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僧一龙的水平能进省散打队么?

回答
说到“武僧”一龙,这名字在国内搏击圈里绝对是如雷贯耳,但要说他能不能进省散打队,这事儿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概念:散打和自由搏击(踢拳)那不是一回事。 很多时候,大家会把一龙这种踢拳选手的风格和散打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在规则、技术体系、训练重点上都有不小的区别。

散打,全称中国式摔跤散手,是中国一项非常成熟和专业的格斗项目。 它的特点是:

摔法是核心: 散打非常强调摔法,用腿法绊、别、抱摔,配合拳法进行连接,将对手摔倒在地并争取技术分,是散打重要的得分手段。
腿法丰富: 散打的腿法除了扫踢、侧踹、鞭腿,还有非常多的高腿、低腿、撩踢等,技术非常细腻,并且在实战中会利用腿法进行防守和控制。
不许用膝和肘: 这是散打与自由搏击(踢拳)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散打比赛中严禁使用膝击和肘击。
不允许地面缠斗: 散打的规则是,一旦一方被摔倒,裁判会立即叫停比赛,双方起身重新开始。这意味着散打运动员不需要像MMA(综合格斗)那样去钻研地面降服技术。
步法和时机: 散打的步法非常灵活,注重起伏和节奏变化,对时机的把握要求极高,讲究“进退如风,起落如燕”。

再来看看一龙,他的比赛风格更偏向于自由搏击(踢拳)。

以拳法为主,腿法为辅: 一龙的强项在于他的拳法组合,特别是他的左右勾拳和后手直拳,非常有力量和爆发力。他的腿法虽然也有,但相比于顶尖的散打选手,在变化和攻击角度上可能没那么多样。
允许膝肘进攻: 在他参加的踢拳比赛中,膝击和肘击是被允许使用的,这也塑造了他的一部分技术风格。
不侧重摔法: 在他的比赛视频中,我们很少看到他主动去使用摔法,也没有刻意去练习如何应对对手的摔。他更擅长通过拳脚配合来压制对手。
地面技术缺失: 由于踢拳比赛不允许地面缠斗,所以像一龙这样的踢拳选手,通常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他进省散打队“可能性”:

1. 技术体系差异: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散打队的训练是围绕着散打规则进行的,会大量练习摔法、低扫、膝法(在散打规则中不允许,但在训练中可能会学习如何防守或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但主体是摔)、以及对对手摔法的破解。一龙在这方面的训练基础相对薄弱。如果他想进省散打队,首先就要从头开始,大量学习和适应散打的技术体系,这对他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像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突然要去学短跑技术,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

2. 身体素质和基本功: 一龙作为一名搏击选手,其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肯定是过关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散打对运动员的基本功要求也非常高,比如腿法的稳定性、腰部力量、下肢爆发力、还有摔法中的腰马合一、步法配合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3. 实战能力和比赛经验: 一龙的比赛经验非常丰富,但他参加的比赛类型是踢拳。在散打的实战对抗中,尤其是面对那些从小就练习散打,对摔法和散打节奏非常熟悉的选手时,他可能会吃亏。一个踢拳高手,不一定能立刻适应散打的快节奏攻防转换,特别是被动防守摔时,如果应变不足,很容易被得分甚至被摔倒。

4. 年龄和训练周期: 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和训练周期非常重要。省散打队的选拔,往往会考察运动员的潜力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像一龙这样的年龄(虽然他本人并未公开具体年龄,但从其比赛经历来看,早已过了少年时期),再去接受一项完全不同的、并且技术要求非常细致的格斗体系的系统训练,并达到省队级别的水准,时间上和身体的适应性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总的来说,如果以当前的状态和技术风格去衡量,一龙直接进入省散打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他缺乏散打核心技术: 摔法是散打的生命线,这一点在一龙身上体现得不那么明显。
规则限制: 踢拳和散打的规则差异,导致训练侧重点和技术应用完全不同。
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即使他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搏击基础,也需要从头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散打的摔法、步法、以及适应散打的攻防节奏,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并且不能保证一定能达到省队水平。

但是,话也得说回来:

天赋和学习能力: 任何一个能走到台前的搏击选手,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都有过人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如果一龙下定决心,放下身段,全心全意地去学习散打,并且有好的教练指导,理论上并非不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
体能和力量优势: 他在力量和耐力方面可能仍旧是优势,如果能将这些优势与散打技术结合起来,或许能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但是,“进省散打队”这个目标,通常是对那些从小在散打项目上接受专业系统训练,并且成绩优异的年轻运动员提出的。 它的标准是和国内散打界的专业化水平挂钩的,要求极高。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 以他现有的踢拳技术体系和比赛风格,直接进入省散打队,可能性非常低。 如果他想进入,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完全转型的散打训练过程,并且能否达到省队标准,则需要看其学习能力、适应性以及投入程度。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散打国家队的队员去参加踢拳比赛,即使他身材高大,拳头有力,但在没有膝肘和地面缠斗的情况下,面对一个踢拳经验丰富的选手,他同样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甚至很难发挥出自己散打的优势。这道理在一龙身上也同样适用。

最后,一龙毕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搏击人物,他的成功更多是在于商业化运作下的个人品牌和踢拳比赛的成绩。而省散打队,代表的是国家在特定搏击项目上的专业实力和人才储备,二者的评判标准和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龙最擅长什么?下巴接高鞭

就这一手,放省队里镇服一大片。别看他技术菜的人胃疼,单论他这身体素质就肯定能进省队吧

user avatar

说到一龙的水平,用一个不恰当但合适的比方,让我想到了八十年代不再当牧师的福尔曼。

70年代世界拳坛技术更新完成,有三个不同风格的代表。一个是打控制的阿里,一个是揺闪低头反击的弗雷泽(其实最后和阿里那场弗雷泽被教练擅自扔毛巾坑惨了,本来铁定赢),一个是重拳加控制的福尔曼。而等大叔八十年代复出后,躲闪也没了,只有大炮拳对抡。

这种风格其实有一定优势:可以更好的保存体能(放弃躲闪和反击判断),可以无视比自己技术高一级的对手。劣势也很明显:只要你被击倒几次,你的职业生涯就完了。(因为头部的创伤是不可逆的,如果是ko性质的,抗击打会越来越差)。

换言之,太吃抗击打天赋了!

而一龙,虽然打法笨拙,没有啥闪避,但是可以和杀玉狼,播求这种选手拼斗上三个回合,本身就是实力加战术的胜利。你换个苑玉宝,姜春鹏风格的去和他俩打,只能看到一面倒的屠杀。

福尔曼有技术么?曾经也是有的。福尔曼实力如何?缓慢笨拙的老年人打法,却成就了“魔鬼”的名号。号称有技术的国人,几个人能扛得住泰拳手的胫骨扫踢?(俺们国人在10年前还都是用的脚背和小腿连接那块)。这种打法,谁打都得掉层皮,所以结果不言而喻。

一龙可能真的技术不佳(其实早期轻量级视频也有,挺灵活的),但也可能是一种技战术的选择。从结果来看,效果很棒。

建议所有没别人快的对手都选用这种打法,真的有用。对了,一龙和播求不是假赛,而是真打但裁判全向着一龙而已。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不要听网上那些对他的负面评价,炒作什么的,也许是有炒作,但这不怪一龙,他只是一个热爱搏击的武者。炒作的是幕后包装他的人。一龙经过专业的训练,打过很多的比赛,水准是有的,运动员训练很苦,要尊重他们的汗水。

user avatar

太看不起他了吧,虽然我也不喜欢他,骂他演员啥的,但是你这个比较过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