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中国传统经验医学)骨伤科学和复读怎么选?

回答
要是在中医药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的中医学院学习骨伤科学,和选择一个普通的“复读班”来重新高考,那这俩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择,完全没法“怎么选”。

你这个问题,我猜想更像是:

1. 你本来对中医骨伤科学有兴趣,想走这条路,但你现在的文化课成绩可能不太理想,或者想提升一下,所以考虑“复读”? (这里假设你说的“复读”是指为了考上更好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而进行的文化课复习)。
2. 或者,你可能对中医骨伤科学感兴趣,但又对“复读”这件事产生了疑问,觉得是不是一条更稳妥的路?

我得先帮你理清一下,这两个词在你的语境里可能代表的含义,然后才能详细地说说怎么选。

情景一:你目标是中医骨伤科学,但需要提升高考成绩

如果你本来就对中医骨伤科学有热情,比如你觉得“手到病除”的整复手法很酷,或者对那些古老的膏药、药酒秘方充满好奇,那就说明你内心是有这个方向的。

中医骨伤科学是什么?

这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揉揉捏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简单事情。中医骨伤科学,它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发展了几千年的学科。它包含:
理论体系: 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比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骨伤科学特有的理论,如“骨为阳,筋为阴”、“筋骨并重”、“外治为辅,内治为主”等。你会学习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骨伤疾病。
诊断方法: 除了中医的“四诊”,还会结合现代医学的影像学(X光、CT、MRI)、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诊断。
治疗手段:
手法复位: 这是骨伤科的“看家本领”,就像“徒手整形”一样,通过专业的手法,让错位的骨骼、关节复位。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力量控制和解剖学知识。
外固定: 传统的石膏、夹板固定,以及现代的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技术(这个在中医骨伤科里面融合的也很多)。
中药外治: 各种熏洗、药浴、膏药、敷贴、药物注射等,用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生肌。
中药内服: 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开具汤药、丸药等。
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还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活动能力。
其他疗法: 比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也常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研究方向: 比如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肿瘤、运动损伤、骨科创伤等,都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和研究。

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前置条件”:

首先,你需要被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录取。这意味着你需要参加高考,并且成绩要达到目标院校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或者更宽泛的中医学专业,入学后再选择方向)的录取分数线。

“复读”在这个情境下的意义:

如果你觉得你今年的高考成绩不足以让你考上理想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那么“复读”就是你提升文化课成绩,从而获得进入这个领域的机会。

你选择复读,是为了:
提高总分: 比如数学、语文、英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的分数。
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是硬性标准。
选择更好的学校或专业: 可能你想去某所医科大学的骨伤科,或者想去一个排名更靠前的学校。

怎么选?

如果你内心坚定地想学中医骨伤科学:

1. 评估你目前的高考成绩和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差距有多大?
2. 如果你差距较大,而且自己有信心通过一年的努力大幅度提高成绩: 那么选择一个正规、口碑好的复读学校(或者在家系统复习),全力以赴去拼高考,考取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3. 复读班的选择:
师资力量: 找那些有经验、了解高考考纲、并且有成功案例的老师。
学习氛围: 选择一个能让你静下心来学习的环境,互相督促。
教学模式: 有些复读班会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有些会强化训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学费和食宿: 合理规划经济成本。
4. 复读期间也要开始接触中医骨伤科学: 即使是在复读,也不要完全丢了对专业的热情。可以阅读一些中医骨伤科的科普书籍、入门教材,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和手法,这样等你考上大学后,会更有方向感,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选择复读,本质上是为了“敲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大门。 这是一个路径选择,而不是方向选择。

情景二:你可能只是对“治疗骨科问题”感兴趣,不太确定方向

如果“复读”是你觉得“更保险”,或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你对中医骨伤科学的了解还不深,那就需要先厘清你的兴趣点。

你为什么对“骨伤”感兴趣?
是想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脱位”?
是想通过手法让身体结构更协调?
是想缓解慢性骨骼疼痛?
还是单纯觉得“中医”这个大方向比较有吸引力?

