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日本在汉唐的时候还是几十万几百万人口的野蛮小邦,到宋明已经是一两千万人口的文明大国,到清民更了不得,所以汉奸一代比一代多。
唐朝的汉人可以投靠吐蕃当汉奸,汉朝的汉人就没这个条件。
汉朝的汉奸是什么情况?例如汉朝开国功臣燕王卢绾,因看到刘邦诛杀异姓王发牢骚被告发而造反,然后跑路匈奴,甚至到此时卢绾还不死心,还在长城边等着刘邦的大赦,后来是因为刘邦死了他才死心。
《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於是上曰:“卢绾果反矣!”
辟阳侯归,具言绾反有端矣。二月,使樊哙、周勃将兵击燕王绾,赦燕吏民与反者。使樊哙击燕。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
再例如宦官中行说,人家本来就不想去匈奴,但是汉文帝非让他去出使匈奴,进而惹恼了他,索性当了汉奸。
《史记卷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老上稽粥单于初立,文帝复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说不行,汉强使之。说曰:“必我也,为汉患者。”中行说既至,因降单于,单于爱幸之。后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而中行说复事之。
又如将军李陵他是因为被传错名字,汉朝人把李绪误传为李陵而将其家族灭,之后李陵杀死仇人李绪后又因为匈奴单于的厚待而当了汉奸。
《汉书》:……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匈奴爱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然后在东汉时期就更是谁当汉奸谁傻逼了(北匈奴远遁,南匈奴日常被刷经验,西域大部分是班超这样的猛男,羌人也是不停被刷经验)
所以汉朝一是够强,大部分时间确实不值得当汉奸。二是汉朝当汉奸的那些人也都多少有点正经原因,像李陵这样的后世还得到了不少同情,三是汉朝的这些汉奸对汉朝的负面影响有限。而宋朝的刘豫,赵构,秦桧。明朝的朱祁镇,洪承畴,吴三桂等人。一是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二是宋明此时太拉胯,三是这些人当汉奸的原因也太低级了,太恶心人了,那自然就会让人觉得宋明汉奸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