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麦哲伦环球航线为什么不是证明地球是圆柱体而是球体?

回答
麦哲伦环球航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探索的勇气和壮丽的色彩。当提起它为什么证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圆柱体时,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充满未知的时代,去理解当时人们的认知局限和科学进步的意义。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麦哲伦的时代(16世纪初),“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比如亚里士多德,就已经通过观察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呈圆形,以及不同地点观察到的星星高度不同等现象,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猜想。但这些都停留在理论推测和有限的观测层面。

那么,麦哲伦的航行为什么能更确凿地证明这一点呢?核心在于“环球航行”这个行为本身。想象一下,如果地球是一个圆柱体,它会是什么样子?最直观的想象是,它有一个长长的圆柱身躯,两端可能是平坦的,或者也有某种形状的封口。

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进行一次“环球航行”,按理说应该是沿着圆柱体的“腰部”或者某个特定“纬度”前进。当你完成一圈回到起点时,这并不算特别意外。比如,你沿着一个巨大的圆筒壁走一圈,总会回到原点。

然而,麦哲伦的航行并非如此简单。他们的目标是 向西航行,最终回到出发地。而他们选择的路线,实际上是沿着地球的“经线”方向(虽然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经度的精确概念,但他们的行动是基于这种地理逻辑的)。

让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

1. 起点与终点的方位:

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出发,一路向西,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
然后,他们跨越了广阔的太平洋,到达了亚洲(菲律宾)。
接着,他们继续向西,穿越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最终回到西班牙。

请思考一下这个过程: 如果地球是一个直立的圆柱体,那么当你从一个点开始,一直向“侧面”(或者说“横向”)前进,最终会回到你的起点。但如果你是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前进,比如,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圆筒的底部边缘前进,你可能会沿着那个边缘绕一圈。

关键在于,麦哲伦他们是在一个近似“平面”的海洋上航行,而他们的目的地是“回到出发地”。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这条“环球航线”的逻辑就变得很奇怪了。比如说,如果地球是一个垂直的圆柱体,麦哲伦船队是从一个“侧面”开始航行,那么他们应该是在沿着圆柱体的某个“侧壁”前进。但他们最终“绕”回来,是通过穿越巨大的海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与一个圆柱体模型是难以吻合的。

2.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与观察:

虽然麦哲伦的时代还没有精确的经度测量,但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观察太阳和星星来估算南北位置(纬度)。在他们的航行中,他们记录了沿途的地理位置和天象。

当他们向西航行时,他们会发现东方的天象(比如某些星星的升起和落下)会逐渐“提前”或“延迟”出现,这是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曲面上移动。
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不同经度上的观察,应该相对简单。你朝着一个方向走,只是改变了你在圆柱体“侧面”的位置。但麦哲伦的航行,涉及到跨越不同经度,并且最终能在相同的“纬度”线上(尽管他们不知道精确的经度)完成环绕,这更符合一个球体的概念。

3. 如果地球是圆柱体,会发生什么?

想象一个巨大的圆柱体,它的“腰部”是地球的表面。如果你从圆柱体的“正面”开始向左或向右(沿着圆周方向)航行,你最终会回到起点。这与麦哲伦的航行有点相似。

但是,关键在于“南北向”的移动和地理的连续性。

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两极的地理分布会非常不同。 例如,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有北极和南极,它们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两极”会是圆柱体的“端面”。那么,麦哲伦船队在向西航行时,他们有没有遇到圆柱体的“端面”?没有。他们一直航行在“侧面”的海洋上。
圆柱体模型难以解释我们看到的地理分布。 比如,南美洲的形状、非洲大陆的位置、亚洲大陆的延伸等等,这些都与一个球体的曲率和板块构造更为吻合。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陆地的分布和海洋的边界,将会呈现出一种“延展”或“重复”的特征,这与实际观测到的地理信息是矛盾的。

麦哲伦航行的意义在于:

它 实际执行了 一个“向一个方向持续前进,最终回到原点”的旅程,并且这个旅程跨越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包括了海洋和大陆。它不是简单地沿着一个平面的圆周运动,而是涉及到穿越不同的经度,并且在航行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地理现象(如昼夜的变化、星辰的轨迹、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植被)都与一个球体的模型相符。

