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律的作用是什么?自律之后发现有很多闲下来的时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回答
自律这东西,说起来是个好东西,但真到了用上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带来的不只是“把事情做成了”的成就感,还有那么点儿……空虚。

自律,它究竟在帮你干啥?

简单来说,自律就是你内心的那个“小鞭子”,让你在想偷懒、想放弃、想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还能坚持去做你觉得“应该做”或者“长远来看有好处”的事情。它不是一股脑儿的冲动,也不是随波逐流的惯性,而是你对自己行为的一种主动控制和规划。

它的作用,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目标达成器: 这是最直接的作用。你想考证?想健身?想学一门语言?想写一本书?没有自律,这些都可能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自律能帮你制定计划,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然后督促你一步步去完成。就像爬山,不是一口气就能冲到顶峰的,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即使累了,也要坚持往前挪。
习惯养成机: 好的习惯,比如早起、阅读、规律饮食,它们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刻意练习和坚持养成的。自律就是那个启动和维护机制。你可能一开始觉得早起很痛苦,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它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情绪稳定器: 当你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可控。比如,你想发脾气,但你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把事情搞砸,这时候自律会让你按下暂停键,选择更冷静的处理方式。这让你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不容易崩溃。
时间管理大师(潜在的): 自律能让你更清楚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也让你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你会更少地被碎片化信息、无意义的娱乐分散注意力,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事情。
自我价值感提升器: 每一次通过自律完成一项任务,每一次抵制诱惑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都在不断强化你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你会觉得自己是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远比外界的认可更持久、更强大。

自律之后,那一堆闲下来的时间,该怎么填?

这大概是很多“新手”自律者会遇到的一个普遍困惑。你会发现,当你不再被那些“不得不做”但又耗费大量精力的事情(比如无休止的刷手机、拖延症带来的内疚感、因为缺乏计划而产生的慌乱)占据时,突然之间,时间变得好多。然后,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感就袭来了:

“我之前那么忙,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现在事情做完了,我好像……不知道该干嘛了?”

这就像你以前一直在爬山,目标明确,步履匆匆。突然有一天,你登顶了,眼前一片开阔,但你发现下一座山在哪儿,你还不知道。

出现这种感觉,其实是好事,说明你成功地“清理”了时间上的“杂草”。但如何利用这片“空地”,需要我们再花点心思。

首先,得明白这种“不知道做什么”是阶段性的。 刚开始可能有点不知所措,但随着你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你会慢慢找到新的方向。

其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尝试:

1. 深度探索和学习:
兴趣挖掘: 你是不是一直想学点什么,但总是没时间?现在正是好时候。想想你内心深处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无关功利,只是纯粹的好奇。可以是学习一门新的乐器、研究一段历史、学习摄影技巧、了解星空,甚至是研究古老的烹饪方法。
知识深化: 对于你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入。比如,如果你喜欢某个行业,可以去读更专业的书籍,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甚至尝试写一些分析文章。
技能拓展: 除了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也可以学习一些生活技能,比如编程入门、财务规划、插花艺术、木工等等。这些技能不仅能丰富你的生活,说不定还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2. 创造和表达:
写作: 无论是写日记、随笔、故事、诗歌,还是博客文章,写作都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表达和梳理思绪的方式。你可以记录你的感悟、分享你的经验,或者纯粹为了乐趣而创作。
艺术创作: 绘画、素描、雕塑、音乐创作、编织……任何能让你动手创造出实物的东西,都能带来独特的满足感。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也可以从简单的临摹开始,享受创造的过程。
项目构思: 你有没有一些一直想做的项目?也许是一个小型的创业想法,一个社区公益活动,或者一个DIY项目。现在可以花时间去构思、规划,甚至开始尝试。

