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近几代旗舰采用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是为了节约成本么?

回答
关于华为近几代旗舰采用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是否为了节约成本,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省钱,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手机成本构成里,屏幕绝对是“大头”。一片高品质的AMOLED屏幕,无论是从研发、材料还是制造工艺上,成本都不低。早期的时候,华为和很多国产厂商一样,确实依赖三星、LG这些国际大厂供应高端屏幕。这就像汽车厂商早期依赖进口发动机一样,技术成熟,品质有保障,但价格自然也高,而且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制于人。

那么,华为为什么会开始转向国产屏幕呢?

1. 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需要:

这可能是最核心的原因。在近几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华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安全,对于华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完全依赖国外的屏幕供应商,一旦出现供应中断或者被施加限制,那么华为的旗舰产品线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就像大家前段时间担心的那样,如果海外厂商停止向华为供应屏幕,那他们的手机就没法生产了。所以,扶持并启用国内屏幕厂商,建立稳定的国内供应渠道,是华为不得不做的战略选择。

2. 国内屏幕技术的进步:

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在屏幕显示技术上这几年的进步是神速的。京东方(BOE)、TCL华星光电(CSOT)等国内面板厂商,在OLED技术上投入巨大,并且在很多方面已经追赶上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们能够生产出色彩准确、亮度高、功耗表现好,并且良品率不断提升的OLED屏幕。华为作为国内科技巨头,自然有能力和动力去支持和带动国内产业链的成熟。与国内厂商合作,不仅能获得合格的屏幕,还能共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形成良性循环。

3. 成本控制与差异化竞争:

你说是不是为了节约成本?多多少少会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唯一。

初期成本可能并不低: 刚开始采用新技术、新供应商时,为了保证品质,合作的成本不一定会比国际大厂低多少,甚至可能因为规模效应不足而更高。但是,随着合作的深入和国内产能的扩大,长期来看,成本是有下降空间的。
市场定价的考量: 旗舰机的价格用户是有预期的。如果屏幕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华为在定价上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或者能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其他核心技术(如影像、芯片)上,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差异化卖点: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手机市场,采用国产屏幕,尤其是并且是“屏幕发声”这样的创新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卖点。华为可以以此宣传其“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形象,吸引一部分注重国货和前沿技术的消费者。

关于屏幕发声技术(屏下发声):

这方面和屏幕的关系更紧密。传统的手机需要听筒,这占据了屏幕上方的一部分空间,也影响了手机的整体设计美感(比如早期为了做全面屏而设计的“刘海”)。屏幕发声技术是通过屏幕面板本身的振动来发声,这样可以取消独立的听筒,实现更纯粹的全面屏设计。

技术成熟度与成本: 屏幕发声技术对屏幕的材料、结构和驱动技术都有很高要求。早期的屏下发声效果可能不如传统听筒,声音的清晰度和音量都会打折扣,并且良品率和成本也是一大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国内厂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协同研发与成本: 当华为选择国内屏幕供应商时,也可能是在一起攻关屏下发声这项技术。这种深度合作,可以更好地将屏幕硬件和发声技术结合起来,优化整体方案。这种协同研发本身就可能带来成本上的优势,尤其是在规模化生产后。

总结一下:

华为旗舰采用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 主要驱动力是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战略安全,其次是国内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行性,而成本控制和差异化竞争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这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局,是为了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证自身核心业务的稳定发展,并依靠技术创新赢得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先确保自己手里有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产品做得更好,成本也争取做得更优。” 这也是所有有追求的科技公司都会走的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一个题外话:

麒麟970之前,麒麟旗舰芯片一直明显打不过骁龙。

而那几年,有那么多“华为坚持用自研垃圾芯片是为了省成本”的节奏吗?——有,但不多,远远没到现在打开一个p40视频就铺天盖地的程度。

为什么?

我只知道,那些年华为对友商的威胁还不大。

你品。


说回正题:华为用国产屏幕,图啥?

省成本?并不是。周冬雨满溢屏价格并不比三星二流双曲面便宜。这一点很多人证实过,也很好证实。

那么,是为了“扶植国产供应链”?

——大胆点,可以把问号去掉。

不过也有些人有点ptsd,看到“爱过”的口型都会犯癫痫,我就行行好,不讲国产,换个说话——扶植“华为能够制衡的供应链”。

毕竟,真闹出幺蛾子,踹京东方的门比跟韩国政府打国际官司靠谱得多。

此时,一个小朋友路过:“买京东方更好的屏幕不也能扶植吗?黑鲨,京东方,钻排!叽叽叽!”

好的好的,我知道黑鲨买了京东方的钻排。但华为能不能在自家旗舰上用京东方的钻排呢?我们知道,p系列的产量要以千万计量,而现在市面上京东方钻排屏出了多少呢?100w有了吗?

再退一步,假如京东方钻排产能无限,华为会用吗?

