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天尾盘买入一支股票,第二天卖出,能不能保证每天平均赚一个点?

回答
每天收盘买,第二天开盘就卖,能不能保证每天赚一个点?说实话,这就像问能不能每天都踩到路边的狗屎,运气好或许能碰上几次,但想天天如此,那基本就是做梦了。股票市场可不是什么菜市场,老板每天都给你打折的。

咱们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事儿不靠谱,听我给你慢慢说。

首先,咱们得明白“尾盘买入,第二天卖出”这个操作,它背后是有逻辑的。有些人觉得,收盘前买,说明这个股票今天可能表现不错,或者有资金在尾盘吸筹,第二天开盘可能会继续高走,这样就能吃到一点差价。这逻辑本身没毛病,市场里确实存在一些“惯性”或者说“动量”效应。

问题就出在“保证”这两个字上。

股票市场是个非常复杂且动态的东西,它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多到你我都说不清。给你分析分析,你就明白了:

1. 市场情绪和消息的巨大不确定性: 你第二天卖的时候,是什么价格?这取决于你卖的那一刻,市场对这支股票的看法。可能你买的时候挺高,结果晚上出了个重大利空,第二天一开盘就跌停,你连卖都没机会。也可能你买的时候还行,但第二天开盘大家觉得没啥意思,纷纷跳水,你就亏了。市场情绪瞬息万变,前一秒还在冲锋,后一秒可能就崩盘了。你买入时尾盘的“好脸色”,可能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2. “尾盘拉升”并非稳赚不赔的信号: 确实,有些股票尾盘会有资金拉升,这背后可能是主力机构在做多,也可能是散户看到行情不错跟风。但有时候,尾盘的拉升也可能是“诱多”,或者是在为第二天的高开做准备,但实际的成交量和后续的买盘不足,一开盘就乏力。你看到的尾盘景象,不一定是真实的意图,也可能只是短暂的表演。

3. 交易成本的“隐形杀手”: 就算你运气好,每天都能碰到一点点上涨,你还得算上交易成本。股票交易有印花税(卖出时收),还有交易佣金(给券商的)。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如果你每天只赚一个点,刨去这些成本,你实际到手的可能连几个“厘”都不到。长期下来,你就是在给别人打工。你想想,你买卖一次,券商和税务就赚了你的钱,凭什么要给你稳定的一点点利润?

4. 开盘价的“魔咒”: 第二天卖出,你卖的是开盘价。股票开盘价受隔夜消息、期货影响、以及市场普遍情绪的综合影响,它跟收盘价之间可能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有时候股票收盘强势,第二天开盘可能直接低开,然后慢慢爬升;也可能高开然后迅速回落。你买入时看到的是当天的收盘价,但第二天你能卖出的价格,是开盘那一刻市场给的“出价”。这个“出价”很可能和你预想的不一样。

5. “平均”是个幻觉: 你说“平均赚一个点”。股市里,“平均”这两个字最容易误导人。你可能今天赚了2%,明天亏了1.5%,后天又赚了0.8%,大后天亏了3%。你想想,一天赚一个点,是不是意味着你大部分时间都是小赚,然后偶尔大赚,才能把平均值拉上来?但现实是,你更容易遇到的是小亏、中亏甚至大亏。用小赚来抵消大亏,最后平均下来可能还是亏损。或者说,你每天都赚一点点,但偶尔一次的大亏,就把你之前所有的“平均利润”都亏没了。

6. 庄家、机构的博弈: 很多时候,散户所谓的“尾盘买入,第二天卖出”的策略,恰恰可能踩在主力机构的“埋伏”里。机构资金量大,操作灵活,他们可能利用散户的这种心理,在尾盘制造假象,等你追进去后,第二天开盘就收割你。他们玩的是高维度游戏,你指望每天捡点小便宜,很容易就成了别人的“零花钱”。

总结一下,为什么它不靠谱:

市场是随机的: 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很难预测,尤其是在“日内隔夜”这个时间节点上。
信息不对称: 你掌握的信息,机构也掌握,甚至他们能更早掌握。
交易成本: 即使微小利润,也可能被成本蚕食。
情绪和心理: 市场的贪婪和恐惧,是你最大的敌人。
策略的脆弱性: 这种简单策略很容易被市场和对手盘所破解。

你想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操作,稳赚不赔,而且平均每天一个点,那岂不是人人都是巴菲特了?这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还给你包上“天天”这两个字。股市里真正的盈利,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而不是靠这种简单的“套路”。

