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关于新冠肺炎的电视演讲?

回答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2020年4月5日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的电视演讲,无疑是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在那个全球笼罩在疫情阴影下的时期,女王的讲话不仅仅是一场例行的国家广播,更是一次情感的锚点,一次精神的凝聚。

首先,这次演讲的时机选择就极为关键。当时,英国乃至全世界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封锁和不确定性。人们对病毒的认知尚浅,对未来的担忧笼罩着每一个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年事已高、象征着国家稳定和历史延续的君主发声,其意义非凡。它传达了一种“我们并非孤军奋战”的信息,给予了普通民众一种安定感和归属感,让他们知道国家最高领导层也在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其次,从内容和语气来看,女王的演讲可以说是一次教科书般的危机沟通范例。

情感的连接与共情: 女王并没有采用冷冰冰的政策宣讲,而是以一种深沉而充满关怀的语气开始,直接提到了“困难的时期”。她清楚地知道,人们正经历着失去亲人、经济困顿和社交隔离的痛苦。她用“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与家人和朋友团聚”这样充满人情味的语言,表达了对民众共同愿望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共情是建立信任、传递力量的基础。她提及医护人员、一线工作者以及那些遵守居家隔离规定的人们,肯定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这让感受到被看见、被感谢的人们更加团结。

历史的视角与韧性的传递: 女王将当前的困境与英国历史上经历过的其他挑战联系起来,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当时人们如何团结一致、战胜困难。这种历史的参照,不仅仅是提醒人们过去的荣耀,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宝贵的经验——英国人民拥有克服危机的韧性和决心。她提到“我们今天将再次为我们社区的福祉做出贡献”,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力量的唤醒。

对科学和合作的强调: 女王明确表示了对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的信心,肯定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努力。在信息爆炸、谣言四起的时期,这种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依赖,对于稳定民心、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情至关重要。她也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支持,这是一种对社会凝聚力的呼唤。

未来希望的展望: 尽管承认挑战的严峻,女王的演讲并没有停留在抱怨和悲伤中。她巧妙地将焦点转向了未来,表达了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信念。这种积极的展望,对于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给予人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和目标。

从表现形式上,这次演讲也极具匠心。女王特意选择在温莎城堡进行录制,而不是在白金汉宫。这传递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信息:即使是象征国家核心的君主,也在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定,以身作则。她穿着一件绿色的套装,搭配珍珠项链,这是她一贯的庄重风格,但又不失温暖和亲切。她的姿态沉稳,眼神坚定,语气平和但充满力量。她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修辞或煽情的语言,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总的来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这次新冠肺炎电视演讲,是一次成功的危机沟通,一次深刻的国民教育,更是一次对国家精神的有力提振。 它用历史的厚重、情感的真挚和对未来的期许,在最艰难的时刻,将英国人民凝聚在了一起。她以其无可比拟的权威和声望,在这个信息碎片化、信任度下降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叙事和坚实的情感支撑。这不仅仅是一次女王的讲话,更是一堂关于领导力、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生动课程,其影响和意义,必将载入史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人说英国女王出来说的都是套话,废话,一个吉祥物起不了任何作用。

从调侃的角度来谈,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等十几个国家的(名义上)最高元首,但其实真没什么实权,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契约和约定。

但事情涉及到政治,都应该以严谨的角度来看。这位女王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而英国人是相对传统和守旧的一个民族。可以看看女王支持率的比例就明白了,90%的英国人是支持她的。有人说为何英国人支持女王?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一是她是为数不多经历二战直面过生死的老人(伊丽莎白二世真是上过战场的人,不是开玩笑的),这是一个老图腾,做为英国的群众来说,普遍有崇拜心理存在。二是老太太的人品,人格均被英国人认可,甚至很多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都是她的粉,毕竟老太太还是十几个国家的钞票人物呢。在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上班,凡是老太太的生日,当地的国家还会放假一天来庆祝。如果嫁或者娶了英联邦人,在当地定居,当满了100岁,或者结婚60周年,女王还给颁奖呢。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管得宽,一个人延申了十几个国家的政治,只是英国是她的居住地和籍贯故乡而已。

从军事上讲,英国女王对英国皇家军队有最高命令权,每一个人入伍皇家军队都要宣誓效忠于伊丽莎白二世,这是规定。如果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规定就是规定,不是跟谁八卦娱乐呢。你拿我国宪法来说, 上面写的就是规定,永远不能侵犯。难道法律是拿来开玩笑的?