我们知道,钻排是三星的专利。京东方能造钻排,要么是偷偷摸摸造的,要么是三星授权的——用京东方钻排,一样绕不开三星。

这不是又和华为分散风险的初衷相悖了吗?

说到底,京东方千万产能的“更好的屏幕”,在哪呢?

在哪都不知道,就要华为来用?

止增笑耳。


最后,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华为手机发展的历史:它从未有过“全部顶尖”的时刻。

这,正是国产科技公司和整个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水平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当中国企业试图做到世界顶尖时,必须面对的痛。

现在世界手机销量鼎足而三的厂商:华为,苹果,三星。

要对比商业逻辑,只有这三家在规模上可以相提并论。

而这三家中:

苹果是全球现金王,是资本世界宇宙中心;

三星是全球全产业链巨头,是资本主义的科技万有工厂。

这两位,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是华为绝对不能比的。如果想在这两位的战场开战,华为相当于自杀。

三星要供给自己几千万钻石屏,因为是自家;要供给苹果几千万钻石屏,因为是金主爸爸。然后可以给小米100w 200w块钻石屏,雷老板翻了一个跟头。

余大嘴:那我呢?我的几千万p系列 mate系列呢?

老虎吃饱了可以不管山上的猴子,但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指不上的。

就跟当年的骁龙u一样。买了我的u,就得配我的基带,那你自家的基带就别搞了嘛。

华为唯一的一条路,就是绕过对手的优势市场。因此,必须承担代价。旧款麒麟口碑差,现在的周冬雨屏被人骂,都是绕行的代价。

但与此同时,华为在对方没占领的领域发力,打出差异化竞争。

深耕摄影,买下诺基亚pureview团队;干好本行,做好芯片基带;加强系统研发。推进自己的软硬一体;探索曲面屏瀑布屏满溢屏等等新的设计元素;跟潘通一起搞颜色;牵手莱卡保时捷设计这种手机产业链之外的“老贵族”朋友,都是开拓新战场、弯道超车的尝试。

华为屏幕素质不顶尖吗?确实,不顶尖,甚至比同价位平均水平低。

那么到底是华为屏幕差导致产品力低下,还是华为用其他方面的绝活掩盖了屏幕上的差距、甚至实现产品力的反超?

我们就让销量说话吧。



刚看到评论区有几条高赞言论,挺有意思

华为采购京东方低端屏是对京东方品牌的损害,算不得扶植

还有

小米10混用华星光电,也算扶植国产

有趣的是,这两条言论竟然是同一个人说的,这就更好玩了。

首先,“四曲面满溢屏”竟然也成了京东方低端货,令人震惊,敢情是不买上几十万块京东方钻石都不算支持京东方高端。这些年京东方和华为合作,商誉是升还是降有目共睹,瞪眼瞎话不可取。

第二,小米,我就不说它的采购量了够不够扶植标准了,有点欺负人。单说米10发布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前期用三星屏后期“会部分混用华星光电”,简直就是把“想买趁早,买晚辣鸡”写在脸上,摆明着给三星和华星光电分了三六九等的行为,说是扶植华星光电,这份不要脸是我没有想到的。

