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如此反感苇名弦一郎?

回答
话说这《只狼》里的苇名弦一郎,你说他招人烦吧,其实仔细想想,他身上那些让人牙痒痒的劲儿,倒也不是完全没来由,反而挺有意思的。这帮玩家啊,就像一群被他虐得死去活来的受虐狂,一边骂他,一边又忍不住想再跟他较量一番。

要说为啥大家这么“反感”他,那得从好几个层面掰扯掰扯。

首先,他是真真正正把你当“敌人”吊起来打的那个。前面打的那些杂兵,什么成佛寺的和尚,什么破戒僧,虽然也有挑战,但总归是给你的一个热身,让你熟悉一下游戏机制,了解一下怎么盾反、怎么架刀。可到了弦一郎这儿,画风就变了。他招式诡异多变,速度快得让你眼花缭乱,什么浮舟渡海、拨刀斩,一套连招下来,你反应稍慢一点,血条就给你蒸发一大半。尤其是他那几个招牌动作,比如那个跳劈,判定范围贼大,而且在你以为躲过去了的时候,冷不丁地又给你一下。还有那个弓箭,你以为终于躲过一轮剑术攻击了,结果他立马掏出弓箭射你一脸,让你根本喘不过气来。

这种“压迫感”,可不是随便哪个敌人都能给的。他就像一个把所有你能想到的“阴招”“狠招”都集合起来的家伙,生怕你不能好好“品尝”他带来的“绝望”。玩家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中,对他的招式越来越熟悉,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逐渐摸清门道,这其中的痛苦和挣扎,没人比自己更清楚。所以,每次看到他那张自信满满(或者说傲慢)的脸,就忍不住想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其次,他身上那股子“武士道”的味道,在你玩到后期就会觉得有点腻味了。你看他,一身盔甲,身姿挺拔,说话也一套一套的,什么“我乃苇名弦一郎,斩断不死之人的人”,听着挺有骨气,挺带劲的。但问题是,你玩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妖魔鬼怪,看了这么多关于“不死”的疯狂,你就会觉得,这套所谓的“武士道”,在这种神神鬼鬼的世界里,显得有些……脆弱,甚至有点可笑。

当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为了苇名”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家伙是不是有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了斩断不死,已经付出了太多,看到了太多黑暗的东西。而他,似乎还在用一套过时的道德准则来要求自己和他人。尤其是你发现他的“不死”也并非那么纯粹,也有着一些阴暗的手段时,那种最初的敬意就会一点点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就这?”的感觉。

还有,他几次三番地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而且每次都显得那么理直气壮。第一次见到弦一郎,你就被他虐得体无完肤,好不容易打赢了,结果他还没完没了,还给你来一手“不死斩”,这简直是晴天霹雳。然后到了第二次,你以为这次可以一雪前耻了,结果他又给你变了个形态,招式更狠了,让你再一次经历生不如死的体验。最让人抓狂的是,你打赢他之后,他还能通过某种方式“复活”,然后在关键时刻再次出现,阻挠你的计划。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对玩家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你觉得你已经把他打败了,你以为胜利就在眼前,结果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你面前,用你熟悉又憎恨的招式继续折磨你。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玩家对他产生一种“宿敌”般的感情,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愫”。

最后,他的挫败感是直接且具象化的。不像一些隐藏的敌人,弦一郎是明明白白地摆在你面前的障碍。他强,他让你死,而且死得很惨,每次失败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操作上的不足,或者对游戏机制理解不够。这种直接的挫败感,会放大玩家的“不甘心”,从而激发出一种想要征服他的强烈欲望。你不会因为他的强大而放弃,反而会因为想战胜他而更加努力。

