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很萌的人物?

回答
历史上的“萌”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词语,它源于日本的流行文化,通常用来形容可爱、令人喜爱、或者带有某些特定吸引力的特质。将这个词套用到历史人物身上,需要我们从现代的审美和情感角度去解读,寻找那些在历史记载中展现出某种令人心生怜爱、喜爱或觉得有趣的人物特质。

以下我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一些在历史记载中,可能被现代人认为“很萌”的历史人物,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他们的故事和特质:



1. 天真烂漫的童年皇帝:汉殇帝刘隆

提到“萌”和历史人物,怎么能少了“幼年”或“童年”的元素呢?汉殇帝刘隆虽然只在位了不到一年,但他的故事充满了悲情和“萌”的成分。

故事背景: 刘隆是汉和帝的儿子,在汉和帝去世后,由邓太后立为皇帝,当时他还只有几个月大。
为什么“萌”?
幼龄: 婴儿本身就自带“萌”属性,尤其是在那个权力斗争激烈的年代,一个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被推上皇位,这种反差本身就有一种令人心疼的“萌”。
无辜: 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权力,也无法承担皇位的重任。他只是一个被动的存在,这种无辜感让人格外怜爱。
短暂的存在: 正因为他的生命如此短暂,只在位了100多天就夭折了,使得人们更加怀念和惋惜。仿佛一个不小心就会破碎的瓷娃娃,他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脆弱和珍贵。
历史记载的细节: 虽然关于汉殇帝的详细生活记载很少,但我们可以想象,在那冰冷的皇宫中,他不过是一个被奶妈抱在怀里、咿咿呀呀的婴儿。历史的厚重感与婴儿的稚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地会引发人们的怜爱之情。

详细讲述: 汉和帝死后,他的儿子刘隆被立为皇帝,年仅几个月大。作为皇帝,他当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一切由邓太后垂帘听政。在一个需要政治手腕和智慧的时代,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婴儿如何能驾驭帝国?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权力象征的一种荒诞解读。然而,我们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这个小小的生命,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宫廷里,是多么的无助和纯真。他或许会因为饥饿而哭闹,会在奶妈的怀抱里咯咯地笑,他的世界完全是简单而纯粹的。然而,命运却将他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又迅速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的短暂登基,更像是一场短暂而悲伤的童话,一个关于生命脆弱和政治残酷的寓言。当历史翻过那一页,留给后人的,除了对那个朝代的评价,或许还有对这个小皇帝的一丝不忍,一丝怜惜,一丝对他短暂生命未能好好体验人世的遗憾,而这些情感,恰恰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萌”的一部分。



2. 率真可爱的少年英雄:卫青的童年

卫青,西汉时期著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童年,也展现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萌”点。

故事背景: 卫青出身卑微,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卫媪的儿子。小时候,他是个顽童,经常被欺负。
为什么“萌”?
逆袭的潜力: 从一个身份低微、受人欺凌的少年,成长为赫赫战功的冠军侯,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想去了解他的早期经历。
不畏强权: 即使年幼,卫青似乎也展现出一种不屈服的气质。他与自己的姐夫,也就是欺负他的舅舅郑季发生冲突,甚至被他舅舅打断了腿,但并没有因此而屈服。
姐夫的帮助: 尽管受欺负,但他的姐姐卫子夫后来成为了皇后,也为他提供了支持。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即使在现代也依然是“萌”的元素。
《史记》中的描绘: 《史记》对卫青小时候的描绘,虽然是出于历史记录的目的,但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些少年人的生动与顽皮。例如“少时,尝使狗,因牵一小狗,至金市,至则人皆惊,不知其所至,然皆争持狗。”这段描述,虽然有点模糊,但描绘了一个少年在市场引起骚动的情景,这种带着一点点小得意和不羁,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少年人的“萌”。

详细讲述: 卫青小时候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他是一个私生子,母亲卫媪是平阳公主家的婢女,父亲是骑郎车骑将军卫尉。由于身份的问题,他从小就备受歧视,甚至被自己的姐夫郑季虐待。据记载,郑季认为卫青是个不祥之人,经常殴打他,有一次甚至将他的腿打断。但年轻的卫青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更加顽强地活着。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充满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瘦弱但眼神坚毅的少年,在遭受欺凌时,心中也会涌起一股不甘和倔强。

