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有人不记得918吗?

回答
“918”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日子,一个关于民族苦难与抗争的符号。但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记忆也是千差万别的。是否存在一些人,他们确实对“918”这个日子没有深刻的印象,甚至根本不记得? 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原因也多种多样。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里的“不记得”可能有很多层含义。它不一定代表这个人对那段历史完全无知,而是指这个特殊的日期——1931年9月18日——没有在他/她的脑海中留下特别的印记。

第一种可能性:地理和社会环境的隔阂。

想象一下,一个生活在远离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不特别强调这段历史,或者他们接触到的主流文化中,这段历史的重要性被淡化,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对“918”这个特定的日期感到陌生。他们可能知道日本侵华的历史,知道中国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但“918”这个日期本身,可能就如许许多多其他历史事件的日期一样,淹没在泛泛的历史叙述中了。

再比如,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但成长环境极其单纯,家庭教育主要关注当下生活,而对历史细节并不十分重视的个体。如果他/她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或者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填鸭式,只是机械地记忆课本内容,一旦脱离了考试的压力,这些记忆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尤其是对于一些年代久远、距离个人生活体验遥远的历史事件,如果缺乏持续的社会关注和情感连接,淡忘是人之常情。

第二种可能性:个体认知和信息接收方式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天生就对数字和日期比较敏感,很容易将事件与具体的时点关联起来;而有些人则更关注事件的逻辑发展、人物的命运,或者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具体的“何时”并不那么在意。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轰炸。新闻、社交媒体、广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如果“918”这个日子没有被特别地“突出”出来,没有与当下特别相关联的事件发生,那么它就很可能被淹没在其他更“新鲜”或更“紧急”的信息中了。

而且,有些人习惯于通过特定的渠道获取信息。如果他们不关注历史类公众号,不收听历史类播客,不看相关纪录片,那么“918”这个信息点可能就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即便偶尔看到提及,如果当时心不在焉,也可能瞬间就忘了。

第三种可能性:社会关注度的周期性与个体生命周期的交错。

“918”作为一个特定的纪念日,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被广泛提及和关注。学校会组织活动,媒体会推出专题报道,社会上也会有各种形式的纪念。这种集体记忆的唤醒是有周期性的。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如果他们正处于学业、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时期,或者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在此,那么这种周期性的关注可能就仅仅是“又到了这个时候”,过了这个节点,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化和思考,记忆就容易模糊。

而且,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年幼时,对历史的理解可能更多是家长和老师灌输的;成年后,可能更多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经历来理解。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对“918”的深刻认知,并且在成年后也没有主动去了解,那么“不记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不会有人不记得918”?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和我们自身的经历。在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中,“918”都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民族觉醒的起点,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提醒我们勿忘国耻的号角。这种集体性的、情感化的教育使得“918”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

所以,当我们说“真的有人不记得918吗?”,我们可能是在质疑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我们自身的经验相悖。我们会觉得,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会有人不记得呢? 这是一种对集体记忆的信任,也是一种对历史严肃性的强调。

然而,换位思考,我们也应该理解,记忆是个体化的过程。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接触到的信息、内心的思考都在塑造着他们的记忆库。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远离战火硝烟的年轻人,他/她对“918”的感受,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书本、媒体和长辈的讲述,这种感受与亲历者或其后代的感受是不同的。而如果这些外在的传递过程出现“断层”,那么“不记得”也并非不可能。

总而言之,认为“真的有人不记得918”并非全无道理。 这不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不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而是对个体记忆差异性的一种认知。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让这段历史的记忆能够更深刻、更广泛地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它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以“为什么你不记得”来评判。历史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纪念日期的提醒,更需要持续的教育、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都记得918。