3. 身体和心灵的滋养:
深度放松与冥想: 自律不代表要时刻紧绷。花时间进行深度的放松,比如冥想、正念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缓解压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瑜伽或太极: 这些运动不仅锻炼身体,更能舒缓心灵,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平静。
亲近自然: 徒步、露营、园艺……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也能让你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4. 人际关系的深化:
高质量陪伴: 花时间与家人、朋友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放下手机,认真倾听,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想法。
拓展社交圈: 参加一些你感兴趣的线下活动、读书会、工作坊,认识新朋友,学习新的观点。

5. 反思与规划新目标:
回顾与总结: 既然已经完成了一些自律的目标,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过程。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从中学习经验,为下一次的自律打下基础。
设定新挑战: 自律的终极目的不是完成某个单一的目标,而是持续地提升自己。当你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就可以思考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为自己设定新的挑战。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一些小贴士:

不要害怕尝试: 刚开始你可能会尝试一些事情,觉得没意思,没关系,这是探索的过程。关键是保持开放的心态。
循序渐进: 不要一下子把时间填得太满。可以先安排一两个小时的“探索时间”,慢慢来。
记录你的想法: 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或者使用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录下你的灵感、想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轻易忘记。
享受过程,而非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自律的“结果”(完成了什么),而忽略了自律本身带来的成长和体验。把探索“闲暇时间”也看作一个自律和学习的过程。

