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疆因被美国列入了制裁名单而遭 Figma 冻结公司团队账户?

回答
大疆因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而遭 Figma 冻结公司团队账户,这一事件涉及地缘政治、科技产业、国际关系以及企业商业行为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一、 事件背景:大疆的“实体清单”经历与Figma的角色

大疆的“实体清单”困境: 大疆创新(DJI)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自2020年以来就一直处于美国政府的关注之下。2020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大疆列入了所谓的“实体清单”(Entity List)。这意味着美国公司被禁止向大疆出口技术和零部件,除非获得美国政府的特别许可。这一举措的官方理由通常与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有关,尽管大疆一直否认这些指控,并强调其产品的安全性。
Figma 作为设计工具的地位: Figma 是一款基于浏览器的协作式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设计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中。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实时协作、版本控制以及易用性。许多公司的产品设计、界面开发都高度依赖 Figma。
账户冻结的直接原因: 当美国政府将一个公司列入制裁名单时,位于美国的公司或使用美国技术/服务、遵循美国法律的公司,为了遵守美国法规,必须停止与被制裁公司的业务往来。Figma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尽管已被收购,但其运营和合规性仍受美国法律影响),在收到相关信息后,冻结大疆的团队账户,是其履行合规义务的一种直接反应。

二、 事件的影响与深层解读:

1. 对大疆运营的直接影响:
产品设计和研发的阻碍: 大疆的研发团队,尤其是在产品迭代和创新过程中,高度依赖 Figma 进行 UI/UX 设计。账户被冻结意味着设计团队无法访问其项目文件、无法进行协作、无法使用 Figma 的最新功能,这将直接影响新产品从概念到实现的进程,可能导致研发周期延长或创新受阻。
团队协作的效率降低: Figma 的核心优势在于协作。被冻结账户不仅是失去一个工具,更是破坏了团队的协作流程。设计、产品、工程等部门之间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沟通和传递设计稿,效率将大打折扣。
潜在的未来设计方向的 uncertainty: 如果大疆未来需要大规模调整其产品设计理念或界面风格,没有了 Figma 这个顺畅的工具,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 地缘政治压力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科技脱钩的现实: 这起事件是全球科技领域“脱钩”趋势的又一个具体体现。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和限制来削弱其认为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中国科技公司,而这些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会依赖全球化的工具和平台。一旦被列入制裁名单,这些依赖性就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供应链的延伸: 制裁不再仅仅局限于硬件零部件,已经延伸到了软件和设计工具等“无形”的“技术”环节。这表明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正在渗透到科技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
“合规”的强制性: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美国法律框架下运作的企业(如Figma)必须遵守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政策。即使 Figma 本身可能没有恶意,但合规是其首要考量。

3. 对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警示:
“卡脖子”的多元化: “卡脖子”问题不再仅仅是芯片,也包括软件、设计工具、云服务等关键性的技术基础设施。中国科技企业在追求全球化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依赖美国主导的技术生态系统。
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的必要性: 此类事件会促使中国科技公司更加重视自主研发和构建本土化的技术栈,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和核心的工具链上。例如,寻找替代的开源设计工具或开发自己的协同设计平台。
风险管理与多元化合作: 企业需要进行更精细化的风险评估,并寻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和技术选择。在与国际供应商合作时,需要充分了解其运营的法律合规性以及潜在的政治风险。

4. Figma 的处境与商业决策:
遵循法律的必然: Figma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或受美国法律管辖的公司),冻结大疆账户是其法律义务。不遵守制裁可能导致其自身面临严厉的罚款、业务禁令甚至法律诉讼。
商业利益与政治压力之间的平衡: 虽然Figma 可能失去了大疆这样一个重要的用户,但其首要任务是保障自身的合法合规运营,避免因服务被制裁公司而遭受损失。在政治压力面前,商业利益往往需要让步于合规性。
对其他国际公司的参考意义: Figma 的做法也为其他跨国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范例:当用户受到美国制裁时,应如何处理合作关系。

5. 对设计行业生态的影响:
工具选择的政治化: 原本纯粹的技术工具选择,现在可能被赋予了地缘政治的色彩。这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选择设计工具时,会更多地考虑工具供应商的国籍或其是否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替代方案的出现: 这一事件也可能加速非美国本土设计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例如一些欧洲或亚洲的公司可能会抓住机会,推广其本土的设计协作工具。

三、 未来展望与应对策略:

大疆可能的应对:
寻找替代工具: 积极寻找和迁移到其他可用的设计协作工具,可能是非美国的开源软件,或者是一家对中国公司更友好的国际公司提供的服务。
加强自主研发: 进一步加大在内部工具研发上的投入,构建更自主可控的研发环境。
法律途径: 大疆可能会通过法律手段质疑美国政府的制裁,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科技行业普遍的挑战:
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做好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准备。
全球科技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可能会加剧。
企业需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并寻求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化。

