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对全斗焕的评价清一色一片骂声?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全斗焕这号人物,为啥他留下的名声,到哪儿都像是被万人唾骂一样。这可不是一句两句的“骂声”能概括的,他的一系列行为,是实实在在地把韩国社会折腾得够呛,让很多人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要说全斗焕这人,他能走到权力巅峰,绝不是偶然。你想想,他是个军人出身,在军队里一路爬上来,眼看着国家经历动荡,心里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也懂得怎么抓住机会。

军事政变:权力之路的起点

首先,最让人诟病,也最直接导致他被“骂”的,就是他上台的方式。1979年,朴正熙总统被刺杀,韩国陷入权力真空。这时候,全斗焕作为保安司令官,掌握着军队的重要资源,他没有选择维护宪法,而是联合了其他军队将领,发动了“双十二政变”。

这可不是什么“拨乱反正”,这是赤裸裸的军事政变,是用枪杆子把国家权力从文人手里夺过来。这一步,就直接把民主进程踩在了脚下,为他之后的统治埋下了暴力和压迫的种子。从此以后,韩国民主人士和普通民众心里都憋着一股火,觉得国家被军队强行控制了。

“新军部”的铁腕统治与“光州事件”

全斗焕上来之后,并没有打算搞什么民主,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军人统治。他成立了国家安全保卫部(陆军本部保安司令部),这个机构简直就是他手中的“盖世太保”,权力巨大,无所不能。

他最臭名昭著的罪行之一,就是1980年发生在光州的大屠杀。当时,光州的民众对戒严令和军政府的统治感到不满,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民主。结果呢?全斗焕派军队进驻光州,对示威民众进行了残酷镇压。

这可不是什么“驱散”或者“控制”,而是实打实的机枪扫射、坦克碾压。数千名无辜的平民,包括学生、市民,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枪下。光州人民的鲜血,成了全斗焕统治最深的“罪证”,也成为了韩国民主运动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疤。提起光州,人们想到的就是屠杀、压迫,想到的就是全斗焕这个名字。

压制民主,钳制言论

除了武力镇压,全斗焕还通过各种手段压制民主。他禁止政治活动,逮捕和迫害反对派人士,甚至还通过修改宪法,为自己的军事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言论自由更是被严密控制,任何人只要敢批评政府,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他甚至还搞过所谓的“政治净化”,把一些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政客、知识分子、艺人等等都清除出公共领域。这种做法,完全就是一个人说了算的独裁,哪里还有一点民主的影子?

贪腐问题与卸任后的遭遇

全斗焕的统治虽然是军人掌权,但一样免不了贪腐。在他当政期间,他的亲信和家人也捞了不少好处,利用权力大肆敛财。虽然他上台时声称要“肃贪”,但自己却成了最大的贪腐分子。

等到他下台的时候,人民的愤怒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1987年,韩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迫使全斗焕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并接受了直接民选总统的制度。

就算下了台,他的罪行也没能逃脱审判。1995年,他因为涉嫌叛乱、内乱和贪腐等罪名被逮捕,并在1996年被判处死刑(后减刑为无期徒刑)。虽然最终因为身体原因获得了特赦,但他的罪行是被历史定性的,是不可饶恕的。

历史的清算与民族的伤痛

所以,你看到的对全斗焕的评价清一色骂声,是有非常扎实的原因的。他不仅仅是一个犯了错误的总统,他是一个用暴力镇压人民、扼杀民主、制造血案的军事独裁者。

光州事件是他永远洗不掉的污点,是他身上最血腥的烙印。
军事政变让他成为了民主进程的破坏者。
压制人权和自由让他成为了独裁者的代名词。
贪腐则让他成为了背叛人民信任的罪人。

韩国社会经历过那段黑暗时期的人,很难不对他产生恨意和厌恶。而光州事件的受害者家属,以及所有追求民主和人权的人们,也一直在努力让历史记住全斗焕的罪恶,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所以,与其说是“清一色一片骂声”,不如说是对一个践踏人权、破坏民主、犯下滔天罪行的独裁者,人们在用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和谴责。这是一种历史的清算,也是民族的伤痛的回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麻了