皇家军队主要是英国空军和英国海军,意味着什么?能她是动员空军和海军的领袖,是有对海外的宣战权。能命令海军和空军可以说是英国国内最大最大的权力了,没有之一,因为这个权力的意义在于它能全球化战争的权力,是带有极强的外交属性的,也是一种政治图腾象征。当然,老太太从名义上还能决定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政治。但有人说这是英联邦元首是摆设,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从法律上说,如果加拿大总理侮辱了伊丽莎白二世,他是会被加拿大法律制裁而出现政治危机的,是不是有点奇怪呢?但有一说一的是,英联邦的存在感并不强烈,有点像一个普通的全球组织委员会而已,没什么发言权。

说到提出的这个问题。

老太太的这次演讲,是站在一个君王的立场去说的。

我做为一个在体制内写过几年公文的经验来看,伊丽莎白二世读的这篇公文是很不错的,从感谢民众的动员(鸽派),把身份提到英联邦元首来感谢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偏中性而接近鹰派),最后是鼓励大家的语言(中性)。而且颇有“心机”的以自己14岁面对二战来暗喻自己领导人民的不屈经历。想想呐,时光已经过了八十年,当年照片里的小姑娘成了老太太,为英国做了一辈子的精神支柱,本已经是面对棺材的老人了,还保持着不屈的战斗精神。她的这篇讲话,虽短但呈现的东西并不少,而且婉婉道来,保持乐观从容又不失严谨的女王形象。这种精神依赖感觉,不是流水的首相能给予英国群众的。

有时候,很多人对政治一无所知。他们会用八卦的心态去看政治。但世界还真不是这样。政治是严肃的,是严谨的。一国的政治一旦错误了,这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扭转。一步走错就容易被历史淹没。比如一战时期的英国,号称日不落。结果二战一打完,迅速衰败。

人最难的选择,是如何面临时代的冲击。普通人是独善其身,船小好调头。但做为一国之君,如果这个决定错误了,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水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冲得干干净净。这么多人跟着你吃饭呢?压力大不大可想而知。所以说,我有两年的行政秘书的经验,我就明白决策的压力是很大的,行政秘书这个职位意味着你要站在领导的高度去思考全局。你牵涉的东西太广泛了,你的知识和经验要非常高。所以如果有考公务员的朋友,我还真建议可以试试往行政秘书去发展,为领导做事写稿子,你的锻炼会非常非常的高,对你的思维和性格塑造的岗位属性,是其他岗位无法替代的。我甚至可以说你如果有做过行政秘书的经验,哪怕你以后不在体制内干了,自己出来做事,你考虑全盘因素的能力比普通人要强得多。为什么?因为政治就是考虑全局。我的领导曾经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让我写一篇我市经济发展的论文,给人大、政协提议。说真的,我差点就写晕过去了。在知乎上,我们写回答,可以随心所欲,不需要那么严谨严肃。但写那种城市经济规划提议的论文,你必须站在市长的角度去写全盘,如果在政治方面错一句话,一个字,你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很累,但真的很锻炼人,你如果锻炼出来了,这对你自己的思维有很大很大的提升和帮助。

话扯远了。

说到英国女王出来讲话这事儿,问题是她不出来,谁出来呢?除了伊丽莎白二世,英国找不出第二个在政治方面德高望重的人了。当年苏格兰想独立,苏格兰政府内阁策划了一大堆事情想脱离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急了,说了一大堆好话,就差点没给苏格兰人民跪下了。但效果甚微。

卡梅伦没法。伊丽莎白二世去了一趟苏格兰,对人民好言相劝:“投票还请三思”。

苏格兰就留下了。一个人,一句话能让苏格兰人民服气,这就是权力。

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别人愿意听,愿意做。这就叫最高权力。

也是政治最坚实的地基。你说,这事儿能是吉祥物干得到的吗?



以下,是我抛开中立角度,以个人感性角度来谈论伊丽莎白二世。喷子请绕道。


以她的年龄和财富,她本来在70岁就应该好好养老,别整天还花时间看公文,听首相报告。她有这么多钱,比起为国事操劳,何不去天天在公园里看看天鹅,养养花呢?

