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看起来很蠢实际上确实很蠢的设计?

回答
有时候,一些设计想法在最初听起来似乎有个道理,但一旦付诸实践,就会暴露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愚蠢。这些设计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用户需求、常识,或者根本就没有经过哪怕是最粗浅的思考。下面就来聊聊一些我见过的、真是蠢到家了的设计:

1. “智能”垃圾桶,但需要手动开盖

想象一下,你买了一个号称“智能”的垃圾桶,期待它能感应到你的手,自动开盖,让你解放双手。结果呢?当你兴冲冲地把垃圾扔过去,发现它纹丝不动。仔细一看,原来它只是加了个可以自动关闭的盖子,但打开盖子的动作,还是得你亲自用手去按那个按钮。这比我那个十块钱的普通脚踏垃圾桶还要麻烦!感觉就是为了“智能”而智能,把一个简单的动作复杂化了,而且一点也不智能。

2. 密码输入框,不显示输入内容,也没有“显示密码”选项

这是最让人抓狂的一种了。在某些网站或者应用里,你输入密码的时候,输入框里是一串闪烁的黑点,这是正常的。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你无法确定自己有没有输错,尤其是在手机上输入长密码的时候,很容易多打或者少打一个字符。更让人费解的是,有些设计就是不提供一个“显示密码”的眼睛图标,让你能悄悄地看一下自己到底输了什么。结果就是,你可能得重复尝试几次,才能勉强输入正确的密码,那种挫败感简直了。有时候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的,想让你多花点时间在输入密码这件事情上。

3. 浴室瓷砖,滑得像溜冰场

我曾经住过一个新装修的酒店,浴室里的瓷砖看起来特别漂亮,那种抛光过的、反光效果极佳的白色大理石纹理。刚进去的时候觉得挺有格调的。但只要稍微沾点水,那地方就变成了天然的溜冰场。洗澡的时候,我总得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生怕一不留神就来个“平地摔”。更离谱的是,有些地方甚至连个防滑条都没有。我脑子里一直在想,设计师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没体验过在湿滑地面上行走的感觉吗?或者他们觉得在浴室里摔一跤能增加“趣味性”?

4. 银行卡/信用卡,正面信息密集到难以辨认

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银行卡?出生日期、卡号、有效期、CVV码……这些信息挤在小小的卡片正面,有些字体还小得不可思议。尤其是那些想要在网上进行一些快速操作的时候,你得把卡片拿到眼前,眯着眼睛,仔细辨认哪个是哪个。有时候我甚至需要用手机的手电筒来照亮卡片,才能看清楚那些细小的数字和字母。这种把所有重要信息都堆在一起的设计,实在是太欠考虑了,一点也不用户友好。

5. 只能从一端打开的书籍,但另一端设计得更方便阅读

见过一种特别奇葩的书,它只有一个书脊,可以从任何一端打开。但问题在于,它的装订方式很奇怪,当你从一端打开时,另一半的书页会自然地垂下来,遮挡住一部分文字,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你如果想把书完全摊开,它只会尴尬地保持一个“半开放”的状态。感觉设计师就只考虑到了“可以从两边打开”这个点子,但完全没考虑到实际阅读体验。它就像一个只顾着耍酷,却忽略了基本功能的设计。

6. 自动扶梯,但中间没有扶手,或者扶手不是连续的

自动扶梯本该是方便人们上下楼梯的设计,但有些扶梯的设计就让人觉得他们在跟你开玩笑。比如,有些扶梯中间有一段没有扶手,让你在那个空档期失去支撑,非常不稳。或者,扶手带突然中断,然后又重新出现,这种突然的断裂感,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失去扶手而失去平衡。这就像是造了个汽车,但中间少了一段车身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设计之所以显得愚蠢,往往是因为它们在创造过程中,可能过于关注某种“新颖性”或者“技术性”,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人类需求、常识和使用场景。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在不经意间就提供了便利和舒适,而不是让你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到困惑、不便甚至危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自习教室装的感应灯

不是声控的 是感应动作的

于是在晚上大家都安静专注的看书写作业时

感应灯啪啪啪接二连三的灭了

各路人马只好站起来做运动

唉?作业刚才写到哪了?