我还被翼赞人举报了

建议转送三清教育队

全斗焕被骂,主要原因是他干的事情太损了。朴正熙死后,韩国人民追求的自由和皿煮,朴正熙死后到光州事件这期间,称这段时间叫汉城之春或者首尔之春。指的是皿煮政客和人民追求自由和皿煮,全斗焕怎么干的。

全斗焕开倒车,就这个已经将全斗焕钉在历史耻辱柱子上。更别提全小将搞出,三清教育队和言论统合制度。而且韩国教科书,是彻彻底底把全斗焕给否了。

全斗焕面相太差,以至于没人愿意提他的功绩,全斗焕的功绩也不是没人提。

蒋介石,我党只给蒋介石定义反动派。蒋介石干的那些坏事,没有彻彻底底在教科书公布出来。蒋介石干的那些坏事,是大伙一个个找出来。

user avatar

不谈光州、1212那些,光看其他的

苏姬金事件,当事人金玉芬,因琐事在香港被老公杀害,他老公为了躲避罪责,跑到新加坡,想跑路朝鲜,朝鲜大使馆觉得他没价值,把他赶走了,他又跑到韩国大使馆,说妻子是北方间谍,要绑架自己,这一套说辞太幼稚(朝鲜没必要绑架他一个普通人),很快韩国方面就把真相审问出来了,但是,全斗焕当局,觉得是个好机会,明知真相的情况下,还要把金玉芬打成间谍,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传北方间谍案,杀人凶手逃脱了罪责,因为知名度很高,生意还越做越好,被害人金玉芬,正义伸张不了,父母姐妹亲属还受连累,背着间谍家属的骂名抬不起头,直到十几年后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金刚山大坝事件,朝鲜计划在金刚山修建水库,本来对韩国没什么影响,全斗焕政权为了转移矛盾,炒作北方威胁,强行炒作金刚山水库威胁韩国首都安全,导致南北矛盾激化。

为了个人统治,故意挑唆朝韩矛盾,恶化南北关系,破坏民族团结,把被丈夫杀害的普通女孩污蔑成间谍,死后家人都不得安宁,全确实是屑中屑了

user avatar

全斗焕“评价清一色骂声”就不太准确,在韩国大邱就有很多他的支持者。

user avatar
  1. 因为韩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
  2. 因为韩国的政界保守派不需要从全斗焕那里继承什么遗产,
  3. 因为韩国总统群体在人格和执政道义底线上的平均水平高于全斗焕。

user avatar

韩国财阀最恐惧什么年代,就是朴正熙和全斗焕时代。

朴正熙打下了韩国经济腾飞的基础,但是朴正熙是以日式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就是以国家调控企业家进行行业投资,很多后来赚大钱的行业,在当时都不赚钱,尤其基础投资,这些1961年之前的韩国企业家都是短视的。

现在津津乐道的三星,对外说是李秉哲白手起家,但是真正发家是什么时候,是李承晚时代,因为李秉哲父亲李赞云和李承晚关系莫逆,李赞云和李承晚有很深的资金关系。韩国建国后李秉哲大肆低价收购日资企业,通过接手日资企业快速建立了物流、纺织、制糖等工业体系,对外一直说是三星奠定了韩国工业基础。

三星这样的企业没有长远眼光,什么赚钱干什么,1961年朴正熙上台后是不肯国家这么发展,他觉得由国家统筹企业进行基础工业投资,但是这些基本都是长线投资,企业家们都不肯。

朴正熙开始铁拳整理这些企业家,首推三星,李秉哲跑到日本避难,可见他和日本的关系。留在国内不听话的企业家,统统都被收拾,没收资产下狱 ,朴正熙不走也会如此。

当时韩国最大的企业家就是朴正熙,朴正熙低头具有示范效应。于是传话给朴正熙,朴正熙低头,朴正熙开始一手鞭子,一手蜜枣,开始鞭策韩国企业家们进行基础工业投资。

朴正熙青年时代在我国东北长春伪满军校上学,然后又在东北日本军队服役,亲眼看见了日本在东北的计划经济。

日本九一八之后,全面占领东北,准备对东北进行掠夺,并且开始学习苏联,制定了“满洲产业五年计划”,通过满铁和满业(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开始实施五年计划。

