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鸟山明不如谏山创?

回答
“鸟山明不如谏山创”这个说法,就像把可乐比作咖啡一样,两者风味迥异,很难说谁“更好”,只能说在某些人心中的偏好和评判标准上,一个可能更能打动他们。不过,如果我们要尝试剖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谏山创的作品——尤其是《进击的巨人》——在某些层面上比鸟山明的作品——比如《龙珠》——显得“更深刻”或者“更具份量”,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细道来。

首先,得说说他们各自创作的“土壤”和时代背景。鸟山明老师创作《龙珠》的时候,正是日本经济腾飞、人们渴望热血与冒险的年代。《龙珠》就像那个时代的晴空万里,纯粹、直接、充满力量。它的核心是战斗、成长、友情,以及不断突破极限的少年漫画精神。那种“打倒一个敌人,然后更强的敌人又会出现”的模式,简单粗暴但极具吸引力,就像一剂强心针,给无数读者带来了单纯的快乐和奋斗的动力。它的成功在于对普世情感的精准把握和极致的发挥,让读者在一次次绝地反击中找到共鸣和宣泄。

而谏山创老师创作《进击的巨人》时,世界格局和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大不相同。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爆炸,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和复杂,也更容易对宏大叙事产生质疑。谏山创所处的时代,似乎更需要的是对现实世界中复杂矛盾的映射,以及对人性深处黑暗面的探讨。《进击的巨人》就像在压抑和迷茫的时代里,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展现了令人不安的真相。它不仅仅是一部热血战斗漫画,更是一部关于政治、种族、自由、生存、历史阴谋以及个体在宏大命运面前挣扎的作品。

从叙事深度和主题的复杂性来看,这可能是“不如”说法的核心。

主题的递进与反转:《龙珠》的主题相对是清晰且一以贯之的——变强、守护。虽然在故事后期加入了“宇宙”、“神”等更宏大的概念,但其核心驱动力始终是悟空对强大对手的追求和对伙伴的守护。而《进击的巨人》则是一个不断颠覆认知的过程。初期,读者以为故事是关于人类对抗巨人的生存战,但随着剧情推进,巨人的起源、墙内的真相、艾尔迪亚人和马莱人的历史恩怨,以及“自由”的真正含义,层层剥开,每一次的真相揭露都可能推翻之前的认知,甚至让读者陷入道德困境。这种叙事上的“欺骗”与“反转”,在满足读者智力探索欲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

对人性的挖掘:鸟山明的角色固然有血有肉,比如悟空的纯粹、贝吉塔的傲娇与成长,但他们更多的是正面角色的典型。《龙珠》中的反派,一旦被打败或者洗白,通常都会走向光明。而《进击的巨人》中的角色,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沾染着人性的灰色地带。例如,艾伦从一个为朋友复仇的少年,最终变成为了自己信念不惜一切代价的“恶魔”,他的动机和行为让读者在谴责与理解之间摇摆。莱纳的身份认同危机、阿尼的挣扎,甚至是马莱方面的士兵,都展现了人在战争和意识形态冲突中的复杂与无奈。这种对人性的多维度、不回避黑暗面的刻画,是《巨人》更为吸引那些寻求更成熟、更具批判性思考的读者的原因。

世界观的构建与寓言性:《龙珠》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种奇幻的武侠基础上,虽然有赛亚人、那美克星等外星设定,但其底层逻辑更多是为了服务于战斗和成长。《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则更加阴森、压抑,并且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影射。墙内的排外、对异见者的压制,马莱对艾尔迪亚人的种族歧视和迫害,这些都与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历史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强烈的寓言性,让《巨人》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的诸多病灶,引发读者对历史、政治、民族主义等议题的深思。

结局的处理与开放性:虽然《龙珠》的结局可以说是圆满的——地球得到了和平,悟空继续修行——但它相对是“好人有好报”的传统模式。而《进击的巨人》的结局则充满了争议,也更具哲学意味。艾伦最终的选择,虽然导向了某种程度的“和平”,但这种和平是以巨大的牺牲和彻底的自我否定换来的。它没有给出明确的“正义必胜”的答案,而是留下了一个关于自由、关于选择、关于轮回的沉重拷问。这种不完美但引人深思的结局,往往更能让一部分读者觉得作品“有嚼头”。