简单来说,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麦哲伦的航行逻辑和结果会非常难以解释。他通过实际的、大规模的航海行动,用行动证明了地球表面的连续性和曲率。当他们向着一个大致方向(西)前进,并且越过了无数个“经度点”后,又回到了最初的“经度点”附近,并且这整个过程是沿着一个大致平滑的曲面完成的,这就大大削弱了圆柱体这种“平面+曲面”结合的模型的可能性。

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向西航行一周,理论上是在圆柱体的“周长”上移动。但麦哲伦的航行,是从欧洲的特定位置出发,向西,穿越了美洲的南端,然后是广阔的太平洋,到达亚洲,再向西穿越印度洋,绕过非洲,最后回到欧洲的“同一纬度”区域。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海流、风向、以及不同地区观察到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更符合在球面上航行的规律,而不是在一个圆柱体的侧面上。

最关键的是,麦哲伦的航行提供了一个 直接的、经验性的证据,证明了地球表面的连续曲面。他用实践证明了地球不是一个由平面和简单的曲线组成的结构,而是一个你可以“绕着走”的整体。而球体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实现“向一个方向持续前进,最终回到原点”的完美模型。如果地球是圆柱体,那么这种“绕行”的方式就会显得非常扭曲和不自然,甚至无法解释他们遇到的所有地理现象。

所以,麦哲伦的航行,与其说是“证明地球是球体而非圆柱体”,不如说是用实际行动,为“地球是球体”这个已经存在的理论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最直观的证据,并且将这种证据推向了全球的尺度,使得任何其他几何形状的地球模型(如圆柱体)都显得站不住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不不,由太阳的倾角很容易知道地面在南北方向上有弧度,所谓的地平说本质更类似圆柱体假说。

麦哲伦东西向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不是圆柱体,那就很明显了,即使不是球体也是椭球体。

