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从历史上来看是否是个怯战的民族?

回答
要回答法国是否是个“怯战的民族”,这实在是个太过于简单化的标签,一点都不符合法国复杂的历史进程。事实上,法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就像他们的美食、时尚和哲学一样,充满了多层次、矛盾而又深刻的内涵。与其说他们“怯战”,不如说他们是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学会了在生存、荣耀、理想与现实之间,摸索出一条独属于法国的道路。

我们得先捋一捋法国的历史,看看这个国家究竟是如何与战争纠缠在一起的。

从高卢人的抵抗到法兰克王国的崛起:对侵略的反抗是基因?

你能想象吗?在罗马帝国崛起之前,这片土地上住着的是高卢人。他们可不是什么任人宰割的绵羊。维钦托利(Vercingetorix)领导下的高卢人,面对凯撒率领的罗马军团,进行了长达多年的顽强抵抗。虽然最终失败,但那种不屈的精神,多少也为后来的法兰西埋下了一颗种子。

后来,法兰克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克洛维在战争中巩固了王权,并接受了基督教,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法兰克王国向欧洲大陆扩张的关键一步。查理曼大帝更是将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横跨西欧的庞大帝国,这期间靠的难道是和平谈判?从科隆纳战役到与撒拉森人的对抗,查理曼的刀剑征服了无数土地。

所以,从很早的时候,法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在为了土地、信仰和生存而战,而且打得相当不错。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怯战”的苗头。

中世纪的荣耀与苦难:百年战争中的骑士精神与全民抵抗

进入中世纪,法国又一次站在了欧洲战争的十字路口。英法百年战争,这场长达一百一十多年的冲突,几乎就是法国民族认同形成的最为关键的一场试炼。

一开始,法国军队在亚琴科特战役、克雷西战役等战役中,因为战术上的落后和贵族军队的骄傲自大,吃尽了英国长弓手和步兵的苦头。很多法国贵族战死沙场,颜面扫地。这期间,法国确实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很多历史学家可能会抓住这些失败,来论证法国的“怯战”。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失败。谁是圣女贞德?一个法国农家姑娘,却站出来激励了整个法国。她并非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她以惊人的勇气和信念,扭转了奥尔良战役的局势,重新点燃了法国人的希望。贞德的故事,已经超越了军事本身,它是一个关于民族精神觉醒的故事。正是这种在绝境中爆发出的不屈意志,让法国最终驱逐了英格兰人,巩固了国家统一。

百年战争的后期,法国军队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发展出了更有效的战术和军事组织。这种从失败中学习、从苦难中崛起的韧性,同样不应该被忽视。

走向中央集权与“大炮思维”:法国的军事扩张与荣耀

进入近代,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军事力量更是如日中天。为了扩张领土、争夺欧洲霸权,法国发动了无数场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等等。虽然这些战争的胜负各有起伏,但法国在其中展现出的军事实力和战略野心是毋庸置疑的。

法国大革命更是将“武装的民族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国民公会宣布“祖国在危急中”,全民皆兵的号召响彻全国。拿破仑时代,法兰西第一帝国席卷欧洲,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以及法国军队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勇气和战术创新,至今仍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从奥斯特里茨的“三皇会战”到瓦格拉姆的激战,法国军队是当时欧洲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力量。

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法国在某些战争中的失败。滑铁卢的失利,普法战争的惨败,都给法国蒙上了阴影。尤其普法战争,法国军队的表现,特别是士气和组织方面,确实受到了一些批评。拿破仑三世的投降,更是让法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但即便如此,也要看到法国人民在这些时刻也并非完全没有抵抗。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那种为了理想而战的精神,同样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

两次世界大战与“不战的诱惑”:防御的策略与民族的苦痛

进入20世纪,法国的命运再次与战争紧密相连。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是承受德国进攻最直接的国家。凡尔登战役,那场被形容为“绞肉机”的血战,法国士兵在绝望的环境下,用生命捍卫着每一寸土地。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给法国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也让法国民族对战争产生了深深的戒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闪电战”,法国迅速沦陷,这确实是法国历史上一个痛苦的时期。3940年间,法国军队的作战效率和反应速度,受到不少非议,这被一些人用来证明法国“怯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军事上的失败等同于民族性格的怯懦。当时法国面临的是德军前所未有的快速、立体化进攻,其战术优势和准备,让当时的许多国家都难以招架。