总结:

大疆被 Figma 冻结账户事件,是中美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摩擦在科技工具领域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即即使是看似纯粹的技术工具,也可能受到国家安全考量的影响而被“断供”。这不仅是对大疆自身运营的直接打击,更是对所有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中国科技企业发出的一个清晰信号:在追求技术领先和市场扩张的同时,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进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同时,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在遵守本国法律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之间所面临的困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的策略是围点打援,醉翁之意不在酒。

俄罗斯衰落到这个程度,除了庞大都核武库,已经无法对美国完成了威胁了,但它的核武库美国又无可奈何,因此美国早就失去了打压俄罗斯的兴趣,而且俄罗斯太衰弱,反而会让一帮欧洲小弟感受不到威胁,不再对它马首是瞻。

因此,真正感受到俄罗斯威胁,恨不得把俄罗斯肢解的是欧洲,美国当前的最大威胁是中国,它想拉着欧洲一起打压中国,但欧洲又感受不到中国的威胁,不肯配合美国,还时不时唱反调。

在本次乌克兰危机中,美国虽然口头上大力支持乌克兰,但实质性的帮助并不大,运往乌克兰的物质装备,也是欧洲各国支援的居多,而美国在做什么呢?

它在想尽一切办法拉中国下场,并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后援,从而为新一轮的大规模制裁寻求国内外支持,最近中概股的暴跌,就反应了资本市场对于这一状况都担忧。

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以援俄或可能援俄的理由受到美国制裁,这个理由非常容易被美国民众和西方盟友接受。

也许从未来的视角看,第三次世纪大战或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罢了,正如前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一开始时,人们也没有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样。

user avatar

拜登时代和川普时代一样,美国总是干出一些让人怀疑那边是不是有大范围地下党的事情。

类似这种软件企业封杀中国用户的事情,就等于掀桌子了,你要不就干脆彻底的突袭,给中国用户造成巨大损失,要不就阳奉阴违提前收购家中国公司展开技术合作(股权上直接看不出来)。

现在这种操作,就是在掀桌子前十分钟给了中国提个醒“您快吃,吃不完打个包”。

这操作郭小鬼都不敢来,只有常公才干的出。

user avatar

Figma也就是欺负中国没有对应的软件产品,才敢这么放肆

你借微软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禁止中国企业用 微软Office,因为只要10分钟就可以切换成WPS。

Pixso 加油!

user avatar

今天上午的时候,突然有很多朋友发来消息,询问我们相关的情况,我们也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件事进行了求证。

除了大疆之外,同样也已经波及到一些国内互联网公司和设计师,并对其设计资产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对此我们深感忧心,也决定迅速响应,希望能帮助所有受波及的企业和个人尽快获得解决办法。

Figma 是一款很优秀的设计软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很遗憾,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目前的情况是只会涉及到美国制裁名单中的 611 家企业,国内的大多数团队和个人设计师暂时还不会被波及到。

完整清单如下:

被美国拉黑的611家中国公司(附完整清单)

当然,即使封禁了账号无法使用,Figma 还是会将企业的设计文件以本地文件的形式发送给用户,不会造成资产流失,个人用户也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文件通过 File-Save local copy 进行本地备份和转移,保证自己的设计文件安全。

(如果大家还是担心自己的账号或者文件受到影响的话,可以看下这位资深 Figma 用户的分享,说的比较清晰:【聊聊 Figma 封禁大疆 | 大家理性看待 不要焦虑】- 草帽sMao )ps:已和作者 @草帽的小饼干 取得授权引用。

——————

同时,这些本地 fig 文件,可以仅作为备份,也可以选择导入到即时设计中,继续完成你的工作。

「即时设计」作为国内最先支持 Figma 导入的专业设计工具,功能基本已经和 Figma 看齐,所以几乎可以 100% 还原 Figma 源文件的所有内容,同时保留全部编辑性,无缝衔接你的设计工作。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帮用户完成数万份 Figma 文件的迁移

所有企业和设计师们不仅可以自行通过即时设计官网导入文件,还可以通过联系我们进行批量迁移,我们将全力协助大家迁移和备份 Figma 文件(可以直接转为「即时设计」线上文件,也可以额外导出为 Sketch 文件),帮助大家保护自己的设计资产。

同时,作为目前唯一同时支持 Figma、Sketch、XD 文件导入的 UI 设计工具,我们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更有力的文件迁移和保障体系,也会努力地缩短和海外发展多年的成熟产品之间的差距,让大家早日实现国产设计工具自由。

