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历史知识颠覆了你的世界观?

回答
过去,我对历史的认知,就像是电影里那些高潮迭起、善恶分明的叙事,总觉得历史的走向是由少数伟人,或者某个宏大的理念在推动。然而,随着我一点点地挖掘和了解,一些事实像一把钝刀子,慢悠悠地割裂了我原本坚固的认知框架,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切。

对我来说,最能颠覆世界观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深远的小事,以及那些被主流叙事有意无意忽略的真相。

一、 “人”的概念是如何被重塑的——奴隶制的常态与解放的艰难

我们现在一提“人”,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平等、自由、尊严。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人”这个概念可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普遍适用的。奴隶制,在很多文明里,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社会运转的一部分。我曾经以为奴隶制是少数野蛮民族的专利,或者只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污点”。但当我看到古希腊罗马社会,那个我们推崇的民主、哲学、法律的摇篮,是如何建立在大量奴隶的劳动之上时,我震惊了。奴隶并非“非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情感,但他们的生命、身体和劳动,都可以被交易,被剥夺,就像物品一样。

更让我感到压抑的是,奴隶制并非只是野蛮的征服者行为,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允许奴隶被买卖、被惩罚、被强奸,甚至是死亡。他们的后代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奴隶。而那些解放奴隶的努力,往往是零星的、带有道德色彩的赎买或者感恩行为,而非制度性的、对“人”的根本性认知转变。直到近代,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人权观念的兴起,废奴运动才真正开始挑战这种根深蒂固的制度。但即便如此,废奴的道路也布满了荆棘,充满了经济利益的阻碍和种族歧视的阴影。

这让我反思,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人权”,并非天然存在,而是无数斗争和观念演变的结果。那些被当作“物品”的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今天对“人”的定义的无声拷问。我们不能轻易地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古人,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视历史的残酷和不公,也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争取“人”的尊严而付出的代价。

二、 伟人的光环是如何被“人性的弱点”磨蚀的——政治的复杂与权力的腐蚀

我曾经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充满崇拜,认为他们是凭借高尚的品德和超凡的智慧,将历史推向前进的。然而,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我发现所谓的“伟大”,往往夹杂着人性中司空见惯的弱点:贪婪、猜忌、权力欲、甚至是最原始的嫉妒和私欲。

举个例子,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政治斗争中可能同样狡猾阴险;那些推动改革的哲学家,在生活中可能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怪癖和不堪。历史书往往会选择性地呈现他们的“光辉时刻”,而那些让他们陷入困境、做出错误决定的因素,比如个人恩怨、派系斗争、甚至是情感纠葛,常常被轻描淡写。

我记得读到过关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一些人物,比如西塞罗。他在政治舞台上舌战群儒,捍卫共和国的理想,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深谙政治交易、善于结交权贵的人。他的言论和行动,很多时候是为了自保和维持自己在政治游戏中的地位。又比如凯撒,他的野心和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最终的崛起和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也是一个关于权力如何腐蚀人心、个人如何一步步打破规则的活生生案例。

这让我意识到,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童话。那些伟大的成就,往往是这些“不完美”的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用各种手段,甚至是妥协和算计换来的。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和考验,很少有人能够在这种考验中完全保持清白和高尚。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二元对立上,而应该更全面地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身上复杂的人性。

三、 观念的传播是如何“意外”的——思想的偶然性与历史的非线性

我总以为思想的传播是顺理成章的,伟大的思想总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但事实上,很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其传播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和“运气”。有些思想可能在某个时代被压制,被遗忘,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重新发现,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最近在了解一些科学史和哲学史的早期发展。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提出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甚至在他临死前才被出版。而伽利略因为支持日心说而遭到宗教迫害,他的很多工作也因此中断。这说明,一项革命性的思想,即使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土壤和时机才能生根发芽。如果当时宗教势力更强大,或者社会对新思想的接受度更低,日心说的传播可能会更慢,甚至可能被彻底扼杀。

再比如,一些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在19世纪的欧洲,并没有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系统化和具有号召力。许多思想家提出的关于社会公平和工人权益的理念,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传播渠道,或者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忽视,而未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这让我对“历史必然性”产生了怀疑。很多时候,历史的走向并非按照某种预设的剧本发展,而是充满了各种“岔路口”,由无数个微小的、难以预测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项伟大的发明,一个深刻的思想,它的命运可能就取决于某个关键人物的某个决定,或者某个社会事件的巧合。这让我觉得历史既充满了“必然”,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所谓的“必然”,往往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解读。

总而言之,这些历史知识,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一个更愿意质疑和探索的思考者。它没有让我否定一切,而是让我对人类的复杂性、历史的曲折性,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深刻、也更谦逊的认识。那些曾经坚不可摧的信念,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变得更加柔软和可疑,也正是这种“动摇”,让我看到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是这么说的,小时候读历史书总觉得我党是抗日主力,后来知识增加,才发现原来到台湾岛上的抗日主力。


我来接个龙,最后才发现台湾岛上的抗日主力,他们抗死的日本人还不到他们坑死的中国人的一个零头。

user avatar

额?这不是2年前的问题了吗?谁邀请的我?