更可悲的是考六级的那天下大雨

教室里不开灯就是漆黑一片

而考试你懂的

于是整个教室的灯又灭了

同学们想动不敢动

何况当时正在考听力错过就没有了

而监考老师是外校的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以为是声控灯

于是我们就在一声声响亮的拍巴掌和跺脚声里

在黑漆漆的教室里

艰难痛苦的考完了听力

_______

看到评论 原来这样的学校还真不少

大家可以自行认校友了

答主学校在第二学期就换回了正常的灯

心疼厕所被装了这种感应灯的同学

去年去公司总部出差时遇到同样的情况

但是贴心的是隔间里和洗手台边装有闪红灯的开关

如果时间稍长灯灭了

伸手就能打开


迅速得到这么多赞也是受宠若惊

评论里很多人提到另一个问题 感谢邀请 回答了另一个感应灯的故事

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 知乎
user avatar

手枪军刀。

看上去就蠢实际上更蠢,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了。蠢到我一时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差不多大小的发明创造能比这个还蠢。

这玩意儿的原型是32式军刀,长这样:

1899年定型,造型中规中矩,没什么抢眼的地方,也没什么明显的特征,纯粹的实用主义产物,皮实、可靠,解放军用了都说好,在中国一直超期服役到六十年代,唯一一个能出毛病的部件驻爪开始频频出现故障和损坏,这才朝军工下了订单要求仿制,仿出来的版本叫六五式。

和32式组队的搭档是:南部式小型手枪……

众所周知,南部麒次郎除了三八大盖和百式冲锋枪之外,几乎就没什么像话的作品了,此公出品的手枪和机枪质量更是一言难尽,“日本勃朗宁”的外号听着简直不知道该算是夸奖还是内涵,不过日本既能设计手枪又能设计机枪的好像也就这么一位,不叫勃朗宁又能叫什么呢……

南部十四式,俗称王八盒子,质量火得出了圈,南部小型手枪比十四式有过之无不及,军方直接拒绝采购,于是后来改成了大家更熟悉的十四式。

这款新式武器的设计,就是在南部手枪上简单地安了一根32式的条子,我有点怀疑这玩意儿是不是达(罗)文(家)西(英)在坐镇开发。

好了,你现在拥有了一把能开火的32或者说能砍人的王八盒子。如果你想开火,请预先锻炼出麒麟臂,因为向上举着一根一米来长的钢条,瞄准的难度不亚于枪管底下挂了几块板砖。更艹蛋的是,为了不妨碍瞄准,刀条是偏在枪管右边的,也就是说你一举枪,刀条就会使劲把你的持枪手往外掰,反而没法瞄准。如果你想砍人,需要谨防走火或者掉弹匣。另外,会大概率随机发生刀条脱落的故障,而且掉了的刀条没办法拿着凑合。

高明的设计师追求的是1+1>2的境界,笨拙的设计师有时候只能做到1+1<2,总之,1+1刚好等于2的情况在发明创造和设计中并不是十分常见,但1+1<1的设计,没点功夫还真弄不出来……

user avatar

淘宝买过一个什么之后就会给你推荐相同种类的东西,但问题是我已经买完了...

user avatar

我来直接上图吧

1 删除什么啊,直接关了吧


2 你看还有盲文呢,多人性化!

3 嗯体贴还有自行车道

4 。。。。。。

接下来是动图系列

5 这个也算是常见了



6 像这种就比较奇葩了



7永动机



8 你已经被麦当劳包围了!





接下来是网页设计篇,一开始有个人发现输入个人信息的页面被做成了这样

然后有人不服,开始做起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电话输入方式







然后从逐渐花式








到丧心病狂








。。。。我还真在π小数点后两千六百万左右找到了自己的电话(lll¬ω¬),老婆的电话过了两亿了找不到了,大家也可以试试The Pi-Search Page。所以我觉得很多蠢设计有可能是故意的


--------------------------------------------------------------------------------------------------------------

更新

评论有人说除了电话号码以前还有各种奇葩的调节音量的设计,像这样的:



我告诉你这都弱爆了好瓦,更狠的我是怕跑题了不好意思拿出来



会玩儿不?






好了咱们不要理睬那些闲的蛋疼的程序猿了,再补几个设计吧

自动烘干机




评论里有人因为好看觉得第4个的台阶未必摔得死人,那这个呢


地下停车收费,非常环保


这个本来就是专门设计洗裤子的!