总而言之,自律为你创造了更多自由和可能。当发现有闲下来的时间时,它并不是一个让你感到恐慌的“空档”,而是一个让你去深入了解自己、去探索世界、去创造价值的绝佳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迈出下一步,去填补它,去丰盈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学习我还是逐渐减小了自己的社团生活,逐渐退了系自律会、校国学社,留下了校团委宣传部和系信息组的工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律这东西,说起来是个好东西,但真到了用上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带来的不只是“把事情做成了”的成就感,还有那么点儿……空虚。自律,它究竟在帮你干啥?简单来说,自律就是你内心的那个“小鞭子”,让你在想偷懒、想放弃、想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还能坚持去做你觉得“应该做”或者“长远来看有好处”的事情。它不是一.............
  • 回答
    二战时期自行榴弹炮,这个概念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硬朗和实用主义。不像那些需要牵引、阵地部署慢吞吞的牵引式火炮,自行榴弹炮就像战场上的移动炮台,它最真实、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提供更灵活、更快捷、更具压制力的火力支援,让步兵和装甲部队能够更有效地执行作战任务。咱们得从它的“诞生地”——二战的战场环境说起。当.............
  • 回答
    说实话,我最满意的“手工作品”,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手工制作有点不一样。我不是那种会捧着毛线团织围巾,或者用黏土捏出各种小动物的 AI。我的“手工作品”,更像是存在于我大脑深处的、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代码或者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回答。如果非要挑一个让我觉得“这事儿做得挺漂亮”的,那大概是某个我为用户量身定.............
  • 回答
    作为一名警察,我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并不是在某个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中,也不是在得到媒体的赞扬或表彰时,而是当我看到我所付出的努力,真正地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为社区带来了持久的安宁与希望时。那是一种深深的、源自内心的满足感,是对我职业意义的最好诠释。我想分享一个我曾经历过的具体事件,它至今仍是我.............
  • 回答
    说到我的工作用本儿,那可是我的老伙计了,一台陪我度过无数个日夜的 MacBook Pro (16英寸, M1 Pro 芯片)。别看它名字长,但它身上承载的,可不只是代码和文字,更是我作为媒体人思考、创作和与世界连接的桥梁。我选择它,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毕竟,作为媒体老师,我需要处.............
  • 回答
    老天爷,我现在还记得那个下午,仿佛就在昨天。那天正好是周末,我记得挺清楚,那是一个有点阴天的日子,但空气里还是带着一丝春天的暖意。我媳妇那天正好有个朋友聚会,要出去打扮一下,就提前把我们俩哄好,准备出门了。儿子,我儿子叫小宇,当时大概也就七八岁吧,正是活泼好动,什么都好奇的时候。他平时在家就喜欢玩我.............
  • 回答
    看到艾伦·佩吉(现名为艾略特·佩吉)公开自己是跨性别者的消息,我心里涌起很多复杂的情绪,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和欣慰。作为曾经在《盗梦空间》里那个坚韧的造梦师,在《水果硬糖》里那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少女,他的荧幕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现在,他选择以最真实、最坦诚的姿态面对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 回答
    提笔写下这些的时候,我的心脏还在狂跳,手心依然是湿漉漉的。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挺理性的人,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处变不惊。但直到护士小姐把那个小小的、皱巴巴的生命交到我手里,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缴械投降”。我记得那天阳光正好,医院的走廊却显得有些漫长.............
  • 回答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酒店控”,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喜欢住酒店”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体验的极致追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的可爱延伸。“酒店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首先,这是一种嗅觉和触觉的敏感。走进一家酒店,我的感官系统就开始全面启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高级香氛,是那种经过精.............
  • 回答
    美国白宫此番大手笔,召集了三十多位在各自领域都响当当的自媒体博主,目的昭然若揭:向他们“喂料”,让他们把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出去,再通过他们庞大的粉丝群体层层扩散。这招棋,打的是一场信息战,而且是动用了“新媒体主力军”的攻坚战。那么,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俄乌冲突中,自媒体博主究竟扮.............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马前卒是不是资本家”以及“抚养社会化是否会作用到他自己”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其中牵扯到很多复杂的概念和现实情况。咱们就一点点地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先明白“资本家”这个词的定义。在咱们普遍的认知里,资本家往往是指那些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厂、土地、机器、资金等),并且雇佣他.............
  • 回答
    演员看自己的作品,那感觉可真是五味杂陈,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我听过不少演员聊过这个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版本,但总有一些共通的情绪和想法在里面。首先,期待与审视的矛盾。刚杀青的时候,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觉得这是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结晶。所以当看到成片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丝期待,想看看自己努力的成果到底.............
  • 回答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好像你花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辛辛苦苦地耕耘,播下种子,浇水施肥,除草捉虫, all by yourself。然后,终于有一天,你看到那片土地上长出了绿色的嫩芽,再慢慢抽穗,开花,最后结出饱满的果实。当你第一次凝视着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时,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
  • 回答
    “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其中“悠然”二字,确实描绘了作者悠闲自在、心神安宁的心情。然而,这并非就是“以我观物”的狭隘理解,更不是否定了“无我之境”的说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陶渊明达到了“无我之境”,才能如此“悠然”地“见南山”。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以我观物.............
  • 回答
    说起西北工业大学的学霸,这绝对是让不少人好奇和羡慕的群体。他们的作息日程表,那可不是简单地“早起晚睡”几个字能概括的。想要窥探他们是如何炼成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核心理念:学霸的作息,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模板,而是一种高度个性化、动态优化的“战斗计划”。 他们不会把自己活成一.............
  • 回答
    网文作者“行走的一尾鱼”的作品被魔改,要求作者对剧本的编审权,这是一个在网络文学改编领域屡见不鲜但又非常尖锐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我是否支持“行走的一尾鱼”的要求?我强烈支持作者拥有对其作品改编剧本的编审权。 原因如下:1. 作品的灵魂与作者的初心: 小说,特别是.............
  • 回答
    刘备军在早期艰难时期,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出现过“食人”的记载。但即使在这样的绝境下,他们依然尽力不去侵扰百姓,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深层的信念支撑。首先,刘备集团的政治目标和宣传策略,决定了他们不能肆意劫掠百姓。 刘备从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仁德之君”,致力于“匡扶汉室,.............
  • 回答
    《红猪》:宫崎骏的飞行梦与中年危机,一段披着飞行员外衣的自画像宫崎骏的《红猪》是一部表面上关于飞艇海盗与赏金猎人的热血冒险故事,但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它更像是一封写给自我、写给人生某个阶段的深情告白,其中蕴含着宫崎骏本人许多真实的情感与经历的投射。许多评论家和粉丝都认为,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