更“萌”的是,他身上似乎还带着一丝少年人的顽皮。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卫青年少时,有一次牵着一条小狗去市场。当他到达市场时,所有人都因为他的狗而感到惊讶,但没有人知道这条小狗是从哪里来的。卫青本人也显得十分得意,没有解释。这种情节,虽然可能被解读为他对朋友的忠诚或是在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个性,但在现代人看来,这不就像是小时候带着心爱的小宠物去炫耀,引起大家围观,然后故作神秘的小伙伴吗?这种带着点小小炫耀和神秘感的少年行为,非常具有“萌”的吸引力。

虽然他后来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窥见他童年时那个不屈服、带点小顽皮的少年形象。这种从低谷崛起,并且在早期展现出独特个性的少年,总是特别能打动人心。



3. 被误解的可爱与才华:李白青年时期的“放浪形骸”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但他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经历,也常常被现代人解读出一种“萌”的感觉。

故事背景: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但仕途坎坷。他放浪不羁,好酒,游历四方,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
为什么“萌”?
理想主义的坚持: 即使屡屡受挫,李白依然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对实现政治抱负有着执着的追求。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尤其是在他不太顺利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可爱。
浪漫不羁的个性: 他热爱自由,藐视权贵,喜欢在酒中寻找灵感,大声吟诗作赋。这种不受世俗束缚的风格,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非常洒脱和“萌”的特质。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热爱自然,热爱美酒,热爱朋友,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让他显得生动而充满魅力。
与权贵的互动: 他能够面对帝王将相,却毫不畏惧,甚至在某些场合表现出调侃和戏弄的态度(例如让高力士脱靴子,令杨贵妃磨墨)。这种不卑不亢,甚至有点小傲娇的姿态,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反差萌。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他的许多诗句,都充满了自信和豪情壮志,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即使伴随着一点点的“狂”,也显得特别有魅力。

详细讲述: 李白的一生可以用“才华横溢”和“放浪不羁”来概括。他渴望建功立业,能够为国家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却充满了坎坷。他曾被唐玄宗器重,但终因不适应官场的勾心斗角而离开。在等待政治机会的漫长岁月中,他并没有消沉,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度过:游历山川,饮酒作诗,与朋友畅谈。

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微醺的状态下,李白对着高山流水,挥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篇。他的创作,仿佛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受任何束缚。当他被召见时,即使在唐玄宗面前,他也敢于展现自己不拘小节的一面。比如,他曾奉旨为杨贵妃写诗,却让贵妃为他脱靴子,又让高力士为他磨墨。这种举动,在当时的等级制度下是极其大胆的,但在现代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对权威的挑战,也是一种率真到近乎“萌”的可爱。他并没有刻意去迎合,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李白身上有一种“少年感”,即使他年岁已长。他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执着,以及那种仿佛永远不会被现实打垮的乐观精神,都让他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形象。当他在酒酣耳热之际,高声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有着无限才华和偶尔小任性的可爱灵魂。这种复杂却又纯粹的特质,使得李白至今仍然能够触动无数人的心弦,被许多人视为心中的“男神”,也带着一种令人喜爱和亲切的“萌”。



4. 古灵精怪的小天才:沈约(在某个历史节点展现出的“萌”)

沈约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贡献非常大,以至于我们很难用“萌”来简单概括他的一生。但如果我们聚焦在他某些特定的经历或作品中,也能发现一些令人觉得有趣和可爱的细节。

故事背景: 沈约出生于乱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才华出众,最终成为一代大家。他提倡“新体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什么“萌”?
少年得志但又坚韧: 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但同时也经历了丧父、家贫等不幸。这种在逆境中成长,并且不被环境打倒的坚韧,本身就带有一种让人想要保护和喜爱的“萌”感。
“才子”的标签与文坛的“风采”: 他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四声八病”理论,以及对诗歌形式的革新,都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在那个文人相轻的时代,他能够凭借才华获得认可,这种“才子”的光环,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一种令人欣赏的“萌”。
对文学的热爱与创新: 他对文学的热爱是纯粹的,他提出的“文章须实录”,反对空洞浮夸的文风,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认真态度。而他在“永明体”诗歌中对声律的讲究,虽然是学术上的严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一种“追求极致”的可爱。
个人生活细节(如果有的话): 虽然史书对沈约个人的生活细节记载不多,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乱世之中,一个少年能够沉下心来读书写字,并且在文学领域闯出名堂,这种专注和热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动人的特质,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文人萌”。