最后一个卫生间的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够不着纸估计就这个表情了吧



-----------------------------------------------------------------------------------------------------------

再更一下,说到蠢到家的设计,神也比不上YouTube上被誉为“垃圾机器人女王”的瑞典美女网红Simone Giertz

这里转个链接还没笑够可以去看看zhuanlan.zhihu.com/p/28,或者直接翻到YouTube上搜她的名字

小姐姐其实很厉害的,又懂发明又有幽默感,而且全是自己一个人干的

看完了她做的那些故意恶搞的那些机器人,接下来这些明显是团队做的“高级”机器人简直就是渣透了








。。。。。。所以说机器人想要统治地球可能还得再等几年


希望每一个失败的设计能变成以后成功的教训,再不济也能让大家乐乐吧


相关阅读:就你图多系列

女生喜欢一个男生的时候眼神是什么样子?

哪些英语用法是普通中国学生最生疏的?

自然界有哪些很残酷的现象?

user avatar

直接上图








user avatar

高赞答案有个说到重庆高铁站和公交设计的zhihu.com/question/3697


我顺便吐槽个老段子(现在经过诸多吐槽重庆机场已经修正了这个问题。。。)

很多人不知道飞机怎么准确滑到跑道或者停机位的,实际机场滑行道是有编号的,一般用A~Z和阿拉伯数字组合,例如A A2 B C7这样,飞行员听到指令“延滑行道A B1 C C2到机位xxx号”结合滑行图以及道口标志就知道该怎么转了,跟开车一样。(以上是背景)

重庆前几年刚修完第二跑道没多久,新增了很多滑行道,不知道哪位一拍脑袋,最后滑行道上多出了 AA BB CC 这样的字母组合!!!

于是天下大乱:

“南方xxxx 沿滑行道 T TT T4 G GG G5 BB B4 A1 A AA到02右跑道外等。。。”

想想飞行员听着飞机舱内各种噪音,看着外面的滑出手势 还要复颂一遍这样结巴一样的指令。。。再碰到个把口齿不伶俐的飞行员。。。

我依稀记得当时有次北京回基地,基地大雾,备降可以选重庆。机长大手一挥:去成都!

我不解:为啥?远了点儿啊!

机长:老子想到重庆勒个鸡肝滑行道就脑壳痛!

user avatar

侵删

user avatar

开关



开关的首要需求就是照明是吧?可是每当夜里我急匆匆跑进漆黑的厕所,需要光明的时候,摸到6个一模一样的按钮,“啪”一声按下去一个,换气被打开了。


我想,大概是我不够用心。


于是我通过努力,背下了家里开关的顺序。“一啪啪二啪啪”,家里的开关用得准确无误。


但是,市面上的开关都是随机排列的。就算我记住了家里的开关顺序,我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开关顺序。


这就意味着,我去朋友家玩,上厕所的时候,“啪”一声,打开了暖风。我去另一个朋友家玩,上厕所的时候,“啪”一声,打开了浴霸。


这是切切实实的挫败感,我仿佛看见开关在嘲笑我:这次你又没猜到吧?


我不明白,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需要先按“照明”,再用其它功能的开关,为什么会把“照明”做成和其它按钮一模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你把一盒饭放进微波炉需要加热,你认为哪个是“加热”按钮?



微波炉:妹想到吧?呵呵。

(这个品牌的似乎都是这种,我是在推荐大家购买吗?)

我不排斥添加多种功能,但能不能把最常用的功能和其他功能区分开?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你就这么懒?不会一个个看字吗?


好吧,说回开关,开关是什么时候用的?绝大多数时间是晚上需要照明的时候用的吧?既然是晚上,我又怎么看得见上面的字呢?


到了晚上,开关会是这个样子:


他们自作聪明地给开关加上了夜光标识。但我想问,有区别吗?照明是哪个?“啪”,换气被打开了。


要解决这个困难多简单,这样就可以了:



哪个是照明?发光那个就是。


不知道这种技术是不是很难实现,反正这十年里我见过的五金店的开关,都是亮6个夜光标识的。


可能是开关厂家认为,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的厕所里,摸黑开换气扇的需求和开灯的需求是同等重要的。


在他们眼里,iphone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分割线——————————

有许多朋友在留言里提供了思路:


有朋友认为厂家不背锅,因为线是装修师傅接的。可能是我们小镇的师傅格外工匠精神,家家户户都是按照开关的标识接线的,线是对应着每一个开关的,那么这时锅该谁来背呢?


