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主事徐泉一,念公功高,而愤朝议之多舛,乃上疏论不可解者四,谓:关宁一镇,每岁用银三百万,米一百三十万。今皮岛自天启二年至七年,共银一百九万有奇,米豆共九十余万石,犹纷纷然责其多乎?此不可解者一。关宁极望不过四百里,乃拥兵至十八万。皮岛所属岛屿二十余处,皓淼一千里,非得多兵,何以联络而相策应乎?今文龙用兵才十五万,乃谓其实止二万八千,馀皆虚冒钱粮也。不可解者二。文龙妻子久已归浙,或亦王翦请田宅之意,而犹虑其尾大不掉,不可解者三。既谓皮岛为扼要之地,而倚任文龙,而阻其饷。是委之敌耳。即谓文龙—身不足惜,而皮岛既丧,内地必危,不此之虑,而顾日夜以文龙为忧,不可解者四。其余为文龙辨白者,累累千二百余言。且曰:“敢以三子一孙保文龙无他。”不省。
说毛是军阀的可以对比一下。
己卯,命逮去辅钱龙锡于家。先是,锦衣卫以斩帅、主款二事究问袁崇焕根因,据崇焕
所供,斩帅一事则龙锡与王洽频以书问之崇焕,而崇焕专断杀之者也。主款一事,则崇焕频以书商之洽与龙锡,而洽与龙锡未尝许之也。锦衣掌印刘侨以其言具狱上。帝于八月十八日召对群臣于平台,下其章决之久。以龙锡职任辅弼,私结边臣,密嘱情谋,互蒙不举,命九卿科道共正其欺擅之罪。
原任大学士今逮问拟罪钱龙锡疏辨:斩帅讲款本不与谋。以为斩帅一事,袁崇焕自知专
杀有罪,借临别时无心问答一语为分过之地。而讲款则前有酌量去做,后有且不要讲之答,未尝主张其事。因悉封崇焕原书及所答书稿进览。帝以其事已有迹,命静听部议。
——看到了吧,钱龙锡人家手里有袁崇焕的书信证据,证明擅杀毛文龙和擅自议和都是袁崇焕自己的锅,我不是主谋更不是从犯!
至于黄道周的话更有意思——右春坊右中允黄道周以帝两责其论救累辅钱龙锡云为毛文龙报仇及妄称河套真修种种诞肆具疏再回奏……臣诚不忍以尧舜之世数见诛殛之事,故感曾铣开衅以累夏言,念崇焕密款以累龙锡,怦怔于心,是臣所回奏而有未尽之事也……臣书生,最懦弱,名貌不能动人,然实志古道,不敢随众卖声于市。忆去岁在山中传邸报,【见毛!帅!横!死!】众咸快心,臣独拊膺以为关门之祸必自此始……不守则必归于战,不战则必归于款。诸臣皆云复辽阳,则难为守守辽阳,则难为餉。夫守辽阳而难于七百之外,不愈于守蓟门而难在尺五之内?餉辽阳而难于登旅之海,不愈于守蓟门而难于通津之郊乎?……袁崇焕以七阅月之精神,仅杀一毛文龙,而欲持五年之期,坐收全胜,身卒磔死,为天下笑。臣所以欲祈一断之威,立效三年之绩也。帝恶其初疏妄议祖德,曲庇罪辅,屡行诘问,终以诡词支餙,着镌三级调用。
次辅都没想着款,袁想着款。
很简单啊,因为给袁崇焕定民族英雄的历史专家,政治家们不读《窃明》。
因为袁崇焕抗清是真的,几次大捷也是有的,在位时辽东经营得井井有条。就算是说他杀毛文龙与清议和的说法也没有真凭实据。退一万步说,就算议和是真的,但至少袁崇焕手上是真沾了清兵的血。
秦桧干了啥?南北分治他提出的。向金称臣虽然是金提出的,但是秦桧答应了,赵构嫌丢脸不肯,秦桧替他找了个借口默认了。在宋军全线告捷的情况下主和,把收复的地方全盘送了出去还被人追尾吊打一波。在位啥胜仗没打过光卖国了,他凭啥跟袁崇焕比?
因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秦桧是因为后来的君主涉及到为尊者讳的问题了,所以,不敢谴责皇帝,只能把所有问题都甩到秦桧头上了。因为这些事都是皇帝授意干的。因此,赵九妹是幕后主谋,而秦桧是前台操作的前台经理。秦桧可能因为抓了赵九妹的把柄,所以,宋高宗一朝秦桧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还惹了众怒。到了宋孝宗这会,因为赵九妹的问题和自己皇帝宝座的问题,宋孝宗没既要为岳飞平反,还得顾忌老赵家的颜面。因此,秦桧只能是死后都得抗下所有责任。反正岳飞的死,就是你秦桧害死的,跟我们无关。而且赵九妹也退位没多久,宋孝宗也是因为赵九妹禅位,自己才能当上皇帝,也因此,他不敢追究赵九妹的。否则他对合法性就完了。总之是政治包袱太重+秦桧确实是一路走到黑,导致秦桧必然要遗臭万年,实际上,岳飞被害的责任除了秦桧以为,赵构要承担主要责任,只不过赵宋王朝的属性决定,赵构肯定能躲过一劫,毕竟,秦桧顶包了。
但是明朝的就不一样了,秦桧好歹是吃准了皇帝必须要让岳飞死了,所以才敢动手。袁崇焕是在皇帝不知情的前提下先斩后奏了,而且是事干完了,才报上去的。而崇祯的态度是,干得好。
当然了,后续事件,崇祯自打脸了,自己否定了自己对毛文龙被杀的态度。导致无法服众,搞得关宁军差点当场造反。另一点是,袁崇焕是卡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而秦桧没有,秦桧和赵构属于是为了达成绍兴议和的条件,对岳飞卸磨杀驴,所以,岳飞是被皇帝+秦桧出卖了,行径可恨,但是因为赵送官家甩锅甩的太牛逼了,导致老百姓把注意力只关注在秦桧身上了。而袁崇焕的问题是,事还没解决完呢,崇祯先把袁崇焕关监狱了。这个事件搞得关宁军将士集体心寒,从而导致袁崇焕必然是以悲情英雄,因为崇祯自爆了自己的问题,没藏住自己,导致从上到下都知道崇祯帝是个什么玩意了。因为,矛头就直接从袁崇焕身上转移到崇祯个人了。要不是孙承宗出面给崇祯擦屁股,后果更不堪设想了。而到了南明事情,袁崇焕也被平反了,而且,也没有避讳崇祯帝的行为。因为弘光帝的法统不是源于崇祯帝,而是源于万历帝,自然也就没有宋孝宗的顾忌和包袱了,何况,弘光帝自己也不是那群文官支持的,而是军头们拥立的。
所以,事情发生的本身不是矛盾的主要节点。而是看后续事件造成的舆论影响和后果来定性的。如果秦桧在绍兴议和后,养精蓄锐把金给灭了,那么在今天的教科书里,秦桧和赵九妹结对是正义主角团。
只不过讽刺的是,现在的一些毛粉和崇祯脑残粉,竟然在干宋孝宗的事了,也开始讲究一些为尊者讳的这些问题,开始把锅全甩给袁崇焕,而且还污蔑袁崇焕是汉奸。特么的,明朝的后续皇帝都没说他是奸臣和汉奸。那些毛粉和崇祯究竟都是啥成分呀,就替当年为他平反的皇帝搞这个花里胡哨的??难不成都是崇祯帝未曾谋面的非血缘“亲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