编制。党内从左到右各种派系都存,能给各种政治信仰的选民都找到政治认同本来就是自民党的看家本领。先让舆论把男女不平等问题搞起来成为社会焦点,再大力推行政策保护女性,反而可以让女性对自民党拥有好感,换个词就叫立靶自射。另外,大叔们看到自己被女性们指责,自然不爽就会更加保守,反正自民党里少不了让大叔们愿意投票的大男子主义保守之人。
对于日本来说,外事不决怪韩国;内事不决,老人男人大阪人都可以用来背锅。反正主流媒体的总编们经常跟文官在club里玩,让他们引导什么,就会写出什么。男男女女精力都去内斗,也就不会总盯着自民党不放。
B站风气有些问题,但不至于上升到上纲上线的高度。
现在很多擦边球视频越来越多,更有些女性up主也会被一些低素质弹幕和评论骚扰。在某些亚文化的语境里,这样的骚扰已经披上了“梗”的外皮,反抗这样的骚扰反而会被认为是一种玩不起。
我认为狼有狼道。食色性也,大家都有欲望有需求,但也要讲究个相互尊重。瑟琴网站还会搞个专门的女性专区、谁骚扰里面的女性会员直接封禁呢。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播放密码的存在……直说吧,卖才艺难出头,但是卖才艺的同时穿个低胸,那么播放量能加一个数量级,这一点也不夸张。我个人是不喜欢很多故意搞擦边球扭来扭去的舞蹈区up主的,那些粉丝数和播放量要说真是冲人家舞蹈跳得好,鬼才信,信的还都是瑟鬼。
但是放在这个问题里,不尊重女性的问题不至于上升到太高的高度。而放弃与b站合作,算是一种商业行为,给B站扣上太大的罪名来试图为自己背书,也没意思。
B站作为平台,固然有引导气氛的责任,更多的我觉得需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较为正确的风气态度,打从小时候就教育好部分孩子们,有欲望的话该如何释放化解。这就牵扯到学校和家庭关于性教育的问题了,这方面学校教育是缺失的。
中文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从AO3被封到现在,很多受众对见地不同的言论,仍然毫无半点克制和容忍。很多事件参与者的态度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丝毫不避讳自己运用检举权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更多基于党同伐异的报复。
所有人都有一致的观点水位,是非常不现实的。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用脚投票或者用有理有据地反驳即可,翻旧账是个极具破坏性的做法。
企业、公众人物乃至国际关系,这些都是复杂且丰满的存在——优秀的公司会有不堪的角落、传统盟友会有背地里的倾轧,公众人物也不是从小就成熟睿智。即使是马恩列斯,几十年的观点也不可能完全口径一致。
部分人现在的做法是,只要在某一事上的态度与其相左,就形成一种脸谱化的认知,一律上升到立场和动机层面,然后或要求割席,或滥用检举权翻旧账。
这是在追求正义吗、是在真的反对性别歧视吗?
恐怕不是,这是纯粹的情绪宣泄,对消除歧视毫无帮助。
性别不平等,作为今日诸多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之一,是必须要正视和直面的。
但性别不平等其实只是诸多“发展权不平等”的一种,也是阶级矛盾的一种体现。
比如这次事件中带头抵制B站的某微博用户的图片:
这上面的品牌,即使是欧莱雅的那种开架货,也是很多女性难以承受之重。这些人不在知乎上,也不在微博上,但她们同样是女性。
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高考然后996或者中学毕业直接进厂的女生,和一个出生在北京本地中产家庭、打卡英国下午茶的女生,你告诉我她们两个怎么谈“性别平等”?
所以任何脱离社会公平,而大谈性别平等的,实际都是无源之水,是小布尔乔亚的靡靡之音。
Feminism这个词的本来含义 ,是“平权”。追求的是让所有less-privileged的人,无论是因为种族、性别、残障、出身还是性取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性别,只是加剧部分人less-privileged的一种原因,而不是不平等本身。
并不是说,广泛存在甚至潜移默化的性别歧视,不值得被注意,而是“歧视女性”这顶大帽子的绝对政治正确性必须被解构。性别歧视必然要坚决反对,但在当我们声称反对性别歧视的时候,要明白真正在反对的是什么,不要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
我个人对B站模糊不清的审核机制、和评论区的低幼化倾向实际颇有微词,但还是得替B站说几句。
一个平台上架包含“性别歧视素材”的作品,和解读为该平台“宣扬”性别歧视,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否则国内所有UGC网站都得跟着一块枪毙。以素材取向来推断主观故意是非常荒谬的逻辑,比如BBC上映的《不列颠党卫军》,以纳粹德国占领英伦三岛为背景——能就此说这是在“宣扬纳粹”吗?