有朋友提供了办法,比如另接一个开关,买贴纸,自己习惯就好,不要管别人家……可是这样的话,我家的问题解决了,别人家还是用着不舒服,我痛心疾首啊!


其实存在这么多争议和解决办法是好事,这说明这个东西是存在问题的,值得探讨的,可能厂家、装修师傅、消费者都有问题。


厂家——做统一的开关不就好了?但消费者不干,消费者需要个性化啊。难伺候。

装修师傅——按照规定接线不就好了?但是前提是瞎逼厂商别把开关做成那样啊。

消费者——买更高级更人性化的开关不就好了?但是我不愿意出那么多钱啊。


难道没有大一统的方法吗?


好吧,说个没有争议的,蠢就是蠢的,我家衣柜的故事。


请看这两张图:


发现什么了没有?


如果你不太明白,请看下面这张图:

对的,我把两张图拼到了一起。你一定觉得我P得不好,因为中间的那段柜门居然没有P掉。


然而事实是,这个衣柜,就他喵的是这样。


三个格子,两扇门(宽度相等),中间那个格子永远不能完全打开!


你能信?


现在回到没有P的前两张图,你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们侧着身体往中间那个格子塞东西和取东西的痛苦了。大概跟他一样吧:


你可能会问:你为什么允许设计师给你把衣柜做成这样?


这就又要说到我家的大衣柜了。


当时我们镇那家全国知名橱柜品牌专卖店的设计师给我家设计的大衣柜是这样的:



发现了吧,对,我对设计师是这样说的:抽屉不能放到最下面,我无法忍受拿一双袜子还要跪着,这一点也不炫酷。


我提出要改成这样站着拿的。



设计师据理力争,质问我:那你如果有一件两米长的衣服要晾怎么办?


我拍案而起:难道我不会叠起来放吗?


讨论了半天,设计师终于被我“不改就不做了”的理由说服,同意修改设计。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感受到了我较真的个性和对人体工学极致的追求,以及难以言表的优秀的个人品质,甚至几乎还会想和我做朋友,于是我表示,其他的设计图我也没时间看,剩下的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


设计师说,妥妥儿的。


于是:



——————————————分割线——————————————

更新:


看到许多朋友对我家的衣柜表示了同情,并得知许多人家里的衣柜也是这样,我深表遗憾。看来这种“叫你抠不到”的设计语言是全国普遍存在的。


后来这家专卖店来我家做回访,要我站在衣柜前拍一张照片,用于存在他们公司的客户档案里(其实就是给新客户推荐产品时用的),我十分不情愿,不过最后还是配合拍照了,我媳妇还给了店老板的女儿一包糖吃,那是我最爱吃的金丝猴麦丽素,可惜后来淘宝买不到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扯远了。


其实我是想再吐槽一个东西:触摸按钮的电磁炉:



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吐槽该品牌。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电磁炉,触摸按钮的意义在哪里。


按一下+号,火力加400,物理按键做不到吗?


其实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家那个触摸式的电磁炉,每个按钮的触摸区域都是迷之结界,通常要按上七八次才能按对地方,这导致经常炖一锅汤来不及关掉电源,汤水全部飞溅出来。


远不如物理按键,“啪啪啪”,一按一个准,每次按下都有反馈,手感令人放心。


当然,有可能,我买的是个便宜货,所以不好用。


但是!你既然是个便宜货,那你做什么触摸按钮啊!


更恐怖的是,我后来去电器店买电磁炉,点名要物理按键的,店员理直气壮地告诉我:现在哪儿还有卖实体键的啊,现在的电磁炉全是触摸屏的了。



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难道不好吗?可能我想贪便宜,科技过渡期的产品我不愿意买。


最后,我理想中的触摸屏电磁炉是这样的:

微软什么时候大甩卖9块9包邮,我一定买!


我指的是桌子,不是小龙虾。


…………………………更新一下…………………………


关于触摸屏的电磁炉,大家普遍认为是因为触摸屏更好清洗。


我觉得,电磁炉主要的功能还是加热。如果加热按钮始终按不准,连基本功能都不能保证,那还有什么用呢?如果只是好清洗,那买一块玻璃回家每天擦擦不是更好?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吧,先得保证好用,再去考虑清洗吧。


然后再说一下我个人对市场上一些盲目的触摸屏产品的粗浅看法,非专业,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有些产品还是照搬机械按钮的思维,仅仅是把机械按钮改成了触摸式,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机械按钮操作繁琐,且需要两层反馈(按钮一层,屏幕一层),而触摸按钮却是所点即所得的。


因为交互上会少一层隔阂,所以触摸屏会更加直观,且更加高效。举个例子吧:如果有这样一片格子,从红色走到蓝色,机械按键要怎么走?