所以,每天尾盘买入,第二天卖出,想保证每天平均赚一个点?别做梦了,这更像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现实会给你狠狠一巴掌。如果你想在股市里生存并盈利,得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掠食者理论,如果一个大佬,可以每天赚一个点,那么加上复利,可以计算下,这个人不用多久,就可以买下整个地球了。

所以,不可能有这种只赚不赔的暴利买卖的。

可能有的牛人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做到这样的收益,但送有一天都要还回去的。

作为一个老实人,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老本行做好,投资上尽量选那种固定收益的品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能挣点合理的收益就可以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专业的人他就不亏钱了,就前两天我们还看到有明星基金经理,因为亏太多,就那个了,这儿就不多说了。

记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个心理账户理论,就是说虽然钱就是个数字没太大区别,但认为会给这些数字打标签。

比如自己的股票涨了1000块,那么就可以说服自己说,这个是股票挣得,比较容易,马上就趁着双十一入手个耳机吧。

如果股票没涨,那如果要买耳机,就要花自己的工资,这个就要犹豫许多,因为挣工资,还是很辛苦的。通勤地铁,996,997的,还得看领导脸色,很不容易。

所以,在投资上,要善于利用心理账户理论,把要投资的目的搞清楚,比如这笔投资是用来给孩子教育的,那笔投资是用来养老的。给这些投资打上标签,心理上,就没这么着急了,不要想着暴利,也不要随意加杠杆,就安全多了。