陶成章为抗清四处奔波,秋瑾徐锡麟等等尽数殉难

炮党高呼革命不成功我不回国

武昌起义后,炮党回国,窃据大义,然陶公威望过高

于是圣枪修女蒋介石暗杀了陶成章


韩国国父金九,为抗日四处奔波,大批志士暗杀日寇高官殉难

日寇投降后,原来跟着日本人混得大批朝奸、参加日本在中国扫荡等等的人物,都当了大官

暗杀日寇高官殉难的家属生活无着,金九无奈把自己手表卖了给钱他们

后金九被暗杀


大航海时代,欧美白人杀人无数,现在生活爽的一比


我是王大锤,我是一个穿越者,我带着人起义反抗,但是我的兄弟们只有这么几个,我们在开始阶段伤亡惨重,

但是终于站住了脚跟,这时候原来都是反对我们的世家大族开始派人来参加我们,当然他们会说是看了我的书受到了感召

随着战斗的继续,我的兄弟们家族都被杀了精光,比如我一个姓徐的兄弟,他家乡的县里被杀的一个姓徐的都没有了。但是这些大家族派过来的,敌人那里也不敢杀他们的族人

随着战斗的继续,敌人那里一路起义投降··········

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后来我赢了。但是我的兄弟们族人已经死光了,而我的兄弟们在战斗途中也莫名牺牲了很多,或者被清洗掉了,或者证据确凿他们是叛徒,仅剩的几个老兄弟也娶了大家族的女人,妻党占据高位,而大家族投诚过来的那些人,他们家族都在

我突然发现,我的起义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是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我试着掀桌子