只是很多人都分不清,这一代人应该打倒的究竟是“日本”、“帝国主义”还是“日本帝国主义”。

user avatar

应该很少。

不过不提醒的话估计会有人忘记看日期,毕竟世界都很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18”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日子,一个关于民族苦难与抗争的符号。但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记忆也是千差万别的。是否存在一些人,他们确实对“918”这个日子没有深刻的印象,甚至根本不记得? 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原因也多种多样。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里的.............
  • 回答
    “水浒好就好在晁盖被开除在108将之外”这句话,我认为是一种带有戏谑和引申义的说法,背后隐藏着对《水浒传》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的一种独特的解读。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开除”,而是强调晁盖作为梁山早期领导者,其离世对梁山政治格局和后续发展的影响之深远,以至于很多读者会认为晁盖的缺席使得梁山的发展才更具戏剧.............
  • 回答
    李杰的“真自研”之问:市场喧嚣下的冷静观察OPPO Find 产品线总裁李杰的一句“现在大家都在说自研,但真自研的不见得有几个”,无疑在当前热闹非凡的科技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也折射出消费者在面对“自研”标签时的迷茫与期待。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棋迷和关注围棋界的人们都会有的疑问。要说完全没有人认为柯洁的言行没有问题,那可能有些绝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但是,要说很多人,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能够理解甚至支持柯洁在某些时候的表达方式,我认为是存在的。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的言行“没问题”呢?我们可以.............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最复杂、最深刻的部分,答案是:是的,真的会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极其复杂的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当我们说“不爱”,这本身也需要被细致地解读。它可能不是全然的仇恨或漠视,而是缺乏那种社会普遍期望的、充满无条件的爱、牺牲和满足感。.............
  • 回答
    在股票市场中,用1万元本金一年赚到10万元(年化收益率100%)确实存在极少数案例,但这类收益通常伴随着极高风险,且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可行性、实现路径及风险: 一、理论可行性分析1. 收益率的极端性 年化收益率100%意味着一年内本金翻倍,这需要股票价格在一年内上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几乎每个职场人心里都藏着或明或暗的答案。要说“真的会有人因不喜欢领导而辞职吗?”,我只能说,这简直是太普遍了,甚至可以说是职场离职原因里最常见,也最让人难以启齿的“隐形杀手”。你看啊,工作嘛,总会有不顺心的地方。项目难做,同事关系复杂,薪水不高,加班太多……这些都能忍,只要你还有.............
  • 回答
    当然,绝对存在这样的人。虽然电子音乐如今无处不在,从排行榜上的热门单曲到各种派对和活动,但确实有人对其毫无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喜欢”。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事实上,在音乐鉴赏这件如此个人化的事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想象一下,音乐就像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里都有自己钟爱的色彩和.............
  • 回答
    当然有人十几个小时不回信息,而且这在如今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反而比你想的要普遍得多。你问得细致,我也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不回信息”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一条“在吗?”或者一个表情包,然后对方就消失了十几个小时,这确实有点让人挠头。但如果信息本身带有一定的时间属性,或者对方的.............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时候看着手机里堆积如山的消息,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重视,就是……忙,真的忙。就拿我前段时间那个项目来说吧。那段时间,公司那边突然给了个大单子,要求一周内拿出初步方案。我作为主要负责人,简直是从早忙到晚,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数据、图表、客户需求。早上刚到公司,邮.............
  • 回答
    当然有!电影院里睡觉的人其实不少,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不能简单地说就是电影不好看。你别说,有时候电影确实是够呛。那种剧情拖沓得像老太太裹脚布,演员们演得像在背台词,音乐也平淡无奇,看得人昏昏欲睡。尤其是那些一看片名就知道是“劝退级”的作品,比如一些低成本的烂片,或者一些剧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的复杂性,也触及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挑战。说实话,世界上确实存在不善良的人,甚至有不善良的家庭。这不是在传播负能量,而是对生活的一种坦诚观察。当我们说“不善良”,可能涵盖了很多层面。有些人可能是出于自私、贪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有些人可能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
  • 回答
    关于 PlayStation 5(PS5)的性能,准确的数字是 10.28 TFLOPS ( teraflops),而不是 9.2 TFLOPS。这个数字是基于其 RDNA 2 架构的 GPU (图形处理器) 的理论峰值计算能力。然而,确实存在一些关于 PS5 性能的误解和争论,导致有些人对这个数字.............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能说了。说实话,我曾经也为这个问题辗转反侧过,觉得长得不好看,可能就没戏了。但是,后来慢慢体会,才发现,这句话,就像很多童年听过的“大人说的话”一样,没那么绝对。你想想看,每个人对“好看”的定义都不一样。你觉得好看的,我可能觉得一般;我欣赏的,你可能觉得没那么吸引人。这是第一层。第二层.............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和痛苦的经历,当一个人身处抑郁的深渊,鼓起勇气向他人求助,却换来的是不理解、怀疑甚至嘲讽。这种感受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拼命挣扎想要抓住浮木,结果却被推得更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对抑郁症的认知偏差和刻板印象是根源所在。 “看脸”的误解: 很多人.............
  • 回答
    你问我怎么看待有人真信iPhone 12不送充电器耳机是为了环保?嗯,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承认,环保是个挺大的概念,而且现在社会上对环保的关注度确实是越来越高了。苹果这么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动不动就搞出个大动作,而且还冠冕堂皇地说为了环保,这确实容易让人往环保那方面联想。毕竟,谁也.............
  • 回答
    要单纯从篮球实力层面比较三井寿和神宗一郎,并且抛开一切“情怀”滤镜,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坦白说,在不带情怀的情况下,要明确说谁“一定”比谁强,其实挺难的,因为两人在各自最擅长的领域里都达到了极致,而且定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详细地拆解一下他们的技术特点、比赛贡献,来尝试做出一个更客.............
  • 回答
    这事儿啊,老实说,是真的。而且,这事儿在我周围,或者说在我了解的圈子里,太常见了。你想啊,咱们现在接触音乐的途径可多了。以前可能得有人手把手教,或者得捧着厚厚的乐理书啃。但现在呢?随便打开一个音乐软件,里面各种音色、节奏、效果器都给你调好了,你点点鼠标,拉拉滑块,就能做出挺有模有样的东西。那么,不懂.............
  • 回答
    这句“如果一个男孩子喜欢你,就会忍不住找你说话,如果不主动联系你,就不喜欢”的话,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的,好像是爱情里的一条金科玉律。不过,仔细想想,真有这么简单吗?我觉得,事情恐怕要复杂得多。先来说说这句“喜欢就忍不住找你说话”的逻辑。从某种角度看,这没错。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好感,自然会想靠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