几张小画,不喜欢的话用脚投票就是,这其实是诸多社会问题中,最不需要我们担心的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一个作品被批判为“包含误导性价值观”,却仍有诸多爱好者,那到底是这部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们的社会为反智与反人类价值观,保留了肥沃土壤的问题?
只知道情绪亢奋地痛骂“睿站”和“蛆哩蛆哩”在我看来同样是人类反智行为的一种体现,不破除社会不平等的政治与经济土壤,骂得再狠也只能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只有一件事是值得抵制的,那就是把饭圈“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那一套荒谬的逻辑,带到舆论场和平权运动上。
以及这些宣布抵制B站的厂商。
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没在人事上搞过年龄、性别、婚育和户籍歧视、没利用性别差异和信息不对等收过智商税?一个个惺惺作态地同B站“割席”——“一窝子资本家,谁比谁高尚?”
下一步估计就是平台养兵,大声恭喜人类互联网社会终于进入了奴隶制时代!
10年前,如果一个男生被别人说渣男,他也许无地自容,甚至还说自己没谈过恋爱之类的。
10年后,如果一个男生被别人说渣男,他也许会有点高兴,因为至少看起来还有点吸引力,而不是千斤顶老实人。
这件事之后,侮辱女性已经成为不需要门槛的事情,你什么都不做都可以轻松达成。
B站这件事,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b站引进了一些本来就不该在这种大体量平台上播放的动漫,这种三观不正的作品一般在我看来应该是归类在一些神秘网站中的动漫卡通这一个目录中的。
那么无职转生的下架也是必然。然而,有意思的地方来了,微博已经不满足自己圈内产生的流量,看着b站正好有个热度在,赶紧扑上去。
看这种新闻抓的要点就在于,最后谁会直播带货,卖货?谁的网店名字会出现?
只要你能抓住这个点,你就能看清楚网上这种冲刺运动的规律。部分厂商宣布和b站停止合作,出名的不是b站,而是厂商。侮辱女性只是个借口,如果b站没有“侮辱女性”,厂商会更不爽,厂商要的就是b站侮辱女性,有这个话题在,厂商就可以以此反向营销。本来不出名的厂商,听说和b站停止合作,于是很多人溜去看那个厂商了,结果是b站被骂,厂商赚钱。
就如同我黄医湿去控诉b站侮辱我,只要b站看我一眼,b站就输了,我得到了流量。
微博袋鼠再这么玩下去,恐怕以后网络上的人都变成“侮辱女性”是正常人,不侮辱女性的都变成了法西斯。而且,“侮辱女性”的女性也会越来越多,而真正侮辱广大女性同胞,一口一个婚驴的那些人,会成为网络中唯一不“侮辱女性”的团体。
欢迎,大力欢迎,赶快抵制B站,一定要说到做到,饭juàn和拳师们,让我们这些二刺猿安心看个番罢。
叔叔我啊,这回真的生气了.jpg
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B站只是爱奇艺这样普通的视频网站,那无职的风波可能就跟国家队差不多。
但问题是B站是被党作为标杆的青少年文化宣传阵地,是呈现中国年轻一代精神面貌的门户,眼睛里是容不得沙子的。
很多只眼睛都盯着B站,很多人大代表的子女也都喜欢上b站,这里是后浪的聚集地,自然也会是前浪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尤其是B站引进的番剧属于平台自审,背后没有广电总局撑腰,出了问题上头是一定会发文整改,撇清责任的。
相反管虎为什么能那么硬气,被全网围攻照样拿下全球票房冠军?就是因为别人的电影被广电审了几年,可能不少大人物都做了批示才能放行。现在网上几个人嚷嚷几声就下架就反对的话,那广电的权威往哪搁?党对意识形态的解释权是必须牢牢抓在手里,所以八佰不仅不能批判,票房还得好看。
这次的无职风波继续烧下去,是极有可能撤销动漫番剧的平台自审权利的,B站同步追番极有可能变成历史。不要以为这不可能,想想当年日本的动画是怎么从电视台消失的,太阳底下无新事。
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不怕有新闻,就怕新闻连着看…
嗯,打拳永远是有用的,一会你慢慢看是什么用。
这种有对女员工性骚扰丑闻的公司主动选择离开…
B站方面除了说谢谢,还能说点什么好呢?
这种公司主动退出与B站的合作,代表了B站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有了实质性进展,胜过千言万语。
感谢你们携家带口的退出,于是b站更被看好了。
女性的消费能力是什么级别大家都明白。
资本市场这种态度,只能说明某群体代表不了女性。
不仅性别代表不了,连平台都代表不了呢。
啊?还有这等好事?
补充:
原问题是“如何看待部分豆瓣用户集体抵制并退出B站?”
下次拳师们打拳打什么公司请联系我一下,我全仓梭哈谢谢
这波自杀式营销就很离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