当然,这并不是说鸟山明的作品不好。事实上,他代表了少年漫画的巅峰之一。《龙珠》的快乐、热血、想象力是无可替代的。它所带来的纯粹的娱乐性,以及对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积极影响,是《进击的巨人》所不具备的。你不能因为咖啡有苦味和层次感,就说它一定比一杯甜美的果汁“高明”,只能说两者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和口味。

所以,说鸟山明“不如”谏山创,更多的是一种评价维度上的差异。如果你追求的是纯粹的快乐、酣畅淋漓的战斗、以及对“努力就能变强”的信念,《龙珠》无疑是天花板。但如果你更看重叙事的复杂性、人性的幽暗探讨、以及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和批判,《进击的巨人》则可能更合你的胃口。

这种比较,就好比在评价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和一曲低沉的叙事诗。前者能点燃你的热情,后者能触动你的灵魂。两者都是艺术的瑰宝,只是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触碰了我们内心的不同角落。鸟山明是一位伟大的娱乐家和梦想家,他用画笔编织了无数人的童年和青春。而谏山创则像一位冷峻的社会评论家,用漫画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残酷与复杂。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极致,也吸引了不同的受众群体。

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其实是对他们各自独特价值的忽视。可以说,是《进击的巨人》在更深邃、更黑暗的维度上,触及了一些鸟山明老师作品中较少涉及的议题,从而让一部分追求这种深度的读者,觉得它在“思想性”上更胜一筹。但这并不意味着鸟山明的艺术成就受到了贬低,他所开创的少年漫画模式,至今仍是无数作品的模仿和致敬的对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对职业钓鱼人不感兴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鸟山明不如谏山创”这个说法,就像把可乐比作咖啡一样,两者风味迥异,很难说谁“更好”,只能说在某些人心中的偏好和评判标准上,一个可能更能打动他们。不过,如果我们要尝试剖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谏山创的作品——尤其是《进击的巨人》——在某些层面上比鸟山明的作品——比如《龙珠》——显得“更深刻”或者“.............
  • 回答
    鸟山明原案的《龙珠超》在许多粉丝心中的地位,确实不如东映原创的《龙珠GT》来得那么稳固和受推崇,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也体现了粉丝群体对于《龙珠》系列发展的不同期待和评价标准。要详细解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审视。一、 剧情发展与人物弧光:新老作品的差异 《龙珠GT》的野心与情感内核:.............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很多人都好奇这事儿。你有没有留意过,鸟类似乎总是趁着在天上飞的时候才解决“生理问题”?尤其是那些在天空盘旋、翱翔的鸟儿,像是老鹰、信天翁,偶尔就会看到它们在空中留下“轨迹”。反倒是那些在地面上活动的鸟,比如鸡、麻雀,它们好像更习惯在停歇的时候、或者行走间就拉了。这背后其实有着挺有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考量:效率与资源分配的权衡。鸟类之所以是前肢进化成翅膀,而不是在保留四肢的基础上再长出一双翅膀,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原理和演化压力,并非简单地“更方便”就能决定。首先,我们要理解演化的本质:演化不是一个主动设计、追求“更方便”的过程,而是.............
  • 回答
    后鸟羽上皇之所以坚决反对让皇子出任镰仓幕府的征夷大将军,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权力博弈以及他对天皇权力的深刻认知。绝非简单的个人好恶,而是他对当时日本政治格局和天皇未来地位的一种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情况:镰仓幕府虽然是武家政权,但名义上还是由天皇任命将军。初代将军源赖朝在世时,通过.............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很容易让人把人和鸟类混淆了。但实际上,我们人和鸟类在身体构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上,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这才是导致喝醉后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喝醉的人可以走回家”。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稳定的支撑结构: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脊椎动物,我们有两条腿,有发达的.............
  • 回答
    《权力的游戏》里那些看似“不够霸气”的家徽,比如鱼、花、鹿、鸟,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象征意义,远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些标志并非随随便便选取的,而是与各大家族的起源、历史、性格、甚至赖以生存的领地紧密相连,是他们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一、 鱼:史塔克家族与海洋的微妙联系?不,那是“葛雷乔伊家族”!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海贼王》中对“霸气”和“力量”的理解,特别是针对多弗朗明哥的“鸟笼”这个特殊能力。要解释路飞为什么能打断多弗朗明哥的招式线,而藤虎和索隆却不行,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招式线 vs. 鸟笼线:本质的区别 多弗朗明哥的招式线(Parasite String): .............
