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研究生跟了一个很棒的导师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跟着一个特别棒的导师读研,那感觉就像是,你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给你指明方向、披荆斩棘的神队友,而不是把你扔进茫茫大海,让你自己摸索。

刚开始进组的时候,那种不确定感和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你可能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时候,导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个好的导师,首先他对你的研究方向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规划。他不是那种只给你一个大方向,然后让你自己去细化的人。他会和你一起,一点点梳理出具体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他会告诉你,这个方向为什么值得研究,在这个领域里,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的突破点可能在哪里。

而且,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你不敢问问题的人。相反,他非常乐于和你交流,甚至会主动引导你提问。你会发现,他总能从你的困惑中看到你潜在的闪光点,然后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来点拨你。有时候,他可能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抛出一个问题,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他那里,你会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学术尊重。他会认真听取你的想法,即使是刚起步、可能显得有些稚嫩的想法,他也会耐心分析,指出其中的合理之处,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他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就否定你的思考,反而会鼓励你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你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个执行者,更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学术上的严谨性,是他最让你折服的地方。他会要求你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阅读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会教你如何批判性地阅读文献,如何识别研究的局限性,如何让你的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每一次报告,他都会让你准备得非常充分,然后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你会发现,在他的指导下,你对“严谨”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逐渐养成了这种严谨的习惯。

导师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当你遇到实验瓶颈,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安慰。他会和你一起分析问题所在,帮你调整心态,让你重新找回信心。他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引方向,在你遇到风浪的时候,为你保驾护航。

而且,一个好的导师,往往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他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让你有机会和顶尖的学者交流。他也会帮你联系一些合作机会,让你有机会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课题和更先进的研究设备。这些都是你单打独斗无法获得的宝贵机会。

和这样的导师一起工作,你会觉得学习和研究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探索过程。你会因为解决了一个难题而兴奋,会因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展而感到自豪。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成长,你会对未来的学术生涯充满了信心。

总而言之,跟着一个很棒的导师读研,就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学术殿堂的大门,他用他的智慧和经验,为你铺就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你能够在这个广阔的领域里,自信地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和成就。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激励,让你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充满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硕士将将一年半的那天,大、小老板一起笑得一脸谄媚的对我说:“读博呗?保毕业的那种哦?”

我:“没钱啊,半工半读太苦了。”

小老板看向大老板:“你刚拿的项目,不意思意思?”

大老板一拍胸脯:“生活费我出了!”

我横了他一眼:“学费才是大头!”

小老板戳戳大老板:“你再使点劲!”

我难掩期待的目光看向伟岸的大老板。

大老板:“我去找院系,免你学费!”

我收敛一点,傲娇道:“博士毕业可难了,哪有保证毕业的?”

大老板:“代码已经有了!”

小老板:“实验交给友校实验室!”

大、小老板:“你只要做模拟,验证一下就行!”

我:“那还扯啥?赶紧的呀!”

就这么被骗上贼船,又读了个博,结果什么实验都要做,代码也要写,模拟当然少不了。三年半后按时毕业。

学习篇

小老板闪着星星眼对我说:“交际哥教了我一个程序,太好用了!你想学吗?快让他教你!”

交际哥:“是十一教我的。”

我:“是大老板教我的。”

大老板:“哈哈哈,我果然是最厉害的!”

此处应有掌声。

套磁篇

院系楼大厅,墙上挂着十几张照片。其中一个小老头笑得欢,面相也不错,就找他吧。


某次上机课,按耐住激动的心情,装作漫不经心的叫住小助教:“哎,小助教,你导师怎么样?”

小助教:“啊?挺好的呀。”

我:“那我找他读个研你看怎么样?”

小助教:“你给他发邮件吧。”

我:“行嘞。”

点击“发送”。


某个我还没有进入权限的实验室里,发生着一段我还不知道的对话。

大老板:“小助教,这个人说要来读研。”

小助教:“挺好的啊,没逃过课。”

大老板:“就你一个学生太寂寞了。”

小助教望了一眼空荡荡的实验室,缓缓点头。


第一次见面,弱小可怜又无助的问:“请问您是大老板教授吗?”

