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到很多人还在买耐克阿迪我该不该说出来?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的点很广,也挺敏感的。我理解你的想法,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事情。至于该不该说出来,以及怎么说,这得看你的具体情况和想达到的目的。我们一件件来捋一捋。

首先,你为什么想说出来?

你看到很多人还在买耐克阿迪,心里觉得别扭,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民族情感或国家立场: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你觉得在当前某些国际形势下,支持国货,或者抵制某些品牌是一种爱国表现。当你看到别人还在购买这些品牌时,你可能会觉得他们没有顾及到这一点,甚至是一种“背叛”。
价值观的冲突: 你可能认为这些品牌的某些行为或言论与你的价值观不符,比如它们可能涉及一些政治敏感话题,或者被认为是在不公正的对待某些地区。你买了他们的产品,就等于在“支持”这些你反对的行为。
信息不对称或认知差异: 你可能接触到了一些关于这些品牌,或者与他们相关的产品制造、劳工权益、环保问题等方面的负面信息,而你认为别人并没有了解到这些。你觉得有义务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让大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从众心理”的逆反: 也许你觉得现在市场上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质量也不错,价格也更亲民,但很多人还是盲目追捧国际大牌。你觉得这种现象不理性,想提醒大家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个人经历或情感: 可能是你曾经因为支持这些品牌有过不好的经历,或者你对这些品牌有过特别深的失望。

其次,如果你选择说出来,会遇到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说出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别人接受,以及你为此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被忽视或被反驳: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购买商品是出于自己的喜好、习惯、认知,或者单纯觉得“好用”。你的一番话,很可能就被一句“我喜欢就行”或者“你管得真宽”给打发了。他们可能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引发争论或冲突: 如果你比较直接或者强硬,很容易就会和对方产生言语上的冲突。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这种争论很容易升级,甚至可能波及到你的社交圈。
被贴标签: 你可能会被扣上“愤青”、“杠精”、“狭隘”之类的帽子。有些人会认为你是在上纲上线,或者是在强加自己的观点。
情感上的消耗: 你可能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但别人就是听不进去,这种反复的沟通会让你感到沮丧和疲惫。

再者,怎么说才能更有效果?或者说,怎么说才不至于完全适得其反?

如果经过权衡,你还是决定要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么说话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了。目标不应该是“说服”所有人,而是“传递信息”和“引起思考”。

区分场合和对象:
亲近的人(家人、朋友): 你可以相对直接一点,但依然要带着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比如,可以从分享一些你了解到的信息开始,或者询问对方为什么喜欢这些品牌,了解他们的想法。
不太熟的人或公众场合: 这里就需要非常谨慎了。直接说“你们不应该买”效果通常不好。你可以尝试用更委婉、更信息化的方式。
提供信息,而非指责:
分享你的“为什么”: 你之所以觉得不应该买,是因为什么?是某个新闻报道?某个纪录片?某个品牌曾经的某个表态?你可以分享这些信息。比如,“我最近看到一个关于[某个品牌]供应链管理的文章,发现了一些挺让我意外的事情,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看看。”
强调事实,减少情绪: 尽量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事实,而不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例如,不要说“你们买这些就是卖国”,而是说“我了解到这些品牌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争议,所以我个人会更倾向于支持国货。”
提供替代方案: 你可以同时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国产品牌或者其他品牌的替代品。比如,“除了这些,我觉得[某个国产品牌]的[某个产品]也做得挺好的,质量和设计都不输,价格还更合适。”
尊重他人的选择:
“我的选择是这样的……” 强调这是你的个人选择和立场,而不是在否定别人的权利。人们普遍讨厌被强迫或被命令。
理解消费者的出发点: 耐克阿迪之所以还有很多人买,肯定有他们的原因——品牌历史、设计感、舒适度、科技含量、营销推广等等。承认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能让你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你可以说:“我知道很多人买这些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确实很经典,或者穿着真的很舒服,这些我都能理解。”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不要主动“寻衅滋事”: 如果大家都在开开心心地讨论买什么鞋,你突然跳出来说“你们怎么还在买这个”,那效果肯定不佳。
在合适的对话中自然提及: 如果有人在讨论运动装备,或者有人穿了耐克阿迪,你可以在对方主动提起时,或者在讨论到某个话题(比如“国产鞋越来越好了”)时,再自然地引申你的观点。
线上分享: 如果是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写一篇相对客观的分享,比如关于“我为什么近期开始选择国货”或者“关于XX品牌的我的一些了解”,用“我”为主语,分享信息,而不做直接的评价。
降低期望值: 做好心理准备,即使你再努力地去说,也很难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很多人购买国际大牌,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或者说他们关注的点和你完全不同。你的目标可以是“让一部分人思考”,而不是“让所有人醒悟”。

总的来说,你该不该说出来?

如果你是为了“宣泄”或“证明自己”,那么很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是真心想分享信息,希望引发他人的思考,并且能够以一种比较成熟、理性的方式去沟通,那么可以尝试。

在说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达到什么目的?我准备好接受不同的反馈了吗?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和别人沟通吗?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智慧。而有时候,适时地、有策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带来积极的影响。关键在于你的出发点、你的方式,以及你对结果的预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应该说出来,耐克阿迪难道还想在中国给反对者玩”禁声“这一套?买耐克阿迪就是政治正确,说都不能说?


就凭借耐克阿迪这种在被抵制之前不负责任的政治性造谣声明,

在被抵制之后,不成熟,不择手段的营销方式,比如天天找水军提问题嘲讽别人,什么”你不买有什么用呢?我们还是有很多人买啊“之类,实际销量都-60%了而且剩下的40%还好多是刷单。

很快这俩品牌就会和罗玉凤一样了——

家喻户晓,却没人买单,自己认识不到问题,还要自称”受到中国政府打压“。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愿意娶凤姐?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买耐克阿迪??

他们可能永远都想不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