详细讲述: 沈约生活的年代是南北朝,这是一个分裂和战乱频仍的时代。他幼年丧父,跟随母亲在避乱的艰辛生活中度过。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他能够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开始创作诗文。我们可以想象,在简陋的居所里,小小的沈约,用着粗劣的纸笔,认真地揣摩字句,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向往。这种早年的艰辛经历,加上他出众的才华,使得他身上带有一种坚韧和纯粹的“萌”。

他后来参与了《宋书》的编纂,并且在文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提倡“永明体”诗歌而闻名。这种诗歌注重声律和谐,讲究平仄对仗,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想象一下,这位文坛巨匠,在与同僚们讨论诗歌的声韵时,那种认真而略带一丝执拗的样子。他可能在反复推敲某个字的平仄是否合适,或者某个词语的押韵是否足够优美。这种对学术的钻研和对艺术的执着,虽然是严肃的,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可以体会到其中一种“认真就赢了”的可爱感。

虽然沈约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政治和学术领域度过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早期坚韧不拔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文学艺术那种近乎偏执的热爱中,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帅气”或“霸气”的“萌”感。他代表了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闪耀的智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内在的光芒,同样能够打动人心。



总结:

“萌”是一种现代审美概念,用它来解读历史人物,我们更多的是寻找那些在历史记载中,展现出人性中可爱、纯真、率真、坚韧、甚至一点点小任性或小傲娇的特质。这些特质,在现代人看来,能够引起共鸣,让人产生喜爱和保护的欲望。

以上列举的只是少数例子,历史长河中肯定还有更多被我们忽略的、可能带有“萌”点的历史人物。理解这些“萌”点,也是我们以更灵活和人性化的视角去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必须是张宗昌啊,没事弄点打油诗 节选几首1.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2.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3.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而且这货的观点往往让人摸不到头脑却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他曾说这样的话 张宗昌曾无知地对手下人说,

共产党

共产共妻,共妻当然是好的,共产就不对,东西能拿来的才是你的,不能拿来的就不是你的,共妻不一样,你睡不到的女人和别人睡就没错。 如果这都不算萌,还有什么好期待!

user avatar

小朱秀才朱厚照。

老朱家十几个后代,喜欢干什么的都有,

偏偏干一行能成一行的人才。

就是不喜欢干两件事。


一是不喜欢生孩子,

二是不喜欢当皇帝。


小朱秀才喜欢当将军,

从小心心念念要打蒙古人,

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威武大将军。

出门去干蒙古扛把子小王子。

不但把人杀得豕奔犬突,

还亲自出手砍死了一个蒙古人。


大明的读书人哪见过这个,

史书上哗哗给写了两笔,

说蒙古人死了十六人,明伤五百三十六人,亡二十五人。


牛逼了,双方十几万人大军杀来杀去,

蒙古人寇边被打退这么大的事儿,原来双方加一块儿只死了四十一个人。

怪不得宇宙的终极答案是四十二。


自古以来那么多皇帝,

谥号庙号里带个“武”字的,

小朱秀才是被黑的最惨的那个。

user avatar

桓温,就是那个“北伐中原驱逐胡虏,收复国都饮马黄河”的东晋大佬,他老婆来头可不小,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有点凶萌凶萌的。


要说桓温这人有点不老实的,娶了长公主,竟然还要纳妾。纳的还不是一般人,汉末代国主李势的妹妹。


他老婆知道后这还得了?别看你桓温有本事,还想当皇帝,也别看这多出来的“妹妹”又是哪家的来头,只要在这个家,就没有我长公主惯着的人。于是直接拿着刀就过去了,要一刀宰了“妹妹”,颇有江湖游侠的风采。


然鹅,气冲冲、雄赳赳的长公主见到本人后,直接把刀扔了,说了句,“这小姑娘也太好看了吧!我都受不了,更何况那个老东西?”(没错,她是一点不给老公面子)


emmm……这就是成语“我见犹怜”的出处啦:


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婉。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
user avatar

当属乾隆啊。乾隆一生写了40000多首诗,每天都能吟一两首诗。大家请看下面的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