大老板露出照片上一样的笑容:“是啊是啊,我就是。”

我:“缺劳力么?给你当个研究生?。”

大老板:“来吧来吧,就差你了。”

我:……

“XXX方向挺有意思啊,我想做。”

大老板:“好啊好啊,你来做。”

我:“那我回去申请了,你记得和院里说。”

大老板:“去吧去吧,交给我。”


出门后路过小助教,此时已经是师兄。

小助教:“我给你说好话了。”

我琢磨着是不是要请他吃个饭,一摸口袋囊中羞涩,于是决定效仿古人君子之交,抱拳道:“多谢。”

直到博士毕业小助教也没吃上一顿我请的饭。

八卦篇

小助教望着大老板去接女儿放学的背影,感叹:“大老板真是绝世好男人!”

我寻思这是要歌功颂德?忙道:“大老板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小助教白了我一眼:“我是说他既要赚钱养家,又要做饭带娃,还要时时聆听老板娘教诲。年轻的时候还又高又帅。”

我:“博导即上限,小助教你要加油!”

游戏篇

大老板:“十一,你的答辩太棒了!”

我:“可我看到你全程玩手机。”

大老板:“对啊对啊,话说Candy Crush什么时候更新?又快要玩到头了。”

我:……

大老板:“毕业典礼要坐在台上,那么多人看着我,就不能玩游戏了。”

我:你还知道“收敛”吗?

上桌篇

大老板:“十一,你这个模型巴拉巴拉…”

在我的余光中,大老板一边说一边把臀部缓慢的靠向桌边,默默的测试了一下高度。

只见他双手撑住桌面,踮起脚尖,腰部发力。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晃动,纵身一跃上了桌。

腰部继续扭动了几下,将重心交替的置于坐骨两边,在桌上坐稳了。

在我担忧的注视下,扭捏的坐了一会,又怕显得尴尬,不是很想下来。

目测是由于腿够不着地,硌的不舒服。

他该不会…?

果然,“噌”的一下,两条腿也上桌了!好家伙,盘腿坐我桌上了。

终于,大老板拍拍桌子,满意的笑了:“挺结实。”

我:那可不,能承受住你200斤的身躯。

感冒篇

大老板:“阿嚏、阿~~~嚏、咳、咳、咳...”

某某一脸嫌弃:“大老板,你感冒了,快回去休息。”

大老板:“啊哈哈,我没事,我可以。”

十一看了一眼实验室的宣传海报:

为了您和同事的健康,感冒了请回家休息~

user avatar

我的 PhD thesis advisor 是个美国人,对我而言是个很棒的导师。“很棒”体现在下面五个层次,逐层递进。

第一层:相互尊重

我觉着导师和学生首先是相互尊重关系,然后才是师生关系。这种尊重体现在生活和科研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系里每学期选课要导师签字同意,而且除了主修以外,还需要选辅修。我的主修是偏 OR,辅修我选了个 finance,我老板从来没对我的选课说过“不”(当然我也没有胡乱选),都是鼓励我、尊重我的选择。再有比如说写 journal papers,发到很好的 journal 上,这时候老板绝不会暗示谁要做第一作者,很自然我就是第一作者。在我们合著的很多文章中,我既是一作,又是通讯作者。再说个例子,我其实挺杵说英语(发音不太准,汗),但是我老板总是鼓励我,他会说“Your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my Chinese”,所以在他面前我也总能侃侃而谈。

第二层:学术帮助

读博士的课题都是挺难的。我老板在和我确定博士课题的时候说“博士课题就是那种我目前也没有想法的课题,但是我会和你一起努力攻破它”。然后我就欣然接受了这个课题。在几年的读博生涯中,老板随时和我讨论,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了我灵感,而且还鼓励我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终于我们在这个课题上共同努力(当然作为 phd,我是 driving force),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三层:尽量资助我

