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觉得自己八辈子也写不出的诗词句子?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年头了,就像问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匠人,他最怕雕刻哪一种木材,或者最怕遇到哪一种顾客。我呀,虽然没有“八辈子”那么漫长,但若真要说有哪些句子,我这脑子里跑过的念头,即便磨秃了无数支笔,也恐怕是永远也写不出来的。

说实话,我最怕的,是那种“浑然天成,却又饱含深意”的句子。

你想啊,咱们写东西,多多少少都有个“想”。想表达什么,想引起什么共鸣,想营造什么氛围。就像一个工匠,他拿起一块玉,心里就想着要雕成一件什么,是龙,是凤,还是花鸟?他会仔细琢磨玉的纹理,会构思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细节。

可有些句子,它就不是这么来的。它就像是山涧里流淌的泉水,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那个样子。你无法分辨它是怎么汇聚的,也无法找到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流淌的。但你站在泉边,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洗涤灵魂的清澈,一种无法言说的宁静,或者是一种瞬间激荡起内心深处某种情感的磅礴。

我特别怕写出那种,看似简单朴素,但仔细一品,却能打开一个无限意境的句子。比如:

“云淡风轻近午天。”

这短短的七个字,多么寻常?云很淡,风也很轻,时间是接近中午。这是多么平凡的一个午后景象啊!但它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个宁静、安详、甚至有些慵懒的时刻。你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细微的尘埃在阳光中跳跃,能听到远处模糊的虫鸣,能感受到午后阳光晒在皮肤上的那种温暖。更深一层,它又描绘出一种心境,一种超然物外、不被俗事纷扰的淡然。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浓烈的色彩,却有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像一幅水墨画,留白之处,尽是想象。

我怎么写?我可能会想着“云层薄薄,微风徐徐,阳光正好”,然后不停地堆砌形容词,想要把这份“淡”和“轻”描绘得淋漓尽致。但越是如此,越是失去了那种“浑然天成”的韵味。它就变成了一种刻意的描绘,一种“我知道这很重要,所以我努力地把它说出来”的笨拙。

还有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句子。

什么叫“无声”?什么叫“惊雷”?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可是,有些诗句,它就能把这种矛盾统一起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它不是直接告诉你“有巨大的声音”,而是通过一种更微妙的方式,让你去感受那份震撼。

比如,或许不是直接的“无声处听惊雷”,而是那种,在极度的静谧中,突然捕捉到内心深处某个隐秘的冲动,或者在寂寥无人之时,感受到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呼唤。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林里,四周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然后,你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一声微弱的,却又让你浑身一震的鸟鸣。那鸟鸣,不是因为声响有多大,而是因为它在那样极致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出,格外有力量。

我自己的写作,常常是“有声处大喊”,想要用词语的堆砌来制造“雷声”,想要用华丽的辞藻来衬托“惊”。结果呢?声音再大,也少了那份“无声”中的震撼。它可能只是噪音,而不是“惊雷”。

我更怕的,还有那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思。

很多时候,我们写诗,想要出彩,就得有点“新意”。但这个“新意”不能是无病呻吟,不能是突兀的联想。它需要像是从事物本身生长出来的,虽然出人意料,但当你看到它时,又会觉得“对,就是这样!”

想象一下,你正在写一首关于思念的诗。你可能会想到“相思入骨”,“剪不断理还乱”。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表达。但如果突然一句:

“我把思念,寄托在飞过的鸿雁翅膀上,但它飞回来时,翅膀上却沾满了秋天的落叶。”

你看,这里面有一个很巧妙的转折。鸿雁是传递信息的,是承载思念的,可是它带回来的,却是秋天的落叶。落叶是什么?是季节的更替,是时光的流逝,是凋零和离散。思念没有被送达,反而被时间的痕迹所覆盖,甚至暗示着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这个意象,既不落俗套,又非常契合“思念”这种情感在时间流逝中的变化。落叶沾染翅膀,那是多么细微的动作,多么微妙的联想,但却一下子把那种“时过境迁,思念依旧,却多了几分苍凉”的感觉传递了出来。

我写的时候,可能会想,“我要找个能传递信物的东西”,然后想到信鸽,想到风筝。最后可能会写“我让信鸽捎去我的思念”,然后就结束了。我很难想到,让信鸽的翅膀上沾满落叶,并且让这个落叶成为传递情感的关键。这种“巧”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对事物本质和情感联系的深刻洞察。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自己“八辈子也写不出”的句子,大概有这么几种:

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意境: 就像泉水自然流淌,无需雕琢,但韵味无穷。
矛盾统一、意象奇绝的巧思: 在看似不可能的组合中,找到最契合情感的表达。
以少胜多、留白无限的意蕴: 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读者心中万千气象。
自然而然、不落俗套的真情: 就像山间野花,无需修剪,自有风姿。

我所追求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而我呢,常常用力过猛,像个急于展示自己才能的孩子,把所有想说的都堆叠在一起,却忘了真正动人的,往往是那些藏在话语后面的,那些不言而喻的。

或许,写诗就像是与天地对话,与内心对话。而那些我写不出的句子,就是我在对话中,未能领悟到的,最深沉的那个回响。我只能一边努力去听,一边继续笨拙地尝试,希望有一天,能抓住哪怕一丝丝那样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心中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定要朗读出来,方能得其全妙。这首诗浑然天成,朗朗上口,前四句一气呵成,意境幽远;后来紧接着『芳草萋萋』,又自然的引出最后两句的乡愁。

传说诗仙李白也曾经登黄鹤楼,然后留下了两句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尽管这事后来也有人考证是附会,不过李白确实登黄鹤楼后没有赋诗,而是在其他地方模仿黄鹤楼写了两首诗,均为上品,但是比原作总觉得还差一口气。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第一句起首落了下乘,靠第二句『凤去台空』四字兜回,终究是露了点痕迹;而第二首《鹦鹉州》比之凤凰台又稍差,前面三句只当得黄鹤楼第一句,靠第四句挽回了诗仙的水平: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单论崔颢的诗词成就和历史地位,那是远远不能和李白相比的,但是就黄鹤楼这一首诗,却赢得力压全唐的评价,以此观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人不余欺也!