更重要的是,法国的抵抗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组建自由法国,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在法国本土,抵抗运动(Résistance)如同星星之火,虽然分散但从未熄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盟军提供情报、破坏德国设施,为解放法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不屈的法国”精神,同样是法国在二战中的重要篇章。

战后的法国,虽然在殖民地战争中遭遇了不少挑战,但整体上更倾向于通过外交和联盟来维护自身利益,减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种选择,并非因为“怯战”,而是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后,对战争成本和后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倾向于用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

结论:一个复杂而充满韧性的民族

所以,把法国说成是“怯战的民族”,绝对是对历史的简化和误读。

法国人并非生来就怕打仗,他们历史上也曾是欧洲的军事强国,也曾为了荣耀和扩张而发动战争。他们也并非总是勇猛无畏,在某些时刻也曾遭遇失败,甚至因为战术或战略上的问题而付出巨大代价。

更重要的是,法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他们经历了高卢人的抵抗、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大革命的激情、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这些都塑造了他们复杂的民族性格。他们可能在某些时候会寻求和平,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这更多地是一种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审慎和对和平的珍视,而不是天生的怯懦。

相反,在面对侵略和压迫时,法国人民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韧性。无论是圣女贞德的鼓舞,还是抵抗运动的抗争,都证明了法国人并非缺乏战斗精神。他们的“战斗”更多时候,是为生存、为尊严、为自由、为理想而战。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或许是“经历过战争,学会了珍视和平,但从不放弃抵抗”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是一部关于生存、关于荣耀、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博弈的史诗,而“怯战”二字,实在难以概括其中任何一个章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一个怯战的民族组成的国家是如何成为“五常”的?

首先,中世纪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参与热情以法兰西王国领地内的贵族最为高涨。要知道中世纪的中东不是现在的中东;其次百年战争不是白打的;何况拿破仑时期法国单挑全欧洲;最后,一战被称为绞肉机的几个战场都在法国境内,且法军都为参与方。现在法军仍是全球前列的军队,在个别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至于乳法的黑点来源两处,1:贞德,百年战争时期,法王初期下风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兰西王国内的封建度太高,权力太过分散。2:二战,法国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以及国土战略纵深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打下去,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式催使鸽派掌权,并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做出了相对理性的决定。