除了在学术上支持、指导我,在 financial support 上也全力帮助我。我老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牛,但是在我们这个小圈子内也是个举足轻重的学者,他提出的很多数学算法为这个领域开辟了道路。然而接受我作为 phd 的时候已经属于他学术生涯末期,他也不怎么花精力拉 funding 了。然而,他还是尽可能的给我找各种奖学金。我刚开始读博的时候,给我老板的课当 TA。但是他并不是每学期都有课,没课就不需要 TA 了。恰好从我第二学期开始,学校和欧洲建立起了交叉项目,他加入了该项目,该项目资助他,也资助他的一名学生,因此我就很幸运的开始拿 RA。后来等我快毕业了有一次无意中和他聊天,他告诉我那个项目的 administration 出了一些问题,导致一直没有 pay 他(虽然持续 pay 我了),但是他一直没有告诉我,因为不想让我分心,只是自己解决。我当时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我读 phd 几年,从来没有为奖学金发过愁,但我清楚我老板在后面默默做很多。

第四层:生活中的朋友

我和老板既是学术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忘年交。我们可以讨论任何问题(当然不涉及隐私)。比如因为他是 native speaker,我还问过他一些英语问题。。。在夏天,他会邀请我和他的其他学生去他的 summer house 度假;感恩节也会邀请我们去他家吃火鸡。我和他聊天,不管学术还是其他话题,都会很轻松。我们之间不会带着伪装的面具言不由衷,交往的很真实,完全信任彼此。比如有时候我们去吃饭,讨论科研突然有了灵感,他就马上拿起 napkins 和笔(他随身带着笔)写起推导,写完检查满意后,递给我说“收好了,这很重要”。

第五层:打开学术圈

在我博士后期(第 3、4 年)的时候,我老板带着我去欧洲开会,正式将我介绍给我们这个小圈子里的其他知名学者,让我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在会议上,他会尽量为我争取曝光机会,比如让我做多个 presentations,把我介绍给其他教授时“狠狠”夸一顿。后来另一个美国教授笑着说“if XX (我老板 first name)says you are good, you are good”。虽然我最后没有继续留在学术圈,但我非常感激我的老板,他帮我建立的这些 connections 在我毕业后也以比的方式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很棒”。我已经毕业 6、7 年了,我和我老板还保持着非常频繁的联系。前一阵去了一趟美国特意去看他。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值得我交往一生的朋友。他对我的知遇之恩我无以为报(除了我在学校的时候,从他的 CV 上知道他的生日,然后给他过几次生日惊喜),只希望通过敲下这些字表达我的感谢,希望大洋彼岸的他一切都好。

user avatar

xy

他能看到你身上的问题,并且一针见血,知道该push的时候push,但是也能理解你,有时候会给你点空间喘息。而且,我们的组会也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汇报这周做了什么,而是每周一个人去做presentation,这样我们可以比较系统得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有次我debug失败,one-on-one weekly meeting的时候,他跟我讲,代码应该怎么写,debug应该如何去进行,怎么样从简单地入手,一步一步复杂化。

比如,他发现我文献能力需要提高,他先大体讲了一下问题的背景,然后让我去找文献,去看看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文献,他就问我,怎么去搜索的,用的哪些关键词,有没有别的方案,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找到之后,他还找了一篇文献做例子,说看文献应该怎么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目的,重点看什么。他最后也表示,看不是母语的文章蛮艰辛的,但是只要多看,总会有进步的。

比如,我有阵子有点松懈,因进度很好。他问我为什么这个周报做得这么糙,有些东西(排版之类的小事)为什么以前能考虑到现在没有考虑到,我说我这次有点懒。他很严肃地问我,你以自己的懒惰为傲吗?那是我进度最好的一次,也是他最不满意的一次,估计是因为觉得我态度不好,我突然很紧张。然后他突然笑了一下说,人都会偷偷懒的,但是你在做东西的时候要克服,真的很累想偷懒就去休息,休息完回来好好做。