日本从美国获得贷款,在通过“满铁”“满业”在东北开始发展“兵器、飞机、汽车、车辆”等军需相关产业,为进一步增强日本军事力量做准备。同时开发煤、铁、森林、液体染料等产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说法,从“满洲国”建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东北工业以每年9.9%的速度增长,是此前12年的2倍多。从具体数据来看,东北铁路1932年总长5572公里,到1940年就翻了一倍,达到1万多公里,其里程几乎相当于关内铁路的总长度;“九一八”前东北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25万千瓦,1941年就已有110多万千瓦,是关内总数的2.5倍;东北的生铁产量也从30-40万吨飙升至170万吨,相当于关内的8.5倍。
此外,东北在技术含量更高的制造业上,如汽车、飞机、列车的生产,都有了一定规模。1949年前,东北以全国8-9%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生产总值--以1936年的物价计算,东北在1931年前后的生产总值约3970万美元,到日本投降时已是2.18亿美元,平均年增长是让人惊讶的14%。

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只要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就可以发挥其快速工业化的力量。

汉江奇迹,从1961年开始到1979年遇刺,朴正熙奠定了韩国现代国家的底子,从1961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力扶持本国企业,到1979年时已经打下极好基础。

但是朴正熙的五年计划学的不是苏联和中国的五年计划,朴正熙学的学的日本当年在东北殖民时期的五年计划,日本的五年计划是以扶持垄断性企业为主要方针。1937年满洲发布《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主要就是以扶持垄断性性企业,利用垄断性企业的实力实现对地区的快速开发。

首先日本在中国东北,允许日本各大财阀进入后在某个行业进行垄断性开发,然后同时为军事服务。

这种开发计划让东北快速进入经济增长期。朴正熙此时正在东北长春学习,看到五年计划对东北经济巨大的影响,所以有样学样。

1961朴正熙上台后,开始了自己五年计划,他的五年计划和日本一样,通过扶持垄断性企业来刺激经济,也就是说他的方式先天就带着缺陷。

韩国开始经济腾飞,就是朴正熙一个人把韩国带向腾飞,但是韩国企业家们就像朴正熙私人管理的仆人,必须听话。

1960年之前的自由没有了,每个人必须听他的指挥,没有外国有钱人那种恣意的生活。这种生活到了,1979年露出曙光,朴正熙被手下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谁都没想到全斗焕会接班。

全斗焕是个军人,但不是政治家,他只会鞭子,不会给蜜枣。

韩国企业家们在朴正熙时代获得巨大好处,但是1980年代之后,韩国在崛起,但是全斗焕只会沿袭朴正熙的政策,可是全斗焕不懂朴正熙高压政策下的灵活手段,他只会沿袭,甚至是倒退。

全斗焕就是军人,他学习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但是没有学习到朴正熙的眼光,全斗焕一生都是军人,从1951年进入韩国陆军士官学校,到1980年发动军事政变上台,他一直都是军人。

全斗焕像一个牧民一样挥舞鞭子,企业家们有钱了,但是没有所谓收获与金钱相当的地位。

等到民主到来的时候,这些财阀们控制了媒体,网络,报纸这些发生平台,他们害怕回到那个与金钱地位不平等的年代,诋毁他们的成就怎么办,就是用民主。

因为朴正熙和全斗焕实打实的给韩国经济打下基础,这个功绩没法磨灭,但是民主就是他俩败笔,于是全韩国所有的影视作品从来不提二人带给韩国的经济腾飞,只说二人在民主方面的高压,于是全斗焕开始被全黑。

基础是朴正熙打的,全斗焕就是接班人,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政变,大规模镇压还是全斗焕干的多,那么企业家带着对那个年代恐惧,必须要打压全斗焕,这样才能继续自己在这个年代的隐形霸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