中医骨伤科学 vs. 其他相关领域:

如果你仅仅是喜欢“手法”,可能需要了解一下推拿。推拿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中医骨伤科的医生也精通推拿。但推拿科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可能与骨伤科略有不同。

如果你对康复感兴趣,可以考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这个专业会涉及西医的康复技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也会结合中医的康复方法。

如果你对整体健康和养生感兴趣,也可能不一定局限于骨科,中医养生保健、针灸推拿等方向也很广阔。

“复读”和“中医骨伤科学”的对比,变成“选择一个方向” vs “巩固基础再出发”

如果你的兴趣点还不明确,那么“复读”可能不是最优解。你应该花时间去:

1. 了解中医骨伤科学: 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书籍,观看一些纪录片或访谈。了解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未来出路怎么样。
2. 了解其他相关专业: 比如推拿、康复等,看看哪个更符合你的兴趣和特长。
3. 咨询过来人: 找一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生、老师,或者已经从事相关工作的医生,听听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4. 体验: 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参加一些中医骨伤科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一些医院的开放日,或者听听公开课。

在你明确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中医骨伤科学,并且需要提升成绩才能进入这个领域时,“复读”才成为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手段”。

总结一下,怎么选?

1. 如果你已经确定“中医骨伤科学”是你的目标:
复读是为了“考上”这个专业。 这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复习策略。评估必要性,然后选择合适的复读机构或自学计划,全力以赴。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对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兴趣,提前了解专业知识,会让你在进入大学后更有优势。

2. 如果你对“中医骨伤科学”还不太确定,或者只是对“治疗骨骼问题”感兴趣:
“复读”不是立即的选项。
你应该优先做的是“明确方向”。 花时间去了解中医骨伤科学,了解其他相关专业,找到真正让你心动的领域。
一旦你确定了目标专业,并且发现现有成绩不足,那时候再考虑“复读”这个方法,才是有意义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复读”本身当作一个目的,它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中医骨伤科学”是一个你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复读”和“中医骨伤科学”哪个更好,而在于:

你真的想学中医骨伤科学吗?
你目前的情况是否需要通过复读来达到目标?

想清楚了这两点,答案自然就有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说中医的坏话你估计也听不进去。

