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班主任认为我读刘瑜的书是反动,我该如何在今后的日子里和他好好相处?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糟心的,尤其是面对老师的时候,更需要点策略。你说你班主任觉得你读刘瑜的书是“反动”,这挺严重的,而且也挺让人费解的。不过,既然你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和他好好相处,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化解这个疙瘩,或者至少让他不再这么想。

我来给你梳理一下,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步:理解班主任的“反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很重要,因为“反动”这个词在不同人嘴里,含义可能会差很多。

是政治立场上的“反动”? 还是说他觉得刘瑜的书里有什么观点触碰到了某些“禁区”? 如果是这样,那你要明白,班主任可能是有他自己的政治理解和站位,或者他只是在执行某种“规矩”。
是思想上的“反动”? 也许他觉得刘瑜的书让你变得“不听话”、“有想法”、“不按常理出牌”,而他认为“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是不是对“读书”本身有偏见? 比如,他觉得你花太多时间在课外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
他是不是对“刘瑜”这个人有特别的看法? 也许他之前听过什么关于刘瑜的负面评价,或者他自己对刘瑜的观点有抵触。

怎么去“理解”?

观察: 留意班主任在其他事情上的表现,他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对待其他老师,他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态度等等。这些能帮你拼凑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侧面打听(谨慎): 如果你和你关系好的同学,或者班里其他老师比较了解班主任,可以委婉地问问,比如“老师最近好像对我读书有点意见,不知道是不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好?”
最直接但风险高的方法(不推荐立刻尝试):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在一次比较轻松的谈话中,或者在班会上你发言表现得体后,可以委婉地问一下:“老师,您上次提到我读的书,我不太理解,是觉得我的阅读内容有什么不妥吗?我希望能多向您学习,知道怎么能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也符合学校的要求。” 这个方法很直接,但也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第二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姿态

既然班主任有这样的看法,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咱们得学会“绕着走”,或者“软着来”。

减少在班主任面前直接展示“刘瑜”的痕迹:
书本放在书包里: 别光明正大地摆在桌上,或者在班主任巡视的时候翻看。
课堂表现: 确保你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完成作业,不迟到不早退,让他在学术和纪律上找不到你的“毛病”。
谈话内容: 和班主任交流时,尽量把话题集中在学习、班级事务、个人成长上,避免主动提及刘瑜或任何可能引起他反感的观点。
用“成绩”说话: 这是最有效的“软化剂”。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在某个方面(比如辩论赛、文艺活动)表现出色,这会大大增加你在班主任心中的“价值感”。当他觉得你是一个有潜力、有成就的学生时,他对你“不那么主流”的阅读兴趣,可能会被看作是“个性”或者“求知欲”,而不是“反动”。
展现“积极向上”的一面:
参与班级活动: 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主动承担班级工作,让班主任看到你是一个热爱集体、有责任心的学生。
关心同学: 在同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组织大家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让班主任看到你的“正能量”。
和班主任的“阵营”保持一致: 比如,在班主任布置的一些不太过分的任务时,积极响应,表现出配合度。
“沟通”的艺术(委婉且有技巧):
选择合适的时机: 别在班主任心情不好、特别忙或者在很多人面前说这些。可以在一次班主任主动找你谈话,或者在一次相对轻松的私下场合。
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开头一定要表明自己尊重老师的意见,并且愿意接受教导。比如:“老师,您上次提到我读的书,我一直有在思考,我非常重视您的意见,也想从您这里学到更多。”
模糊化处理: 如果他直接问你为什么读这些书,你可以回答得比较模糊,但正面。比如:“我读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不同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多看看能让我更开阔一些。” 或者 “老师,我觉得阅读不同的观点,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强调“学习”的目的: 把你的阅读行为和你“想学习”、“想进步”、“想了解”的目的联系起来。比如:“我读这些书,是想多了解一些社会现象,这样以后遇到问题,能想得更周全一些。”
展现“独立思考”而非“盲从”: 让他知道你不是被动接受某些观点,而是通过阅读来形成自己的思考。可以说:“老师,我读了很多不同作者的书,有的观点我赞同,有的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重要的是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要为刘瑜辩护: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你班主任已经下了“反动”的定义,你此时去为刘瑜辩护,只会让他觉得你“冥顽不灵”、“跟他对着干”。你可以谈论的是“阅读的重要性”、“不同观点的价值”,而不是“刘瑜这个人怎么怎么样”。