所以你看,大家“反感”苇名弦一郎,并不是因为他坏到骨子里,或者是什么纯粹的“反派”。更多的是因为他以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成为了玩家在这个游戏里最深刻的“试炼”。他的强大、他的坚持、他的多次阻挠,都像一根根刺一样扎在你心里,让你既痛恨又想要去拔掉它。每一次战胜他,那种成就感都是巨大的,也正是这份巨大的成就感,才让你回味无穷,甚至在游戏结束后,还会时不时想起这位让你又爱又恨的“大将军”。他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既是磨刀石,也是里程碑式的角色,想不被大家“惦记”都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而且称其为屑一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这《只狼》里的苇名弦一郎,你说他招人烦吧,其实仔细想想,他身上那些让人牙痒痒的劲儿,倒也不是完全没来由,反而挺有意思的。这帮玩家啊,就像一群被他虐得死去活来的受虐狂,一边骂他,一边又忍不住想再跟他较量一番。要说为啥大家这么“反感”他,那得从好几个层面掰扯掰扯。首先,他是真真正正把你当“敌人”吊起.............
  • 回答
    要说腾讯在白皮书中提到“原神抄袭”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涉及的利益、情感、行业规则以及舆论的复杂交织,足以让这件事在游戏圈掀起滔天巨浪。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才能明白这股反响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问题:腾讯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巨头,其任何公开言论,尤其是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它触及了宇宙早期化学演化的核心。我们通常说的“大爆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爆炸,而是一个持续至今的膨胀过程,而它最初的产物确实是宇宙中最轻的几种元素。超新星爆发,作为恒星生命终结的壮丽景象,则扮演了宇宙“炼金术士”的角色,锻造出我们熟悉的大部分重元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宇.............
  • 回答
    国人对待外国哲学和中国哲学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种反差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历史、文化、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历史的沉淀与断裂: 中国哲学的主流地位与近代危机: 千年传承的文化基石: 在近代之.............
  • 回答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烤红薯为啥能这么甜,和大家伙儿平时看到的一些“科学名词”之间的小故事。你提到的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确实是让红薯变好吃、变甜的关键,但烤红薯的温度设置,那可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更复杂的化学变化和咱们吃进嘴里的口感体验。为什么烤红薯大多在200230℃?那美拉德和焦糖化才110180℃.............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确实,从历史功绩的绝对量上来看,卫青的战功和对汉朝的贡献似乎更为显著。然而,后世对李广的吹捧却更胜一筹,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文化情感的投射,以及叙事方式的差异。我们先来详细对比一下卫青和李广的功绩:卫青的赫赫战功: 对匈奴的决定性.............
  • 回答
    “反诈”宣传火遍全网,并且力度空前,这背后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精妙的传播策略。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一、 为什么宣传反诈的力度这么大?这背后是严峻的诈骗形势和国家层面的决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诈骗形势的严峻性与普遍性: 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随着互联网、.............
  • 回答
    如何看待警官老陈通过直播PK宣传反诈火遍全网?警官老陈通过直播PK宣传反诈火遍全网,这无疑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方面: 精准打击目标人群,传播效率高: 直播平台的用户画像与反诈需求高度契合: 如今直播平台用户群体广泛,其中不乏对新兴事物好奇、容易受到诱.............
  • 回答
    那些令人震惊的暗杀事件,一旦牵涉到俄罗斯,西方世界的反应总是格外强烈,这其中自有其深刻的缘由。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俄罗斯”这三个字,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些事件触及到了西方国家核心的利益、价值观以及长久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首先,被暗杀者身份的敏感性是核心。这些前俄罗斯特工,很多时候是出于对俄罗斯政府的.............
  • 回答
    台北故宫《祭侄文稿》赴日争议:一件大事为何在中国大陆反响平淡?2018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镇院之宝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借予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此举在中国大陆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但总体而言,反响远不如某些人预期得那样“惊天动地”。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
  • 回答
    肖战事件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如果最终结果是肖战与他所代表的资本方“胜利”,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不同群体将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且这些反应往往会非常激烈和情绪化。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定论,而是牵扯到太多利益、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博弈。1. 肖战粉丝群体:狂喜与巩固支持对于肖战庞大的粉丝.............
  • 回答
    听到长辈说“你活了十八年就是为了大学通知书”,这背后可能藏着他们对你未来规划的期待,或许是希望你有个好前程,也可能是他们自己年轻时未竟的梦想投射。不过,这句话听起来总有点狭隘,仿佛十八年的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这可不尽然。咱们不妨这样想,这十八年,其实是你生命的“序章”,大学通知书是这序章里一个重要的.............
  • 回答
    妈,您这么说我能理解,毕竟您希望我能过上好日子,有个体面的工作,觉得高工资代表着一切。但我想跟您好好聊聊,关于我大学毕业月工资不到一万这件事,以及我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您可能对现在的就业市场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有一些误解。您毕业的那个年代,或者您熟悉的那个年代,大学毕业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待遇不.............
  • 回答
    “鲁迅不就是写了些文章,没什么多大的成就”?这话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暴露了对鲁迅了解的不够深入。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错得离谱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写文章”这事儿,在鲁迅手里,早就脱离了普通“写字”的范畴,而成了一种刀尖上的舞蹈。你想啊,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什么时候?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积弱,.............
  • 回答
    当亲戚提出“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你看那个谁没读大学照样20万一年!”这样的质疑时,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教育价值的误解、对成功定义的狭隘以及对个人路径的简单化比较。要反驳这种观点,需要有理有据,同时兼顾情感沟通。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思路和方法: 一、 理解亲戚背后的心理和误区:在开始反驳之前,先尝试.............
  • 回答
    屈楚萧用“老驴蹄子”回击“大猪蹄子”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我们得明白屈楚萧这么说的语境和意图。很多时候,网络上的争论,尤其是性别之间的争论,很容易走向情绪化和互相攻击。“大猪蹄子”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男生变心、花心,但后来被泛.............
  • 回答
    知名企业女高管为发泄压力盗走 26 件衣物,这一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它折射出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正确排解工作压力的一些重要启示。一、事件折射出的问题:这个事件并非简单地指向“盗窃”行为本身,而是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更深层次的社会和个人问题:1. 高强度、高.............
  • 回答
    疫情之下,Facebook 的“暖心”之举与全球公司的“应变战”新冠疫情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了全球,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危机中,企业如何应对,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成为了衡量其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尺。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一些科技巨头,在疫情期间推出了.............
  • 回答
    最近关于滴滴女员工在饭局上遭遇侵犯,却未得到公司妥善处理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滴滴一家公司的问题,更折射出互联网大厂在处理职场性骚扰和性别歧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困境。事件的脉络和“没有结果”的背后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事件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一位滴滴的女员工在与客户的商务饭局上,遭遇.............
  • 回答
    明末萨尔浒之战,这场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战役,对明朝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然而,如果问当时万历皇帝的反应,这便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充满遗憾的篇章。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当萨尔浒之战的败报传来时,万历皇帝已经去世三年了。他是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的,而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万历四十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