但事实上,伊丽莎白二世从来没歇过。我是做过政治的人,说真心话,政治是是非常累的工作,我要是一直从事行政工作,我宁愿50岁就退休。有人说为什么行政累人?这样说吧,这个工作很耗费你的精力,在很多工作方面,你得思考再思考,不是娱乐或者自媒体这样想什么说什么,娱乐至死。政治是一种责任,你搞得不好,城市也没什么起色,失业率又高,GDP也不行,政绩做不好你自己就觉得很丢人。你说累不累?人累心也累。

但伊丽莎白二世没有退休。老太太94岁,还在当英国精神的顶梁柱呢。她父亲死得早,(就是《国王的演讲》那个国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时候,很年轻很年轻,但如同她自己所说:

“我在登位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到老就退位,在我看来,那叫不负责任。我永不退位,把一生奉献给自己的国家。”


在新冠危机的重大时刻。一个94岁的老人出来撑英国的精神大局,永不妥协,永不言退,拥有荣华富贵却天天为国工作。她身上保留着那种古代骑士精神的遗产,欲带皇冠,必受其重,这是承诺,也是责任。我说了这句话,我一辈子都会遵守,这就是真正的骑士。

对比美国领导人的政治忽悠。比如像特朗普这样,今天自己说的话,明天就自己推翻自己的言论。完全的商人行为,让人着实无语。虽然他的政治能力比伊丽莎白二世要强,但说实话我内心不信任特朗普这样的政客。他们太精明,太鸡贼了,真到了生死关头,特朗普对美国政坛来说,就是剑走偏锋的一个选项。他搞得好,美国就强,搞不好,美国很容易被时代撞翻在地上。我站在一个中立角度来说,特朗普是一种风险。一般弱国,才会出现这样强势或者不打常理牌的领导人,因为他身上有殊死一搏的个性。但美国选了这样的一个总统,让人觉得有点悬。当然,我也不否认特朗普厉害之处。

但是用一辈子遵守一句承诺的女王,其实挺让人发自内心尊重的。这个充满娱乐化的时代,我们也许只看到她满身的巨大又无价的稀世钻石,却忘记她在二战时以国家君主继承人的身份在前线当士兵。虽然是运输兵,但法西斯的炮火来了,她就不死吗?你只要了解二战,就知道飞机偷袭的炸弹往往是打对面运输物质车辆,炸弹是拦不住的,女王开车技术“牛比”也是当年练出来的,这个职位是充满了危险,当年的运输兵比现在的运输兵危险系数大得多。

一个女人以君王(或者君王继承人)的身份冲在战场最前线当运输士兵,这种以身作则,不怕死的骑士精神,是很让人佩服。至于特朗普?别笑话了!他是不可能上战场的,时代不同。而且很奇怪的是,一般访问英国的领导人,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大家彼此都很尊重,但特朗普却三番五次的触犯英国人的底线,说真的,这叫缺乏最起码的礼貌。这个和政治扯不上关系,这是一个人访问另一个国家,最起码的礼貌礼节的问题。你说,英国人能不讨厌他吗?他完全没有风度,这是政治场上极为罕见的一个状况。

一顶象征君王的皇冠,意味着你带上了,就一生就要遵守骑士精神。这在现代人看来,英国人真的很保守,一句承诺一生遵守,这就是古板的英国人。但做为一个君王制度,为什么英国人服她?为什么英联邦的人也尊称她一声女王陛下?甚至为什么很多英国歌星都以自己翻唱过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为荣呢?

我们从一个细节能看出:

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曾经抱怨:“这哪是婚姻?她整天都在工作。”

伊丽莎白二世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是女王,这是我的责任。”

我即是法律,法律即是我。虽然我是女王,但我不能犯错,我如果倒了,英国被传承下来的那种皇室的骑士精神就倒了。其实,有几个人懂得皇冠闪耀的背后,承受了多少年的重量和坚毅?

伊丽莎白二世的这篇发言,最先提到的一部分,是那些破产和丢掉饭碗的英国底层人。

她首先就给了那些丢掉饭碗的底层人的关怀,并提醒英国政府,有很多底层人失去了饭碗。而不是上层人。将心比心,这让底层人感受到了自己做为英国人的尊严。有这样的品质,英国人怎么会不爱他们的女王呢?