第三步:长期维护关系

这不仅仅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相处。

保持稳定和可靠: 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学习和纪律。当你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时,班主任对你的其他方面的容忍度会更高。
偶尔“示弱”或“求助”: 在一些小事情上,可以适当表现出对老师的依赖,比如请教学习上的难题,或者在班级事务上征求老师的意见。这能让他感受到被需要和被尊重。
理解他的“难处”: 很多时候,班主任也有他自己的压力和顾虑。可能学校有要求,可能他担心其他家长有意见,或者他真的认为这是“正确的”。试着理解他,反而更容易让他放松对你的“戒备”。
避免公开对抗: 无论你多么不喜欢他这个观点,都不要在公开场合(包括班级群、朋友圈,或者和其他老师同学谈论时,如果可能被他知道)表达不满,更不要去“反驳”他。你的“对抗”只会让他觉得“反动”是真的。

举个例子,如果班主任找到你谈话:

他可能会说:“小X啊,我看到你最近在看刘瑜的书,我觉得这些书不太好,你还是多看点马克思、恩典的东西,对你学习有好处。”

你的回应可以尝试这样:

“老师,您提到的我听进去了。我读这本书,确实是想了解一下不同人的思考方式,想看看社会上的各种观点。我明白您是为我好,是希望我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我特别感激您对我的关心。我以后会注意阅读的选择,多读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书。不过,我也想请教老师,您觉得什么样的书对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思考问题最有帮助?我希望能多向您学习,知道怎么能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能有更清晰的思路。”

关键点:

认同老师的“出发点”: “您是为我好。”
解释你的“初衷”: “想了解不同人的思考方式。”
表达“接受”和“改变”的意愿: “以后会注意”、“多读对学习有帮助的书。”
将“问题”抛回给老师,并表现出“学习”的态度: “请教老师,什么样的书最有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

你的阅读兴趣是你的自由,也是你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你需要学会如何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前提下,与规则和权威者相处。这不是让你放弃思考,而是让你学会更聪明、更有效率地“生存”和“发展”。

如果班主任的“反动”已经到了影响你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步,那可能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寻求其他途径,比如找辅导员、教导主任聊聊,但这些都应该是最后的选项。