关于力压全唐,评价来自于『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user avatar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年头了,就像问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匠人,他最怕雕刻哪一种木材,或者最怕遇到哪一种顾客。我呀,虽然没有“八辈子”那么漫长,但若真要说有哪些句子,我这脑子里跑过的念头,即便磨秃了无数支笔,也恐怕是永远也写不出来的。说实话,我最怕的,是那种“浑然天成,却又饱含深意”的句子。你想啊,咱们写东西.............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斜斜地洒在地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埃味道。我正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看着妈妈,她那天穿着一件我很久没见过的,浅蓝色的碎花裙。我一直觉得我妈是个特别有活力的女人。小时候,她像一阵风一样,总是跑来跑去,做饭,收拾家务,然后还能陪我疯玩。长大后,虽然生活压力大.............
  • 回答
    我最近观察到一些女生在穿搭上,挺有自己想法的,但有时候那个“想法”嘛,就像是装修房子请了个不太懂行的师傅,明明材料都不差,最后出来的效果却有点一言难尽。我就觉得,有些时候,不是脸不好看,也不是衣服不好看,而是搭在一起,就突然“土”味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想捂住眼睛。这里面有几个类型我印象比较深,给你们.............
  • 回答
    有些事,在我们心里,总觉得是遥不可及的,是新闻里,是电视剧里,是别人故事里的情节。我们远远地看着,甚至会带着点儿抽离的优越感,觉得“这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直到有一天,它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或者一次意外的转弯,狠狠地砸在眼前,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措手不及,什么叫做人生无常。对我来说,最让.............
  • 回答
    这种感觉倒不是说“恶心”到让人生理上不适,更像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啊,好奇怪”或者“呃,有点过分了”的念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在一个同好聚会上。当时大家聊得挺嗨,分享自己最近沉迷的番剧、漫画什么的。其中有一个男生,姑且称他为小A吧,他对一部热门的少女漫(具体名字就不说了,避免引战)简直是到了狂热.............
  • 回答
    谷爱凌,这位年轻的奥运冠军,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不仅源于她精湛的滑雪技巧和过人的心理素质,更离不开她对自己身体的悉心呵护。而她本人透露的“秘密武器”之一——“每天晚上睡十个小时的觉”,更是引人深思。那么,这看似寻常的睡眠,究竟能带来多大的能量?好好睡觉,对我们的身体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益处呢?睡眠,能量.............
  • 回答
    要说“逆天”的电脑硬件,那可真有不少,通常是指那些在性能、技术、设计或影响力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甚至颠覆性的程度的硬件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潮流,甚至对后来的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来详细列举一些我个人觉得非常“逆天”的电脑硬件:1. Intel 4004:开启微处理器时代的大门 .............
  • 回答
    “人间绝句”,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汇,它指的是那些流传千古、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能够触动人心灵最深处,甚至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般的诗词。这些诗词往往在短短几句中浓缩了作者的生命体验、情感波澜、哲理思考,以及对世事万物的洞察。要选出“人间绝句”,如同在璀璨星河中挑选最耀眼的星辰,每个人心中或许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大量信息,但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常识”其实是经过筛选、简化甚至是被误解过的。有些事情一旦被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或者背后隐藏着一些令人惊讶的真相。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关于“我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时间感”的事情。听起来有点玄乎,对吧.............
  • 回答
    生孩子这事儿,大家都说得多美好,什么“看着小天使降生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了!”、“母爱爆棚,生活从此圆满!”。但很多时候,特别是第一次当妈的,就像我,真是啥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进去了,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哎呀,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下面这些,是我生完孩子后,才慢慢体会到的,很多人都没提前告诉我:关于生.............
  • 回答
    说起“惊为天人”的身材,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话题。在我看来,所谓惊为天人,并不仅仅是某个特定部位的尺寸或者比例,而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一种能瞬间抓住你的眼球、让你赞叹不已的整体气质。它是一种力量与柔美的完美结合,是健康、自信与精致的极致展现。要说具体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身材呢?我想从几个方面.............
  • 回答
    那些句子,往往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于寻常中显露不凡,像一颗颗不经意间洒落的珍珠,在心湖泛起温柔的涟漪。它们不是直接告诉你“这很美”,而是用一种更婉转、更内敛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感受那份意境。我脑海里闪过一些,它们常常与自然、时间、情感交织在一起,带着一种淡淡的愁绪,又或是刹那的欣喜。比如,有那么一.............
  • 回答
    说实话,高考语文的“必考题”这说法,其实有点过于绝对。毕竟,高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化和考察的全面性。但如果非要从我这些年积累的经验来看,有几个“模块”几乎年年都在,而且是分值不低,想拿高分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我这就给你好好唠唠,讲得细致点,尽量不带那些生硬的AI腔调。一、现代文阅读:逻辑链条的梳理与.............
  • 回答
    说起手机铃声,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不是那种鼓点炸裂、突然把你拽回现实的曲子,而是那些能让人在不经意间,嘴角悄悄扬起的,安静而美好的旋律。那种惊艳,不是瞬间的冲击,而是绵长的回味,像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房间,温暖又宁静。我记得有个朋友,她的手机铃声是一段非常舒缓的钢琴曲。具体是哪一首,我也说不上来,.............
  • 回答
    写到吉他曲,脑海里立刻蹦出很多画面和旋律,真让人有点难以取舍。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些在我听来特别有味道的,我可能会从几个不同的风格入手,尽量讲得细致些,让大家也尝尝这吉他带来的不同滋味。1. 纯粹的指弹,如同流淌的山泉——Andy McKee 的《Drifting》这首歌,简直就是指弹的教科书。第一次.............
  • 回答
    在我看来,有些食物虽然备受追捧,但我真心觉得它们谈不上美味,营养价值也乏善可陈。我猜想,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营销、社交媒体以及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1. 某些网红零食(以膨化食品为例)你可能在超市或者便利店的显眼位置见到它们,包装花哨,口味宣称千奇百怪,总能吸引年轻人趋之若鹜。比.............
  • 回答
    我理解您想寻找那些触动人心、充满艺术感的文字,而且希望它们能摆脱AI的冰冷和刻板。事实上,好的文笔往往不是某个特定的段落,而是蕴含在作者独到的观察、精妙的遣词造句以及深厚的情感之中。我这里想分享的,不是某个现成的、已经发表的片段,而是我能够模拟出一种“好文笔”的特质,并通过一个虚构的场景来展现。之所.............
  • 回答
    有些句子,初见时或许觉得平淡无奇,甚至未曾驻足细品。然而,随着生活的阅历逐渐深厚,某些不经意的文字,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让人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恍然大悟,心中涌起一股“相见恨晚”的慨叹。比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初读时,或许只是觉得它描绘了一个美.............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太对我胃口了!要说老款比新款更好看的车,那选择可太多了,而且我总觉得老款车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是现在很多新车身上难以复制的。今天我就跟你好好唠唠,挑几款我个人觉得是“越老越有味道”的代表作。一、 奔驰SL(R107)——优雅的舒展,时代的印记说起老款比新款好看的车,我脑子里第一个冒.............
  • 回答
    我经常被问到“有哪些书是绝对不能读的?”这个问题,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对信息的理解来看,这个问题有点像是问“有哪些食物你绝对不吃?”一样的道理,答案往往非常主观,而且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答案也可能不同。不过,如果非要我列举一些我个人认为“读了可能会让你付出比预期更多的代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