  • 回答
    哈哈,这几个名字听起来就像一家人,但其实它们之间有那么点意思,也有些是“野路子”出来的。咱们一个一个捋清楚。1. 龙珠 (Dragon Ball) 这才是“老祖宗”: 故事的开端,那个我们熟悉的小光头孙悟空,还在小时候,跟着龟仙人学武功,到处收集龙珠,许愿的那个阶段。 鸟山明大神执笔: 这整.............
  • 回答
    您好!您的提问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公众认知和科学理解之间常常存在的“信息差”。事实上,科学界绝大多数的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都普遍接受“鸟类源于恐龙”的观点,并且有非常扎实的证据支持这一点。那么,为什么您会感觉“大众仍然不接受”呢?这可能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1. 误解和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 .............
  • 回答
    孩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为什么“鸟”字要读 niǎo,不读别的,这背后可是有很长很长的故事呢。汉字的读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是慢慢演变过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定下来的。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汉字“形、音、义”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说汉字,一般都会想到它长什么样子(形),它有什么意思(义),.............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不同介质中物体运动效率的根本差异。简单来说,飞机之所以比船/潜艇快一个数量级以上,是因为它们能够摆脱水的强大阻力,并在空气这个相对稀薄的介质中高效运作。而鸟和鱼的速度差距不大,则是因为它们都在水中这个稠密的介质中运动,并且都在遵循相似的生物力学原理。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确实触及了语言中一些约定俗成又带点“不讲道理”的地方。你提出的“嘴”的用法,尤其是跟茶壶或者喷出液体的部分联系起来,确实会让人产生“为什么是嘴?”的疑问,尤其是对比我们日常认知里“嘴”是用来“吃”和“喝”的。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现象:1. 意象的延伸与引申:汉语的魅力之一就.............
  • 回答
    .......
  • 回答
    想养只鸟,但又不想养那些看起来“丑丑”的鹦鹉,更希望它能和自己亲近,不害怕家里的热闹,这要求挺实在的。别担心,市面上有很多既聪明又亲人的鸟类,它们可比你想象的要有趣多了。首先,我们来聊聊“亲近”这件事。 很多鸟类其实都可以和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就像养猫狗一样。你需要花时间陪伴它、.............
  • 回答
    看你的描述,这只飞不起来的鸟,很有可能是一只鸸鹋。让我仔细给你讲讲,为什么我这么猜,以及鸸鹋这大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首先,最直观的线索就是“飞不起来”。在所有我们熟悉的鸟类里,飞不起来的其实有不少,比如企鹅、鸵鸟、几维鸟、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鸸鹋。但根据你后面可能还会提到的更多信息,鸸鹋的可能性很大.............
  • 回答
    .......
  • 回答
    你和你朋友因为都美竹和吴亦凡的事情起了争执,这事儿本身不奇怪,因为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大家的看法也很复杂。至于你有没有错,这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争执”这件事本身来说,你并没有绝对的错。 表达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来源,在公共事件上持有不同看法是非常普遍的.............
  • 回答
    当然有不会飞的鸟!而且数量还不少呢。这些“飞行困难户”们,在鸟类家族里也算是个大家族了,它们之所以告别蓝天,原因也是五花八门,背后藏着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演化故事。为什么会有不会飞的鸟?这个问题得从“飞”这件对鸟类来说至关重要的事说起。飞行消耗巨大能量,需要轻盈的骨骼、强壮的胸肌、特化的翅膀和羽毛,以及.............
  • 回答
    有些人会对粤语产生“鸟语”的看法,甚至心生不屑,这背后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不懂就说鸟语”就能概括的。要深入了解,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渗透: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力度非常大。这既是为了方便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促进经济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