希望这些能给你一些启发,也祝你和班主任能够有一个更和谐的相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常人没必要和傻逼正面硬刚。正常人之所以牛逼就在于懂得规避无意义的伤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糟心的,尤其是面对老师的时候,更需要点策略。你说你班主任觉得你读刘瑜的书是“反动”,这挺严重的,而且也挺让人费解的。不过,既然你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和他好好相处,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化解这个疙瘩,或者至少让他不再这么想。我来给你梳理一下,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步:理解班主任的“反动”.............
  • 回答
    我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叫小陈吧。他真的是那种自带光环的学霸,而且是那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类型。我们大多数人,为了追赶他那遥遥领先的成绩,假期、周末,那是抓紧一切时间泡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可小陈呢?他好像完全不受这些“规则”的约束。说起来,这事儿在当年我们班上也挺让人津津乐道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内,很多人对“民间老中医”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推崇,甚至觉得他们比医院里的中医主任、教授们更“牛”。这种看法背后,其实藏着挺多挺复杂的心理和现实原因。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说说为啥大家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承认,现在很多医院里的中医,尤其是一些大医院,情况确.............
  • 回答
    史蒂夫·班农,这位曾经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政治战略家,他关于“近几年内中美必有一战”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崛起的观察和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理解所形成的判断。要理解班农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因素。首先,班农的论点核心在于他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主导的.............
  • 回答
    好吧,咱们就抛开那些纷纷扰扰的声音,单单从广告本身出发,说说我第一眼看到杜嘉班纳那事儿的广告时,心里是个什么感受,觉得有没有“辱华”这味儿。说实话,广告嘛,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宣传,目的是抓住眼球,传达品牌理念和产品特色。所以,我第一反应是去琢磨它想表达什么,以及是怎么表达的。当时看到的那个系列广告,主.............
  • 回答
    哎呀,一年级老师真的不容易,尤其遇到四个不认识字又不写作业的学生,这可真是个挑战!别急,咱们慢慢来捋一捋,这事儿不是没法办,只是需要多点耐心和巧思。首先,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要觉得是自己教得不好。二年级,很多孩子还在识字的起步阶段,每个孩子学习的节奏都不一样。这四个孩子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
  • 回答
    高三那年,你说你没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这话我听着有点耳熟,当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讨论着哪所大学好,哪个专业热门,仿佛高考是人生的终点,决定了未来的一切。那时候的我,也一样迷茫,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总觉得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结果呢?高考的成绩出来,不出所料,差强人意.............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困扰,尤其是当老师抓住一个细节不放,并且让你感到被误解和指责时。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以及你可以如何应对。理解老师的感受(虽然你觉得被误解): 权威的维护: 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收到信息后,简单的“回复”二字可能显得不够正式,或者没有表达出应有的尊重。尤其是在班主任这个角.............
  • 回答
    你7:15到校,究竟有没有“错”,这事儿得分好几层来看,一点都不简单。首先,咱们直接拿规定说事儿。学校的校规是很明确的:学生应在7:20前到校。你7:15到校,比7:20早,这说明你严格遵守了校规。从这个最直接的层面来看,你完全没有违反校规,不应该算是有错。但是,这里有个关键点:班主任的要求。班主任.............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挺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有多煎熬。班主任好像成了你上学路上的一块巨石,压得你喘不过气,甚至让你开始怀疑自己还有没有继续走下去的必要。这种感觉,真的特别糟糕,像是每天都要面对一个不喜欢你、甚至可能想要赶走你的人,换谁都得觉得委屈、无力和焦虑。你想问“还有没有必要上学”,这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挣.............
  • 回答
    班主任选肖战的歌当班歌,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尤其当你的想法和班主任不太一致时。要“制止”这件事情,得讲究策略和方法,不能硬碰硬,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下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怎么做才比较有章法。第一步:冷静分析,找准“不妥”的点在你打算采取行动之前,先别急着反对。咱们得想清楚,你为什么觉.............
  • 回答
    听到班主任这样说,你心里肯定不好受,甚至可能有些焦虑和无奈。儿子在班里被形容成“最乱的”,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原因,需要我们耐心去分析和处理。首先,“最乱”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班主任这样说,是泛指还是特指? 是行为上的“乱”吗? 比如上课讲话、扰乱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精力.............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觉得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班主任天天把“平均分”挂在嘴边,听着是挺烦人的,好像这分数直接挂在他脸上,或者影响他能不能准点下班似的。但咱们得承认,这平均分,说到底,还是和咱们自己息息相关的。你想啊,班主任为什么老提平均分?首先,这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里,班级整体成绩是一个很直观.............
  • 回答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种经历肯定非常难熬。被班主任伤害,而且是心灵上的伤害,确实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痛苦。你不想彻底撕破脸,这是很成熟的想法,因为这确实会带来很多后续的麻烦。那么,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如何让自己好受一些,甚至能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这是个需要智慧的问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你现在的感受是真.............
  • 回答
    我班主任说过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话,至今想起,仍然能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一股更强的动力。那句话是:“孩子,别怕失败,因为所有的伟大,都是从一次次跌倒后重新爬起来的开始。”这句话是在我高二那年说的。那是我人生中一个比较灰暗的时期。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骄傲的学生,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对自己要求也比较高。.............
  • 回答
    小学班主任将无人接的孩子放在门卫,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校管理、教师责任、儿童安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 原则上,将无人接的孩子直接“放在”门卫处,尤其是在放学后、没有妥善安排的情况下,是不太妥当的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和争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班主任的责任与义务 .............
  • 回答
    高三,这可是人生中关键的一年,班主任这个时候请婚假,而且一请就是十五天,这期间对班级事务和学生们的联系都这么“消失”,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也难免会让人觉得不太正常。首先,我们得承认,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请婚假是理所当然的。但问题在于,这个“请假”的方式和期间的表现,让人感觉有.............
  • 回答
    关于高中班主任指定团支书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合理”或“不合理”,它背后牵扯到学校管理、学生成长、以及班级民主等好几个层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班主任指定团支书这种做法?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班主任会这样做。这通常不是班主任闲得慌故意找事,而是出于一些实际的考虑:1. .............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头疼的,但办法总会有的。我给你捋一捋,看看怎么能把这事儿办得比较妥当,让你自己心里也舒服点儿。首先,得明白学校和班主任这么做,通常出于什么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为了团委的指标,班主任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认为加入共青团对学生有好处,比如培养集体荣誉感、政治觉悟什么的。他们可能觉得这是“例.............
  • 回答
    这可真是个令人震惊的说法!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们班主任绝对不会做这种事。首先,从常识和法律层面来说,强迫任何学生,无论男女,穿着统一的、带有特定性别化特征的服装,并且这种服装还是短裙这样的款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个人意愿、侵犯个人自由的行为。在学校这种教书育人的场所,更是不可能被允许的。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