用按钮,或遥控器,向右走9步,再向下走9步。


那触摸屏呢?一步,直接手指点到蓝色就可以了。


当然,许多厂家可能是考虑到消费者使用习惯,不得不沿用机械按钮的使用方式,比如电磁炉,有些是触摸的加减按钮,有些是通过滑动来加减的,就看消费者如何选择了。


但我始终认为,触摸式一定要有比机械式更直观、更高效的操作方式。如果没有找到更好的操作方式,触摸式就还只是鸡肋。


…………………………更新一下…………………………


再吐槽一个,请看下图:

我一直不知道我的流量到底是多少。


请问我这个月可以用的流量,到底是国内流量600M,还是国内流量600M+专用型流量200M,总共800M,还是国内流量600M+专用型流量200M+结转流量300M,总共1100M?


我知道中国移动的从业人员一定很清楚我的流量到底是多少,可是普通老百姓谁能看懂这条短信的逻辑?


我觉得从初中作文里学习到的“总—分”的作文写法,这条短信有关流量的开头应该这样写:本月您的流量总计1100M,已使用2M,剩余可用流量为1098M。然后再写各种国内流量、专用型流量、结转流量的使用详情。


不是我矫情,生活中任何的说明都是这样的“总—分”结构,比如受灾报告:“全市受灾人数为XX人,其中X区多少人,X区多少人。”比如超市小票:“总结算额XX元,其中A商品XX元,B商品XX元。”要么就是“分—总”的结构,比如发票,比如报价单。


像中国移动这样只有“分”没有“总”,或者说,不知道这几项究竟是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的,让人不知道应该怎么算的,我大概还是第一次看到。


————————更新一下————————


时隔三年,这篇回答又有人看了吗?我并不是很懂产品之类,我只是吐槽一下,并且,我平日里是个温和儒雅的好青年,比起吐槽,我更喜欢讲故事,朋友们可以看一下我的这篇故事:

另一篇吐槽:

user avatar

难道不是新版知乎网页的界面跟编辑器吗?

user avatar

下载软件某雷的界面。

整个界面只有左边1/4是下载,剩下3/4是他们搞的浏览器。



初心应该是为了搜索视频方便下载之类的吧,但是,你首页都是那张某翔六点半那种浓浓的乡村杀马特画风演技无比尴尬且内容下流的搞笑视频。真的巨尴尬巨无聊好嘛,而且只要打开某雷就能看到这些尴尬的东西。


以及浏览器之前的那些美女视频,性感高清图片。还有牛x游戏盒子,稍不小心就自动给你桌面安装了很多垃圾游戏,删都删不干净。


你只是个下载器啊,搞下载速度啊,搞什么不好还搞个浏览器。开通了最高级的会员还关不了这些,下载速度跟没开通没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博世家电 @西门子家电 我知道你们的干衣机都是男工程师设计的

因为只有男工程师不会自己去洗衣服然后丢干衣机里面去烘干,干这件事情都是你们老婆!

刚洗完的衣服,放进干衣机,放完后手就是潮湿的,这个时候再去按最右边那个触摸式的启动键,按十次都不会有反应!

所以我现在干衣机边上都放着一盒纸巾

user avatar

衣服后脖领子的标签

user avatar

我在米粉节买了一台小米4A电视。。。

这电视的USB孔在后面。。。

这电视有壁挂功能。。。

然后上门安装的师傅非常“贴心”地帮我把壁挂锁死了。。。说是怕小孩弄到。。。有危险。。。

师傅,目前家里最小的娃是我⊙_⊙

然后这个电视不让我安装他内置软件里搜不到的电视应用。。。

没有某鱼,没有网易云音乐。。。

只有教小孩识字,教小孩读英语。。。

看来小米都知道电视不是给成人看的。。。

如果安第三方应用,可以啊,插个U盘就可以。。。

可是,我的手都伸不进去这个壁挂的缝隙里。。。

你来教教我,怎么从他的后背温柔地把USB捅进去?