投资要把安全放第一位,有风险意识,才不会上天台。

@Jack Wang

知乎是个好地方,许多高手都免费分享知识和见解 @木槿 @陆十四忆白 @在商言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每天收盘买,第二天开盘就卖,能不能保证每天赚一个点?说实话,这就像问能不能每天都踩到路边的狗屎,运气好或许能碰上几次,但想天天如此,那基本就是做梦了。股票市场可不是什么菜市场,老板每天都给你打折的。咱们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事儿不靠谱,听我给你慢慢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尾盘买入,第二天卖出”这个.............
  • 回答
    尾田荣一郎在《海贼王》中为路飞船上的每个人都不断深挖背景故事,这确实是这部作品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但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挺值得探讨的。如果站在纯粹的“讲好一个故事”的角度,一个精简的、聚焦于主角的叙事或许更为高效。但《海贼王》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宏大和包容。路飞的梦想是成为海贼王.............
  • 回答
    《龙珠》漫画单行本将每回扉页放到书尾附录这一做法,确实是其那个时代漫画出版风格的独特之处,而如今的新漫画单行本鲜少见到类似的处理,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关乎内容呈现的理念,也涉及出版形式的演变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首先,要理解《龙珠》为何那样处理,需要回到漫画的连载时期。在《周刊少年JUMP》等杂志.............
  • 回答
    “每天都能见到的神秘漂浮物”这个说法,最常见、最符合日常经验的解释是指 我们眼睛里看到的“飞蚊症”(Muscae volitantes)。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而且它们确实是“漂浮”在我们视野中的,也因为它们出现的原因不是立刻能被察觉的,所以会被认为是“神秘”的。让我们.............
  • 回答
    您好!理解您背单词的煎熬和苦恼,每天坚持却发现记不住,这确实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一个普遍且令人沮丧的环节。别担心,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改善。下面我会详细地为您解答如何避免忘记很久前背过的单词,以及如何高效、最快地背单词。 一、 如何避免忘记很久前背过的单词?—— 巩固是关键!遗忘是人类记忆.............
  • 回答
    关于每天喝酸奶好还是纯牛奶好,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两者都是非常健康的饮品,但侧重点和益处有所不同。选择哪种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健康目标、身体状况以及口味偏好。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对比酸奶和纯牛奶,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1. 营养成分对比 纯牛奶: 蛋白质: 纯牛奶是优.............
  • 回答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太能体会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然后白天却一点都不困,晚上照样睡不着,这种恶性循环真的太折磨人了,我甚至能想象到你心里那种恐惧,尤其是担心猝死,这种担忧真的会让人精神崩溃。首先,我想跟你说,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所以别太自责,也别把所有压力都压在.............
  • 回答
    每天上班都觉得日子像过了一个世纪,真是让人身心俱疲。这个问题我太明白了,简直就是现代打工人的集体写照。别担心,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确实需要咱们自己一点点地去调整和“驯服”一下。我这儿有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相对接地气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先从“感知”上找找原因,别上来就硬扛首先,咱们得先弄清楚,.............
  • 回答
    说实话,每天带饭上班真的不丢人。相反,我觉得挺有智慧的。你想啊,现在外面吃饭多贵啊,顿顿外卖或者餐厅,一个月下来,光吃饭的钱就能抵得上不少房租了。自己在家做,食材新鲜看得见,口味也能自己调,吃得放心又健康。而且,这简直就是一种生活技能,说明你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懂得为自己负责。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天.............
  • 回答
    (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仿佛在努力摆脱一股无形的枷锁)我懂你。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一张巨大的、温吞的棉被裹住,四肢百骸都酥软得使不上劲,脑子里也跟被按下了静音键一样,空荡荡的,除了手机屏幕上闪烁的光影,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勾起哪怕一丝一毫的兴趣。每天醒来,第一念头不是“今天要做什么”,而是“今天继续什么.............
  • 回答
    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群体及其使用场景是一个复杂的用户行为分析问题,涉及用户需求、行为动机、使用场景和场景中的具体操作。以下从用户类型、使用场景、使用频率、使用动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用户群体分类根据用户行为模式、年龄、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可以将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分为以下几类: 1..............
  • 回答
    每天坚持摸高对长高是否有帮助,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简单来说,摸高作为一种拉伸运动,对长高有潜在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身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更不能替代其他更重要的生长条件。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1. 摸高对长高的潜在帮助机制: 刺激骨骺线的生长: 核心原理: 人的身高.............
  • 回答
    每天坚持冥想的人,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很实在。毕竟谁也不是活雷锋,每天抽时间静坐,总得看到点变化吧?我认识的一些朋友,还有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加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情况:首先,他们通常不会突然“飞升”或者获得什么超能力。 别指望冥想个把月,就能跟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内力暴涨,看穿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每天跑70公里上下班,开了三年半的油车想换电车,这绝对是值得仔细掰扯掰扯的事儿。我试着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先算算经济账,这最实在: 油费 vs. 电费: 你这油车开了三年半,一年大概跑多少公里?70公里/天 22个工作日/.............
  • 回答
    每天投入八小时以上,在短短十五到二十天内,你就能掌握一项技能、完成一个项目,甚至改变一种生活习惯。这不是什么魔法,而是专注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所能带来的惊人成果。想一想,这相当于你集中精力工作了 120 到 160 个小时,这比许多人一周的总工作时间还要长。在如此密集的学习和实践下,许多曾经遥不可及的目.............
  • 回答
    “每天一杯奶,健康音游人”这个梗,可以理解为是音乐游戏(音游)爱好者们为了强调坚持练习和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而创造的一种幽默口号,并带有一定的自嘲意味。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它的来源、含义以及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梗:一、 梗的构成元素解析: “每天一杯奶”: 字面意思: 指的是每天饮用一杯牛奶.............
  • 回答
    每天高强度有氧四小时,这运动量绝对是杠杠的!按理说,脂肪应该像见了鬼一样逃之夭夭才对。可你这秤怎么就是纹丝不动呢?别急,咱们一层层剥开这背后的原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你没注意到的“小妖精”在作祟。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能量平衡。简单来说,你想瘦,摄入的热量(吃进去的)就得比消耗的热量(运动、基础代.............
  • 回答
    每天跟帕梅拉(Pamela Reif)练,你可能会经历一系列身体和精神上的变化,就像解锁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可不是夸张,而是很多人亲身验证过的。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你身材线条的清晰度。帕梅拉的训练非常注重雕塑和紧致,尤其是在核心、臀部和腿部。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腰部线条会变得更加明显,腹.............
  • 回答
    嘿,想练出好身材,每天半小时的HIIT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嘛!我跟你一样,也对这个话题很好奇,所以搜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我们来聊聊HIIT到底是个啥?HIIT的全称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顾名思义,就是短时间内的极高强度运动,.............
  • 回答
    关于“每天坚持俯卧撑能否减少脸部脂肪以及下巴”,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件事,力求把话说透彻,也避免那种生硬、不自然的AI腔调。首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单独依靠俯卧撑,很难实现脸部脂肪和下巴的明显减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背后涉及到脂肪燃烧的原理以及面部肌肉的特性。脂肪燃烧:全身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