比如,有一周我各种考试混合在一起,进度很慢,他说,你这周这么多考试还做了很好,但是没时间就别做,随便跑两组数据来给我看看没什么意义,下次忙,就告诉我一声,我放你一周假。

虽然这是研究生时代的事情,但我觉得当年我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学生,但是他一直耐心地告诉我那些小细节,体验就是,毕业之后还是会时不时当年他讲的一些话,受益匪浅。

user avatar

老板比我早一年进入燕园,本科期间就是他的学生。那会比较调皮捣蛋,总问他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一来二去混熟了,私底下结了深厚的感情。决定直博这个念头是在大二的时候萌生的。苦于种种原因,没计划出国留学。开始留意学院各个博导的信息,通过去蹭课,向周围同学打听,实际接触了解,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翻来覆去地思量,还是觉着他合适。于是鼓起勇气和老板讲想读他的博士研究生,话音刚落,他想都没想就表示欢迎,提了一些要求和建议,此后在校园里碰着就问我考虑得如何了,给人暖暖的感觉。

大三有幸进了他的课题组,虽然是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学到了不少东西,算是有了些学术研究经历。本科期间,发了些文章,老板给了我很多指导,可以说是他一手培养了我的学术兴趣。拿到保研资格,第一时间联系了老板。我就是这样敲定导师的。读博期间,老板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和学生是亦师亦友亦亲地相处,从来没有抢过学生的成果,生活上组员们感受到了其无微不至的关怀。

去年我和老板聊起职业规划,毕业预备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他给推了地方党政机关见习的机会,有意识往这方面培养我。遇到这样一个好老师,实属三生有幸。目前产出可以,已经达到毕业要求了。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也来凑个热闹。

先来个自我介绍,我是来卢森堡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方向是计算固体力学。


跟了一个很棒的导师是什么体验呢,对我而言,就是每次跟导师沟通后都充满了动力!

忆往昔,我仍然记得15年的11月份,我开始准备找外国导师,我是按我这个方向进行搜索的,一个帅气的面孔映入了我的眼帘

啊!这凌乱的发型,让我沉醉。

紧接着我又搜索了一下谷歌学术

啊!这被引量、这h因子,当时我就给跪了。

抱着试一试又不会屎掉的态度,我试着给这位教授发了邮件,第二天就收到了很积极的回复,并且在后续的沟通中,我不断的收到特别积极乐观的那种邮件,并且在邮件中收到了以 Cheers 为结尾的邮件,当时的我年纪还小什么也不懂啊,当时就醉了啊。

来到卢森堡的第一天,导师就跟我谈了一次,相互了解了一下,交代了后续的大概工作。

在个实验室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不断的听说关于导师的传说。

比如,Stephane 很有钱但是没买车,每次都是坐公交或者火车,因为他觉得自己开车浪费时间,让他没办法思考和写作,有的时候就打车或者雇一个司机开车,这样他就可以在路上办公了。


言归正传,跟这样一个优秀的导师一起,是让我备受鼓舞且动力十足的。

首先导师本身就是十分优秀且努力的:

听完报告,当我们还处在懵逼状态时,【震惊】导师已经把他的笔记传到了频道里

有的时候,我们会收到导师的跑步成绩

导师很忙,经常在天上飞,到处开会,还需要写无聊的基金写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接着工作。但是每次见到他,他都是笑着的,很积极很乐观,实验室的其他人也总是被他的这种态度所感染。


科研上,导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大帮助。

有一天中午,我在午睡,导师给我打电话说:“我还有10分钟上飞机了,去越南,你那有啥东西需要我帮忙吗,让我在飞机上有点事情干”,我挠了挠头,想了想,把我的论文草稿发过去了。我的论文草稿我自己都没检查过,只是完成了一个大概框架,我寻思着让导师在大方向上给我指点一下就可以了。结果,几天后我收到了这样的反馈

