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自08年之后,我国房价上涨完全依赖放水。4万亿之后,房价直接翻倍。16-17年房价翻倍,也是仰仗放水。
放水必须配合低利率,利率高资金成本就高,这时候没人愿意从银行借钱,水就放不出去。只有利率低了大家才愿意借贷,水才能放出去。所以每次放水都会伴随利率(尤其是房贷利率)的大幅降低。
而2023年是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节点,美联储加息,我们也要跟着加息,不然资本会逃离我国,跑到美国追逐高利率,这对我们的产业是巨大打击。
加息会减少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成本。炒房客的资金压力会变大,为了缓解压力,很多炒房客会卖掉房子。
卖房的人多了,房价就面临下跌的压力。而由于市面上流动资金的减少和资金成本的提高,这时候愿意买房的人反而更少。在戴维斯双击之下,房价很容易下跌。
2023年距离现在也就两三年,你身边认为房价会下跌的朋友,大概就是上面的逻辑。
2016年北京房价约为9 BTC/平方米
2021年北京房价约为0.25BTC/平方米
结论:北京房价五年来暴跌了97.2%
您学会了吗?
现在还在谈房价的人已经太out了。
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二手房基本锁死,该在笼子里面的已经跑不出去了。
都说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国家可以完全主导政策,可以部分主导土地,但是无法主导人口。
实际上从12-13年,工作人口的增长已经停滞了,要不是骚操作的涨价去库存,当时的政府如果合理采取一些政策,应该能够让房价从14年的时候逐步回归正常。
但问题是政府戒不了土地财政的瘾啊,实在是太香了。又压不住利益集团,还没办法忍心爆掉几个房企和银行,所以没有选择那条正确的路,而是选择了涨价去库存。
涨价去库存的本质,就是把杠杆和风险从政府和银行,转移到居民和企业。这一招当时成功了,但是埋下了许多的恶果。首先,一笔掏空了中产阶级的六个钱包,从此以后指望内需消费拉动经济就成了幻想。其次,房地产彻底锁死经济结构,在没有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其次,生育率急剧下滑,二胎政策带来的反弹没有坚持到第三年就不行了。最后,让许多九零后和零零后彻底失望,丧失对社会和未来的期盼,躺平佛系大行其道。
17年之后国家的政策方向就是努力维持横盘,同时限制房产交易尤其是二手房交易。因为新房交易国家可以卖地,而二手房交易国家只能收一点点税。为了达到目的,国家的做法是强制新房和二手房倒挂,这样有钱有资格的人自然会去买新房,买不到新房又等不了的人才去买二手房。
新房强制限价,和二手房倒挂,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就是房地产企业。因为地价是刚性的,房价现在也是刚性的,中间的一丁点利润空间还要靠房地产商偷工减料才能省出来。所以这几年房地产企业股票走势一塌糊涂,而某些过去杠杆太猛的企业已经开始扛不住了。第一个是恒大,下一个多半就是融创。没办法,夜壶就是夜壶,就是干这个的。
其实还有一个潜在受害者,就是二手房卖家。不过由于价格被强制横盘,中国又没有房产税,持有成本为零,所以这些人绝大部分还处于温水煮青蛙之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等到房地产税推出,二手房价格暴跌的时候,这些人会发现自己早就跑不出去了。因为仅剩下的那么一点房地产购买力,国家还要留给新房,好持续卖地收钱,不可能容忍二手房来抢蛋糕。偶尔个别的跑掉无所谓,但是整体交易量要限制。
国家就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庄家,它有最多的筹码,最多的钱,最广泛的信息,就像电影里面说的“球证,主办,裁判,协办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和我斗?”房地产商都斗不过国家,普通城市韭菜还想把房子卖了移民?除非真的是嗅觉灵敏,行动果断,提前判断,才能跑的出去。
现在已经晚了,尘埃落定了。城市化率已经65%左右,接下来的城市化率提升,靠的是那些六十年代的婴儿潮一代被动离开人世。考虑到工作人口持续下降,经济也收到新冠影响,未来接盘的人只会逐步减少,越来越少。而随着恒大这样的恐龙倒地,再迟钝的国民也会逐步扭转对房地产的牛市预期。连预期都没有了,那么二十年房地产牛市的最后一口气也就断了。
但是国家的财政,还是要靠土地财政。那地方政府就不能停下卖地的步伐。但是房地产商的部分已经被压榨到极点,再压榨就分分钟破产(房地产商也想跑路也会转移资产),再想继续卖地就要降价卖。而降价卖地,又要维持原有收入就必须卖更多的地。在接盘侠越来越少的前提下,提高土地供给,就意味着新房价格维持不住。新房价格都维持不住,二手房更不用说。大多数人又是买涨不买跌,真正的刚需很少,更不用提新一代人很多都不打算结婚生育了,刚需什么时候绝种也不稀奇。
而这时候政府会发现卖再多的地也补不上财政窟窿,这时候只剩下收房地产税这一个办法了,而且为了能够添上卖地的窟窿,房地产税大概率没有减免,估计是阶梯式的。普通人的自住房也免不了,1%太高了,估计0.5%起步。那时候很多房子价格也跌了不少了,算下来一二线城市一个单房家庭每年一两万大概。
以中国的房产空置率,房地产税一出,估计房价还有一波终极下行。最终会不会到当年日本泡沫破灭的程度,那就不知道了。
总结:牛市的顶峰过去后,市场崩塌的正反馈来势非常快,快到很多人反应不过来。就好像雪崩,一开始只是几坨小雪球,很快就席卷山脉,一泻千里。
政府当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土地财政多爽啊,又不费劲,同时官僚们的N套房子还可以增殖。就算是收房地产税,政府也想在一个高基数上面收。但政府是无能为力的,18年区区几万亿的股市泡沫都顶不住,这数百万亿的房地产市场能够顶得住?呵呵,别做梦了。
所有的未来可能性都已经锁死,没有任何可以供挣扎腾挪的余地了,一代人的命运,也在15年的那个夏天被注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