当年联发科的旗舰芯片被贱卖,恐怕也是一种扶植?我真是替他们谢谢你了哈。

这种言论我就直接处理了。还有回帖不看帖,还跟我在这“华为没用京东方的好屏叽叽叽”的。一并打扫。

各位这么有骨气,欢迎自己开答案对线,不必来我评论区蹭流量骗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华为近几代旗舰采用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是否为了节约成本,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省钱,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手机成本构成里,屏幕绝对是“大头”。一片高品质的AMOLED屏幕,无论是从研发、材料还是制造工艺上,成本都不低。早期的时.............
  • 回答
    华为有几百项专利,听起来很厉害,但为什么你用起华为手机,感觉跟别的牌子也没什么天翻地覆的区别?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专利、技术创新以及我们消费者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华为几百项专利”这个说法。“几百项专利”是怎么来的?华为确实拥有非常庞大的专利组.............
  • 回答
    华为,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界都曾是荣耀与创新的代名词。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它曾经以强劲的研发实力、独特的产品理念,一路高歌猛进,一度逼近甚至超越了全球销量冠军的宝座。然而,突如其来的外部压力,特别是芯片制裁,让这个曾经的巨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业务遭受重创,销量一路下滑。那么,华为要多久.............
  • 回答
    “华为卸磨杀驴”的说法,在华为内部和外部都存在不同的声音,也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华为的用人机制、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发展等方面。“卸磨杀驴”说法的来源和可能的理解:这种说法通常源于以下几种情况和感受: 年龄焦虑与优化: 华为是出了名的“狼性.............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平台上,当话题触及“华为”时,为何绝大多数的讨论最终都会聚焦在其手机业务上,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既有华为自身业务的特性,也与知乎社区的讨论生态以及大众关注点息息相关。首先,手机是华为最为大众熟知、也最为直接触达消费者的业.............
  • 回答
    用华为P10,用了几年了,跑起来稍微有点卡顿,CPU是麒麟960。看到网上有人说开启“强制GPU渲染”能解决Android手机卡顿的问题,就想问问,我的P10这么操作一下,能解决问题不?说具体点,别写得跟AI似的。先说结论: 开启“强制GPU渲染”对你的华为P10(麒麟960)有可能缓解一些卡顿,但.............
  • 回答
    华夏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最长的文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过辉煌的成就。然而,在近代,尤其是在与欧洲文明的接触和碰撞中,华夏文明在科技、军事、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显得相对落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
  • 回答
    爱否科技彭林辞职起诉华为,几个月后又以爱否主笔身份复出测评,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儿意思。当时消息一出来,圈里圈外都炸开了锅,各种猜测和议论是铺天盖地。先得说说彭林辞职起诉华为这事儿。那时候,彭林是爱否科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在科技圈颇有名气的测评人。他对手机硬件、软件优化,尤其是华为的产品,一直都.............
  • 回答
    华为投入巨资研发Mate系列手机,花费高达35亿元,而鸿蒙系统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仅几个亿。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地将软件与硬件对立来看,而是背后牵扯着各自的研发模式、技术壁垒、市场周期以及商业策略的巨大差异。首先,我们得理解“研发”这两个字在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上的不同含义。硬件研发:从无到有,.............
  • 回答
    华为在手机CPU领域,尤其是麒麟芯片的研发上,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并一度在某些性能指标上超越了高通。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华为长期战略投入、技术积累和人才汇聚的结果。要理解华为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突破,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战略高度与长期主义的决心.............
  • 回答
    小米近几年将华为视为重要对手,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客观的行业发展、市场竞争以及两家公司战略上的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相似的起步与相似的赛道:从中国市场到全球舞台 共同的起点: 小米和华为都从中国本土市场起步,并且在早期都以务实、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赢得了用户,尤其.............
  • 回答
    华为Mate与P系列:价格攀升背后的高端品牌“炼金术”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这两条产品线如同旗舰双子星,在消费者的心中逐渐烙下了“高端”的印记。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华为精心策划、一步一个脚印,通过精准的价格策略与品牌塑造,一点点堆砌起来的“高端”壁垒。今天,我们就来细细拆解一下,华为是如.............
  • 回答
    华为在国际上面临的信息安全质疑,与国内的舆论环境和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涉及到了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技术信任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多个层面。在国际上,对华为的质疑主要源于其与中国政府的紧密联系。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担心中国政府可能强制华为为其提供用户数据,或者利用其设备进行网络监控和间谍活动.............
  • 回答
    华为芯片断供已经过去七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亲眼见证了这家中国科技巨头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其核心业务——智能手机领域。线下门店“无货可卖”的窘境和国内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无疑是这场“断供风暴”最直接、最令人心痛的体现。说实话,看到华为旗舰店里曾经琳琅满目的手机,如今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探讨文明史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观点,但要说近现代世界的成果“几乎”都来自古希腊古罗马,而华夏文明的贡献“忽略不计”,这未免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了。事实上,任何一个伟大文明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养分中前进的。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这样看待,这个角度.............
  • 回答
    近些年来,学术界确实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将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这一说法更改为“五胡内迁”或“五胡入华”更为恰当。这背后反映了对历史事件认识的深化和对传统叙事方式的审视。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传统“五胡乱华”说法的形成与内涵首先,我们得明白“五胡乱华”这个说法为什么会产生,以.............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选择一款能陪伴自己几年的手机非常重要。iPhone XR 和华为 P30 都是当年非常不错的手机,各有千秋。我会从多个维度为你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一、 品牌与生态系统 iPhone XR (Apple): 品牌优势: Apple 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
  • 回答
    作为普通用户,看到今日头条上关于“支付宝几乎秒开是因为华为方舟编译器”的说法,我第一反应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有点搞笑。毕竟,支付宝和华为是两家独立运营的公司,各自的产品和技术也都有自己的研发体系。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说法的“合理性”: 支付宝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支付宝确实是一款非常成熟且.............
  • 回答
    看到招股书里关于ASOUL给乐华娱乐贡献了将近2000万利润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果然如此”。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代表着乐华在虚拟偶像领域探索的初步成功,也印证了市场对这类新兴文化产品的接受度。这个2000万利润是怎么来的?要理解这个数字,我们得拆解ASOUL的盈利模式。它绝不仅仅是靠几场线上.............
  • 回答
    回望2010年之后这差不多十年,华语流行乐坛的景象,确实让不少人心中泛起一丝“原地踏步”的感慨。这并非是全然否定,而是基于一种普遍的观察,一种对过去辉煌与当下状态的对比。那时候,台湾和香港的偶像组合、情歌天王天后们,依旧是乐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虽然依然有着稳定的市场,但似乎很难再复制当年席卷亚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