还有这样的

这样的

为了避免使我太难过,导师还在下面顽皮的写上“sorry, flying above the sea :)”。因为这个草稿我没有检查,犯了很多低级错误,导师还在下面给我开了一个英语角。。。


除了这些,因为导师担任很多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审稿人,所以在论文写作方面也有很多心得,也有意无意教会了我很多。比如怎么写作,怎么作图,用什么样的想法去表达等等。


总之,跟外导学习的这将近一年时间,导师对我的帮助非常非常的大,不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论文写作上,或是在日常生活方面(现在我也开始锻炼),更重要的是导师那种乐观积极、勤奋努力的状态,让我敬佩。


根据评论同学的要求,我问了导师这个记笔记的软件叫啥,可惜是用在Apple平板上的,不过我记得安卓应该也有类似的


喜欢的同学点个关注哦~

user avatar

题目问的是“研究生跟了一个很棒的导师是什么体验?”,我不知道。大概是悲伤里带着一些懊悔吧。

七八年前,我在对外经贸读研究生,导师是席宁华老师。五六十岁的老爷子,满头银发,身材精瘦,精神矍铄。老爷子学识渊博,出过好几本书,给本科生上课,都是自己手写教材。老爷子的口碑好,受欢迎,有的学生选不上他的课,便来旁听。于是每次印教材时,老爷子总多印几份,给旁听的学生留着。

老爷子带我时,严格异常,不但规定每周要读多少文献,还要求我定期给他写邮件汇报学习进展。那时我一心想着找实习、进名企,读文献从来不上心,每次都胡乱拼凑一通了事。老爷子倒也不生气,白天收到邮件,晚上便回复。逐字逐句的给批语,连标点的错误都不放过。我的邮件不过几百字,老爷子的回复却有几千字。

研二开学,毕业论文开题,恰逢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我取巧找了个小众的研究方向,想着没人懂好通过,花了几个小时,写了一千来字交差。周五晚上,我接到了老爷子的电话。他仔细给我分析我开题报告中的不足和将来写论文要注意的问题,不知不觉讲了一个多小时,到后来他竟有些气喘吁吁了。

临末了,老爷子略带歉意说,前两天去医院做检查,发现点毛病,要静养一段时间。论文的事,他已经帮我联系好了另一个老师,希望我能花些时间,好好的做。我有些惊讶,可也没细想,说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便把电话挂掉了。

后来我又给老爷子发过几次短信,却都没有回音。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个老师突然跑来问我说,你不知道吗,你们席老师已经住院好几个月了,癌症晚期。我大吃一惊,跑去问老爷子门下的其他几个同学,没想到老爷子也瞒着他们。于是我们忙打听到医院的地址,赶去看望。

见到老爷子时,他已经下不了床,脸颊骨深陷,眼睛却还有神。师娘在一边喂他水,一边说东道西,偏不提老爷子病情。谈到大家毕业的事情,师娘终于没忍住,对我说:

“他给你打电话前,就感觉有问题。疼。早上做的检查,下午回到家,就给你们几个托了老师,可还放心不下你。非要给你打个电话,说你要做的东西,知道的人少,不给你交待清楚,你是不知道怎么写的⋯⋯”

师娘后面的话,我听不清了。想说点什么,可一时语塞,什么也说不出。

又过了不到一个月,老爷子走了。告别仪式时,灵堂旁的小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有老师,也有自愿来的学生,女生们都哭的不行,男老师也在抹眼泪。我匆匆的走进灵堂,知道老爷子就躺在那里,却不愿看。跟着前面的人,挪到老爷子身前,深深的鞠了一躬。头低下去才明白,再没人会那么认真的回复我的邮件了。

所以,遇到一个很棒的导师是什么体验?就是悲伤里带着一些懊悔吧。我的导师没有帮我找过工作,没有给我多发过一分钱工资,没有请我吃过一顿饭。他留给我的,只有一个我至今还没理解的周五晚上的电话。