后面好不容易安装成功了。。。弄了个电玩城,可以怀旧一下以前的小霸王游戏。。。(不用再教我用沙发管家啦~我已经搞定了)

怕其他手柄不兼容,特地买了两个小米手柄。。啧啧啧,这俩手柄的做工真的是一模一样。。,

连频段都一样。。。

然后这俩手柄开始互相干扰。。。前一个往前后一个就动不了了。。。

打电话问客服技术支持,跟我说,蓝牙手柄就是会互相干扰的!然后一堆逼逼。。。我说,我需要技术支持啊。。。你这一点都不支持就直接给我怼回来了啊。。。你们从来没有卖过两个蓝牙手柄吗?

然后客服说,我们能保证一个接了能玩。。。不保证两个接了能玩。。。

合着我买俩手柄就是为了一个人拿着手柄看另一个玩。。。

user avatar

看到小米电视,我想起一个,它内置 DLNA接收服务器,可以直接从 iPad 版,华为,魅族等非小米手机上推送视频播放. 腾讯视频/央视影音/爱奇艺都可以.


但是小米手机就不能推送,小米版上述三个软件均没有 TV推送按钮.


小米电视的出发点是希望人家不要用推送,去买他们高清 VIP. 但是买了小米手机和电视不是最铁粉丝吗?怎么专坑他们呢?

user avatar




坐标武汉,某段自行车道,不到50m前后都被堵上了……

注意一下第二张图,旁边就是机动车道。我最初以为是拦截电动车之类的,但其实也只是把他们往机动车道上挤而已。这路障已经设置到人行道、盲道上了,这意味着轮椅、婴儿车(第三张就有在机动车道上的婴儿车)什么的,如果不方便搬过去都得走机动车道……而且就50米不到需要抬两次,除了造成一段路面空间浪费与安全隐患外,完全想不出给自行车提供了什么便利…

所以说是看起来蠢,当你以为是什么良苦用心的时候,仔细一想真的是蠢。

一路上算是见识到了最无语的自行车道:

半路消失、突然变窄、直通书报亭小门、马路配电柜、30度上坡 、10cm+的路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段是什么样的挑战……

user avatar

WinRAR.rar

user avatar




居然没有人提这个…


连衣裤非常适合夏天穿,凉快舒服。

而且连衣裤还超适合胸不大的妹纸,一看就知道我们不走性感路线。

足够成熟的cutting搭配纯黑外观,反正我穿着上班也好,走访幼儿园也好,都不用担心不够正式。


然而,只要你定眼一看,就会想到一个问题:穿连衣裤怎么上洗手间呢?好蠢啊这个衣服。

啊哈,精妙之处就在这里了。

经过我们女性服装多年的发展,连衣裤上洗手间的难题


并没有解决(๐•̆ ·̭ •̆๐)


上个洗手间依然要整件脱!

尤其在幼儿园这种小天使们无处不在的地方,进去5分钟小天使都担心我是不是晕倒/滑到马桶被水冲走/外星人来捉人了,分分钟要通过各种缝隙偷看一下你还在不在。

当你穿连衣裤,你就会被当成“鬼上身”上洗手间居然要脱上衣的存在,还传播得老远…






连衣裤拜拜!

user avatar

首推格力公司的广告画……

会想到把董女士的全身像拿来给公司产品做广告就已经是颇为奇葩的脑回路了……

竟然还贴到公司用车上到处展览……

而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真正丧心病狂的是……

在他们贴上去之前……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想到过……

























车窗是会动的吗?


user avatar

日军的歪把子机枪的弹斗。虽然很多人提到过,但是还是想详细描述一下究竟有多蠢。

1.歪把子的弹斗用弹夹供弹,但是日军实际上在用减装药的机枪弹为主,所以追求的通用性也没了。芝麻都没捡到。而且普通的弹匣紧急时候也可以压进弹夹。

2.弹斗供弹比弹链复杂,火力持续性却不如弹匣。弹斗压进6个弹夹的速度比弹匣慢,但是连发的时候,子弹入膛大概需要拨弹齿扣住子弹然后推进去,拨弹齿复位,这种设计比弹链还要复杂,而且可靠性很差,容易进入灰尘。而且拨弹齿给子弹向上的力,必须得盖上盖子才能打,边打边补子弹更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缺点却基本一无是处的供弹,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因为歪把子糟糕的可靠性,日军后来的96式机枪不仅改成弹匣供弹,甚至还加了两个防尘盖,也属于矫枉过正的体现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