有人说我是女权主义。拜托,我是男的。另外有人私信说我想拿个英国爵位,简直笑死我了。还有人敏感的直接把我说教了一顿,说我不该以国人的身份歌颂女王。其实这些人未免想多了,我是中国人,写这篇是一个地球人对另一个地球人的评价。如果别人对你指手画脚限制你的语言表达,这是很不尊重人的,不喜欢可以不看,但没必要限制最起码人物评价和讨论吧?真心话。我很感谢给我点赞的人,我写这个是对这位老人的尊重,没分国籍的尊重。我相信给女王点赞的人也是尊重这位女士。如同我所说,我也很喜欢迈克尔乔丹,但我是真心讨厌国足,难道我就是不爱国了?呵呵。

为什么我尊重她?就凭她身为一个女人敢上血腥的战场。就凭她出身尊贵却去当一个运输兵。她做到了一个皇冠该做的尊严,她也遵守了最后的骑士精神。我作为一个男人尊重这样的老太太,哪怕有人说这是女权,但我服气。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表姐曾经在英国曼彻斯特留学,她给我说老太太就是吉祥物。其实我研究过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后,是比较敬佩她的。她儿子就是个混球,情商智商都堪忧,根本没法接班。而威廉王子,说实话威望太小,撑不起精神支柱。所以,94岁的年龄,一般人都已经享受天乐了,女王还在强撑,其实高昂的头颅是有点可怜意味的。我给自己承诺过,要是哪天老太太去世了,我就写一篇文章纪念纪念她。今年,老太太94岁了,说不准哪天就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我就不再写她了,这次演讲应该算是她最后一次吧。这文章算是对我自己承诺的兑现,也是提前对女王的一个送别,对骑士精神的最终送别。

当然,有时候评论区会非常奇怪,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赞同你,但有的人不爽你,甚至有的人觉得网友是瞎子,我配不上这么多赞同。我也只是想说:人的尊重是相互的,人的文学表达有高低之分,但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别。这篇帖子,似乎是我的点赞率最高,但并不代表我比0点赞的人更具有人格,说到底,我们都是人,都有偏颇的一面。我们认为对的东西,部分人认为这是错的。我们认为错的东西,部分人当成至宝。这个时代守旧的人已经不多了,刘备守了一辈子的骑士精神却被人称为虚伪。刘备面对生死没有丢下人民。这也叫虚伪?我觉得刘备也是这种传承下来骑士精神,不止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也是对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虽然到最后,刘备不比曹操或者孙权更厉害,但他也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又拿诸葛亮来说,他和司马懿的斗智斗勇,谁赢了?从结果看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但后人纪念的人是谁呢?文天祥说得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社会的价值观真的到了人人歌颂曹操,司马懿的地步,而忽视了刘备的守诺和诸葛亮的忠诚,我个人觉得这社会未免也太奇怪了。这是意识形态TM的已经裂开了。


我很感谢这么多人给我点赞,实话说我有点受宠若惊,我也不觉得0点赞的就是不好的。至于私信来辱骂我的,我也不回复,无所谓了。还有人因为我被你们点赞太多,专门开个专栏来“指点”我。甚至把高度提到知乎网友眼光有问题,我就觉得未免太过了?点赞是一个人的自由。我也经常给我自己认为优秀的回答者点赞。再说了,网友给我点赞是因为英国女王自身优秀吧。至于道德之刃还是别用,别拿局长来说事儿,别以为是X三代就可以对所有人指指点点?谁服气?

感谢这么多网友支持,这个回答也许不算优秀,但是我作为一个人的内心话。以上。


手动分割线4月10日更新。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说英国女王得了新冠,后来又删掉了。其实在这个敏感时期,要真是她在新冠期间去世了,英国媒体还真不敢报道出来。当然希望这不是真的。

还有一件事,这个回答知乎给我了很多流量,也多亏了你们点赞,让知乎推送了很多阅读的流量。说真的,我看了流量,我写的这篇已经达到了15万的阅读。如果不是你们的点赞支持和鼓舞,我何德何能写出这样的大流量文章呢?

朋友说,哇,你这篇文章可以做做广告啊,带带货之类的。其实我想了一下,我很感谢你们的点赞,我希望能做一点有意义,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趁这么大的流量,我说几句题外话:

做为大城市的,条件不错的知乎友,我给不了建议,我祝福你们顺利平安。但如果年龄小点的,家庭条件不好,生在小城市的知乎友,我劝一些事,一是别乱投金融,我就是做金融的人,我很清楚这个行业。切记不懂别投金融,特别是加杠杆的。这个行业,毁了很多人的家庭和一生。我觉得这么大的流量,我的良心必须要提醒一下。二是别赌博,赌博毁人一生。三是别随意贷款消费,搞不好也会毁你一生。这个跟题目没任何关系,只是流量大借这个机会劝一部分年轻人不要自毁前途,一定要谨慎。