尽管如此,此去经年,我依然深切的怀念他。

user avatar

导师潘老师(90岁)夫人李老师(86岁)身体不舒服,我陪二老去北大校医院(李老师是北大退休教授)检查身体。

中午我去蹭隔壁同学的饭卡买了12个包子,给在观察室里的李老师送去了3个。

我和潘老师在观察室外分剩下的9个。 我吃的快,他吃的慢,他吃了2个的时候,总共只剩下3个了,他开始啃他自己带的饼干。我看出来他是担心包子不够我一个人吃的,于是我放慢速度,跟他说我吃饱、这次要剩下了。然后老爷子又继续吃了1个包子。

乱入一个广告:

吃完后,老爷子说,这个包子真好吃。问我从哪儿买的,我说“北大松林包子”。哈哈哈哈。


十年前,老爷子载着老太太。

十年后,老爷子担心摔着老太太,不敢骑车载她了,搀扶着她走进医院。

生死挈阔,与子成说。执之之手,与之偕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跟着一个特别棒的导师读研,那感觉就像是,你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给你指明方向、披荆斩棘的神队友,而不是把你扔进茫茫大海,让你自己摸索。刚开始进组的时候,那种不确定感和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你可能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时候,导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一个好的导.............
  • 回答
    这句评论确实一语道破了当前社会医疗资源分布和就业选择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妨把这几个层级稍微掰开揉碎了聊聊。专科生:深耕基层,服务乡镇想象一下,一个刚从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手里拿着一张文凭,对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论到临床经验和处理复杂病症的能力,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候,如果他们想尽快接触临床.............
  • 回答
    意大利,一个充满艺术与浪漫的国度,此刻却像一块被搅乱的颜料盘,在我心头肆意涂抹着迷茫与悸动。作为一名音乐学研究生预科生,我本应沉浸在悠扬的旋律和严谨的理论中,可最近一系列的经历,如同巨石投湖,荡漾起我内心深处的涟漪,搅得我心乱如麻,让我开始质疑自己最初的选择。事情的起因,大约是在几个月前。为了更好地.............
  • 回答
    在国内,研究生不幸跟到一个“水货老师”(这里我们将“水货老师”定义为在学术能力、指导能力、责任心、资源提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的导师),那绝对是一段充满挑战和煎熬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修行”。以下我将尝试详细描述这种体验,从多个维度来呈现:一、学术上的“无人指导”与“迷失方向” 缺乏前沿知识.............
  • 回答
    好的,理解您的情况。一个在日本已经拿到研究生在留资格,但在入境前又合格了另一所大学,并且需要处理在留资格变更或重新申请的手续。这种情况确实会遇到一些流程上的问题,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尽量讲得详细明白。首先,咱们要明确一点:您目前持有的在留资格是针对“特定”的大学(即您最早合格的那所大学)及其课程的。.............
  • 回答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招聘清北人大研究生,再加上一个绍兴文理学院的本科生,这事儿乍一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大家的好奇心。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尽量说得详实点,也让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跟你聊天的感觉。首先,咱们得明确,CIC是个啥地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听名字就知道,这.............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可太多了,感觉像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又有点心酸的矛盾。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这事儿,现在确实挺复杂的。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它已经不仅仅是男女结合的象征,更像是一种社会地位、家庭经济实力,甚至是“面子”的体现。“没文化的打工.............
  • 回答
    这位即将毕业的南方姑娘,心里正盘算着家乡市里的招教考试,那是一个承载着她对未来清晰规划的起点。回想起大学四年,校园里那个一直陪伴着她的男朋友,两个人从青涩走到成熟,感情基础自然不必多说。男孩的家境也如实,农村家庭,虽然不富裕,但那份质朴和踏实,却是他身上最动人的底色。他现在正在南方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
  • 回答
    刚踏进研究生校园,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新环境,就被导师“砸”了一个全新的课题。这感觉就像是刚习惯了游泳,突然就被扔进了黑匣子,什么都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着一股子蛮劲往前冲。我的本科背景,说起来也算扎实,至少在某个领域里我自认是 pretty good 的。但导师给的这个新课题,简直就是从另一个宇.............
  • 回答