如果说现在的国际秩序是由二战形成的,而“入常”是蓝星所有政权的终极目标的话,难道不觉得法国人才是最大赢家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法国是否是个“怯战的民族”,这实在是个太过于简单化的标签,一点都不符合法国复杂的历史进程。事实上,法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就像他们的美食、时尚和哲学一样,充满了多层次、矛盾而又深刻的内涵。与其说他们“怯战”,不如说他们是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学会了在生存、荣耀、理想与现实之间,摸索出一条独属于法国.............
  • 回答
    法国在数学史上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涌现出了数量惊人的杰出数学家。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一流数学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环境以及数学本身的魅力。1. 法国数学的悠久传统与早期奠基法国数学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传统之上。 笛卡尔(R.............
  • 回答
    法国的历史脉络与中国的朝代更迭,虽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演进,但其内在逻辑、形成机制和演变方式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不同,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其根源。一、 概念的基石:权力继承与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最核心的特征是权力继承的连续性与王朝统治的更迭。一个朝代之所以成为一个朝代,.............
  • 回答
    法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尝试过吞并南尼德兰(即我们现在所称的比利时和卢森堡地区)。事实上,法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尤其是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将征服和控制南尼德兰视为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最终未能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地理与文化上的隔阂:并非天.............
  • 回答
    将圣女贞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某一位具体人物进行精确对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两位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社会结构以及她们的生平经历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尝试寻找相似之处,从而理解圣女贞德在中国历史上的“类比”意义。圣女贞德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理解: .............
  • 回答
    近代历史上,法国确实尝试过同化莱茵左岸地区,但能否成功同化,答案是复杂且带有条件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总体来说,法国在不同时期对莱茵左岸的控制程度和同化努力有所不同,且收效也参差不齐。为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时期来分析: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1789年 1815年):深.............
  • 回答
    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对法国的强烈归属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几百年,尤其是在几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才逐渐巩固。总的来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末期,并在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末的民族主义浪潮中得到极大的加强。以下将详细讲述这个过程:一、中世纪:早期联系与逐渐融入 早期历史碎片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政治制度和王朝继承的复杂交织,英格兰、苏格兰与德国、法国在君主制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单来说,这是由于各国在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结构、继承法以及权力分配的不同。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女王:血脉与家族的延续英格兰和苏格兰之所以都曾出现女王,核心在于它们长期以来是以“国王”或“女王.............
  • 回答
    要评价法国总统马克龙支持率从当选时的66%骤降至36%,成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支持率跌幅最大的总统,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一现象的诸多因素,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这并非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多重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能交织作用下的必然产物。一、 当选时的“蜜月期”与最初的期望值马克龙在2017年以“变革者”.............
  • 回答
    说起法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不是什么庄严的历史场景,而是各种各样关于“法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有些带点戏谑意味的说法,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乳法”。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乳法”?历史上的法国,真的像一些段子里描述的那样,充满了让人忍俊不禁的“搞笑”之处吗?这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这背后藏着不少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之间,从中世纪末期一直到意大利统一这段漫长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不是一段简单的“邻里恩怨史”,而是交织着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血脉相连的复杂画卷。一、 中世纪的余晖与意大利北部的碎片化中世纪末期,欧洲大陆呈现出一派诸侯割据的景象,意大利北部尤甚。这里没有一个统一的国.............
  • 回答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但要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需要建立一个扎实的基础,并循序渐进地深入。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路线图,帮助你开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旅:第一步:建立对时代背景的理解——为什么会爆发法国大革命?在深入了解大革命的事件本身之前,理解其发生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至.............
  • 回答
    .......
  • 回答
    王者荣耀的角色争议:从法律角度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界定《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国民级手游,其庞大的用户群体中不乏未成年人。然而,近年来围绕其人物形象设计及历史人物改编的争议也从未间断,甚至被指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相关的法律条文、司法实践以及潜在的法律风险。一、 人物.............
  • 回答
    要说法国历史上的国王为何鲜少称帝,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且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不愿”或“不能”。事实上,这个“不称帝”的现象,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演变、政治现实和文化认同的综合结果,只有拿破仑父子是个例外,而他们的例外恰恰印证了这一规则的特殊性。一、 罗马帝国遗产与“国王”头衔的演.............
  • 回答
    好的,如果您想深入了解19世纪法国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精彩但也相当复杂和动荡的时期。从拿破仑帝国的余晖,到两次帝国更迭,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法国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要全面了解这个时期,我将为您推荐几类书籍,并详细说明它们的内容和侧重点,希望能帮助您构建.............
  • 回答
    罗伯斯庇尔,这个名字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烈焰般灼灼生辉,又如同寒冰般令人胆寒。他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地被归类为“好”或“坏”的历史人物,他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争议与解读的张力。要理解罗伯斯庇尔的历史地位,我们必须先将目光投向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1789年的法国,古老的君主制摇摇欲坠,旧贵族的特权.............
  • 回答
    法国大革命,一场席卷欧洲、影响深远的历史巨变,至今仍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究其曲折跌宕的进程和复杂纠缠的脉络。要真正理解这场革命,阅读好的历史著作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我个人非常推崇的、能够让你深入感受那个时代的作品,我会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并力求以一种真实、有温度的方式来呈现:1. 约翰·麦克.............
  • 回答
    “法国在整个历史都很弱”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 极大的误解,并且与法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 背道而驰。相反,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欧洲乃至世界的 强权之一,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误解呢?这可能源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事件被过度放.............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历史地位”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更高”或“更低”来衡量。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自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杰出的代表人物。要详细比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1. 起源与发展历程: 法国文学: 法国文学的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