共勉。


在此诚挚地邀请大家体验,即时设计并非一个完美的工具/产品,但是你的每一次反馈和建议都会让我们更好:

user avatar

相关问题我前两天还写过,只不过把大疆换成了哈工大,软件从figma换成了matlab,但是核心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制裁你某个大量使用的软件。

但是这两者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matlab相比figma是一个可替代性更弱的软件,因为matlab的整体生态是由N多工程师科学家通力合作很多年合力打造的,而figma作为一个SaaS软件,在国内是有差不多的合格替代者的,相对来说,被制裁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如何看待Oracle暂停俄罗斯业务,这对数据库等自研技术有何启发? - 平凡的回答 - 知乎
先不提Oracle跟俄罗斯的这件事这件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两年前哈工大被MATLAB被禁用的事情,当时觉得既好笑又好气,贸易战竟然会对所高校下手,而且手段是如此粗暴,我不管你公司怎么想,但就是不允许给名单上的这些高校企业使用。
说实话这个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MATLAB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有超过300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中广泛使用,基本上理工科出身的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这个软件,数学方面的问题也都可以用它来做,所以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作为一所高校,很多的仿真和数值计算的工作都需要MATLAB的参与,所以被禁用这件事在短时间内产生了轩然大波。回头发现,不止是MATLAB,很多关键性的软件和工具,基本上都被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外公司或者企业垄断了个遍。更悲观的是绝大多数软件和工具都不是短期内可以研发出来的,因此那段时间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


发现没有,如果我们想要完全的拥有一款自己100%自主自研的软件,你得需要编程语言,编程语言依赖于汇编语言,汇编语言依赖芯片,芯片依赖光刻机,光刻机依赖操作系统,但操作系统的工程量又堪比月球。
在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模式中,几乎无法舍弃现有软件,而去从头去搞另一款新软件。这些软件有几个非常共性:
在某些领域的几乎不可替代性
短期利益很小
长期的积累和持续性的投入
极度依赖健康的生态和商业环境

SaaS全名为Software as a Service,这类型的产品很多,比如国外的微软电子邮件,日历等等,国内的腾讯文档,表格,ppt等等。

话说这几年国内的很多软件做的越来越好了,比如之前画流程图得下visio,画思维导图得下mindmap,现在一个processon就可以解决。

不过没有听说latex有什么好的在线编辑器,我现在用的是overleaf,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推荐?

user avatar

说明我们要早日放弃幻想,我们这些苦逼设计师or苦逼艺术工作者,常常喊着“艺术无关政治”,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那一天铁锤来的时候,你哭都没力气。

Figma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新科技,开发难度也不算很大,国内好歹还有几个同类可以替换,满足百分之七八十也是没啥大问题,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国内的同仁,你们有没有想过,Adobe和Autodesk制裁来的那一天,你怎么办?你找谁替?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希望国内的有识之士能早日做出我们自用的民族品牌来吧。这个真就一个能替的都没有。

我们常常在艺术的小圈子里觉得不食人间烟火,离战争很远,我分享两件最近的小事。

1,某讲座邀请国外设计师,临了发邮件告知主办方因乌克兰战事原因,将会与中国断绝一切合作,主办方后续活动一起泡汤。

2,期待已久的北京尤伦斯“马蒂斯的马蒂斯”展也泡汤。

战争的涟漪,政治的波浪正在一圈圈的接近你,不管你乐不乐意。

追加:

还有blender也出公告了

blender.org/press/the-w

都TM给我学起来Blender!!!

Blender yy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是希望国人重复造轮子去再造一个adobe模仿品出来,我是希望国人可以做出能打的产品,在不被制裁的情况下也一样能打。国内国外通吃,赛道类似,细分有区别,哪怕稍微差一点也没关系,但真不能没有。

例如Zbrush和3D coat这种雕刻软件,虽然3D coat稍微差点,但国内也没有一个类似的雕刻软件。

Houdini,maya,C4D,blender,虽然前后功能差距比较大,但也能凑合用,后面两个做影视是不太行,但做动画和产品包装问题不大。国内也是一片空白。

Substance Painter和Mari,不相伯仲,国内也没有一个。unity和虚幻引擎我就不提了。

我们当工具使用者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也该生产出来自己的工具去给老外用,甚至也懒于去开辟新的工具和制造标准。