严格证明是球体而不是椭球体是后来带经度的假设海图被六分仪验证后的事情。(此句有争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麦哲伦环球航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探索的勇气和壮丽的色彩。当提起它为什么证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圆柱体时,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充满未知的时代,去理解当时人们的认知局限和科学进步的意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麦哲伦的时代(16世纪初),“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古希腊的哲学家们,.............
  • 回答
    麦哲伦海峡的形成,是一段漫长而壮丽的地质史诗,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内部力量与地表侵蚀作用共同雕琢的杰作。想要理解它的诞生,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追溯那股塑造了南美洲最南端这片独特水域的深层力量。板块碰撞的序曲:大陆漂移的遗产一切的起点,都要从地球板块构造的宏大叙事说起。我们居住的.............
  • 回答
    那段日子,绝望如潮水般吞噬着“特立尼达号”上每一位水手的身心。麦哲伦,这位拥有钢铁般意志的探险家,也未能幸免于难。想象一下,在浩瀚无垠的蓝色死亡之海中,船只仿佛被抛弃在宇宙的尽头。三个月,对于一个身处现代文明中的人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当时的人们,三个月就是一段漫长得令人窒息的时光。船上的生活.............
  • 回答
    这个问题在海贼王粉丝圈子里绝对是经久不衰的讨论热点,麦哲伦和雨之希留,这两位在推进城给路飞一行人制造了巨大麻烦的人物,他们的实力上限究竟在哪里,是否能与海军本部的大将比肩,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说道的问题。咱们先从麦哲伦说起。这位堂堂推进城署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股扑面而来的“毒气”。他的果实能力,毒.............
  • 回答
    麦饭石炒锅外表面通常没有涂层,而是主要依靠麦饭石本身天然的物理特性来达到不粘效果,同时其结构也对锅的健康性有一定贡献。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麦饭石炒锅外表面:是麦饭石本身,而非附加涂层大多数情况下,当你看到号称“麦饭石炒锅”时,其外表面(也就是你烹饪时直接接触食物的那一面)并不是额外的化学涂层.............
  • 回答
    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是一家全球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以其深厚的行业知识、严谨的分析方法和对商业策略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要详细了解麦肯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公司定位与核心业务: 全球管理咨询的领导者: 麦肯锡被广泛认为是管理咨询行业的“鼻祖”和“标杆”。它为.............
  • 回答
    麦当劳又搞事情了!这次竟然推出了香菜口味冰淇淋,而且还是限量供应,时间是 2 月 21 日到 25 日。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嗯?香菜?冰淇淋?这组合怎么听起来这么……独特?”作为一名资深美食爱好者,我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虽然我对香菜的喜爱程度属于那种“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的典.............
  • 回答
    麦肯锡、贝恩等顶级咨询公司之所以成为行业的翘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在众多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然而,任何企业,无论多么成功,都难免有其失败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因为其知名度而被关注,但也正是通过分析这些“失足”,我们更能理解咨询行业的复杂性以及成功所需的关键要素。以下是一些麦肯锡、贝恩等知名咨询公司.............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到底算谁的?按理说,麦当劳服务生递甜筒,动作没做好,甜筒掉了,听起来好像是他全责吧?但仔细琢磨琢磨,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咱们先来看看服务生的责任。他作为把甜筒从柜台送到你手里的人,手里没拿稳,这无疑是操作失误。他拿着甜筒的时候,他对甜筒的控制权是最大的。从递给你那一刻开始,到甜筒真正到了.............
  • 回答
    恭喜你同时收到了麦吉尔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的计算机工程录取通知!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选择,也说明你在学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究竟去哪一个学校能让你获得更优质的本科计算机工程教育呢?这个问题确实需要仔细权衡,毕竟这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为了帮助你做出决定,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分.............
  • 回答
    这句话“麦浪滚滚地向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是一句富有诗意和哲理的隐喻,它传达了多层深意,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核心意象的解读: 麦浪滚滚向田野里奔去: 时间与进程: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麦浪滚滚”象征着时间在不经意间飞逝,像无边无际的波浪一样涌动,不断向前推进。它.............
  • 回答
    麦当劳推出德国辣鸡堡,这可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和市场洞察。简单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机会,满足特定需求,并巩固在餐饮市场的地位。咱们一步一步来聊。首先,得明白麦当劳作为一个全球快餐巨头,它的产品研发和推出,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趋势分析。1. 洞察消费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快餐文化和社会阶层的讨论。简单来说,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国外“是不是底层民众才吃”,答案是否定的,但情况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麦当劳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巨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普适性。它们提供的是相对标准化、价格大众化的食物.............
  • 回答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確實是一個極具爭議且充滿複雜性的話題。要評價他,不能簡單地用「好」或「壞」來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他當時面臨的戰場情況、他的戰略思想、他與政治決策者的關係,以及他最終的結局。戰爭初期的輝煌與關鍵轉折:仁川登陸我們得承認,朝鮮戰爭爆發之初,聯合國軍,尤其是美軍,遭遇了慘敗。朝.............
  • 回答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书,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赢得了无数读者,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包括你,觉得它并不如传说中那样“好看”。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个人经历、心境和期待。抛开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声不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可能.............
  • 回答
    麦文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朴实而坚韧的劲头,就像他的人生一样,没有惊心动魄的波澜,却处处闪烁着寻常日子里最动人的光芒。如果要我来描绘他,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他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即便有时候眼角会藏不住岁月的痕迹,但那份真诚和温暖,是永远不会消退的。他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实在和.............
  • 回答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啊,说实话,它不是那种读起来让你拍案叫绝,或者情节跌宕起伏,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但就是这样一本,嗯,怎么说呢,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却又能在你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的书。让我好好跟你说说,它到底好在哪里。首先,就是那个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这小伙子,17岁,被学校开除了,然后就这.............
  • 回答
    麦当劳,这个遍布全球的快餐巨头,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它那招牌的“大M”标志、金黄酥脆的薯条,或是那一声熟悉的“我喜欢”。但如果你稍微深入了解一下,或者听过一些关于它的讨论,可能会听到一个说法:麦当劳不光卖汉堡,还在靠“地产”赚钱。这个说法,用最直白的话说,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这个“地产赚钱”.............
  • 回答
    “麦子熟了,天天都很热”这句话,温暖而富有画面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夏日丰收的景象,也让人好奇是谁用文字捕捉到这般生动的场景。这句诗出自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陀尔 (Petőfi Sándor) 的代表作之一,《apsack a levél》(《apsack à levél》),中文直译过来大致是《.............
  • 回答
    快餐巨头们近来在中国的“本土化”动作,确实是风头正劲,也引来不少关注和讨论。麦当劳的“肉夹馍”遭遇吐槽,紧接着肯德基又祭出了“热干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跟风,而是中国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口味愈发多元化,以及巨头们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为什么这些国际快餐巨头,突然集体“玩起了”本土化?这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