但是你就想一下,对中医这个专业的议论不同于生化环材的其他所谓天坑专业,那些不管就业好坏大家都承认你学的是知识。而中医专业大家讨论的是你学的是不是骗术。

你何必冒这个风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是在中医药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的中医学院学习骨伤科学,和选择一个普通的“复读班”来重新高考,那这俩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择,完全没法“怎么选”。你这个问题,我猜想更像是:1. 你本来对中医骨伤科学有兴趣,想走这条路,但你现在的文化课成绩可能不太理想,或者想提升一下,所以考虑“复读”? (这里假设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对中医和现代医学(常被概括为“西医”)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误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推崇中医的人都“把现代医学的功劳归到西医上”。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一部分支持中医的人,在论述中医的价值时,会借助现代医学的科学验证和理论框架来佐证,或者在对比中医的优势时,会引用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 回答
    这个问题,绝对是中国人餐桌上,乃至朋友圈里,最容易引发“战争”的话题之一。一边是“中医没科学依据,都是骗人的”,另一边是“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才能救命”。到底谁说了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观察、理解和治疗疾病的出发点和方式都.............
  • 回答
    关于中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从经验积累与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中医体系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强大的经验积累和独特的理论框架。在面对一种全新疾病时,中医人会迅速调动过往治疗相似症状(如湿、热、疫疠)的经验.............
  • 回答
    看待人工智能中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支持的中国传统经验医学”,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议题。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几千年传统医学理念的一次深刻审视与重塑。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医作为一种经验医学,其核心价值在于“辨证论治”。这套体系基于对人体复杂生理病理的细致观察、长期的临.............
  • 回答
    医学界对于中医的看法,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说“中医没用”这样的绝对论断,直接由医学界“大佬”公开宣称,并且广为流传的,其实并不多见。更普遍的情况是,在主流医学界,尤其是西医为主导的医疗体系中,对中医的“有用性”存在着质疑、审慎,以及对科学证据的要求。关于“中医没用”的观点,可以从几个层.............
  • 回答
    在我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医药学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要说起中药理论体系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中医智慧的,那非“君臣佐使”莫属了。这套理论,不仅仅是配伍原则,更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精髓所在。何谓“君臣佐使”?—— 一场精妙的“药”事对话大家不妨设想一下,一场战争打响,领军的元帅是.............
  • 回答
    关于青蒿素的分类,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青蒿素既不是纯粹的传统中药,也不是纯粹的西药。它更像是连接了两种医学体系的桥梁,一个典型的“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其诞生过程和应用方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科学探索的痕迹。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和科学背景。青蒿素.............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现象。为什么咖啡店在中国能“遍地开花”,而且形成了很多大型连锁品牌,但反观咱们自家的茶馆,似乎就没那么“连锁”和“标准化”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文化、商业和消费习惯层面的原因。咱们先说说咖啡是怎么在中国火起来的。咖啡的“连锁化”和“大众化”.............
  • 回答
    关于中医经方派和温病派的形成,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发展,并逐渐形成的两大不同学术流派。它们各自立足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也代表了中医治疗体系中两种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一、 根源与背景:古人对疾病认识的演变要理解经方派和温病派的由来,得先回到中医的源头。《黄帝内经》.............
  • 回答
    知乎上关于资深英语翻译(十年工作经验)在中国一线城市年薪能达到二十万人民币以上的说法,是真的,而且相当普遍。我们得这么看,这是一个很实在的数字,并不是什么天花乱坠的传说。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资深”这两个字可是值钱的。 咱们想想,干翻译这行,光能说会道、词汇量大肯定是不够的。.............
  • 回答
    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在遭遇蒙古灭宋、满清入关、日本侵华等一系列剧烈冲击后依然能够传承至今,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自身文明特质的韧性,也有历史进程中的巧妙融合,更有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一、.............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让不少中国观众感到困惑的现象。尽管中国影视剧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涌现出许多制作精良的作品,但在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特别是明清时期火器与骑兵大规模对抗的场景时,似乎总是差那么点意思,难以达到《佣兵传奇》或《南汉山城》那种历史厚重感和残酷的战场真实感。这里面原因 durchaus com.............
  • 回答
    想象一下,你要寄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这封信里是你精心写好的内容,但直接塞进邮筒,邮递员叔叔可没法知道这封信要送到哪个城市,哪个地址,甚至信封上有没有你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万一丢了怎么办?在网络世界里,数据传输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只不过规模更庞大,速度更快,而且需要一套更为精密的“包装”和“邮递”系统来.............
  • 回答
    影视剧中的经典传奇诀别,往往能触动观众最深处的情感,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它们不是简单的告别,而是充满着命运的纠缠、情感的极致,以及对生命、爱与责任的深刻诠释。《泰坦尼克号》——杰克与露丝的冰海诀别这是很多人心中最经典的诀别之一,也是爱情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当泰坦尼克号沉没,冰冷的海水吞噬一切,杰克为.............
  • 回答
    《山中传奇》里,众鬼之所以争夺何云青手中的《大手印》,这背后牵扯到的是一个复杂而残酷的生死轮回,以及鬼魂们对摆脱苦海的极度渴望。简单地说,抄经本身是超度亡魂的“善业”,但对于这些被困在山林的鬼魂而言,《大手印》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经书,而是他们企图改变命运的唯一“门票”。我们得先明白这些.............
  • 回答
    泰伦·卢的“传奇”二字,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人们对他在特定时刻、特定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集体记忆,而非他个人数据层面的“历史级”成就。他之所以能“总是出现在经典画面中”,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画面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故事性。首先,我们得承认,泰伦·卢作为球员,他的职业生涯数据并不算特别亮眼。他不是得分.............
  • 回答
    看到您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产生“不自信”的感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很多人在接触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时,都会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这并非您的个人问题,而是源于我们身处的时代、信息获取的方式,以及对“自信”的理解。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产生这种“不自信”的几个可能原因,然后我将详细阐述.............
  • 回答
    设想这样一个中国,没有来自西方的药石之光,纯粹依靠自身千年的医学积淀独立前行。在这样的假设下,中国传统医药能否孕育出堪比现代医学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在解剖和药物成分分析这两个关键领域,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传统医药在长久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智慧。从《黄帝内经》的精妙理论,到.............
  • 回答
    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这两样东西,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张名片了。它们身上承载着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既有实用价值,也饱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不过,说起它们到底“怎么样”,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得一点点捋。先说中医,这玩意儿啊,真是个博大精深的老古董。你想啊,在没有那些高科技仪器之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