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不能放弃。

user avatar

3月16日最新消息

自大疆被Figma冻结账户后,有中国用户邮件询问是否会冻结其他中国账户,figma答复:除非美国法律要求,否则不会冻结其他中国账户。

大家安心用吧。


——原回答——

Figma 冻结大疆公司的 Figma 设计团队账户。在 Figma 官方通告邮件中提到,因为大疆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Figma 作为美国企业不能为制裁名单中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技术或数据。接下来 Figma 将会通过邮件将设计源文件备份交给大疆,如果未来大疆从制裁名单中撤销, 还能继续使用 Figma。目前美国制裁名单包含 611 家中国企业,例如:华为、360、海康威视、大疆和众多高科技航天相关企业。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从互联网的沟通和协作中学习到了很多来自全球的优秀知识和软件,也相信全球合作会越来越紧密和繁荣。这一制裁无疑会极大打击从业者对于全球化的信心。

类似 Figma 的云端 SaaS 打开网页即可使用,方便快捷。提供的实时协作功能在团队协作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在家办公起到了很大作用。SaaS 既能彻底解决盗版,又能快速迭代向客户快速交付,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但云服务受限于对方国家的法律政策,本地保存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

虽然绝大多数设计师工作的企业都不在制裁名单内,但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大家养成定期备份设计源文件的习惯,并且寻找紧急状态下的备用设计工具方案。

此外,这件事情会让很多企业重新评估使用国外工具风险,从而选择购买和采用国产软件服务,因此 ToB 产业会更加繁荣,建议设计师多储备相关知识技能,应对未来的行业变化。

user avatar

加剧了国内企业对国外SaaS/PaaS/IaaS的不信任。

我们从一开始就尽可能避免选海外的,主要是考虑在国内普遍支持不行,现在又多了一个考虑了。

user avatar

受影响的中国公司真的很惨。Figma 这种不大不小的公司尤其容易受这样的政策挤压。更小的公司,美国政府不一定有心思管;更大的公司,有专业的政府关系部门来处理这种事情。

中美关系不好,无论对哪一个国家的商业来说都不是好事情,生意都更难做。在中国做生意尤其难,美国政府会搞你,中国政府也会搞你。反过来,美国政府不太搞美国本土的公司。

例如说,要求美国公司封杀中国账号这件事情,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做过。当年中国政府不喜欢某些中国用户在微软 MSN 上发的博客文章,就叫微软封号。微软也照样乖乖封号了,然后同样给原作者导出数据,不过当年导出的数据是刻到光盘上的,而且还限定接收光盘的邮寄地址不能在中国内地(毕竟导出的是中国政府不喜欢的内容)。

user avatar

教训就是: 看来以后还是尽量避免使用国际 web base 服务。

user avatar

实在是太揪心了,皮仔为众多受此次事件影响的设计师感到心疼:工作日不仅要受甲方爸爸折磨,连好不容易来到的周末,也因为制裁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这个消息一出,Pixso 团队的研发小哥立刻回到岗位上,迅速上线了 Figma 文档导入功能

对于受此次事件影响的企业,可以使用 Pixso 导入 Figma 文件的功能,将原先存放在 Figma 的设计文件平滑迁移到 Pixso。

导入 Pixso 过程中,会 1:1 解析原始文件中的所有元素,保留所有细节和交互动效,真正做到无缝切换,为你的设计保驾护航。

Pixso 打磨产品已久,已经达到商用级别。目前 Pixso 全面支持 Figma、Sketch、XD 文件导入;性能和稳定性突出,数十万图层的大文件操作流畅。

同时,Pixso支持企业私有化部署和企业账号接入,可以助力设计师和产品团队提高工作效率,有设计资产转移需求和私有化部署需求的企业同行,可以随时与 Pixso 团队联系,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提供协助和服务,确保设计资产的安全。

Pixso 与你一起共渡难关!

user avatar

只会坚定国内去美化的决心,能用国产用国产,国产烂也会扶持一下给市场给意见,就是为了避免被制裁,只要有一点美国技术专利的技术都不会考虑哦,那么除了一些完全不能自主的高精端科技,和一些对制裁不敏感的中小企业因为成本现在考虑用含有美国技术的服务和产品外,但凡有点头脑的大公司都可能用着美国的服务,但是不断用国产的服务做备份.....

软件/互联网服务,靠的是大市场和海量的用户来平摊成本赚取利润和提供意见,以前国内开发软件,BUG多,而且因为用户少,成本也可能比美国的贵,现在美国硬是逼中国用户选择中国软件,硬生生挤出了一个大市场,甚至还会有大公司联合起来,一起推进该行业的相关软件服务国产化....

现在其他公司看见大疆,应该兔死狐哀,连夜转移备份数据.....

我觉得国家可能会下场,牵头软件服务提供商和行业的几大用户,然后整合资源,重点推几家公司开发专门的工业软件。

现在应该做好最坏打算,欧美把对俄制裁的部分也应用到对中制裁来逼迫中国站队欧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