可是我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去,我对历史的认知,就像是电影里那些高潮迭起、善恶分明的叙事,总觉得历史的走向是由少数伟人,或者某个宏大的理念在推动。然而,随着我一点点地挖掘和了解,一些事实像一把钝刀子,慢悠悠地割裂了我原本坚固的认知框架,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切。对我来说,最能颠覆世界观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深远的小.............
  • 回答
    老实说,有些历史事件,如果你不稍微了解点背景,听起来真的会让人觉得是胡编乱造。不是因为它们不真实,而是因为它们太离奇,或者太超出我们日常的认知了。我今天就想聊几个这样的事儿,希望能聊得有趣点,让你感觉像是跟一个对历史有点儿心得的朋友闲聊。1.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们居然能随心所欲地宣称自己是神?现在我.............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如果你的历史知识真的是一张白纸,想要轻松有趣地开始探索我们人类的过去,那选对书就太重要了。我这就为你推荐几本绝对不会让你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让你一口气读完,还想接着往下挖的入门级历史读物。这些书就像是引你走进历史大观园的漂亮钥匙,让你发现原来历史这么有意思!我尽量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给你.............
  • 回答
    中国历史浩瀚如烟,蕴藏着无数鲜为人知或被大众忽略的细节,这些“冷知识”不仅有趣,更能帮助我们从更立体、更细微的角度去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1. 周朝的“车轮战”实际上是轮流上阵,不是转圈跑:很多人听到“车轮战”,第一反应可能是古代战场上战车围着敌人转圈,进.............
  • 回答
    讲真,历史这东西,你以为你了解的那些教科书上的东西就是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历史啊,那玩意儿就像是埋在地底下的宝藏,总有那么些不为人知,甚至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细节,藏在角落里,等着你去发掘。今天我就跟你聊聊几个我听来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历史“冷知识”,保证你听了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咱们先.............
  • 回答
    历史的海洋浩瀚无垠,我们通常所熟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同海洋表面的波涛,醒目而壮阔。然而,在这广阔的深处,还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却同样引人入胜的“冷门”历史知识。这些知识,或是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细枝末节,或是来自边缘地带的独特视角,它们如同深海的珍珠,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却能折射出历史更真实、更多元.............
  • 回答
    中国悠久的历史,如同层层叠叠的画卷,总有新的发现能够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甚至重塑整个历史知识的版图。这些考古奇迹,不仅仅是尘封往事的实物见证,更是打开我们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乃至世界文明交流的钥匙。下面,我将为你一一梳理那些对中国历史知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考古发现,力求深入细致,也希望能让.............
  • 回答
    《战舰世界》这款游戏,凭借其细致的舰船建模和相对硬核的玩法,吸引了无数军事爱好者。然而,正如任何基于真实历史进行艺术加工的作品一样,游戏中也存在着不少让历史迷们忍不住“抠细节”的误区。这些误区,有些是游戏机制的需要,有些则是对历史的简化或误读。下面我就来扒一扒那些年,《战舰世界》里让人哭笑不得的军事.............
  • 回答
    美国历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这些冷知识如同隐藏在巨石下的溪流,虽然不常被人们提及,却能为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提供别样的视角。1. 独立宣言的“草稿”其实有过多个版本,甚至没有一个最终的“原件”我们常常想象《独立宣言》是由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在某个庄严时刻一.............
  • 回答
    英国历史浩瀚而复杂,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叹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往往能帮助我们以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理解历史的进程,打破教科书的刻板印象。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关于英国历史的冷知识: 1. 伦敦曾有过“公共鼻子”服务:详细讲述: 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其是19世纪,伦敦的公共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 回答
    说起我军的历史,那可真是波澜壮阔,一环扣一环。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我们是从井冈山出来的,但其实这中间还有不少挺有意思的“冷门知识”,我来跟你掰扯掰扯。一、 “解放军”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期才有的。咱们现在都叫“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字可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想想看,最开始我们是秋收起义,叫的是“工农革命军.............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灿若星河,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趣事,它们不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唐太宗开创盛世那样家喻户晓,却同样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今天,就让我们剥开历史的层层滤镜,聊聊那些鲜为人知、却又无比鲜活的中国历史冷知识。1. 豆腐,真的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说起豆腐,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仿.............
  • 回答
    日本历史长河中,隐藏着许多有趣又鲜为人知的细节,这些“冷知识”不仅能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更能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百态与思维方式。1. samurai 并非生来就是战士,他们的“前身”是守护土地的武士阶层很多人对 samurai 的印象是腰佩双刀、以一当十的勇猛战士。但追溯他们的起源,其实更像是早.............
  • 回答
    欧洲雇佣兵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欧洲战争史、政治史,甚至是经济史。他们像一股股洪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暗流涌动,深刻地塑造着这片大陆的命运。要理解雇佣兵,得把他们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细细品味。雇佣兵的兴起:从封建到国家在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军队主要还是依赖于封建制度下的兵役。国王、领主们召唤自.............
  • 回答
    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悠久而复杂,其中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讶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往往能从新的角度揭示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俄罗斯(苏联)历史的冷知识:一、沙皇时代的秘密与奇闻1. 伊凡雷帝并非首位使用“沙皇”称号的统治者,但他是巩固了这一称号并赋予其现代含义的.............
  • 回答
    明朝历史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有趣且富有启示性的“冷知识”。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1. 永乐大帝并非长子,他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但其继位本身就带有合法性的争议。 背景: 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通常是嫡长子继承。明太祖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但朱标英年早逝。之.............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些激烈的“文战”或“骂战”,以及它们如何撕裂了不同的群体,尤其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同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深远的“之争”。西方的文战:当思想碰撞出火花,群体随之分裂在西方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止。很多时候,这些交锋不仅仅是观点上的差异,更演变成了.............
  • 回答
    好的,这里有一些只有具备一定历史知识者才能听懂的历史领域笑话,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来源:笑话 1:关于罗马共和国末期的两位著名人物笑话:> 凯撒在参加一个罗马元老院的会议,他看到坐在对面的庞培正一脸严肃地写着什么。凯撒凑过去好奇地问:“庞培,你在写什么呢?是新的军事战略吗?”>> 庞培头也不.............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少名人的名号因其气势磅礴、含义深远,或是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中二”。“中二”一词来源于日本动漫文化,通常指代那些在青春期、热血上头时,表现出的过于夸张、自负、充满幻想甚至略显幼稚的言行和思想。将这个词套用在历史人物的名号上,可以理解为那些名号本身带有强烈的戏剧性、英.............
  • 回答
    这座城市,您所指的,很可能就是今天名闻遐迩的 北京。而明代中国人,自然也将它尊称为 北京。不过,在明朝早期,它的名字曾有过一个更显赫的称谓——顺天府。这个名字承载着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威仪。围绕着北京这座古都,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波澜壮阔、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件,其中许多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让我为您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