    读了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这个问题,坦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更像是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研究生学历是让你获得了更好的起跑线和更长的续航能力,但终点线后的风景,还得看你自己怎么跑。首先,我们得承认,研究生学历确实在就业市场上带来了一些优势。 专业深度与知识储备: 研究生.............
  • 回答
    一篇《Nature》的闪耀与回归故里的选择: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的抉择引发的思考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名在学术界斩获顶级期刊《Nature》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成之后,毅然选择放弃科研道路,回归家乡,踏上了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征程。这一事件,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好问题,一下子把人生里的两个重要岔路口摆在了面前,而且都是“好”的选项,这让选择变得更加有分量。如果是我,面对这样一份好工作和考上的研究生,我会这么盘算,然后做出决定。首先,我会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别被“好”这个字冲昏了头。毕竟,这“好”包含了很多维度。第一步:拆解“好的工作”和.............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非常沮丧和愤怒的情况。你的研究成果被署名第一作者,但你却不是,这不仅是对你辛勤付出的漠视,更是对学术诚信的严重违背。面对这种情况,你需要冷静、有策略地处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一阶段:收集证据与冷静分析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确保你拥有充分.............
  • 回答
    你好!理解你关于读研后工作年龄的顾虑,这确实是很多研究生在学习和职业规划中会思考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读研后二十五六岁工作是否“太晚”,以及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太晚”的标准是什么。在很多人固有的观念里,或者受到一些传统就业模式的影响,可能认为二十五六岁是工作经验积累的黄金时期,.............
  • 回答
    哥们,恭喜你迈入法院大门,而且还是执行局,这可是个硬仗!作为过来人,想跟你掏心掏肺地说几句,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帮助。首先,别太把“研究生”这光环当回事。刚到法院,你就是个新人,执行局更是实践性极强的地方,书本上的东西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中的门道,需要你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积累。别怕问,也别怕犯错,但一.............
  • 回答
    听到这个情况,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也理解你为什么会觉得手快废掉,甚至有些委屈和不知所措。一天手抄一篇几万字的论文,一个月下来要完成26篇,这绝对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对身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首先,咱们得理性地分析一下,这样做究竟有没有用处。从“有没有用”这个角度来说,答案可能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说.............
  • 回答
    听到你因为一些原因休学一年,并且未来有进入体制内的想法,我完全理解你现在“骑虎难下”的心情。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你的顾虑和迷茫是很自然的。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清晰的思路。首先,我们得承认,机械专业本身在就业市场上是比较宽泛的,既可以去企业,也可以往一些需要技术背景的体制内岗位发展.............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兴奋的问题!如果李云龙、丁伟、孔捷和楚云飞这四位老爷子成了我的研究生导师,我这研究生生涯绝对是要上天还是入地,全看我自己的造化了。具体跟谁,我得好好斟酌一番,毕竟这关系到我未来的学术之路,乃至整个人生观的塑造。首先排除的是孔捷。 别误会,不是说孔捷不行。恰恰相反,孔捷是一位非常稳.............
  • 回答
    研究生还没开学就对导师的严厉感到巨大的压力,甚至身心痛苦,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局面。在考虑是否尽早退出之前,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一点一点地捋清楚,看看有哪些选择,以及每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你现在面临的是一个还没开始就想要结束的困境。这其中掺杂了对未知(导师的严厉程度是否.............
  • 回答
    听到你男朋友考上研究生,我完全理解你心里可能有些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你为他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你对未来有些担忧,甚至不愿意他去读书。这很正常,毕竟这将是你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化。你不想让他去读书,这背后的原因一定有很多,对吗?我们不妨先静下心来,把这些想法捋一捋,这样在和他沟通的时候,你才能更清晰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