就写到这里了,希望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能平安,也希望隔壁能开单轮摩托的阿三哥平安。也希望我们人类多一点和平,少一点撕逼,也希望尊重动物,爱惜生命,少一些环境污染。我这个人有点妇人之仁,虽然我是男的,但好的女权我尊重。

我以为现在还守旧的理想主义者很少了,我完全没想到这么多人赞同并喜欢女王。通过了这个回答,我还是看到了很多昂着头的骑士,守卫着人类的价值和尊严。

这让94岁的女王看了,她会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做为一个也很喜欢音乐的人,这个版本的英国国歌应该是比较好听的版本,感觉有很多悲壮的情绪。

用这个视频为这位老骑士壮行吧,当视频里看到她年老后,颤巍巍的带上皇冠的那一刻,象征一生守护了英国精神支柱的责任。其实做为一个外人的角度,还是有点感动的。所有的质疑,所有关于吉祥物的嘲笑,比起英国精神支柱的责任,谁更重要呢?嘲笑一个人,很简单,嘴巴一张就可以践踏别人的尊严。如同这次新冠,说真的有部分人被受到了歧视,我觉得这是很不应该的。谁故意想得病?我是四川人,写到这里,我想起了08年的汶川地震。哪天中午,我在家里睡午觉,忽然摇晃起来,我爬起来看窗外。你知道我见到了什么?天空有一瞬间是紫红色的,而且我听到了地震波,那个声音我一辈子都记得。就是天空发出了鬼哭狼嚎的尖啸声。我问了身边的朋友,他们都没听到,而我真真切切的听到了。这种声音,我不想再听到第二次,那种天空发出的恐怖声音是你无法想象的。

灾难面前,确实很多事情无法避免,喷子只是一小部分人,这些人生活极其失落无助,我可以理解。对于喷子,我和你一样,我也是底层人做到了中层人,我们有一些底层人混到了中层,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到的。如同有些人喷我,喷给我点赞的人,我有时候看了觉得生气,也是无语。你可知道写一篇文章,发表一句话,又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呢?只是想安慰喷子们:一直以来,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别人的嘲笑和侮辱。无论是快递小哥,还是一企之主,都会存在彷徨无助的时刻,也都会有受人唾弃的时刻。这不是鸡汤,这是现实。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皇冠,当你觉得它很沉重的时候,它确实很沉重。但是,谁能帮得了你呢?还不是靠自己的尊严,撑起自己的皇冠。


94岁的老太太,常言说,人生无常,说走就走。

至于她去世之后,英国皇室也会延续下去。

这是一个面对时代的进步,皇室衰退,后继无人的老女王。

不过再想想,

你再也找不到一个稚气未退,却在广播里稳住民心的小女孩。

你再也找不到一个英姿煞爽,年貌风华,却开着运输车在血腥的二战战场上以身作则的女王。




用这个视频,为老女王壮行吧。


user avatar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94岁高龄,发表全国讲话。

英国现在很危险,因为首相感染了新冠不能主政,大权旁落。要知道一国首相的权利是非常大的,也有很多人觊觎。

虽然有特定的临时代行使首相权利的外交大臣,但要说没有一点点波动,十分正常交接,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英国女王发表全国讲话就起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一则稳定政府,防止有些人搞小动作;二则稳定民众,不让他们因为首相患病而陷入恐慌。

英国女王一直是英国民众的精神支柱。她经历过二战,参过军打过仗,她出生时英国如日中天,还沐浴着日不落帝国的余晖,如今英国从“世界强国”变成了“欧洲强国”,国力衰弱。

但民众们看到女王就仿佛看到了英国最强大最辉煌的时光,民众们无条件信任她,虽然她不直接主政,可九十多岁的她也同样数十年如一日为了英国殚精竭虑。

她保留了英国贵族的骑士精神。

这段时间英国屡屡惊爆世界的眼球:群体免疫、不戴口罩、洗手唱生日歌、海德公园等等。人们都在惋惜:曾经那么强大的英帝国,怎么变成了这样?

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的故乡,蒸汽革命的摇篮,很长时间里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现在怎么搞得这么狼狈?

但好在,女王还在

她是英国日落后最后的一缕光,只要这束光还没灭,英国人民就不会绝望。

希望她可以活的再久一点吧,让英国的荣耀多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谁来做那束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